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八下语文“演讲”单元阅读专题过关练习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培养实践能力,铸就精彩人生》
①在当今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都能让我们更加出色地完成任务,实现自身价值。
②实践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是抽象的,而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将其具象化,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应用。例如,在学习物理知识时,通过做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物理现象,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原理。
③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这就激发了创新的火花。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在实践中诞生的。
④实践还能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它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我们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期间我们学会了沟通、协调和相互支持。
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注重理论学习。这样的做法往往导致他们在实际应用中不知所措。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3.文中举学习物理知识做实验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培养实践能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从百年苦难走向百年辉煌①
金一南②
A上课前,大家呼喊的口号中最后一句是“敢于胜利”,不但追求胜利,还要“敢于胜利”,这是中华民族每一份子心中,都需要腾起的一团火焰和光明。
我常想,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中华民族从哪里来?有一个最好的回答—毛泽东主席起草的,周恩来总理书写的,刻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第二句话:二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第三句话;由此上翻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我们从1840年那苦难深重的旧中国走过来,东洋东洋打不过,西洋西洋打不过,当时的中国“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就在国家面临危亡、民族深陷苦难,却无人挺身而出、无人横刀立马之时,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我经常讲,中国共产党“应”的这个“运”不是什么好运,那是国家最黑暗、民族最无望的时候。那时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没有资源、二没有名望、三没有影响、四没有地位,就只有一腔热血,他们就凭一腔热血浴血奋斗,民族救亡。
B中国革命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是从惨败走向胜利: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两万两千五下人,两个月后就剩一千;1927年,秋收起义,五千人,二十天后只剩不到一千。在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候,很多人怀疑,红旗到底可以打多久?毛泽东的回答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美国人托夫勒把人类的力量归结为三种:一是暴力,谁拳头大谁称王;二是金钱,金钱买通一切;三是知识,知识就是力量。
但是,托夫勒忘记了第四种力量——信仰,中国共产党人以信仰表现出来的极大的、改天换地的、摧枯拉朽的力量!
C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写到: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要持久地,艰苦地奋斗!把个人所有的智慧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无论如何,我们决不能让伟大的可爱的中国,灭亡于帝国主义的肮脏的手里!
这就是我们先辈的信仰。这支队伍之所以能够五次反围剿,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跨过鸭绿江,这支中国共产党锻造的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队伍,凭着的就是信仰的力量!
最初是一小部分人,几变火炬;凭着信钾,燃烧成熊火,最终点燃整个中华民族内心的火炬,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今天,在座官兵就是这支队伍的接续,你们就要像先辈那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就像毛主席讲的那样——“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所以,你们或的“敢于胜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有这么一句话“多数人因看见而相信,少数人因相信而看见”。真正的领袖、真正的领导者,就是这样的少数人。中国共产党因相信而看见!他们坚信,所以他们最终看见了!
1949年建国的时候,我们一穷二白,一颗钉子叫“洋钉”,一袋水泥叫“洋灰”,一盒火柴叫“洋火”,全是从外国来的。而今天,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短短几十年就完成了其他国家两三百年的现代化进程。
D今天,我们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国。原先,世界制造业里我们只占2%、3%;2009年,我们上升到18%;2016年,我们就已经占世界制造业比重26.7%,世界第一!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大类,191个中类、552个小类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虽然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你看我们的追赶速度。
你说,这是怎么做到的?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吃苦耐劳、拼搏奋斗出来的!
前不久,我到江南造船集团,我们第三艘航母的总建造师是1980年出生的。我非常感慨:八零后开始担当国家建设的大梁,更厉害的是,我们还有九零后,以后,我们还有零零后、一零后,还有一代又一代建设者成长起来,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回想一下,我们百年救亡、百年复兴:从1840年到1949年的一百来年,无数的、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中国”三个字浴血奋斗;1949年新中国建立,新的命题开始—复兴!
1949年到2049年,这一百年,我们要完成伟大的民族复兴,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一次新的长征。“复兴”不是一句口号,而要凭实力,我们每一个人正在参与。
过去,长征就是信仰;今天,拼搏同样是信仰。追求胜利!敢于胜利!除了胜利,我们无路可走!
【注释】①选自《一堂好课》的说讲稿,有改动,《一堂好课》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节目,邀请思政、文学、科学。体育等领域的“学科领路人”分享所思所得,旨在“点亮思想之光,嘉奖向学之心”。②金一南:国防大学教授。《当代贵州》杂志的顾问。
1.若给选文另拟一个标题,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B.苦难深重的旧中国
C.伟大的第四种力量
D.努力实现民族复兴
2.演讲中,称呼与情感表达密切相关。如,文中加点的“他们”指代中国共产党人,演讲者深情追述那时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向革命先辈表达由衷的崇敬和赞美。
请简析文中另外两处加横线的称呼所指代的对象以及相关句子表达的情感。
3.演讲要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内容。文中ABCD四个段落,哪一段最可能是演讲者现场添加的?
4.好的演讲结语能有效调动听众的情绪。请从内容呼应和句子语气两方面简析选文末段的表达效果。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人能向小孩学到什么
邹奇奇【注释】
①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上一回别人说你幼稚是什么时候?像我这样的小孩,可能经常会被人说成是幼稚。每一次我们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或者展现出有别于普通公民的惯常行为之时,我们就被说成是幼稚。这让我很不服气。让我们来回顾下这些大事件:帝国主义、殖民化统治、世界大战(屏幕投影相关图片)。请你们扪心自问:这些该归咎于谁?是大人。而小孩呢,做了些什么?安妮·弗兰克写的作品《安妮日记》,以对二战时期大屠杀的有力叙述打动了数百万人的心;鲁比·布里奇斯为美国种族隔离的终结作出了贡献;另外,近期,查理·辛普森骑自行车为海地灾区募得12万英镑善款(屏幕投影相关图片)。所以,可见年龄与“幼稚”一词并无任何关系,应停止使用这个年龄歧视的词。(掌声)谢谢!
②谁能说某些非理性思考不是我们这个世界所真正需要的吗?我们小孩并不像你们大人一样,在自己想做的事情面前,畏畏缩缩,孩子们心里有着激励人心的抱负和满怀希望的想法,就像我希望世上没有人挨饿,或者一切都是免费的。在座的有多少人依旧心怀梦想,并相信其可能实现?但孩子们依然梦想着完美,这是件好事,因为要将任何事情变为现实,你必须心怀梦想。
③在很多方面,我们的大胆想象帮助我们在幻想与现实之间又拉近一步。例如,华盛顿州塔科马市的玻璃博物馆里有一个项目叫“孩子们设计的玻璃”计划,孩子们自由创作自己的玻璃作品。后来,驻馆艺术家说,正是这些想法激发了他们有史以来最棒的点子,因为孩子们的思想不受局限,不会考虑设计出来的玻璃如何加工,只是将最好的创意展现出来。小孩已经从大人身上学到许多,我认为大人应该开始向孩子学习。现在,我的演讲主要针对教育圈子里的人,这其中有老师和学生。我想用这个来类比,不应该只是老师站在教室讲台上告诉学生做这做那,学生亦应教育他们的老师。大人和小孩之间的学习应该是相互的。
④但不幸的是,现实和理想背道而驰,这与信任或缺乏信任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你不信任某人,你就会给他设限。我若是怀疑我姐姐没有能力偿还我借给她的一笔百分之十利息的贷款时,我就会限制她再向我借钱,直到她还清借款为止。(笑声)顺便提一下,这是个真实的例子。大人呢,似乎普遍地对小孩持有这种限制性的态度,而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两者相互尊重,也就是说大人应该了解并认真对待小孩的愿望。
⑤然而比限制更糟糕的是,大人常常低估小孩的能力。我们喜欢挑战,但假如大人对我们期望很低的话,说真的,我们就会不思进取。我自己的父母对我和姐姐抱有很高的期望。当然,他们没有让我们立志成为医生或律师诸如此类的。我从四岁开始爱上写作,六岁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装有微软软件的笔记本电脑。我用那台电脑写了300多篇小故事,我当时还想将它们出版,一个小孩想发表作品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我父母没有嘲笑我,也没有说等你长大点儿再说,他们非常支持我。但许多出版社可不这么给面子。一家很大的儿童读物出版社讽刺地说他们不为儿童作者出书。儿童出版社不跟儿童作者打交道?怎么说呢,你这是在怠慢一个很大的客户群体啊!(笑声)然而,有一家出版社愿意作出突破,信任并聆听我的想法。他们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飞扬的手指》——就是这个——从此以后,我就受邀到上百所学校演讲,对着上千教育者发表演说,最终,也才有今天的演讲。
⑥我十分感谢各位今天到场聆听,这表明你们是真的关心孩子。但小孩比大人强得多的这幅图景是存在一个问题的。小孩会长大并变成像你们一样的大人。(笑声)我们的目标不是让小孩变成你们这样的大人,而是变成比你们强的大人。正是如此,我们现在的社会是文明和发达的,无论你们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你必须给孩子们创造条件与机遇,这样我们才能长大并让你扬眉吐气。
⑦在座的大人们,
【注释】邹奇奇,被美国媒体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3岁开始阅读,4岁开始写作,8岁出版12万字故事集《飞扬的手指》,轰动美国。本文是她14岁时的TED(美国一家非营利机构)演讲稿,有删节。
【活动一】假设你是演讲现场的一名听众,请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任务一:把握演讲内容)
1.大人能向小孩学到什么?根据演讲内容,分点概括。
(任务二:感受演讲语言)
2.同学小安发现这篇演讲词和课内所学的《最后一次讲演》《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一样,都是记录稿,除了演讲词外,还记录了听众的反应。结合上下文,向他阐释画线处赢得“笑声”的原因。
【活动二】假设你是演讲者,请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任务三:评析演讲开头)
3.关于演讲的开头,有一个著名的“七秒法则”:在听众决定是否关注你的讲话之前,你只有七秒钟的时间可以利用。这篇演讲稿的开头是否体现这一法则?请简要分析。
(任务四:设计演讲结尾)
4.完美的结尾,能够让听众记住你的演讲。请为此次演讲补写一个结尾。(120字左右)
有力的结尾要素
(1)总结演讲:总结全文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
(2)号召愿景:鼓励听众付诸行动,展示你的演讲所描绘的更鼓舞人心的图景。
(3)语言生动:或幽默调侃,在愉悦的气氛中结束演讲;或诗意激励,触动听众。
四、综合性学习
为了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节约水资源,某校八年级(一)班举行演讲比赛。该班班长收集了两则材料。
材料一 去年上半年,全国2 212万人因干旱而饮水困难,其中79%的人集中在江西、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今年上半年我国南方又持续干旱,其中以江西、湖北等几省市尤为严重。
材料二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在人均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
(1)请你根据材料,拟写一则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演讲比赛的组织者,请为本次比赛设计活动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是本次演讲比赛的主持人,请你帮他设计一段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放学时,小红将喝剩半瓶的矿泉水随手扔掉,看到这种情景,你将如何对她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答案】
【小题1】培养实践能力对个人在学习、工作及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都非常重要,我们应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小题2】从帮助理解知识、培养创新思维、提升综合素质三个方面论述。
【小题3】以学习物理知识做实验为例,生动具体地说明了实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知识,使读者更易理解实践能力在学习知识方面的重要性。
【小题4】首先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不能只注重理论学习: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要积极思考,尝试新方法,培养创新思维:注重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实践方法,从而逐步提高实践能力。
二、【答案】
【小题1】C
【小题2】“你们”指在座官兵;演讲者以长者或导师的口吻,勉励官兵们要像革命先辈那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表达了对官兵们的殷切希望。"“我们”指新中国、中华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短时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伟大成就,演讲者和听众作为国家的一份子,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小题3】A
【小题4】内容呼应:末段中,过去,,“长征”呼应“百年苦难”的相应内容,今天,“拼搏”呼应“百年辉煌”的相应内容,中华民族是凭着信仰从苦难走向了辉煌;“追求胜利“敢于胜利”与开头呼应。句子语气:演讲者以坚定、昂扬的语气,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国家建设,鼓舞听众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心,表达一往无前的决心。
三、【答案】
【小题1】
(示例)
①心怀梦想(或某些非理性思考,激励人心的抱负,满怀希望的想法,梦想着完美)。
②大胆想象(或思想不受局限)。
【小题2】
(示例)
用调侃的方式(或用幽默的语言,或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嘲讽出版社没有眼光,低估小孩的能力(或潮讽大人常常低估小孩的能力),让听众觉得有趣并感同身受。
【小题3】(示例)这篇演讲稿的开头体现了这一法则。
①从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的距离。②观点独特鲜明,很吸引人。③运用对比手法,把大人也有不当行为和孩子也有伟大成就作对比,引发听众的思考。④多处运用设问,激发听众思考。⑤利用屏幕投影图片,视听结合,更能让听众进入情境。⑥以孩子的口吻诉说,语言幽默。(任答三点即可)
【小题4】(示例一)(在座的大人们,)你们需要倾听并向小孩学习,学习我们的心怀梦想和大胆想象,信任我们并对我们怀有更高的期望。
今天你们得听听我们的想法,因为我们是未来的领袖,也就意味着,当你们年老体衰时我们会照顾你们。哈,只是开玩笑而已。总而言之,这个世界需要新的领袖和新的想法。小孩需要机会去引领世界并获得成功。你们准备好去促成这一切了吗?谢谢!
(示例二)
(在座的大人们,)你们需要倾听并信任小孩,学习我们的心怀梦想和大胆想象,为我们创造条件和机遇的同时,共同见证我们的成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社会规律,我们应对这种现象感到欣喜。如果小孩超不过大人,后辈比不上前辈,将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健康的社会应该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提供必要的支持。总之,这个世界需要新的生命力融入,小孩需要机会去引领世界并获得成功。你们准备好让这一切成为现实了吗?谢谢!
四、【答案】
(1)示例一:平时节约一滴水,用时还你太平洋。
示例二:如果不节约用水,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2)示例①拟写稿件。②选定评委。③邀请专家或教师。④进行比赛。⑤专家或教师点评。
(3)示例:同学们,大家好!水是人的生命之源。我国又是一个缺水大国,水资源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将如何保护水资源呢?相信选手们的精彩发言会给我们带来启示。下面我宣布,演讲比赛现在开始!
(4)示例:小红,你好!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被你扔掉的半瓶水,它还有好多用处,扔掉多可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