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1.3 正方形性质(几何画板课件+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1.3 正方形性质(几何画板课件+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6-20 23:19:02

文档简介

课后反思
一、本课的亮点
本节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动手操作,小组交流讨论,多媒体展示,问题的抢答等环节,通过操作、讨论、交流、猜想等活动,从中探求图形的本质、规律和方法,明确图形中的内在联系。例题的讲解与练习,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分析能力强,思维多向发散,解题方法灵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类题型虽说对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并不是无规律可寻,只要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并不断加强练习,使大部分学生功到自然成。
在内容设计上不仅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且学会主动探索规律、发现规律,使每个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的应用。几何画板是探求、解决问题的工具。通过几何画板辅助教学,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之中。
本节课采用以学生自主观察、讨论为主、练习为辅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数学思想方法。
二、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数学,一定是枯燥的吗?数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是辛苦的吗?如果能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我想,如果一节课,能够较多的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用处,那么,对于提高学生的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会有很大的帮助吧。而我在这节课中,最大的不足,就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有些不足,如果在性质归纳之间,能够展示一些正方形的图片,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观,并且会让学习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会让课堂更加的生动。这也是我今后上课应该多多注意的。1、选择题
(1)正方形的边和对角线构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共有(

A、4个
B、6个
C、8个
D、10个
(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DAE=25°,AE交对角线BD于E点,
那么∠BEC等于(

A、45°
B、60°
C、70°
D、75°
(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作等边△AEF,则∠AFD的度数为(

A、40°
B、75°
C、50°
D、55°
2、如图,在正方形ABCD是,E为对角线AC上一点,连结EB、ED。
(1)求证:△BEC≌△DEC。
(2)延长BE交AD于点F,若∠DEB=140°,求∠AFE的度数。
A
B
C
D
E
F
D
E
A
B
C
A
B
C
D
E
F教材分析
《正方形的性质》这节课是九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初三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纵观整个教材,《正方形的性质》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有关知识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有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探索正方形的性质,进一步学习、掌握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数学方法。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又是对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进行综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教材从学生年龄特征、文化知识实际水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发,先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探索、总结归纳,升华得出正方形的概念,再结合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去探索正方形的性质。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方形的概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性质,难点是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大纲要求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制定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在这几个目标的指引下,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学情分析
这节几何课的内容是初三的,但学生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用的初二的学生,学生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或者表达能力上,都比初三的孩子有一定的不足。尤其是执教的这个班级,学生基础一般,反应也一般,表达能力稍差一些,但上课听讲很认真,推理过程较为严谨,有部分孩子有很强的表现欲。通过前一阵子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由于好多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稍有欠缺,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较集中的设计了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培养说理能力的环节,让学生们能逐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正方形性质》教学设计
执教者
李洁
指导教师


课题
正方形性质
解读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面向中考;着眼于学生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培养和发展;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情分析
这节几何课的内容是初三的,但学生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用的初二的学生,学生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或者表达能力上,都比初三的孩子有一定的不足。尤其是执教的这个班级,学生基础一般,反应也一般,表达能力稍差一些,但上课听讲很认真,推理过程较为严谨,有部分孩子有很强的表现欲。通过前一阵子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由于好多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稍有欠缺,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较集中的设计了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培养说理能力的环节,让学生们能逐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
内容标准
会识别正方形掌握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会用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简单问题会用正方形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1.
掌握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弄清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关系2.
掌握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并能在解题中选择恰当的方法。
教学资源
1.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课件
教学重点
了解正方形的定义掌握正方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
正方形知识的灵活应用
方法解读
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
教学准备
1.理顺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2.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知识点1
复习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性质
展示教具
齐背这四种图形的性质
探究应用1
体会正方形的形成,得到正方形的定义2.小组讨论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完成动手操作指导学生用图表达这四者之间的关系
动手操作:把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把矩形再变成邻边相等的图形展示思考过程,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
展示四种图形之间的关系
用简单的图表示四种图形之间的联系
学生讲解,老师做适当的点评与补充
解释图的意义,根据这四种图形之间的关系,猜想正方形的性质。
总结正方形的性质
根据四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得到正方形的性质
出示正方形性质
口述正方形的性质
探究应用2
例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CD上一点,F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CF。BE与DF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变式练习: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AB上一点,F为BC上一点,且BE=CF。CE与DF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借助全等的判定,寻找全等的三角形,得到两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借助三角形全等解决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完成解答过程自主完成变式练习
练习教师寄语
(1)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OAB、∠AOB分别是多少度?为什么?至少用两种方法说明理由。(2)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cm,则对角线长为______。(3)已知一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cm,则它的边长为_______。(4)如图,点M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上,求证:BM=DM总结提升
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进行课堂小结,对学生提出希望。
完成练习
A
B
C
D课标分析
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化,《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程标准》理念的进一步强化,要求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正方形性质这节课是北师大教材九上第一章的内容。教材前几节探索平行四边开的、菱形、矩形,然后过渡到了正方形,是探索活动的自然延伸和必要发展,突出了探究的层次性。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知中的应用。槐荫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维度
评课因素
德育渗透点
权值
得分
A评析教师教学行为的5个维度40分
A1组织能力15分
组织教材
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
从数学逻辑、学生思维、活动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织三个角度设计教学内容,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挖掘思维教学资源和价值观教育资源,突出数学的思维价值和育人价值。教学材料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
5
5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操作、可评价。
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程序安排科学合理,衔接自然,教学节奏科学协调。
采用问题解决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主动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索知识的数学思维活动,注重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思考。借助信息技术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6
6
课内活动新颖实用,形式多样,重视组织学生经历有数学思维含量的“数学化”过程,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法及教学手段运用自如,教学有特色,与现代信息技术自然整合、运用恰当、注重实效。
组织语言
能规范、准确地运用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
落实知情并重的和趣味性原则,讲解、提问、指导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
4
3
能根据内容的起伏节奏和学生情感变化及时调整音调、音速,新颖别致,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A2注意中心5分
关注学生
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维与心智的发展情况。
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4
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与调节学生的活动。
2
A3教学态度5分
尊重信任
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以热情和宽容的态度善待学生。
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营造平等、宽松、民主的课堂文化。恰当运用学习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
3
4
激励评价
注意捕捉合适的时机激励评价学生,有足够的热心和耐心帮助学困生。
2
A4教学机智5分
灵活调整
敏锐、快速的捕捉各种信息,根据学生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保证主要目标完成。
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通过观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问和练习等及时发现学习困难并准确判断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教学,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
3
4
恰当处理
恰当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消除学生心理的暂时形成的不利兴奋点,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回来,使教学程序恢复正常。
2
A5教学境界10分
面向全体
把握教学目标,正确处理基础和发展的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材施教,使各种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获得不同程度发展;保证学生参与学习的时空,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必需的学习机会和时间。
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起点,面向全体,兼顾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正确理解数学概念与原理,正确理解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正确把握中学数学不同分支和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性,正确把握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它学科的联系。
4
8
全面发展
知识、技能、方法的阐述具有科学性,准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且恰当,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注重暴露思维过程,提高每个学生的抽象、符号变换、应用、思维、计算等基础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身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3
自主发展
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设计符合认知规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重学生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是否提出开放性问题?提供几种解答?怎样处理学生的解答?)。
3
B评析学生学习活动的5个维度60分
B1参与状态14分
参与形式
参与学习活动的形式多样、恰当,如师生谈话、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
引导学生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鼓励学生想参与、敢参与、能参与、会参与,最终实现学生的自觉参与。
4
12
投入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3
展开
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都能积极参与。
2
深入
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师生、生生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即能进行实质性参与。
3
拓展
学生不仅参与学,还参与教;不仅课内,而且延伸到课外。
2
B2情绪状态10分
气氛活跃
学生是否具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
通过学生的元认知,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意识。
6
10
及时反馈
学生能否善于自我控制,调节学习情绪,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
4
B3交往状态14分
交流充分
能否构建师生、生生及媒体之间信息交流的立体结构,信息交流充分。
教育即交往,教学需千方百计地促进交往,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6
13
有效合作
合作讨论的内容是否有思考性,有价值;是否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明确分工,每人都有事可做;是否注重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多少时间?);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开合作讨论(多少时间?)。
8
B4思维状态12分
主动积极参与思考
能否引发大多数学生积极思考,展现出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举手答题率80%以上,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这样的人次有多少?)。
积极暴露教材的思维,暴露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师的思维,设计活动暴露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决并主动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学会数学地思考。
6
11
思维得到深层次发展
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见解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引发了学生主动创造?)(这样的人次有多少?)。学生能否把握经过猜想和探索发现的结论作为新的思维素材,去努力探索新的发现(这样的人次有多少?)。
6
B5生成状态10分
成就感
学生是否都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对学习更有信心和兴趣。
数学除了公式、定理、题目,数学应在每个学生身上能够有更多的沉淀和积累,成为个人文化底蕴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基石。
5
10
严谨感
学生能否调控自己学习的消极心理,调整不利于积极思维的思维定势,惰性、畏惧、自卑、闭锁等不良心理。
5
上课人
李洁
评价人
张红
总分
90
槐荫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维度
评课因素
德育渗透点
权值
得分
A评析教师教学行为的5个维度40分
A1组织能力15分
组织教材
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
从数学逻辑、学生思维、活动组织三个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设计教学内容,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挖掘思维教学资源和价值观教育资源,突出数学的思维价值和育人价值。教学材料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
5
5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操作、可评价。
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程序安排科学合理,衔接自然,教学节奏科学协调。
采用问题解决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主动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索知识的数学思维活动,注重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思考。借助信息技术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6
6
课内活动新颖实用,形式多样,重视组织学生经历有数学思维含量的“数学化”过程,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法及教学手段运用自如,教学有特色,与现代信息技术自然整合、运用恰当、注重实效。
组织语言
能规范、准确地运用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
落实知情并重的和趣味性原则,讲解、提问、指导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
4
4
能根据内容的起伏节奏和学生情感变化及时调整音调、音速,新颖别致,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A2注意中心5分
关注学生
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维与心智的发展情况。
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4
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与调节学生的活动。
2
A3教学态度5分
尊重信任
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以热情和宽容的态度善待学生。
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营造平等、宽松、民主的课堂文化。恰当运用学习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
3
4
激励评价
注意捕捉合适的时机激励评价学生,有足够的热心和耐心帮助学困生。
2
A4教学机智5分
灵活调整
敏锐、快速的捕捉各种信息,根据学生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保证主要目标完成。
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观察、提问和练习等及时发现学习困难并准确判断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教学,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
3
4
恰当处理
恰当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消除学生心理的暂时形成的不利兴奋点,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回来,使教学程序恢复正常。
2
A5教学境界10分
面向全体
把握教学目标,正确处理基础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发展的关系;因材施教,使各种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获得不同程度发展;保证学生参与学习的时空,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必需的学习机会和时间。
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起点,面向全体,兼
( http: / / www.21cnjy.com )顾学生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正确理解数学概念与原理,正确理解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正确把握中学数学不同分支和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性,正确把握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它学科的联系。
4
9
全面发展
知识、技能、方法的阐述具有科学性,准确且恰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注重暴露思维过程,提高每个学生的抽象、符号变换、应用、思维、计算等基础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身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3
自主发展
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设计符合认知规律,注重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是否提出开放性问题?提供几种解答?怎样处理学生的解答?)。
3
B评析学生学习活动的5个维度60分
B1参与状态14分
参与形式
参与学习活动的形式多样、恰当,如师生谈话、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
引导学生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鼓励学生想参与、敢参与、能参与、会参与,最终实现学生的自觉参与。
4
12
投入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3
展开
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都能积极参与。
2
深入
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师生、生生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即能进行实质性参与。
3
拓展
学生不仅参与学,还参与教;不仅课内,而且延伸到课外。
2
B2情绪状态10分
气氛活跃
学生是否具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
通过学生的元认知,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意识。
6
9
及时反馈
学生能否善于自我控制,调节学习情绪,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
4
B3交往状态14分
交流充分
能否构建师生、生生及媒体之间信息交流的立体结构,信息交流充分。
教育即交往,教学需千方百计地促进交往,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6
12
有效合作
合作讨论的内容是否有思考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价值;是否有明确分工,每人都有事可做;是否注重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多少时间?);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开合作讨论(多少时间?)。
8
B4思维状态12分
主动积极参与思考
能否引发大多数学生积极思考,展现出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举手答题率80%以上,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这样的人次有多少?)。
积极暴露教材的思维,暴
( http: / / www.21cnjy.com )露教师的思维,设计活动暴露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决并主动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学会数学地思考。
6
12
思维得到深层次发展
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见解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引发了学生主动创造?)(这样的人次有多少?)。学生能否把握经过猜想和探索发现的结论作为新的思维素材,去努力探索新的发现(这样的人次有多少?)。
6
B5生成状态10分
成就感
学生是否都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对学习更有信心和兴趣。
数学除了公式、定理、题目,数学应在每个学生身上能够有更多的沉淀和积累,成为个人文化底蕴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基石。
5
10
严谨感
学生能否调控自己学习的消极心理,调整不利于积极思维的思维定势,惰性、畏惧、自卑、闭锁等不良心理。
5
上课人
李洁
评价人
贾胜玲
总分
91
槐荫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5)
评价维度
评课因素
德育渗透点
权值
得分
A评析教师教学行为的5个维度40分
A1组织能力15分
组织教材
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
从数学逻辑、学生思维、活动组织三个角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挖掘思维教学资源和价值观教育资源,突出数学的思维价值和育人价值。教学材料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
5
4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操作、可评价。
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程序安排科学合理,衔接自然,教学节奏科学协调。
采用问题解决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主动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索知识的数学思维活动,注重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思考。借助信息技术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6
5
课内活动新颖实用,形式多样,重视组织学生经历有数学思维含量的“数学化”过程,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法及教学手段运用自如,教学有特色,与现代信息技术自然整合、运用恰当、注重实效。
组织语言
能规范、准确地运用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
落实知情并重的和趣味性原则,讲解、提问、指导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
4
3
能根据内容的起伏节奏和学生情感变化及时调整音调、音速,新颖别致,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A2注意中心5分
关注学生
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维与心智的发展情况。
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4
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与调节学生的活动。
2
A3教学态度5分
尊重信任
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以热情和宽容的态度善待学生。
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营造平等、宽松、民主的课堂文化。恰当运用学习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
3
4
激励评价
注意捕捉合适的时机激励评价学生,有足够的热心和耐心帮助学困生。
2
A4教学机智5分
灵活调整
敏锐、快速的捕捉各种信息,根据学生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保证主要目标完成。
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察、提问和练习等及时发现学习困难并准确判断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教学,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
3
4
恰当处理
恰当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消除学生心理的暂时形成的不利兴奋点,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回来,使教学程序恢复正常。
2
A5教学境界10分
面向全体
把握教学目标,正确处理基础和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关系;因材施教,使各种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获得不同程度发展;保证学生参与学习的时空,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必需的学习机会和时间。
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起点,面向全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兼顾学生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正确理解数学概念与原理,正确理解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正确把握中学数学不同分支和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性,正确把握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它学科的联系。
4
9
全面发展
知识、技能、方法的阐述具有科学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确且恰当,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注重暴露思维过程,提高每个学生的抽象、符号变换、应用、思维、计算等基础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身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3
自主发展
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设计符合认知规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重学生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是否提出开放性问题?提供几种解答?怎样处理学生的解答?)。
3
B评析学生学习活动的5个维度60分
B1参与状态14分
参与形式
参与学习活动的形式多样、恰当,如师生谈话、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
引导学生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鼓励学生想参与、敢参与、能参与、会参与,最终实现学生的自觉参与。
4
12
投入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3
展开
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都能积极参与。
2
深入
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师生、生生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即能进行实质性参与。
3
拓展
学生不仅参与学,还参与教;不仅课内,而且延伸到课外。
2
B2情绪状态10分
气氛活跃
学生是否具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
通过学生的元认知,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意识。
6
10
及时反馈
学生能否善于自我控制,调节学习情绪,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
4
B3交往状态14分
交流充分
能否构建师生、生生及媒体之间信息交流的立体结构,信息交流充分。
教育即交往,教学需千方百计地促进交往,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6
13
有效合作
合作讨论的内容是否有思考性,有价值;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否有明确分工,每人都有事可做;是否注重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多少时间?);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开合作讨论(多少时间?)。
8
B4思维状态12分
主动积极参与思考
能否引发大多数学生积极思考,展现出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举手答题率80%以上,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这样的人次有多少?)。
积极暴露教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维,暴露教师的思维,设计活动暴露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决并主动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学会数学地思考。
6
11
思维得到深层次发展
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见解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引发了学生主动创造?)(这样的人次有多少?)。学生能否把握经过猜想和探索发现的结论作为新的思维素材,去努力探索新的发现(这样的人次有多少?)。
6
B5生成状态10分
成就感
学生是否都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对学习更有信心和兴趣。
数学除了公式、定理、题目,数学应在每个学生身上能够有更多的沉淀和积累,成为个人文化底蕴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基石。
5
8
严谨感
学生能否调控自己学习的消极心理,调整不利于积极思维的思维定势,惰性、畏惧、自卑、闭锁等不良心理。
5
上课人
李洁
评价人
尹清钢
总分
87
槐荫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维度
评课因素
德育渗透点
权值
得分
A评析教师教学行为的5个维度40分
A1组织能力15分
组织教材
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
从数学逻辑、学生思维、活动组织三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角度设计教学内容,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挖掘思维教学资源和价值观教育资源,突出数学的思维价值和育人价值。教学材料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
5
5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操作、可评价。
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程序安排科学合理,衔接自然,教学节奏科学协调。
采用问题解决的形式引导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开展主动理解、探索知识的数学思维活动,注重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思考。借助信息技术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6
6
课内活动新颖实用,形式多样,重视组织学生经历有数学思维含量的“数学化”过程,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法及教学手段运用自如,教学有特色,与现代信息技术自然整合、运用恰当、注重实效。
组织语言
能规范、准确地运用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
落实知情并重的和趣味性原则,讲解、提问、指导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
4
4
能根据内容的起伏节奏和学生情感变化及时调整音调、音速,新颖别致,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A2注意中心5分
关注学生
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维与心智的发展情况。
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4
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与调节学生的活动。
2
A3教学态度5分
尊重信任
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以热情和宽容的态度善待学生。
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营造平等、宽松、民主的课堂文化。恰当运用学习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
3
4
激励评价
注意捕捉合适的时机激励评价学生,有足够的热心和耐心帮助学困生。
2
A4教学机智5分
灵活调整
敏锐、快速的捕捉各种信息,根据学生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保证主要目标完成。
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察、提问和练习等及时发现学习困难并准确判断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教学,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
3
4
恰当处理
恰当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消除学生心理的暂时形成的不利兴奋点,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回来,使教学程序恢复正常。
2
A5教学境界10分
面向全体
把握教学目标,正确处理基础和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关系;因材施教,使各种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获得不同程度发展;保证学生参与学习的时空,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必需的学习机会和时间。
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起点,面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体,兼顾学生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正确理解数学概念与原理,正确理解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正确把握中学数学不同分支和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性,正确把握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它学科的联系。
4
8
全面发展
知识、技能、方法的阐述具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学性,准确且恰当,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注重暴露思维过程,提高每个学生的抽象、符号变换、应用、思维、计算等基础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身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3
自主发展
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设计符合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规律,注重学生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是否提出开放性问题?提供几种解答?怎样处理学生的解答?)。
3
B评析学生学习活动的5个维度60分
B1参与状态14分
参与形式
参与学习活动的形式多样、恰当,如师生谈话、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
引导学生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鼓励学生想参与、敢参与、能参与、会参与,最终实现学生的自觉参与。
4
12
投入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3
展开
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都能积极参与。
2
深入
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师生、生生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即能进行实质性参与。
3
拓展
学生不仅参与学,还参与教;不仅课内,而且延伸到课外。
2
B2情绪状态10分
气氛活跃
学生是否具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
通过学生的元认知,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意识。
6
9
及时反馈
学生能否善于自我控制,调节学习情绪,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
4
B3交往状态14分
交流充分
能否构建师生、生生及媒体之间信息交流的立体结构,信息交流充分。
教育即交往,教学需千方百计地促进交往,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6
13
有效合作
合作讨论的内容是否有思考性,有价值;是否有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分工,每人都有事可做;是否注重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多少时间?);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开合作讨论(多少时间?)。
8
B4思维状态12分
主动积极参与思考
能否引发大多数学生积极思考,展现出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举手答题率80%以上,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这样的人次有多少?)。
积极暴露教材的思维,暴露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的思维,设计活动暴露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决并主动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学会数学地思考。
6
12
思维得到深层次发展
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见解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引发了学生主动创造?)(这样的人次有多少?)。学生能否把握经过猜想和探索发现的结论作为新的思维素材,去努力探索新的发现(这样的人次有多少?)。
6
B5生成状态10分
成就感
学生是否都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对学习更有信心和兴趣。
数学除了公式、定理、题目,数学应在每个学生身上能够有更多的沉淀和积累,成为个人文化底蕴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基石。
5
10
严谨感
学生能否调控自己学习的消极心理,调整不利于积极思维的思维定势,惰性、畏惧、自卑、闭锁等不良心理。
5
上课人
李洁
评价人
安娜
总分
91
槐荫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维度
评课因素
德育渗透点
权值
得分
A评析教师教学行为的5个维度40分
A1组织能力15分
组织教材
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
从数学逻辑、学生思维、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组织三个角度设计教学内容,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挖掘思维教学资源和价值观教育资源,突出数学的思维价值和育人价值。教学材料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
5
5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操作、可评价。
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程序安排科学合理,衔接自然,教学节奏科学协调。
采用问题解决的形式引导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开展主动理解、探索知识的数学思维活动,注重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思考。借助信息技术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6
5
课内活动新颖实用,形式多样,重视组织学生经历有数学思维含量的“数学化”过程,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法及教学手段运用自如,教学有特色,与现代信息技术自然整合、运用恰当、注重实效。
组织语言
能规范、准确地运用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
落实知情并重的和趣味性原则,讲解、提问、指导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
4
3
能根据内容的起伏节奏和学生情感变化及时调整音调、音速,新颖别致,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A2注意中心5分
关注学生
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维与心智的发展情况。
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4
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与调节学生的活动。
2
A3教学态度5分
尊重信任
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以热情和宽容的态度善待学生。
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营造平等、宽松、民主的课堂文化。恰当运用学习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
3
4
激励评价
注意捕捉合适的时机激励评价学生,有足够的热心和耐心帮助学困生。
2
A4教学机智5分
灵活调整
敏锐、快速的捕捉各种信息,根据学生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保证主要目标完成。
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通过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提问和练习等及时发现学习困难并准确判断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教学,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
3
4
恰当处理
恰当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消除学生心理的暂时形成的不利兴奋点,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回来,使教学程序恢复正常。
2
A5教学境界10分
面向全体
把握教学目标,正确处理基础和发展的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材施教,使各种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获得不同程度发展;保证学生参与学习的时空,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必需的学习机会和时间。
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起点,面向全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兼顾学生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正确理解数学概念与原理,正确理解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正确把握中学数学不同分支和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性,正确把握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它学科的联系。
4
9
全面发展
知识、技能、方法的阐述具有科学性,准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且恰当,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注重暴露思维过程,提高每个学生的抽象、符号变换、应用、思维、计算等基础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身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3
自主发展
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设计符合认知规律,注重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是否提出开放性问题?提供几种解答?怎样处理学生的解答?)。
3
B评析学生学习活动的5个维度60分
B1参与状态14分
参与形式
参与学习活动的形式多样、恰当,如师生谈话、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
引导学生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鼓励学生想参与、敢参与、能参与、会参与,最终实现学生的自觉参与。
4
12
投入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3
展开
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都能积极参与。
2
深入
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师生、生生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即能进行实质性参与。
3
拓展
学生不仅参与学,还参与教;不仅课内,而且延伸到课外。
2
B2情绪状态10分
气氛活跃
学生是否具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
通过学生的元认知,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意识。
6
8
及时反馈
学生能否善于自我控制,调节学习情绪,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
4
B3交往状态14分
交流充分
能否构建师生、生生及媒体之间信息交流的立体结构,信息交流充分。
教育即交往,教学需千方百计地促进交往,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6
14
有效合作
合作讨论的内容是否有思考性,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价值;是否有明确分工,每人都有事可做;是否注重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多少时间?);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开合作讨论(多少时间?)。
8
B4思维状态12分
主动积极参与思考
能否引发大多数学生积极思考,展现出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举手答题率80%以上,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这样的人次有多少?)。
积极暴露教材的思维,暴露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师的思维,设计活动暴露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决并主动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学会数学地思考。
6
12
思维得到深层次发展
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见解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引发了学生主动创造?)(这样的人次有多少?)。学生能否把握经过猜想和探索发现的结论作为新的思维素材,去努力探索新的发现(这样的人次有多少?)。
6
B5生成状态10分
成就感
学生是否都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对学习更有信心和兴趣。
数学除了公式、定理、题目,数学应在每个学生身上能够有更多的沉淀和积累,成为个人文化底蕴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基石。
5
8
严谨感
学生能否调控自己学习的消极心理,调整不利于积极思维的思维定势,惰性、畏惧、自卑、闭锁等不良心理。
5
上课人
李洁
评价人
柏松
总分
88效果分析
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节课采用主动参与——探究——发现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去发现、猜想、分析并解决问题,借助多媒体课件,从直观的感性认识中发现正方形的定义与性质,来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转化的思想和发展性的思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讲题,学生演示课件,所有的活动都围绕学生动手、动脑的原则,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归纳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意到了问题的层次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收获,有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