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质量调研
亲爱的同学们, 书写一定要工整呀!有卷面5分哟! !
(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57分)
)
一、根据情境,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推开mó gu ( )形状的小木门,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chéng xiàn( ) 着各种幻想的世界。wēi wǔ( ) 的小战士举着用bīng zhù( )雕刻的宝剑,在 tòu míng ( )的宫殿里来回巡逻。不远处,轻盈的小蝴蝶摆动着 féi zào pào( )般五彩的翅膀,在开满qiān niú huā( )的草地上翩翩起舞。我伸出手,想要捉住那梦幻的光影,却只留下指尖一抹 qīng shuǎng ( )的凉意,转头才发现,原来这是我在夏日午后做的一场 měi mèng ( )
二、选择题(16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河豚(tún) 伶俐 (líng) 荡漾(yàng) 闲散(sàn)
B.莲蓬(peng) 衣裳(shang) 仿佛(fú) 挨挨挤挤 (āi)
C.崇高 (chóng) 掠过(luè) 纤细(qiān) 翩翩起舞 (piān)
D.饱胀(zhàng) 破裂(lèi) 姿势(zī) 波光粼粼(lí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吹拂 聚拢 资势 停止 B.花瓣 莲篷 破裂 姿势
C.乌黑 轻快 洒落 赶集 D.辩认 纤细 电线 闲散
3.下列诗句中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迟日江山丽”中“迟日”指的是迟到的日子
B. “小溪泛尽却山行”中“却”是“再, 又”的意思。
C.“独在异乡为异客”中“异客”指的是不同的客人。
D.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倍”是“一倍”的意思。
4.下列诗句中, “留连戏蝶时时舞”的下一句是 ( )
A.花重锦官城 B.总把新桃换旧符 C.春风送暖入屠苏 D.自在娇莺恰恰啼
5.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荷花》中作者叶圣陶运用比喻和拟人,将荷花池比作“一大幅活的画”, “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写出荷花即将绽放的动态美。
B.《蜜蜂》记录了法布尔用二十只左右的蜜蜂做实验,证明了蜜蜂具有超强的记忆力,能依靠记忆找到回家的路。
C.《纸的发明》按照时间顺序介绍造纸术的发展,重点说明了青铜器是最早被用来书写的材料。
D.《我们奇妙的世界》仅从天空的云彩、落日等景象,展现了世界的奇妙,语言平实直白。
6. “凿壁偷光”讲的是 ( )的故事。
A.车胤 B.孙敬 C.匡衡 D.苏秦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明白了, ”他点点头说: “原来蜜蜂是靠本能飞回家的。 ”
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C.这本书里写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如《漏》 《枣核》 《方帽子店》……等。
D. “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天到了,公园里五颜六色的花朵欣然怒放,吸引了许多游客。
B.妹妹在舞台上表演时手忙脚乱,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面对老师的提问,他胸有成竹,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D.运动会上,我班同学邯郸学步, 团结协作,取得了优异成绩。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0分)
1.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轻快地掠过。 (缩句)
2.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修改病句)
3.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改为比喻句)
4.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没有什么能够代替。 (改为反问句)
5.妈妈生病了。妈妈坚持给我做早餐。 (用合适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21分)
1.宋人有耕者, 。兔走触株,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 而 。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有的才展开 花瓣儿。有的花瓣儿 了,露出嫩黄色的 。有的还是 ,看起来 得马上要 似的。 (《荷花》)
3. 善莫大焉。出自 。
4.《童年的水墨画》:本课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的典型场景: 、江上戏水、 , 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的场面,表现了 。
5.《剃头大师》:这篇课文写 ,为了逃避剃头师傅对自己的折磨,让“我”给他剃头,结果 的故事,反映了孩子 。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 (23分)
(
(一) 赵州桥(节选) (2+1+3+6+2=14分)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 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
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 ;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 。
2.赵州桥的设计特点不包括 ( )
A.全部用石头砌成 B.有多个桥墩支撑
C.大桥洞顶上有四个小桥洞 D.桥身坚固且美观。
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在文中起 作用。请用“不但……而且……”写一句话。
4.第2自然段中先概括写桥是什么样子的,再运用 的修辞手法,分别写了三种龙: 、 、 , 这些内容表现了赵州桥 的特点。像这样的构段形式是 。
5.学写导游词。如果你是导游,应该怎样向游客介绍赵州桥呢
(二) (1+1+2+2+3=9分)
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 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1.这则寓言题目是 ,选自
2.文中“涉江者”的意思是( )
A.撑船的人 B.捕鱼的人 C.渡江的人 D.玩水的人
3.对“是吾剑之所从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所以我的剑从这里掉下去了。 B.这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C.是我自己的原因,剑才掉了下去。 D.我的剑掉下去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4.楚人刻舟求剑的结果是 ,原因是 。 (用文中原话回答)。
5.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第三部分 习作与表达(40分)
六、 口语交际。 (5分)
上学路上,李林同学与你一起步行遇到红灯。李林见四周既无来往车辆,又无值班交警,便叫你一起闯红灯。你既不愿伤害与王刚的感情,又要劝说他不闯红灯,你打算怎么说
七、 习作。 (30+5=35分)
《森林里的魔法音乐会》
请你以森林为场景,想象树木、动物们拥有特殊本领,共同筹备一场超乎想象的音乐会,描绘音乐会的精彩过程。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ò gū(蘑菇);chéng xiàn(呈现);wēi wǔ(威武);bīng zhù(冰柱);tòu míng(透明);féi zào pào(肥皂泡);qiān niú huā(牵牛花);qīng shuǎng(清爽);měi mèng(美梦)
二、选择题
答案:B
解析:A 项 “闲散(sàn)” 应为 “闲散(sǎn)” ;C 项 “掠过(luè)” 应为 “掠过(lüè)”,“纤细(qiān)” 应为 “纤细(xiān)” ;D 项 “破裂(lèi)” 应为 “破裂(liè)” 。B 项读音全部正确。
答案:C
解析:A 项 “资势” 应为 “姿势” ;B 项 “莲篷” 应为 “莲蓬” ;D 项 “辩认” 应为 “辨认” 。C 项无错别字。
答案:B
解析:A 项 “迟日” 指春日 ;C 项 “异客” 指在他乡作客的人 ;D 项 “倍” 是 “加倍” 意思 。B 项 “却” 解释为 “再,又”,正确。
答案:D
解析:“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出自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其六》 ,A 项出自杜甫《春夜喜雨》,B 项出自王安石《元日》,C 项出自王安石《元日》 。
答案:A
解析:B 项《蜜蜂》证明蜜蜂靠的是本能,不是超强记忆力 ;C 项《纸的发明》重点说明蔡伦改进的造纸术,青铜器不是最早书写材料 ;D 项《我们奇妙的世界》还从大地等角度展现奇妙,语言生动,并非平实直白 。A 项分析正确。
答案:C
解析:“凿壁偷光” 主人公是匡衡,车胤是 “囊萤夜读”,孙敬是 “悬梁”,苏秦是 “刺股” 。
答案:D
解析:A 项 “说” 后应为逗号 ;B 项前两个 “的时候” 后应为分号 ;C 项 “……” 和 “等” 重复,删去其一 。D 项标点使用正确。
答案:A
解析:B 项 “手忙脚乱” 含慌乱意思,与 “赢得掌声” 矛盾 ;C 项 “胸有成竹” 和 “紧张得说不出话” 矛盾 ;D 项 “邯郸学步” 是贬义,指盲目模仿,与 “团结协作” 语境不符 。A 项 “欣然怒放” 用得恰当。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缩句:小燕子掠过。
解析:删去 “活泼可爱的”“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轻快地” 等修饰成分,保留主干。
修改病句: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解析:原句不合逻辑,造纸术只是四大发明中的一项,需补充 “之一” 。
改为比喻句: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解析:把荷叶比作大圆盘,突出形状、颜色特点,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改为反问句: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难道有什么能够代替吗?
解析:在原句基础上,添加 “难道”,把 “没有” 改 “有”,句末加 “吗” 和问号 。
用关联词合并:虽然妈妈生病了,但是坚持给我做早餐。
解析:“妈妈生病了” 和 “坚持做早餐” 是转折关系,用 “虽然…… 但是……” 连接 。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田中有株;折颈而死;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解析:出自《守株待兔》,需准确记忆原文语句。
冒出来;两三片;全展开;小莲蓬;花骨朵儿;饱胀;破裂
解析:出自《荷花》,要熟悉课文对荷花不同形态的描写 。
人谁无过;《左传》
解析:这是经典名句,牢记出处和内容 。
溪边钓鱼;林中采蘑菇;用诗歌的形式;童年生活的快乐与美好
解析:回顾《童年的水墨画》内容,把握场景及表达情感 。
小沙天生害怕剃头;把小沙的头发剃得乱七八糟;天真、调皮和对理发的抗拒
解析:梳理《剃头大师》主要情节和人物特点 。
五、阅读短文
(一)赵州桥(节选)
赵州桥的雄伟(侧重介绍桥的结构、设计);赵州桥的美观(侧重讲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
解析:概括段落主要内容,第一段围绕桥的构造、设计创举写,第二段围绕图案美观写 。
答案:B
解析:原文说 “下面没有桥墩”,B 项 “有多个桥墩支撑” 错误,A、C、D 项符合原文描述 。
过渡(承上启下);示例:他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体育也很棒。
解析:前半句总结上文 “坚固”,后半句引出下文 “美观” ;造句体现 “不但…… 而且……” 递进关系即可 。
排比;相互缠绕的龙;飞龙;双龙戏珠;美观;总 - 分
解析:“有的…… 有的…… 还有的……” 是排比句式;概括三种龙的形态;这些内容体现桥美观;先总说 “美观”,再分说图案,是总 - 分结构 。
示例:各位游客,欢迎来到赵州桥!它是古代桥梁建筑的奇迹,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大桥洞和小桥洞,设计超厉害,既坚固又美观,栏板上的龙像活的一样,快来感受古人智慧吧!
解析:结合赵州桥特点,用导游口吻,清晰介绍亮点,语言亲切、有吸引力即可,答案不唯一 。
(二)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解析:牢记寓言名称和出处 。
答案:C
解析:“涉江者” 就是渡江的人,A 是 “舟止” 后捞剑的人,B、D 不符合文意 。
答案:B
解析:“是吾剑之所从坠” 意思是 “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A 因果错误,C、D 理解偏离原意 。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解析:原文结果和原因语句,准确提取即可 。
示例:做事不能拘泥守旧,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不然就会像楚人一样闹笑话,达不到目的 。
解析:围绕寓言讽刺的 “不懂变通” 核心,阐述明白的道理,表意清晰即可,答案不唯一 。
六、口语交际
示例:李林,闯红灯很危险呀,万一突然有车开过来,会伤到我们的!咱别为了赶这一会儿,把安全扔一边,等绿灯亮了再走,安全第一,好不?
解析:先点明闯红灯危险,再讲清后果,用商量口吻,既劝住对方,又维护感情,语言自然、有说服力即可,答案不唯一 。
七、习作(示例,供思路参考,需根据题目灵活创作 )
森林里的魔法音乐会
夜幕悄悄给森林盖上神秘绒毯,月光透过树叶,在地上绣出银亮光斑。平时安静的森林,今夜要办一场超奇妙的魔法音乐会!
大树们早已准备好 “特殊本领”,梧桐叶变成会发光的琴键,风一吹,“叮叮咚咚” 弹出轻快旋律,银杏叶化成金色小铃铛,跟着节奏 “叮当” 摇晃。小草们也不闲着,每一棵都撑起 tiny 的荧光伞,把舞台照得亮亮堂堂。
动物们更是各显神通!小松鼠抱着松果竖琴,爪子灵活拨弄,松果 “嗡嗡” 唱出森林民谣;萤火虫提着灯笼小鼓,边飞边敲,“砰砰” 声里满是欢乐;最厉害的要数百灵鸟,它张开翅膀,魔法歌声能让花瓣跟着跳舞,树叶跟着拍手,连沉睡的蘑菇都探出脑袋,随着旋律轻轻点头。
青蛙先生蹲在荷叶舞台中央,鼓起白肚皮当大鼓,“呱呱 ——” 敲响开场曲,小龙虾举着钳子指挥棒,红通通的钳子划出漂亮弧线,指挥着森林乐团。小狐狸甩着大尾巴,在光影里跳着魔法舞步,尾巴扫过的地方,开出一朵朵会发光的小花,花香里都飘着音符。
音乐会进行到高潮,所有声音突然停下,紧接着,大树们合奏出宏大乐章,树叶琴键、银杏铃铛、松果竖琴…… 还有动物们的歌声、鼓声,混着月光、花香,在森林里转圈圈。这是属于森林的魔法时刻,每一片叶子、每一只小动物,都沉醉在这用特殊本领编织的美妙音乐里,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大家才约定:下次魔法音乐会,还要这么精彩!
(说明:习作围绕 “森林场景、特殊本领、筹备音乐会” 展开,通过赋予树木、动物奇妙能力,描绘音乐会过程,可从情节、语言、想象等角度优化,鼓励孩子发挥创意,写出独特故事 。 )
以上是这份三年级语文试卷的答案及解析,部分主观题(如口语、习作 )答案灵活,可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调整、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