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中的“新”主要是指( )
A.国家的名称变了 B.地主阶级被消灭了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2.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有4000多千米的国境线,西藏和平解放前,我国在西藏的边境地区处于“有边无防”状态。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巩固边防、外防侵略、内护稳定。据此可知,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 )
A.顺利实现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有效构筑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屏障
C.开辟了西藏人民通往幸福的道路
D.推动了西藏人民与内地密切交流
3.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甘肃省的代表委员积极履行职责、参政议政,较多议案提案获舆论关注。一年一度的“两会”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与我国“两会”相对应的政治制度分别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下图反映了新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出现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D.“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5.下图所示目录节选自《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史》书。目录中的“”处应填入( )
第二章改革开放的酝酿与高层决策 一、打破思想“坚冰”: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二、大规模三国考察带来的冲击和震撼 三、国务院务虚会对改革开放的初步酝酿 四、达成重大共识的36天中央工作会议 五、
A.中国向何处去:“两个凡是”的严重阻碍 B.正式决策改革开放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安徽四川引领农村经济改革兴起 D.“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曾经的深圳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这一状况开始改变始于深圳被设立为(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区 C.沿海城市 D.自由贸易区
7.以下时间轴所反映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其中③处对应的是____(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扩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助力度,扩大救助保障对象范围。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这体现了中国梦( )
A.不断为人民造福 B.实现了国家富强
C.必须走中国道路 D.依靠人民来实现
9.甘肃省有“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等。它们的设置与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关,这项制度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
10.2024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人民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回溯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二、综合题
11.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于2024年2月3日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40多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村民严宏昌与当地17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刮(杀)头也干(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摘编自《中国国土资源报》
材料三 如表内容根据21世纪以来部分中央一号文件整理
时间 概要
2020年 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年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2022年 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2023年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2024年 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1)材料一中图1得以颁发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什么?图2农业调整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由小岗村开始被“推向全国”的农村改革政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改革模式被“推向全国”后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2020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内容的共同之处。
(4)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对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历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2.“新质生产力”成为2024年全国“两会”热词之一。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2-1957年轻重工业比例变化
---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三 1956.11.19—2019.11.19.转眼已是63年,这63年,是临夏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63年。曾经,吃饱穿暖便是幸福;曾经,片瓦遮头便已知足;曾经,出过远门只在少数……现如今,从“没得选”到“任我挑”;从“粗布简陋”到“华丽时尚”;从吃不饱到追求健康营养的绿色食品;从坑坑洼洼的土路到四通八达的公路。
——摘编自《定西市63年衣食住行变迁见证幸福生活》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的谈话要点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用一句话简要概括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3)根据材料三,临夏市人民衣食住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我国建交的国家
国名 建交日 国家概况
苏联 1949.10.3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保加利亚 1949.10.4 社会主义国家
罗马尼亚 1949.10.5 社会主义国家
印度 1950.4.1 新兴独立的发展中国家
印度尼西亚 1950.10.13 新兴独立的发展中国家
材料二 2024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今天的澳门,正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全面落实国家赋予澳门的“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重要定位,积极抢抓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等重大机遇。
——《人民日报》
材料三 “中国梦外交”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战线上的体现,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线的指导思想,是新时期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政治文化进步的成果,是引领当下和未来中国走向世界的智慧。它开创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格局,中国外交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伴舞向领舞跨进。
----摘编自刘德林《“中国梦外交”的格局与智慧基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中国建交国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背景。
(2)材料二中澳门的回归与繁荣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实行的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这一构想的提出者是谁?这一伟大构想还在哪一地区得到成功实践?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布局。举例说明材料三中“中国外交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伴舞向领舞跨进”这一观点。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现代外交事业的认识。
14.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中华英雄谱”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任务一】
历史时期 英雄人物 主要事迹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A 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
王崇伦 就职鞍钢期间进行技术攻坚,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乐松生 带领同仁堂率先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焦裕禄 原兰考县委书记,被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B 大庆油田石油工人,用身体搅拌泥浆,被誉为“铁人”
袁隆平 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C”
(1)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中空白处补充完整。
【任务二】
2024年1月26日,2023年度“甘肃好人”事迹发布活动在临夏大剧院举行。2023年度“甘肃好人”中,有祁连山下20载,守护着千年岩画的杜成峰;有面对险情,见义勇为的父子代鸱、代子琦;有雄心男儿立壮志,退役返乡为桑梓的刘鸿奎;有36年初心不改,俯身扎根在基层的郭占忠;有照顾瘫痪婆婆20年,用孝行诠释人间真情的好儿媳宋小霞……
(2)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必须养成的素养。从“甘肃好人”的事迹中你能感受到家国情怀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综合以上探究,请你谈谈个人贡献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
《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B
6.A
7.D
8.A
9.C
10.A
11.(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变化: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影响: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3)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关注乡村建设。
(4)土地政策的调整维护了农民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政策的制定、农村经济的建设应依据国情,适应形势发展和现实的需求等。
12.(1)变化:重工业比例上升,轻工业比例下降。原因:国家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2)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地位: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说明:我国生产力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13.(1)特点:主要是与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2)构想:“一国两制”。
人物:邓小平。
地区:香港。
(3)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举例说明: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与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得到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中国已从国际事务的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
(4)认识: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的外交局面不断扩大,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4.(1)A:黄继光;B:王进喜;C:杂交水稻之父
(2)最高境界;乐于奉献、大公无私,以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为己任等。
关系:时代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奉献,个人的幸福也离不开时代的进步,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