(共28张PPT)
主题七 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模块一 二轮主题突破
考点一 模型制作类
方法指导
(一)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提出保护眼健康的方法
1.眼球结构中,______________和玻璃体对光线起折射作用;__________内含平滑肌,可调节晶状体曲度。当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变_______;当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变________。
晶状体
睫状体
小
大
2.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__________且不易恢复原大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看到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近视眼可配戴___________加以矫正。
大
凹透镜
考点一 模型制作类
方法指导
(二)制作实验装置,模拟吸烟有害健康
3.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_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______________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4.呼吸道的作用: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吸道
肺
肺
呼吸道
温暖
湿润
清洁
考点一 模型制作类
方法指导
5.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________,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__________,膈顶部____________。胸廓的上下径____________,胸腔的容积____________,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____________,外界气体就被______________。
6.呼气时: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____________,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__________,膈顶部___________。胸廓的上下径____________,胸腔的容积____________,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____________,肺内气体就被________________。
收缩
扩大
下降
增大
变大
降低
进入肺
舒张
缩小
回升
缩小
变小
增大
排出体
(三)设计并制作能较长时间维持生态平衡的生态瓶
7.生态系统:在一定的_________范围内,_________与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8.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__和所占的____________总是维持在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空间
生物
环境
数量
比例
相对稳定
考点一 模型制作类
方法指导
为探究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小妍同学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推、拉注射器可以使水透镜曲度改变),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命题预测
【变式训练1】【跨学科】模型制作与物理相结合
考点一 模型制作类
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因此可在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加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D
A.水透镜模拟了可调节曲度的晶状体
B.推拉注射器模拟睫状体对晶状体曲度的调节
C.推动注射器增大水透镜曲度,可模拟“近视眼”
D.可在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加凸透镜矫正“近视眼”
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一个有效方法。如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制作的《鸟类的呼吸模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气球模拟的是肺,小气球模拟的是气囊,气囊的功能是辅助呼吸
B.红蓝细线模拟的是肺部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C.吸管模拟的是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D.鸟类每呼吸一次,分别在肺和气囊中发生一次气体交换
命题预测
【变式训练2】【跨学科】模型制作与工程学相结合
考点一 模型制作类
鸟类每呼吸一次,实际上在肺里进行了两次气体交换(吸气一次和呼气一次各一次),而气囊只是作为储存气体和辅助呼吸的器官,并不进行气体交换
D
我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泥、水草和小鱼构建了小型生态瓶,并将生态瓶放在室内明亮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构建生态瓶时应先将河泥消毒
B.生态瓶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水草
C.物质和能量会沿着“水草→小鱼”的方向流动
D.生态瓶中物种少、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强
命题预测
【变式训练3】【跨学科】模型制作与生活相结合
考点一 模型制作类
构建生态瓶时如果先将河泥消毒,那么河泥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被杀死,导致该生态瓶缺乏分解者
C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物质和能量会沿着流动;因为小鱼吃草,所以物质和能量会沿着“水草→小鱼”方向流动
该生态瓶中生物种类少,营养等级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不能永久维持自身的稳定性
考点二 植物栽培和动物伺养
真题研析
命题点01 植物栽培
例1(2023 安徽)某校同学在学校“种植基地”里种植玉米,并进行观察和研究。下图是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及部分结构示意图。
(1)玉米播种前要适度松土,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 。
(2)玉米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请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写出一条能提高玉米产量的具体措施: 。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空气
考点二 植物栽培和动物伺养
真题研析
命题点01 植物栽培
例2(2023 安徽)某蔬菜工厂计划采取适当增大昼夜温差的措施来提高蔬菜的产量。下列对白天和夜间温度的处理,正确的是( )
A.白天和夜间都升温 B.白天升温,夜间降温
C.白天和夜间都降温 D.白天降温,夜间升温
B
考点二 植物栽培和动物伺养
真题研析
命题点01 植物栽培
例3(2024 安徽)某同学在“发豆芽”的实践活动中,先将大豆种子浸泡一段时间,再放到合适的装置中,此后的正确操作是( )
A.定期洒水,保持湿度 B.装置始终充满水,保证水分供应
C.定时光照,保持温度 D.装置始终密封,防止微生物侵入
A
考点二 植物栽培和动物伺养
真题研析
命题点01 植物栽培
例4(2024 安徽)将两组大小和发育状况相近的健壮薄荷苗、分别培养在加土壤的雨水和未加土壤的雨水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它们的长势差别很大,实验前后植株称重的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实验中的变量为培养液里是否添加了土壤
B.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是植株质量增加的因素之一
C.组①植株质量显著增加是因为吸收了土壤中的有机物
D.此实验结果能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提供证据支持
C
组别 培养液 植株质量(g)
实验前 实验后
① 加土壤的雨水 92 378
② 未加土壤的雨水 91 145
考点二 植物栽培和动物伺养
真题研析
命题点02 动物饲养
例1(2024 安徽)某学习小组开展“饲养家蚕”的实践活动,①~④是家蚕发育过程中的部分图片分析回答:
(1)饲养过程中,小组成员观察到家蚕有蜕皮现象,这是因为家蚕体表有一层坚韧的 限制其长大;还观察到成虫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和两对翅,说明家蚕属于节肢动物中的 。
(2)结合家蚕的个体发育过程,写出四幅图片的正确顺序 (填数字序号)。
外骨骼
昆虫纲/昆虫
①④②③
1.影响植物的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包括: 、 、 ,又如
的酸碱度(pH)、透气性、养分状况也同样影响植物的生长。
考点二 植物栽培和动物伺养
方法指导
(一) 探究栽培一种植物所需的物理和化学环境条件
植物栽培
土壤
温度
水
阳光
(一) 探究栽培一种植物所需的物理和化学环境条件
2.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根对 和 的吸收和运输,根的细胞需要进行
作用才能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以满足细胞生活的需要,因此选用透气性好的土壤或定期松土能让植物的根部获得充足的 。
3.被子植物生命周期应该包含从种子萌发到植株生长,经过 和
产生种子的过程。
氧气
无机盐
呼吸
水
开花
结果
考点二 植物栽培和动物伺养
方法指导
植物栽培
(二) 探究影响扦插植物成活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考点二 植物栽培和动物伺养
方法指导
植物栽培
4.扦插繁殖属于 生殖的一种,其产生的后代,具有母体的 。
无性
遗传特性
5.扦插就是剪取植物一段保留两到三个节的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 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 ,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一般扦插枝条形态学上端的切开切成平面,有利于 水分散失的面积,下端的切口应切成斜面,有利于 吸收水的面积。去掉大部分的叶子,能减少叶片因 作用散失的水分。 6. 扦插的基质除了选用土壤,还可以选用 、 等。
蒸腾
湿润
发芽
减小
扩大
水
沙
(三) 制作水族箱,饲养热带鱼
考点二 植物栽培和动物伺养
方法指导
动物饲养
7.影响热带鱼生活的 因素包括:水的温度、硬度、酸碱度、溶解氧含量等,影响热带鱼生活的 因素包括:鱼缸中的水草、其他鱼类、寄生虫、微生物等。
8.小型鱼缸也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里面水生植物在当中的角色是
,热带鱼、螺、虾等在当中的角色是 ,添加的硝化细菌在当中的角色是 。
分解者
非生物
消费者
生产者
生物
9.鱼类靠 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用 在水中呼吸,除某些特殊的种类外,鱼的受精方式为 ,其生殖方式为 。
游泳
卵生
鳃
体外受精
【变式训练1】【新情境】跨学科与生活相结合
命题预测
一位水族爱好者制作了一个热带鱼水族箱(图一),并在其中饲养一些水草和热带鱼,他所制作的水族箱用到的材料如下:
材料用具:规格为80×40×40的鱼缸、水草泥、青龙石、沉木、水族灯、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过滤桶、加热棒、温度计等。
种植的水草:莫斯水草、羽裂水蓑衣、红宫庭、迷你水榕等。
养殖的热带鱼:孔雀鱼、斑马鱼、一线飞狐等。
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相关的问题。
考点二 植物栽培和动物伺养
命题预测
(1)图一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所需的 ,水族灯提供的光照是光合作用所需的 ,植物体内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2)图二的莫斯水草是一种常见的造景植物,它有茎、叶的分化,它可以靠假根附生在沉木上,因此这种植物在分类上应该属于 植物,一般情况下,若水草长势良好能抑制缸内藻类的爆发,这说明水草与藻类之间的关系是 。
(3)水草一般可以通过扦插、分株等 生殖方式进行繁殖。
(4)图三的孔雀鱼是属于花鳉科的一种小型鱼种,通过杂交培育,可以培育出斑纹丰富、色彩鲜艳的品种,这实质是 的多样性所决定的,孔雀鱼身上的变异特征是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 遗传的。
(5)热带鱼一般适宜生活在20℃ ~ 30℃的水温中,说明非生物因素 会对热带鱼的生长造成影响。
考点二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原料
叶绿体
条件
苔藓
无性
竞争
基因
温度
可以
【变式训练2】【新情境】跨学科与生活相结合
命题预测
为探究茉莉扦插繁殖的相关问题,某兴趣小组查阅了关于茉莉扦插繁殖的一些资料,并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步骤一:从某一茉莉植株上剪取生长时间及粗细一致的三个茎段,每个茎段上都有两个节,下端斜切,上端平切,去除下部节上的叶,只留上部节上的一片叶,注意不能伤及插条上的芽。
步骤二:将一片维生素B12溶解到适量清水中,配置成维生素B12溶液。
步骤三: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编号为1、2、3,分别加入等量的扦插基质,并按照表中的方法进行扦插。
考点二 植物栽培和动物伺养
命题预测
步骤四:将3组装置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定期观察并记录插条的生根情况。
(1)采用扦插繁殖的优势是 。
(2)按照芽着生位置来看,扦插枝条保留的芽应为 ,芽的组织主要为 组织。
(3)扦插采用的茎段应为生长时间、粗细都 的茎段,目的是 。
(4)若要探究维生素B12溶液是否能促进茉莉插条生根,假设为: 。 为验证该假设,应取用 进行对照实验。若确实能促进生根,预期实验结果是 。
(5)同学们以第2和第3组作对照实验时,探究的问题是 ?
(6)该实验设计方案中有一些不够科学之处,请你为同学们提出改进建议(提出一点即可): 。
。 。 。
考点二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侧芽
分生
一致
控制单一变量
维生素B12溶液能(或“不能”)促进茉莉插条生根
细河沙能促进茉莉插条生根吗
1组和2组
第1组茉莉插条比第2组茉莉插条生根快
插条的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建议剪取长势一致的9个茎段,分成三组,在步骤三中进行实验(或“组别1的维生素B12溶液浓度过浓或过稀可能会影响茉莉生根,建议增设不同浓度维生素B12溶液作比较”)
考点三 发酵食品制作
方法指导
制作酸奶
1.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步骤: → → , → 。接种前往往先进行高温灭菌,其目的是 。 2.乳酸菌是一种细菌它与植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属于 生物,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形成 。
恒温培养
高温灭菌
冷却接种
配制培养基
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
芽孢
原核
细菌没有成形细胞核
考点三 发酵食品制作
方法指导
制作泡菜
3.泡菜的制作过程必须是在 环境中,除此以外,还需要的基本条件有: 、 、 。
4.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 的实验,从而保证 。
无氧
适宜的温度
有机物
水分
相同
控制单一变量
【变式训练1】【新情境】跨学科与生活相结合
命题预测
小敏用酸奶机自制酸奶:将酸奶机内的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冷却,将买来的盒装鲜酸奶和乳酸菌粉(里面含有大量活的A乳酸杆菌)倒入其中,充分搅拌后,放入酸奶机中。设定加热温度(38℃)和时间,进行发酵。以下是小敏查阅到的资料。
资料一: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如下表所示。(注:“++”表示生长极好;“+” 表示长生良好;“±”表示菌体很少; “-”表示无菌体)
考点三 发酵食品制作
【变式训练1】【新情境】跨学科与生活相结合
命题预测
资料二:在适宜的环境下,每毫升奶中含有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随发酵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资料三:每毫升酸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
(1)将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 。
乳酸杆菌是一种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乳酸杆菌中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遗传物质,乳酸杆菌的细胞结构含有细胞壁,其作用是 。
(2)小敏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范围内,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 小时。
考点三 发酵食品制作
25℃~38℃
消灭杂菌,以免杂菌影响乳酸菌发酵
7
保护和支持
存在
【变式训练2】【新情境】跨学科与生活相结合
命题预测
泡菜,是我国北方的一种特色食物,但是传统泡菜的制作过程会产生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了泡菜的制作,并进行了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①选择等量的新鲜蔬菜(白菜、芹菜、胡萝卜)洗净沥干水分,切成条状,放入干净的泡菜坛子。
②分别加入适量的食盐和冷却后的调味汁料(花椒、姜片和辣椒等),淹没过蔬菜即可。
③盖上坛盖,向坛口的凹槽内注入清水,将泡菜坛放在阴凉处。
④每天取样榨汁,测量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每种泡菜至少测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
图一为兴趣小组依据测量结果绘制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
考点三 发酵食品制作
【变式训练2】【新情境】跨学科与生活相结合
命题预测
(1)由实验数据可知:用胡萝卜制作泡菜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能超过20mg/kg。分析曲线可知,三种蔬菜中 最适合作为泡菜原料。
(3)发酵过程中存在于蔬菜上的少量乳酸菌会大量繁殖,如果乳酸菌每20分钟分裂一次,那么一个乳酸菌2小时后能分裂成 个,制作泡菜的乳酸菌还可以用来制作 。
(4)上面的实验,你对健康食用泡菜有什么建议? 。
考点三 发酵食品制作
先升高后降低
白菜
64
酸奶
制作泡菜尽量选用白菜、胡萝卜,少用芹菜。腌制前几天不要食用,九天以后亚硝酸盐含量降低,可以少量食用
大概念-植物的生活
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模型,模拟尿液形成过程。他们进行了下列操作:①打开甲瓶小孔,使混合物b落入乙瓶中;②将混合物b中的全部红豆、大部分绿豆和部分大米挑拣出来。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混合物a模拟血液,混合物b模拟原尿
B.操作①模拟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
C.操作②可以模拟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
D.扩大甲瓶的小孔直径可模拟糖尿的形成
D
荧扩大甲瓶的小孔直径可模拟血尿或蛋白尿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