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6月(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6月(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6-20 22:5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临沂一中2015级高一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
化学试卷
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答卷前请将答题纸上有关项目填、涂清楚,将第Ⅰ卷题目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题目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Zn65
Mn55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 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和 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
B. 和 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4纵行
C. 和 的物理性质相同
D. 和 为同一核素
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羟基的电子式:
B.CH4
分子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最简式:CH2
D.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3.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苛性钠溶于水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⑥干冰升华.
A.①④
B.②④
C.③⑤
D.④⑥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5.将1mol乙醇(其中的氧用18O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
B.能生成乙酸乙酯的质量为88g
C.生成乙酸乙酯的质量为90g
D.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有两种物质含18O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苯中含有的苯分子数是NA
B.标准状况下,1mol氦气中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C.常温常压下,15g乙烷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目为3
NA
D.常温常压下,0.10
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小于0.1NA
7.测得某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混合物中含氢的质量分数为7.8%,则此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56.4%
B.49.8%
C.45.4%
D.15.6%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
B.化学键不仅存在于原子间,也存在于分子间
C.原子间通过极性键结合成分子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上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且符合同一通式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
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C.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苯环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
D.
CH3-CH3
+Cl2→CH2ClCH2Cl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10.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下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分析其元素的填充规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元素在地壳含量中最高
B.②、⑦、⑧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C.②⑤形成的化合物阴阳离子个数比可能为1︰1
D.④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易液化,是因为其分子间存在氢键
11.在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反应2HI(g)H2
(g)+
I2
(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I2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②生成1
mol
H2同时消耗1
molI2;③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④生成2
mol
HI同时消耗1molH2;⑤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
12.被称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在其一边镀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作为传导体.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
C.当0.1
mol
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1.204×1023
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MnO2+e﹣+H2O═MnO(OH)+OH﹣
1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可以发生氧化、加成、加聚、取代等反应
B.该有机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能消耗2molNaOH
C.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2H12O5,且与C11H10O5 一定互为同系物
D.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14.用6
g
CaCO3与100
mL稀盐酸反应制取少量的CO2,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E段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快,可能的原因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EF段用HC1浓度的减小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min)
C.在F点收集到的CO2的体积最大
D.在G点以后收集的CO2的量不再增多,原因是稀盐酸已反应完全
15.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中提取乙醇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16.下列事实能判断金属元素甲的金属性一定比乙强的有(
)
①甲单质能与乙盐的溶液反应 ②甲、乙两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甲的原子半径小于乙 ③甲、乙两短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甲的原子序数小于乙④甲、乙两元素的单质和盐酸组成原电池,乙单质表面生成氢气 ⑤两单质分别与氯气反应时生成的阳离子,乙失去的电子数比乙多
A.全部可以B.仅②不可以C.仅②⑤不可以D.③④可以
17.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着混合烃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可能有C2H2②一定有CH4③一定有C3H8④一定没有C4H6⑤可能有C2H6
A.②⑤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8.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6种
B.7种
C.8种
D.9种
第Ⅱ卷(填空题共46分)
二、非选择题(46分)
19.
(12分)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f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
(2)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的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_;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x与z形成四原子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
(4)物质A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体,仅由x、y两种元素组成,y元素与x元素的质量比为12: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A与浓硫酸与浓硝酸在50-60℃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反应类型______.
20.
(10分)苹果醋(ACV)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酸性饮品,具有解毒、降脂等药效,苹果醋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为

(1)苹果醋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苹果醋的分子式为________。
(3)1
mol苹果醋与足量Na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H 2 ________L。
(4)苹果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
A.与NaOH溶液反应
B.与石蕊试液作用
C.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D.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5)两分子苹果醋发生酯化反应成C8H10O9的链状酯有
种。
21.(8分)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关于“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得出了一些有趣的想法,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一些判断。将5.4g铝片投入500mL
0.5
mol·L-1的硫酸溶液中,下图为反应产氢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
(1)关于图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①a→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可能是表面的氧化膜逐渐溶解,加快了反应的速率
②a→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可能是该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
③c以后,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下降可能是铝片趋于消耗完全
(2)书写O→a段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其他条件不变,现换用500mL1mol·L-1盐酸,产生氢气速率普遍较使用500mL
0.5mol·L-1硫酸的快,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①盐酸中c(H+)的浓度更大②Cl—有催化作用③SO42—有催化作用④SO42—有阻化作用⑤Al3+有催化作用
(4)根据所学,若要加快铝片与硫酸溶液制H2的反应速率,小组成员提出一系列方案,比如:①加入某种催化剂;②滴加少量CuSO4溶液;③将铝片剪成100条;④增加硫酸的浓度至18mol/L;⑤加入蒸馏水;⑥加入少量KNO3;
其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方案有_____________,
22.(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性实验,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成棕黑色(棕黑色是浓硫酸将无水乙醇氧化生成碳单质等多种物质,碳单质使烧瓶内的液体带上了黑色)
已知:装置Ⅰ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为C2H5OH----→CH2=CH2↑+H2O
(1)写出乙烯的电子式

(2)溶液“变棕黑”,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3)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不一定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乙烯
(4)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
,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5)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Ⅰ和Ⅱ之间增加如图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
,B中的试剂为

(6)写出乙醇在铜催化下氧化的方程式

试卷第4页,总5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