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5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专题分类训练:作图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5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专题分类训练:作图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11 12:3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5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专题分类训练
作图题B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作图题
1.下面的统计图与统计表分别反映了A和B两个城市某年上半年每月平均高温的情况。
(1)根据统计表数据,绘制出B市上半年每月的月平均高温折线统计图。
(2)二月份较冷的城市是( );上半年B市的月平均高温是( )℃。(保留一位小数)
(3)家住B市的熊熊一家想在2025年1月末来A市旅游,你认为他们应该做哪些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如图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
3.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画出图形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并标上图形B。
(2)图形C可以绕点_______按_______方向旋转_______度得到图形D。
4.下面是某地区7~13岁男、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单位:厘米)
年龄 7岁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13岁
男生 125 132 133 140 145 150 157
女生 123 127 135 141 145 152 156
(1)请根据统计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比较男生与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5.(1)画出图①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并在图中标出点A的对应点。
(2)将图②先绕点M( )时针旋转( )°,再向( )平移( )格得到图③。
6.有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先用其中4个搭成如图①的形状,再把第5个放在( )号小正方体上面,从前面看到的图形如图②。请你画出5个小正方体搭完后从上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

7.在下面两幅图中分别用铅笔涂色表示千克。
8.分别画出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9.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1)画出图1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2)画出图2先向下平移5格,再向左平移5格的图形。
(3)画出图3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10.涂一涂,算一算。
11.涂色表示出给定分数相等的分数。
12.在图中涂色或用斜线表示出的计算过程及结果。
13.在下面的两个图中分别涂色表示平方米。
14.按要求画图。
(1)画出三角形AO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再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7格后的图形。

15.下面一个正方形表示单位“1”,请你涂色表示出。
16.画出三角形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并标出对应点。
17.(1)画出已知图形A关于虚线的轴对称图形B。
(2)画出图形B绕点O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C。
(3)画出图形C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得到图形D。
18.(1)画出图形①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2)画出图形②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
(3)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中的一种或几种设计图案,要求图案美观,至少有4个③这样的基本图形。
19.如图是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形状。
20.在下面的几何体中拿走一个小正方体积木,使几何体至少有2个面看到的图形一样(不包含相对面一样的情况),写出你的拿法并画出拿走后从上面看到的图形。
21.画出图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2.①画出图形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②画出图形D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个分数。
24.如图是七巧板,通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的方法设计你喜欢的图形。
25.下图实线部分都是在白纸上面的无盖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请你设计三种不同的方法,在图中添加一个正方形(涂色表示),使新图形剪下折叠后能够围成一个封闭的正方体。
26.画图并比较大小。(两条线段同样长)
与。
( )
27.下面每个正方形的面积都是2平方分米,请你在图一中把正方形的涂上阴影,在图二中把平方分米涂上阴影。
图一 图二
28.
请画出搭的这组积木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29.(1)画出图形①的对称轴。
(2)把图形②补全,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3)将图形③先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5格,分别画出旋转和平移后的图形。
30.在图中涂色表示下面的分数。
31.(1)把圆移到圆心(6,8)的位置上。
(2)把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再画出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3)画出右上方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3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的点。
33.画出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34.在直线上标出下面的分数。

35.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体的展开图。(每格代表1厘米)
36.小王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如图),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请在下面虚线框内画出正面看到的图形,并标上长、宽的数据。
37.想一想,画一画。
请你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从前面和左面所看到的图形。
38.画出下面立体图形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
39.在下面方框里画一画,表示出分数。
40.涂阴影表示下面相对应的分数。
41.在下面的方格图中把长方体的展开图补充完整,并标上各个面的名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图见详解;
(2)A市;21.7;
(3)见详解
【分析】(1)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绘制完整的统计图;
(2)比较二月份两个城市的气温,即可求出二月份气温较冷的城市;再根据平均数=总数÷数据个数,代入数据,求出上半年B市的月平均高温;
(3)根据A市的气温比较低,需要准备一些御寒物品(答案不唯一)。
【详解】(1)如图:
(2)12℃>1℃,所以二月份较冷的城市是A市。
(12+13+20+26+29+30)÷6
=(25+20+26+29+30)÷6
=(45+26+29+30)÷6
=(71+29+30)÷6
=(100+30)÷6
=130÷6
≈21.7(℃)
二月份较冷的城市是A市;上半年B市的月平均高温是21.7℃.
(3)因为A是气温比较低,所以熊熊一家想在2025年1月末来A市旅游,需要准备御寒物品,如羽绒服、秋裤以及棉鞋,以免冻伤。
2.见详解
【分析】点O不动,先将下方等腰三角形的底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底。再根据图形的形状、大小,将图形的其它线段补充完整,从而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详解】如图:
3.(1)见详解;(2)P;顺时针;180
【分析】(1)根据旋转的特征,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点O的位置不动,这个图形的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B;
(2)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点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方向和钟表的指针旋转方向相同,叫顺时针旋转,旋转方向和钟表的指针旋转方向相反,叫逆时针旋转。据此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角度。
【详解】(1)如图:
(2)图形C可以绕点P按顺(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得到图形D。
4.见详解
【分析】(1)实线表示男生数据,虚线表示女生数据;根据各数量的多少,在方格图的纵、横的交点上描出表示数量多少的点;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标记数据即可。
(2)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进行分析,折线往上表示上升趋势,折线往上坡度越陡表示长高越快,据此写出几条结论即可。
【详解】(1)某地区7~13岁男、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2)在7~13岁之间,男女生身高均呈现均匀上升的趋势,男生在9岁~13岁长高比较快,女生在8岁~13岁长高比较快,且男女生增长的情况相差不大(答案不唯一)。
5.(1)见详解
(2)顺;90;上;3
【分析】(1)根据旋转的三角形,旋转中心是点O,旋转角度是90°,旋转方向是顺时针,点O不变,图形的各个部分顺时针旋转90°,可作出旋转后的图形;
(2)图②可以以点M为旋转中心,各个部分按照顺时针90°或逆时针270°确定方向,再将各点向上移动3格再依次连接成图即可。
【详解】(1)由分析可作图:
(2)将图②先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上平移3格得到图③。
6.1;图见详解
【分析】根据从前面看到的形状可知:下层有3个小正方形,上层有1个小正方形,左对齐;所以第5个小正方体应该放在1号的上面;从上面观察所摆几何体,看到的形状是:下层有3个小正方形,上层有1个小正方形,右对齐;从右面观察所摆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上层有1个小正方形,左对齐;据此画图即可。
【详解】先用其中4个搭成如图①的形状,再把第5个放在1号小立方体上面,从上面和右面看到的形状如下图:
7.见详解
【分析】把1千克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9份,每份就是千克,即4份是千克,涂四份即可;
把2千克看作单位 “1”,把它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2千克的,即千克,千克表示其中的2份,涂两份即可。
【详解】
如图:
8.见详解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从上面看到的是2层:上层3个正方形,下层1个正方形靠右边;从正面看到的是2层:下层3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右边;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左边。
【详解】
9.见详解
【分析】(1)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1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
(2)平移图形的作图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依次连接各对应点。
(3)旋转图形的作图方法: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点A)、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角度(90°);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找出各关键边的对应边;最后依次连接组成封闭图形;
【详解】据分析作图如下:
10.如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圆看作单位“1”,左边第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涂色,用分数表示是,左边第二个圆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5份涂色,用分数表示是;异分母分数加法,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先将通分,化成分母是8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则=,也就是把圆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涂色,所以和相加,相当于把圆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7份涂色,据此解答。
【详解】如图:
11.见详解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是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是取的其中的几份。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为;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为;
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用分数表示为;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4份,用分数表示为。
【详解】
如图:
12.见详解
【分析】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1份,相当于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取出其中的2份,即=,里面有2个,里面有3个,一共有5个,即=,据此解答。
【详解】作图如下:


13.见详解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是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涂色部分的份数。
【详解】把1平方米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1÷5=(平方米),即每份是平方米,平方米表示其中的3份,涂色要涂三份。
把3平方米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3÷5=(平方米),即每份是平方米,平方米表示其中的1份,涂色要涂1份。
在下面的两个图中分别涂色表示平方米,如下:
14.(1)见详解
(2)见详解
【分析】(1)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A点)、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角度(90°),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找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组成封闭图形。
(2)先从原图形上找到关键点,再根据每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找到这些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最后把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在平移的过程中,只是位置发生变化,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变化。
【详解】(1)如图:
(2)如图:
15.见详解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将每个正方形看作单位“1”,将它平均分成4份,每1份是这个正方形的,9份表示 。据此涂色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涂色如下:
16.见详解
【分析】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步骤: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作出新图形,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
【详解】
17.(1)(2)(3)见详解
【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图形A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得到轴对称图形B。
(2)根据旋转的特征:图形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点O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得到旋转后的图形C。
(3)根据平移的特征:把旋转后的图形C的各个顶点分别向上平移5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图形D。
【详解】(1)如下图:
(2)如下图:
(3)如下图:
18.(1)(2)(3)见详解
【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图①右半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画出图①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②的各顶点分别向下平移4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3)将现有的图形顺时针旋转90°、180°,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即可解答(答案不唯一)。
【详解】(1)如图:
(2)如图:
(3)如图:
19.见详解
【分析】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先确定有几列或几行,每列或每行有几个,形状是怎样的。观察图形可知,从正面看:只有1列,3层;从上面看:只有1列,3层;从左面看:有3列,最左边有3层,另外两列只有1层靠下。据此画图。
【详解】如图:
20.见详解
【分析】观察可知,拿走① 号小正方体积木后,几何体从前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一样,此时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三列,中间一列有3行靠上,其它两列都只有一行如图1 ;拿走⑦号小正方体积木后,几何体从前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一样,此时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三列,中间一列上下各增加一行共有3行,其它两列都只有一行如2。
【详解】据分析作图如下:
21.见详解
【分析】根据图形旋转的方法,把长方形与点O相连的两条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再按长方形另外两条邻边互相垂直的性质,画出另外两条边,由此即可得出旋转后的图形。
【详解】作图如下:
22.见详解
【分析】①根据旋转的特征,将图形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点“O”位置不变,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②根据旋转的特征,将图形D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O'”位置不变,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详解】如图:
23.见详解
【分析】分数的意义: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表示将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表示将整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表示将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表示将整体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7份。据此解题。
【详解】如图:
24.见详解
【分析】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要原来的位置外,还需要知道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决定旋转后图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旋转中心或轴,二是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三是旋转角度。轴对称图形定义为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图形的设计就是指运用以上三种基本的变换图形的方法,或是综合运用其中的两种,对图形进行变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详解】
(画法不唯一)
25.见详解
【分析】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特征,分四种类型。从题意可知:无盖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最接近正方体的展开图中的“231”型和“33” 型(如下图) :
据此添加一个正方形即可折叠后能够围成一个封闭的正方体。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26.见详解
【分析】分数的意义: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是分母,取的份数是分子。将左边的线段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5份,表示出。将右边的线段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表示出。比较两个分数对应线段的长短,即可比较出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
【详解】如图:
27.见详解
【分析】把整个正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涂上阴影,阴影部分占整个正方形面积的。
先把2平方分米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2÷2=1平方分米,再把1平方分米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涂上阴影,阴影部分占1平方分米的,即平方分米。
【详解】作图如下:
28.见详解
【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可知这个几何体由7个小正方体组成;从正面看有3列,从左往右,分别是1个、3个、1个,下齐;从左面看有2列,从左往右,分别是3个、2个,下齐;据此得出这个几何体,画出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详解】结合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和每个位置上小正方体的个数,可得出以下几何体:
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如下图:
29.见详解
【分析】(1)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画出图形①的对称轴。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找到图形②的各顶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后,依次连接各点即可补全轴对称图形。
(3)根据旋转的特征,将图形③先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O位置不变,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根据平移的特征,将旋转后的图形的各顶点分别向下平移5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详解】如图:
30.见详解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第一个图:把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涂色,表示;
第二份图:把其中一个六边形全部涂色,再把另一个六边形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5份涂色,表示;
第三个图: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把其中一个圆全部涂色,再把另一个圆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涂色,即表示,也就是,据此解答。(画法不唯一)
【详解】如图:
(画法不唯一)
31.见详解
【分析】(1)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先确定圆心,再根据画圆的方法,画一个半径是2格的圆即可;
(2)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步骤: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作出新图形,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从三角形任一顶点向它的对边或者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从顶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可以看作底和高。
(3)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
【详解】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32.见详解
【分析】由图可知:把1平均分成6份,其中1份表示,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都化成分母是6的分数,分子是几就有几个,据此确定从0开始到该分数对应的位置。
【详解】==
==
在直线0到1,将其等分为6份,从0开始数4份处为,数3份处为,数5份处为。
33.见详解
【分析】从前面看有3列,中间1列3个小正方形,左右两列最下边各1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有2列,左边1列3个小正方形,右边1列靠下1个小正方形;从上面看有2行,上面1行2个小正方形,下面1行靠右1个小正方形,左边错开1个小正方形。
【详解】
34.见详解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大格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小格,那么1小格就表示;
先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化成分母为6且大小不变的分数,与其它分母为6的分数一样,分子是几就在第几个小格处;据此在直线上标出分数。
【详解】==
==
如图:
35.见详解
【分析】正方体表面展开图有11种情况画出一种即可。
1-4-1型 (6种):中间一行有4个正方形,上下各接1个正方形。通过调整上下两个正方形的位置,形成6种不同的图形。
2-3-1型 (3种):第一行有2个正方形,中间一行有3个,最后一行有1个,通过不同连接方式产生3种图形。
3-3型 (1种):上下两行各3个正方形,呈阶梯状排列。
2-2-2型 (1种):三行各2个正方形,呈“Z”字形排列。
【详解】
由分析可作图11种:
将其中一种画在方格纸上
(答案不唯一)
36.2250;画图见详解
【分析】分析题目,从左面和上面这两个面可知:长方体的长是15cm,宽是10cm,高是15cm,长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一个长×高的长方形的面,据此画出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并标注出数据;最后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列式计算求出长方体的体积。
【详解】15×10×15
=150×15
=2250(立方厘米)
画图如下: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250立方厘米。
37.见详解
【分析】从上面看的这个平面布局中,左上角位置有3个小正方体堆叠,右上角位置有1个小正方体,左下角位置有1个小正方体,右下角位置有 2个小正方体;
从前面看可以看到三列,左边一列可以看到1个小正方形,中间一列可以看到3个小正方形,右边一列可以看到1个小正方形,下对齐;
从左面看可以看到两列,左边1列可以看到3个小正方形,右边1列可以看到2个小正方形,下对齐;据此画图。
【详解】根据分析如图:
38.见详解
【分析】明确观察物体的方法,先确定有几列或几行,每列或每行有几个。观察可知,从前面看有3行3列,第一行有3个正方形并排,第二行有1个正方形靠中间,第三行也只有1个正方形靠中间;从左面看有3行2列,第一行有2个正方形并排,第二行有1个正方形靠左,第三行有1个正方形靠左;从上面看有2行3列,第一行中间空一格左右两边各有1个正方形,第二行有2个正方形靠右。
【详解】据分析作图如下:
39.见详解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是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涂色部分的份数。
带分数的整数部分是2,分数部分是。先画出2个相同的长方形并涂上颜色表示整数2,再画出一个同样的长方形,将其平均分成4份,再把这4份中的3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表示。前面的2个完整的长方形加上后面这个长方形中涂色表示的部分,就完整地表示出分数,据此解答。
【详解】如图所示:
40.见详解
【分析】第一个图形,它由两个大三角形组成,每个大三角形被平均分成了9个小三角形。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9份取13份,这里我们可以把两个大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总共就有2×9=18个小三角形,要表示,就需要涂13个小三角形,从第一个大三角形开始涂,涂满9个小三角形,再从第二个大三角形中涂13-9=4个小三角形。
第二个图形,它是一个由18个圆形组成的长方形阵列,把这18个圆形看作一个整体,要平均分成3份,那么每份有18÷3=6个圆形,其中的2份涂色就表示,也就是6×2=10个圆形涂色。
【详解】如图:
41.见详解
【分析】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情况下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相等,(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长方体展开图中,相对的两个面中间会隔着一个面,所有右面应该画在下面的右侧,长是3格,宽是2格,上面画在右面的右侧,长是4格,宽是3格,前面和后面可以画在下面的上下两侧,分别是长是4格,宽是3格,据此画出长方体的展开图。(画法不唯一)
【详解】如图:
(画法不唯一)
第1页,共2页
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