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检测
姓名
班别:
(一)
(43分)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
(4分)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正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
。(7分)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2分)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
,
。(4分)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
(2分)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
(2分)
7、文中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2分)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分)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2分)
《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
(2分)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
(
)
②亭亭净植(
)
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4分)①水陆草木之花
之:
②何陋之有
之: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④无丝竹之乱耳
之:
15、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分)
16、写出莲花的别称:
、__________
(2分)
(二)
(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4分)
①亭亭净植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3、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纯以情韵胜
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
辍耕之垄上
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骑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6、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莲——
;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7、(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
(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2分)
陋室铭
(47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8分)
(1)有仙则名
名:
(2)斯是陋室
斯:
(3)惟吾德馨
馨:
(4)何陋之有
何:
(5)谈笑有鸿儒
鸿:
(6)往来无白丁
白丁:
(7)可以调素琴
调:
(8)无案牍之劳形
劳:
形:
2、解释下列各句中相同的字.(6分)
(1)无丝竹之乱耳
之:
(2)何陋之有
之:
(3)辍耕之垄上
之:
(4)操蛇之神闻之
之:
(5)无丝竹之乱耳
乱: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乱:.
3、用原文回答:(3分)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
②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4、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2分)
5、《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
的节操和
情怀.
(2分)
6、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铭文第一句起什么作用
(2分)
8、这段文字从哪几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操?(4分)
9、“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再这里有和好处?这句话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6分)
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句运用了怎样的写法?怎样理解?(4分)
11、今天物质生活非常丰富,你是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趣?
(2分)
12、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2分)
13、文中谈到“诸葛庐”“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
(2分)
14、文中陋室的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品德给我们以启迪.在我们学习的古诗文中,还有类似的精神的名句,请你写出两句来.
(2分)
范仲淹二岁而孤
(14分)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8分)
①啖粥而读
音:
义:
②辄以水沃面
音:
义:
③食不给
音:
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
义:
2.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分)
参考答案:
(一)
1、《周元公集》
周敦颐
北宋
哲学
爱莲
草木之花
菊花
牡丹
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0、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
11、多
竖立
12、D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很多了!
14、
的
宾语前置的标志
取消句子独立性
取消句子独立性
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6、荷花
芙蕖
水芙蓉
菡萏
(二)
1、竖立
少
说出
酷似,逼真
(相似)
B
3、A
4、(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
5、B
6、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洁身自好
高洁
(三)
1、(1)出名,著名
(2)这
(3)指品德高尚
(4)什么
(5)大
(6)指没有学问的人
(7)调弄
(8)使、、、劳累
形体
(1)取消句子独立性
(2)宾语前置的标志
(3)到,往
(4)的
代这件事
(5)扰乱
(6)战乱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5、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6、B
作者以“山”“水”类比,引出陋室,点明主旨。
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对偶,拟人。“上”“入”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写出室外环境之幽雅,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类比。用古代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在享受物质生活富裕的今天,更要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仍要保持节俭的生活,追求精神文明。
画龙点睛,表明陋室因主人品德高尚而不陋,表现了高雅的志趣。
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四)1、(1)dàn
吃
(2)zhé
于是,就
(3)jǐ
供应
(4)chán
说别人坏话
(1)有时夜里疲惫困倦,就用冷水洗脸
(2)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
3、揭示主题
(点明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