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秋兴八首杜 甫学习目标1 . 知人论世,介绍诗人生平经历及创作风格。
2 .从意象、艺术手法、炼字、感情方面赏析诗歌。
3 .概括诗歌主旨,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景 情 知人论世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写成的。诵读文本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
诗推重意象,逻辑语言不能完美地表达诗人心中之意,诗人就“立象以尽意”
意 象意象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塞上风云接地阴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诗人目睹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森等景象,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落魄江湖的寂寥一生,如今已人至暮年,心中何等凄怆。此处借用景物描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的情怀。
首联状秋季阴沉阔大之景,衬作者低沉飘零心境。
颔联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相连。
浪涛飞涌,暗寓了时局的动荡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愁惨。其中蕴含了超出一己之悲的浩茫深远的悲情。
因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又暗含感情,意蕴丰富。
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赏析前两联中的精彩字、词 凋
兼
涌
接 前两联景物描写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作用? 以景起兴,融情于景。
营造了凄清、衰败、萧瑟、冷寂又阔大的
意境。景中含情,寄托了诗人漂泊无依的愁苦
和感时伤世的情怀。问题:哪句诗最能表明诗人感情?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赏析: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丛菊两开:岁月如水,两见花开,徒增悲愁
他日泪:归乡之后,忆往昔飘零岁月泫然落泪
孤舟一系:天涯孤旅,归途茫茫
故园心:深挚浓烈的思归之情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诗眼诗的情感扩 展联想
孤舟一系故园心。 孤舟可以系住,使其不能泛诸中流,但诗人的心是系不住的。他的心早已越过江河,越过关山,飞到了长安。
听到了白帝城传来的捣衣声,想到了多少人家正在为游子赶制寒衣,他的乡思离愁以及忧国伤时之情有如白帝城传来的捣衣声,一阵高过一阵,一阵急过一阵。问题: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写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其用意何在?岁至寒秋,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诗人却仍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孤苦无依的羁旅伤感之情。
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
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 主旨
诗人感物伤怀,借深秋衰残冷寂之景抒写人至暮年,知交零落,漂泊无依,空怀抱负的悲凉心境,表达了深切的身世之悲、离乱之苦和故园之思。
深读文本杜甫的情怀2、故园之思1、羁旅之感3、漂泊之愁4、家国之忧5、秋士迟暮之悲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 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参考资料:《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总 结 今天,当我们穿越1200多年的历史,重温诗圣杜甫所带给我们的深沉情怀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令人钦敬的苦涩的坚守,我们得到的是清洁又久远的感动。课后作业:
1.预习后两首诗。
2.把《秋兴》改写成一篇小散文。
(400字左右)望 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歌中的秋天天净沙.秋思(元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歌中的秋天文人对秋的感受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赏析写景类诗歌的方法1.感情基调
2.题目
3.诗眼
4.意象和意境
5.知人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