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导入新课同学们谈谈自己最喜欢的歌词。要求讲出点理由,自由交流作答。今天,我们来学习《歌词三首》。歌词三首 歌词是指一首歌曲中的文词部分。大多数用以咏唱、并表达较具体内容的歌,都会有文词部分。好的歌,其文词与曲子是骨肉相连、相得益彰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互相配合,成为同时涉及文学和音乐的艺术作品。由于大多数歌词都是押韵的,因此它亦属韵文之一种,是一种文学体裁。歌词与诗的分别,主要是诗不一定要入乐(合乐),歌词是要合乐的。歌词一般是配合曲子旋律一同出现的,歌词是歌曲的本意所在。歌词◆歌词的特点:形式美、语言美、音乐美。 ◆赏析歌词的方法:1、分析歌词的内容、结构、主题。2、分析歌词的表现手法,如:修辞手法。3、分析歌词的韵律。◆什么是歌词:体会歌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了解歌词的语言特色
3. 理解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目标梦萦yíng烙上lào澎湃Péng pài炊烟chuī抽穗suì梳妆Shūzhuāng山巅diān狂澜lán※生字词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我的中国心词:黄霑 曲:王福龄 原唱:张明敏
长江 长城
黄山 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
我的中国心
黄霑*,原名黄湛森。香港著名作家、词曲家。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又与倪匡、蔡澜一同被称为“香港三大名嘴”。写出2000多首歌曲,其中《上海滩》、《笑傲江湖》为“经典中的经典”,被冠以“流行歌词宗匠”,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去年11月不幸在香港病逝。
*黄霑(zhān)香港回归的
那一年1997年6月30日午夜将至,英国旗徐徐降下。 7月1日凌晨,天安门广场万众欢腾,喜迎香港回归祖国
《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旋律低旋、深沉,叙说了一位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怀念与热爱,能够激发内心的爱国热情,是所有中国人的心声。香港回归前,香港歌手张明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一经演唱 ,立即广为流传。1、这首歌词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找出你最喜欢的歌词,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对祖国的思念与热爱《我的中国心》赏析:①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点题)
②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根源)
③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总结)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借代祖国,形式上排列整齐。 中国心
(主题词)(内容、主题)(修辞手法)整首词押“萦、进、心、印、斤、亲” (in)这个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音调和谐。(音律)深入探究歌词,回答有关问题1、歌曲中反复吟唱的主题词是什么?如何理解? 歌词中反复吟唱的是“中国心”,也就是海外游子心中永远装着祖国,永远念着祖国 。这首歌以什么样的身份来吟唱?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以海外游子的身份来吟唱。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离开祖国已不知多少年,有的甚至从未踏上过祖国的河山。可是不管离开了多少年,哪怕从未见过,而梦里都是祖国山河的影子。“梦萦”“多年未亲近”,点明了游子的身份。
“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的“烙”字能否换成“盖”?为什么? 不能。“烙”准确而形象地表达了海外赤子跟素裹永远无法分离的骨肉关系,而“盖”字程度远不及“烙”。“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借代什么?“重千斤”表现了什么?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都是能够代表祖国的“河山”,借代指祖国。
“重千斤”把不可以斤两计算的对祖国的感情用斤两来表现了出来,形象地表现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澎湃着中华的声音”中的“中华的声音”如何理解? 这是来自心中的声音,这是融在血液中的声音,是海外赤子永不改变的爱国之心的表白。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 彭丽媛在不满20岁时,就演唱了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和《我爱你塞北的雪》而赢得大半个中国的观众。其端庄、高贵、大气的舞台形象,多次担纲重大晚会的压轴演出。她在学习老一辈歌唱家歌唱艺术的基础上,成功地探索了用科学发声法来表现民族歌曲的歌唱方式,她的成功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一个典范。
她和她的演唱艺术深受中国大众和海外华人的喜爱和欢迎,她的歌曲在海内外华人中广为传唱。彭丽媛多次代表国家到世界各地访问演出,足迹遍及北美洲、南美洲、欧洲、澳洲、亚洲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地,彭丽媛都能以“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彩多姿赢得当地观众的喝彩,是拥有听众群最多的歌唱家之一。
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 ,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一片高粱,
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我们的理想
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
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在希望的田野上西村纺花,东岗撒网,
北疆播种,南国打场。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
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我们的未来
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
小伙儿弹琴,姑娘歌唱 。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
为她幸福, 为她增光!
《在希望的田野上》创作于198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欣欣向荣。这首歌旋律明朗活泼,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歌词把希望和未来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歌颂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变化、新面貌,又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1、在希望的田野上歌颂家乡歌颂理想歌颂未来对祖国大地的热爱整首歌词以“ang”为韵,韵脚明亮,语言明快。2、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抒发出对祖国的赞美。《在希望的田野上》分析:3、第一节押韵:乡、上、荡、淌、梁、香、旺第二节押韵:想、上、长、网、场、妆第三节押韵:上、样、唱、光有这么一条河或波涛汹涌或平静如镜它便是黄河对黄河你了解多少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黄河的基本走向黄河源头九曲黄河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潼关黄河公伯峡黄水黄土奇观黑三峡黄河龙口黄河颂走近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1927年参加革命, 1935随行军战士到了黄河边,那翻腾的黄河让他再也无法消释心中的情感,国难,屈辱,不屈种种感情齐涌心头,他的激情像黄河之水奔腾而出,于是一组长诗《黄河大合唱》问世了。 词的作曲者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背景资料思考:歌词部分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千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直奔东南颂黄河抒壮志望颂绘黄河惊涛澎湃浊流婉转力劈中原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的屏障千万条铁的臂膀发扬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观念这首诗的结构: 序 曲
黄河伟大坚强 主 体
望黄河 颂黄河 尾 声
学习 黄河精神 诗人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诗歌以“我”为抒情主体,由黄河的形象,写到黄河的精神,由“我”的望,到“我”对黄河的赞颂,再到“我们”的决心。全诗一气呵成,激情澎湃,气贯长虹。借助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抒发了发自内心的强烈感情和民族责任感。这首诗描绘黄河形象时,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摇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的文化在这里产生、发展、壮大,是黄河哺育了炎黄子孙。
从地理上看,黄河是保卫中华民族的军事屏障。
从精神上看,黄河伟大、坚强 的精神是御敌、兴邦的保障。“屏障”
“臂膀”主流是巨人的主干,无数的支流是无数的臂膀,体现出磅礴的气势,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
黄河
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
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
还将激励中华民族由实而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歌词中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把歌词主题部分分成三个层次:
· A、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B、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C、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有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诗人借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Thank you!感谢你的用心聆听。若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请指出。如果觉得还好,请支持我们。O(∩_∩)O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