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核心素养培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我国约有14亿人,如果每人节约1分钱,那么大约一共可以节约( )万元。
A.140 B.1400 C.14000
2.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比另外两个内角的和的2倍多6°,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确定
3.小芳在计算5×(○+△)时,看成了5×○+△,结果比原来要小,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减少部分的是( )。
A. B. C. D.
4.洛洛想用一根吸管剪成3段后围成一个三角形,如下图,( )点不能作为第一刀的截点。
A.① B.② C.③ D.④
5.月星校区有16栋楼,平均每栋楼住128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下面竖式中箭头所指的结果表示( )。
A.1栋楼住了多少户 B.6栋楼住了多少户 C.10栋楼住了多少户
6.小孟的考号是20120402221,表示小孟是2012年入学的四(2)班学生,在班级的编号是22,最后一位数字“1”表示男生。在同一个学校的男生小津在二(四)班,他在班级的编号是16,小津的考号是( )。
A.20100402161 B.20120204161 C.20140204161 D.20140402161
7.有两块花圃(如图),如果沿着每块花圃的一周围上栅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方形花圃用的栅栏比三角形花圃用的栅栏长
B.三角形花圃用的栅栏比长方形花圃用的栅栏长
C.两个花圃用的栅栏同样长
D.无法确定哪个花圃用的栅栏长
8.下面与数对(6,6)的位置距离最近的是( )。
A.(2,2) B.(7,6) C.(8,8) D.(7,7)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9.一个双层书架,下层书的本数是上层书的5倍。如果从下层搬60本到上层,那么两层书的本数正好相等。原来上层有图书( )本,下层有图书( )本。
10.一种素描纸,10张约重3克。照这样计算,( )张重3千克,1亿张重( )吨。
11.水果店购进了2筐苹果,每筐25千克,共400元。这家水果店苹果的单价:( )元/千克;或( )元/筐。
12.如果A÷B=60,那么(A×3)÷(B×3)=( );如果A×B=200,那么(A×3)×(B×3)=( )。
13.用一副三角尺拼成下面的四边形,那么∠1=( )°,∠2=( )°。
14.小红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5),小红坐在第( )列第( )行;小军坐在小红的前面一个位置,小军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15.将等边三角形对折,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 )°和( )°。
16.下面算盘上的数是由( )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读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大约是( )万。在下面直线上用“·”表示出算盘上数的位置。
17.一个七位数密码在200~300万之间,它的万位上的数字是5,百位上的数字比百万位上的数字大3,其余四个数位上的数字是3个0和1个1,读数需要读出两个零。这个密码是( )。
18.学校舞蹈组为了参加市舞蹈比赛,买了15套舞蹈服,每套126元。你能根据条件完成填空吗?
……表示买( )套舞蹈服应付的钱。 ……表示买( )套舞蹈服应付的( )元钱。 ……表示买( )套舞蹈服一共应付的钱
19.观察下图,它的计算过程可以解释( )这一运算规律。
20.如图,一个正方形被分成6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28厘米。原来正方的周长是(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2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可以画无数条,但过一个顶点到指定的底只能画一条高。( )
22.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有两条对称轴。( )
23.同一平面内,数对(x,2)与数对(y,2)表示的位置在同一列。( )
24.兰兰把(5+☆)×8错算成5+☆×8,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35。( )
25.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相垂直,这两条直角边也都是它的高。( )
四、计算题。(共25分)
26.直接写出得数。(共8分)
30×900= 70×60= 3×13= 400×80=
80×50= 60×100= 300÷50= 200×200=
27.列竖式计算。(共6分)
156×12= 308×45= 570×60=
28.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共8分)
32+125+68 76×29+76×71 201×78 867-159-41
29.算出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共3分)
五、操作题。(共6分)
30.按要求作图。
(1)将图①绕点O逆时针旋转90°。
(2)将图②向右平移3格。
(3)图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相邻的两条边,请将这个平行四边形补充完整,并画出指定底边上的高。
六、解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31.环太湖风景路全长约317千米,骑行爱好者王叔叔和李叔叔同时从环湖路的某地出发,反向骑车。王叔叔的速度是28千米/时,李叔叔的速度是25千米/时,经过6小时两人能相遇吗?
32.王叔叔家有一个长方形花圃(如图)。因为建新房,需要将花圃的长缩短5米。如果不改变花圃的面积,王叔叔要将花圃的宽增加多少米?
33.四年级同学举行广播操比赛,共组成4个方队,每个方队排成6行,每行6人。最外圈的同学穿黄色运动服,其余同学穿红色运动服。一共要准备两种颜色的运动服各多少套?(先画示意图表示1个方队的队列,再计算)
34.螃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很多人喜爱的一种食材。为了便于运输与加工,一般会用绳子将螃蟹捆扎起来,如果捆一只螃蟹要用80厘米长的绳子,捆这样的105只螃蟹,72米长的绳子够吗?
35.习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各地对生态环境越来约重视。6月5日世界环境日那天,睢河街道开始清理一条1600米长的河道,第一周工作了6天,平均每天清理155米;第二周又用了5天就完成了任务,第二周平均每天清理多少米?
36.王阿姨在马拉松站附近一个体育用品店售卖马拉松腰带,她购进160个马拉松腰带。截至比赛开始,她按原价卖出了102个腰带,剩下的马拉松腰带她打算降价卖掉。如果这批马拉松腰带全部卖完,王阿姨一共能卖多少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B
【分析】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则14亿人每天节约14亿分钱,因此先把14亿分改写成整数,然后再根据“100分=1元”将单位化成元,最后再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即可。
【解答】14×1=14(亿分)
14亿分=1400000000分
1400000000分=14000000元
14000000元=1400万元
我国约有14亿人,如果每人节约1分钱,那么大约一共可以节约1400万元。
故答案为:B
2.C
【分析】将另外两个内角的和看作1份,那么这个内角的度数看作为2份,所以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180°减去6°再除以(2+1),即可算出两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180°减去这两个内角和,可以算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据此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解答】(180°-6°)÷(2+1)
=174°÷3
=58°
180°-58°=122°
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比另外两个内角的和的2倍多6°,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3.D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5×(○+△)=5×○+5×△,小芳把5×(○+△)看成了5×○+△,减少了(5×△-△)。
【解答】5×△-△=4×△
A.表示减少了○+2×△。
B.表示减少了2×○+△。
C.表示减少了4×○。
D.表示减少了4×△。
能正确表示减少部分的是。
故答案为:D
4.B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解答】根据解析可知,如果中点作为第一刀的截点,则有一段为吸管长的一半,另两段之和为吸管长的一半,这样两段之和等于第一段长度,不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能构成三角形,所以②点不能作为第一刀的截点。
故答案为:B
5.B
【分析】笔算128×16时,分别用16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去乘128,个位上的6乘128,表示6栋楼住了768户,十位上的1乘128,所得的结果是128个十,也就是1280,表示10栋楼住了1280户,两者的积相加,得到2048,表示16栋楼住了2048户;据此解答。
【解答】由分析可知,月星校区有16栋楼,平均每栋楼住128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下面竖式中箭头所指的结果表示6栋楼住了多少户。
故答案为:B
6.C
【分析】根据小孟的考号可知,考号的第1~4个数字表示入学时间,第5~6个数字表示年级,第7~8个数字表示班级,第9~10个数字表示在班级的编号,最后一个数字表示性别,用“1”表示男生。小孟在四年级,小津在二年级,小津比小孟迟2年入学,小津入学时间是(2012+2=2014)年。
【解答】小孟的考号是20120402221,表示小孟是2012年入学的四(2)班学生,在班级的编号是22,最后一位数字“1”表示男生。在同一个学校的男生小津在二(四)班,他在班级的编号是16,小津的考号是20140204161。
故答案为:C
7.B
【分析】根据图中可知,左边长方形的两个宽的总长度为2+2=4(米),与三角形底的长度相等,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那么左边长方形周长=4+长×2,三角形的周长等于3条边相加,那么右边三角形的周长=边长+边长+4,两块花圃上边和下边的连线为两条平行线,根据两条平行线之间垂线最短,左边的垂线一定比右边的斜着的连线短,左边花圃用的栅栏一定比右边短,所以长方形的长比三角形的两条腰要短,所以三角形花圃用的栅栏比长方形花圃用的栅栏长。
【解答】2+2=4(米)
所以左边长方形的两个宽的总长度等于三角形底的长度相等。
长方形周长:4+长×2
三角形周长:边长+边长+4
长<边长
所以三角形花圃用的栅栏比长方形花圃用的栅栏长。
故答案为:B
8.B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由题意得,要想找出与数对(6,6)的位置距离最近的数对,可以在图中将几个数对表示的位置都标注出来,然后直接从图中观察求解。
【解答】
由图可知,与数对(6,6)的位置距离最近的是(7,6)。
故答案为:B
9.30 150
【分析】根据题意,如果从下层搬60本到上层,那么两层书的本数正好相等,则下层比上层多(60×2)本图书,下层书的本数是上层书的5倍,则下层比上层多上层书本数的(5-1)倍,用多的本数除以倍数,即可求出上层有多少本图书;用上层图书的本数乘5即可求出下层图书的本数。
【解答】(60×2)÷(5-1)
=120÷4
=30(本)
30×5=150(本)
一个双层书架,下层书的本数是上层书的5倍。如果从下层搬60本到上层,那么两层书的本数正好相等。原来上层有图书30本,下层有图书150本。
10.10000 30
【分析】因为1千克=1000克,3千克=3000克,3000克是3克的1000倍,则纸的张数就是10张的1000倍,即10×1000=10000(张);1亿=100000000,它里面有10000个10000张,重量就是3千克的10000倍,即3×10000=30000(千克),因为1吨=1000千克,30000千克里面有30个1000千克,就有30吨。
【解答】3千克=3000克
3000÷3=1000
10×1000=10000(张);
1亿=100000000,它里面有10000个10000张;
3×10000=30000(千克)
30000千克=30吨
即一种素描纸,10张约重3克。照这样计算,10000张重3千克,1亿张重30吨。
11.8 200
【分析】先算2筐苹果×每筐25千克=共重50千克,根据单价=总价÷数量=400÷25,算出苹果每千克多少元,再用苹果每千克多少元×每筐25千克=苹果每筐多少元。
【解答】400÷(2×25)
=400÷50
=8(元/千克)
8×25=200(元/筐)
即水果店购进了2筐苹果,每筐25千克,共400元。这家水果店苹果的单价:8元/千克;或200元/筐。
12.60 1800
【分析】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余数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两个因数分别乘3,积应乘9,据此解答。
【解答】如果A÷B=60,那么(A×3)÷(B×3)=60;
如果A×B=200,那么(A×3)×(B×3)=200×3×3=1800。
13.75 135
【分析】一副三角尺包括两个三角尺,它们的角度分别是30°,60°,90°;45°,45°,90°;结合给出四边形可知∠1等于45°的角加上30°的角,∠2等于90°的角加上45°的角,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1=45°+30°=75°
∠2=90°+45°=135°
用一副三角尺拼成下面的四边形,那么∠1=75°,∠2=135°。
14.4 5 (4,4)
【分析】数对中第一个数字代表列,第二个数字代表行,小军坐在小红的前面一个位置,列不变,行减一。
【解答】小红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5),小红坐在第4列第5行;小军坐在小红的前面一个位置,小军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4)。
15.60 30
【分析】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都是60°。将它对折,就把其中一个角平均分成两份。如图所示。用60°除以2就是分成的新的角的度数。另一个锐角还是60°。
【解答】根据分析,将等边三角形对折,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60°和30°。
16.2048;500;二千零四十八万零五百;2048;见详解
【分析】用算盘表示数时,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由题意得,百位上有1颗上珠,百位上的数是5。万位上有1颗上珠和3颗下珠,万位上的数是8。十万位上有4颗下珠,十万位上的数是4。千万位上有2颗下珠,千万位上的数是2。其余数位上的数都是0,所以这个数是20480500。这个数万级上的数是2048,个级上的数是500,所以这个数是由2048个万和500个一组成的;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万级的数都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读完万级的数,要加“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并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需要看千位上数的大小,用“四舍五入”法求它的近似数,然后再省略万位后面的4个0并添上一个“万”字;由图可知,2000万和2100万之间被平均分成了10小格,每小格代表10万。20480500应该在2040万和2050万之间且更接近2050万,所以20480500在2000万之后的第4个小格和第5个小格之间且更接近第5个小格。
【解答】由分析得,算盘上的数是20480500,它是由2048个万和500个一组成的,20480500读作:二千零四十八万零五百。20480500的千位上的数是0,需要舍去,所以20480500≈2048万。
17.2050510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这个七位数在200~300万之间,所以它的百万位上是2,则百位上的数字是2+3=5,已知这个数的万位上是5,现在根据确定的数字可知这个数初步是2 _ 5 _ 5 _ _,再根据整数的读法确定1和0的位置。据此作答。
【解答】百万位上的数字是2,万位上的数字是5,百位上的数字是2+3=5,
当1在十万位上时,2150500读作二百一十五万零五百,读出一个零,不符合题意;
当1在千位上时,2051500读作二百零五万一千五百,读出一个零,不符合题意;
当1在十位上时,2050510读作二百零五万零五百一十,读出两个零,符合题意;
当1在个位上时,2050501读作二百零五万零五百零一,读出三个零,不符合题意。
因此,这个密码是2050510。
18.见详解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数,把得到的得数按数位对齐的方式写在横线的下方,中间要注意个位和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相乘时,如果有进位的,一定要记得把进位数也加上去。
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乘数,得到的数的末位与第一个数的十位对齐,其计算的方法和第一步,个位乘第一个乘数的方法是一致的,但是特别要注意算得的结果的个位要与十位对齐。
【解答】(1)630是5×126的积表示5套舞蹈服应付的钱。
(2)1260是1个十乘126表示10套舞蹈服应付的钱,一共1260元。
(3)1890是两次乘积的和表示15套舞蹈服应付的钱。
19.乘法分配律
【分析】一个长方形长6宽3,另一个长方形长4宽3,长方形面积=长×宽,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和是6×3+4×3。把这两个小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长是(6+4),宽是3,大长方形面积是(6+4)×3,所以6×3+4×3=(6+4)×3。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解答】观察下图,它的计算过程可以解释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规律。
20.48厘米/48cm
【分析】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6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6倍。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28厘米,则长和宽的和是28÷2=14(厘米)。用长方形长和宽的和除以(6+1)倍,可以算出每个长方形的宽是几厘米。长方形的宽乘6,可以算出正方形的边长是几厘米,再根据正方形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即可算出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解答】28÷2=14(厘米)
14÷(6+1)
=14÷7
=2(厘米)
2×6=12(厘米)
12×4=48(厘米)
因此,原来正方的周长是48厘米。
21.√
【分析】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所以平行四边形高有无数条,但是从从一个顶点到底边只能画一条高,因为过一点向平行的对边画垂线只能画一条。
【解答】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可以画无数条,但过一个顶点到指定的底只能画一条高。这句话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则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解答】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则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没有对称轴;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数对(x,2)与数对(y,2)第二数字相同,即行数相同,所以同一平面内,数对(x,2)与数对(y,2)表示的位置在同一列,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24.√
【分析】先把(5+☆)×8用乘法分配律化简,(5+☆)×8=5×8+☆×8=40+☆×8,然后再与5+☆×8比较,求出它们的差,即可解答。
【解答】(5+☆)×8
=5×8+☆×8
=40+☆×8
40+☆×8-(5+☆×8)
=40+☆×8-5-☆×8
=40-5
=35
兰兰把(5+☆)×8错算成5+☆×8,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35。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5.√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含义: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相垂直,这两条直角边也都是它的高。
【解答】根据分析: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相垂直,这两条直角边也都是它的高。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6.27000;4200;39;32000;
4000;6000;6;40000
【解析】略
27.1872;13860;342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解答】156×12=1872 308×45=13860 570×60=34200
28.225;7600
15678;667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1)根据加法交换律:a+b=b+a,变算式为:32+68+125,再进行计算。
(2)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变算式为:76×(29+71),再进行计算。
(3)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变算式为:(200+1)×78,再进行计算。
(4)根据减法的性质:a-b-c=a-(b+c),变算式为:867-(159+41),再进行计算。
【解答】32+125+68
=32+68+125
=100+125
=225
76×29+76×71
=76×(29+71)
=76×100
=7600
201×78
=(200+1)×78
=200×78+78
=15600+78
=15678
867-159-41
=867-(159+41)
=867-200
=667
29.48°
【分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180°减去72°,再减去60°,即可算出未知角的度数。
【解答】180°-72°-60°
=108°-60°
=48°
30.(1)(2)(3)见详解
【分析】(1)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的方法:先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
(2)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画出最终的图形。
(3)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据此将这个平行四边形补充完整;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高一般用虚线,并且画出垂足标志,据此画出指定底边上的高。
【解答】(1)(2)(3)如图:
(高画法不唯一)
31.能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分别求出王叔叔和李叔叔6小时骑行的距离,将两人骑行的距离相加,求出两人6小时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再与317千米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解答】由分析可知:
王叔叔骑行的距离:28×6=168(米)
李叔叔骑行的距离:25×6=150(米)
两人一共骑行距离:168+150=318(米)
318>317
答:经过6小时两人能相遇。
32.4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25乘16等于花圃改建前的面积,改建后面积没有变,长缩短了5米,长变为(25-5)米,改建前的面积除以改建后的长等于改建后的宽,再减去改建前的宽16米,即等于花圃的宽增加的长度,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16×25÷(25-5)-16
=16×25÷20-16
=400÷20-16
=20-16
=4(米)
答:王叔叔要将花圃的宽增加4米。
33.黄色80套;红色64套
【分析】单个方队分析:方队为6行×6列,共36人。最外圈人数计算:每边6人,共4边,但4个角重复计算一次,故外圈人数为4×6-4=20人穿黄色运动服。内部人数:总人数36减去外圈20人,剩余36-20=16人穿红色运动服。分别用每个方队中穿黄色和红色运动服的人数乘方队的数量,即可求出一共要准备两种颜色运动服的数量。
【解答】
6×6=36(人)
4×6-4
=24-4
=20(人)
36-20=16(人)
20×4=80(套)
16×4=64(套)
答:黄色运动服要80套,红色运动服要64套。
34.不够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捆一只螃蟹要用80厘米长的绳子,捆这样的105只螃蟹,用105×80,先计算出需要多少厘米绳子,再根据1米=100厘米,进行单位的换算,把厘米换算成米;再于72米进行比较,如果大于72,就不够,反之则够;以此答题即可。
【解答】根据分析可知:
105×80=8400(厘米)
8400厘米=84米
72<84
答:72米长的绳子不够。
35.134米
【分析】用河道的总长度减去第一周清理的长度求出还剩的长度,再除以第二周工作的天数,既可以算出正确答案。
【解答】
(米)
答:第二周平均每天清理134米。
36.3988元
【分析】用按原价卖出腰带的个数乘30,求出按原价卖出所赚的钱数,用160减去按原价卖出腰带的个数,求出剩下的马拉松腰带个数,即160-102=58(个),用剩下的马拉松腰带个数乘16,即可求出剩下的马拉松腰带卖出的钱数,即58×16=928(元),用按原价卖出所赚的钱数加上剩下的马拉松腰带卖出的钱数,即可求出王阿姨一共能卖多少元。
【解答】102×30=3060(元)
160-102=58(个)
58×16=928(元)
3060+928=3988(元)
答:王阿姨一共能卖3988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