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南极科考记事
第一课时:学习词语
教学目标:
【识记】:记住本课生字和词语的读音和写法
【理解】:理解本课词语的意思及用法
【运用】:能用本课词语造句说话
【重点】:记住本课生字和词语的读音和写法
【难点】:理解本课词语的意思及用法
【解决方法】:督促学生反复学习,复习所学内容
【教具】:书,黑板,字典,素质教育新教案
【德育】: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方法】:听写法,讲解法和练习法。
【前提测评】:读下列词语:
激动不已
排山倒海
掀
铺天盖地
逆
舞动
吱呀
浓
歌唱
飘
透亮
圆润
串
延伸
忙里忙外
烤
流逝
【导入新课】:
我国的科考研究事业迅速发达。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科考队在南极科考实践,我们来看看他们究竟遇到了什么事?
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南极科考记事”这一篇课文,首先我们学习课文有关的新词语:
【词语】:科考
【注音】:kē
kǎo
【释义】:1.明清科举﹐乡试前由学官举行的甄别性考试。生员达一定等第﹐方准送乡试。
2.指科举考试。
【词语】:记事
【注音】:jì
shì
【释义】:①把事情记录下来:~册。②记述历史经过。
【词语】:探险
【注音】:tàn
xiǎn
【释义】:1.探赏险境。亦谓到无人或很少有人去过的地方去考察。
【词语】:跪
【注音】:guì
【释义】:[1]两膝着地,腰和股都伸直:~拜。~叩。
[2]足:“蟹六~而二螯”。
【词语】:塌陷
【注音】:tā
xiàn
【释义】:坍塌;沉陷。
【词语】:几乎
【注音】:jī/jǐ
hū
【释义】:①将近于;接近于:今天到会的~有五千人。②差点儿
②:不是你提醒我,我~忘了ㄧ两条腿一软,~摔倒。也说几几乎。
【词语】:连滚带爬
【注音】:lián
gǔn
dài
pá
【释义】:形容害怕得慌乱逃走的样子。
【词语】:四分五裂
【注音】:sì
fēn
wǔ
liè
【释义】: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词语】:苏醒
【注音】:sū/sù
xǐng
【释义】:从昏迷或沉睡中醒过来。亦用于比喻。
【词语】:爆裂
【注音】:bào
liè/liě
【释义】:(物体)突然破裂:豆荚成熟了就会~。
【词语】:肿胀
【注音】:zhǒng
zhàng
【释义】: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或郁血充血而体积增大。《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肿胀总括》谓肿胀有脉胀﹐有肤胀。亦用以形容身体虚胖。
【词语】:专业
【注音】:zhuān
yè
【释义】: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中国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学校性质设置各种专业。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词语】:轮流
【注音】:lún
liú
【释义】: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周而复始。
【词语】:即使
【注音】:jí
shǐ
【释义】: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ㄧ~你当时在场,恐怕也没有别的
办法。‘即使
’所表示的条件,可以是尚未实现的事情,也可以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
【达标测评】:熟读下例词组
跪在地上
连滚带爬
四分五裂
跨越死亡线
水管爆裂
眼睛肿胀
专业技术
轮流进行
苏醒过来
喜欢探险
几乎忘了
道路塌陷
【巩固练习】:做词句练习(一),(二)
【小结】:学习本课词语同学们以达到能用本课词语造句的水平。
【作业】:
一、抄写本课词语
二、课文练习三
三、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
1.复习内容
2.课题
3.教学目标
4.重点,难点
5.前提测评
6.新课内容
7.达标测评
8.小结
9.作业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阅读理解课文
一,教学目标:
通过自读理解、交流讨论、归纳完善,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结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育瞰仿造句.二,复习并检查预习情况:
1.讨论并回答卞列问题、
(
l)关于地球的两极,你知道什么?
(2)南极洲是个怎么样的大洲?我国为什么要在那)肠左行科学考察?
(
3)我国科考队在南极考察的最新情况怎么样?
二、课文导入:
(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或其他手段展示搜集到的有关)雪龙号”出征南极的新闻报道及图片)同学们、改革开放后、我国也加人了南极科
考的行列,在南极大陆上建立起了我们中国人的“中山站气今天,我们要读的这篇课文,就是讲英雄的科考队员在冰天雪地的南极生活和工作的情景。
三、初学课文
1
.方法和任务。
(
l
)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
2
)引导学生借助教材中提供的词语示例来自学遇到的生词。
(
3
)分小组朗读并交流初读感受。
2
.预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人课文的学习。)
(
l
)老徐在冰上探路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是怎么得救的?
(
2
)
“我’,每天主要做什么工作?是在什么情况下工作的?(助在南极生活苦,也有危险,但“我,为什么说“苦中也有乐”
(
4
)科考队员们有个怎么样的厨师?
(
5
)关于南极科学考察队,你还知道哪些方面的故事?是通过什么知道的?
3.教学提示。
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先讲认识和理解、有多少说多少,不必求全。然后请学生回答预设的问题。-
四、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但要注意评孵段的运用。
l
.组内合作学习。(每个人用重点词语造句或进行交刷l
}练。)2.小组互动学习。
每个人整理自己不懂、不会甩的词语,在小组中先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理解。理解不了的、提交到全班,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要有评价。:
五,解难答疑:
老师解释全班普遍不懂、不容易掌握的词语。
词语例释
1
.探险:到无人或才秒有人去过的艰险地方去考察。
2
.死亡线:同“生死线”。意为“死亡的边缘”。
3.连滚带爬:形容害怕得慌乱逃走的样子。
4
.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5
.爆裂:(物体)突然破裂。豆荚成熟了就会爆裂。
6.
肿胀:肌肉、皮肤或豁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7
光晕:边缘模糊的光环。
8
.
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所表示的条件,可以是尚未实现的事情,也可以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
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卜即使你当时在场恐怕也没有别的办法。9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七、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布置作业
1
小结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找出关键词句。南极探险十分危险,但苦中也有乐一死亡线上救回落海队员一南极冰天雪地,“我”拿螺丝的手冻得要爆裂一科考队配有厨师,大家相互关心,亲如一家。
2
.作业。(课内练习要尽可能在学习小组内完成。)
(
l
)口头作业:
熟读课文,
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书面作业:抄写本课词语,用重点词语造句。
做练习一至练习三,在小组内相互评价。
八、板书设计:
1.复习内容
2.课题
3.教学目标
4.重点,难点
5.前提测评
6.新课内容
7.达标测评
8.小结
9.作业
九、课后反思:
组长签名
:
年
月
日
第三课时:深化课文学习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有关科学家进行科学考察及探险的事情。体会作者虽然身在冰天雪地、充满艰险的南极冰原,但却充满自豪和乐观的思想感情。
2
.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手法,掌握课文的结构特点。
二、细读课文
1
理解课文中介绍的内容,熟悉作者以“南极苦中有乐”开头,接着写“冰海救老徐~手指没感觉“和,’温暖一家亲”的写作手法,把握文章的主旨。
2
.梳理课文记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掌握课文的结构。3
.朗读课文。(注意形式多样且要有评价要求。)
三、深学课文,串讲课文
(第1
自然段)了解本文开头的特点。
1.提问:
这篇课文的开头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是如何介绍南极科考‘味满了危险”的
1
提问:
(1)老徐是怎样落水的?当时科考队员们正在做什么?
(
2
)老徐是怎样得救的?
(
3
)科考队丢了什么东西?
(
4
)老徐后来怎么样了?_
(课文小标题)
作者是怎么样介绍南极的“冷”的?
1
提问:
(
l
)
“我”平时主要做哪些工作?
(
2
)在室外工作,“我”为什么要“摘下手套”
(
3
)
“我”的手有什么样的感觉?
(
4
)读了这一段,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
2
.
“让…
…
”句型。
(
1)导人: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导人此句型。师:天气非常冷,科考队员在室外工作有什么样的感觉?生:如果穿得少,会让人有掉到冰窟窿里的感觉。
(
2
)句型操练:请学生跟着教师大声说出下列句子,然后进行模仿。这个消息让我们太高兴了。刚下过一场小雨,让人感到很凉爽。
(
3
)归纳:“让”是个使令动词,在句子中可做兼语,同“叫”“使”的用法。
(
4
)课堂操练:改写下面的句子。树枝把衣服挂破了。
衣服让树枝挂破了。
(课文小标题3)
1
.提问:
(
l
)关于在南极的乐趣,作者介绍了几件事?
(
2
)他们拍了什么照片?为什么拍?
(
3
)他们是怎么样居住的?为什么说“温暖如家”
(
4
)他们有一位怎么样的厨师?
(
5
)读了这一段,你有怎样的感受?
2.”即使…
…
也…”句型。
(
l
)导人: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例导人此句型。
师:艾力课文预习得好,大家要向他学习。
艾力:当然了,有些我已经背下来了,
师:即使你真的学会了,也不能骄傲啊!
(
2
)句型操练:请学生跟着教师大声说出下列句子,然后进行模仿。即使有天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有了国际互联网,即使相隔千山万水,我们也能紧密联系。
(
3
)归纳:“即使”所表示的条件,可以是尚未实现的事情,也可以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喻
卜即使外面冰天雪地,里面也温暖如春。
(
4
)课堂操练:把下列两句话改写成一句话。
卜你当时在场。/你没有别的办法。‘-
、即使你当时在场,也没有别的办法。
3
一可是”句型。
(
l
)导人:教师以替换的方式导人此句型。
他可是想尽了办法满足大家的胃口。
外面雨下得可是不小,等会儿再走吧。
俘)句型操练:请学生跟着老师大声读出以上两个例句。
(
2
)归纳:表示强调,有“的确”的意思,多用于口语。
(
3
)课堂操练:用“可是”完成句子。
1
.你说的可是要算数的。
2
.他这次病得亘是卫己
四、课文教学总结
1
.归纳文章的结构。
南极探险十分危险,但苦中也有乐一死亡线上救回落每队员一南极冰天雪地,“我”拿螺丝的手冻得要爆裂一科考队配有厨师,大家相互关。,亲如一家。
2
.总结全文的中心意思。
五、布置作业
1
.口头作业:了解文章的陈述顺序,按文章的结构完整地复述课文。
2
.书面作业:
(
1)完成练习四、五,在小组内相互评价、
(
2
)抄写你喜欢的句子。(至少5
个。)
(
3
)试着模仿本节课所学的2
个句型进行交际练习。
板书设计:
1.复习内容
2.课题
3.教学目标
4.重点,难点
5.前提测评
6.新课内容
7.达标测评
8.小结
9.作业
课后反思:
组长签名
:
年
月
日
第四课时:强化训练
一、教学目标
本节谋主要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孚生的语言能力。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运用谋文提供的材料、语新识,迸行听脱、读、写训练。选择本课的疑难知识点,,通过遥当的方法进行强化训练,以便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进一步转化成习惯和能力启动。
二、老师讲“南极科考和北极探险”的故事一听的训练
老师应对课文加以改编,可以增删、改变内容、使故事更加口语化瞥翼器剧表、、训练学生可祥分少缉或在班中自由组合世角色表色可设计如下情影假如哦”要报名参加南极科考队或北极探险队,'
'
ty
'
’必须先摹对南极和北极的各方面情况有所了解。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表演,以锻炼
其思维、表达能力。
活动提示:教师引导学生事先查我有关南极和北极的资料,在小组内自编对话脚本;也可跨组组合,自编自导,参加班里的表演比赛。一般推选2
一3
组表演即可,要求“观众”从表演小组的对话语气、态度和情绪,对话内容是否完整,表演是否自然等方面进行观察,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一_-
四、复述课文―
说的训练
1
.方法和任务。
要求学生能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互相补充完善,然后小组推选代表在班级汇报。
2
.复述要点
南极探险十分危险,但苦中也有乐一死亡线上救回落海队员一南极冰天雪地,“我”拿螺丝的手冻得要爆裂科考队配有厨师,大家相互关心,亲如一家。
3
.复述要求。
每个人在小组中复述课文Q
_易类有用难者,可以请其他同学给予帮肛直到能够基本上讲出课文的内钟止。
(
l
)在班里进行课文复述比赛,看哪位同学复述得好,分别记分
(
2
)复述课文不是读课文,要求学生不看书讲,凭学生自己的理解
和记忆,尽可能完整地复述。
五、布置作业
1
.口头作业
:阅读“自读课文”
2
.书面作业:不看书写出自己碑的南极和北极的特点,并进行归纳和比较。
(
2
)在小组里列作文提纲。自主完成作文“我给南极科考队
叔叔们的一封信”。
板书设计:
1.复习内容
2.课题
3.教学目标
4.重点,难点
5.前提测评
6.新课内容
7.达标测评
8.小结
9.作业
课后反思:
组长签名
:
年
月
日
第五课时:学习自读课文
一、教学目标:
学生要把握文章的结构,加深对课文意义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二、读的练习
这是一篇传记,作者在这里记述了100
年前阿蒙森带领一支探险队到也匕极极点的经历。,’自读课文”要按一定的阅读要求进行阅读。阅读中,注意普通话发音,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把握好句与句之间的停顿。注意根据课文的内容,把握语气,要有感情地朗读,以增强感染力。
三、我的小词典
1
.观测:
(
l
)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如:,风力。
(
2
)观察并测度(情况)。如:干敌情。
2
.雪橇(xu
色qi
。。):用狗、鹿、马等拉着在冰雪上滑行的州种没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用绳子等绕在物体上,再打上结了_卜把马拴在树上。
4
.深渊:很深的水‘如:落人万丈~。
(2
)也比喻艰难的境地和险境。汝小苦难的一、堕人罪恶、。
5
.冲刺:比喻接近目标或快要成功时做最大的努力。这项工程已进人冲刺阶段。
6
.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几何体。
7
.逗留:暂时停留。~卜今年春节他在家乡逗留了一个星期。
8.海豹:哺乳动物。生长在温带和寒带的沿海地方。
9
.征途:远行的路途;行程。ro
.楷模(叻im6
)
:榜样;模范。如:光辉的一。
四、布置作业
L
口头作业:熟读“自读课文”。
2
.书面作业:
(
l
)写一写“我的小词典”里的词语。
(
2
)关于古今中外探险家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自己整理资料试着写一段人物介绍。题目不限,字数在100
字以上。
板书设计:
1.复习内容
2.课题
3.教学目标
4.重点,难点
5.前提测评
6.新课内容
7.达标测评
8.小结
9.作业
课后反思:
组长签名
:
年
月
日
第六课时:真实交际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通过真实的场景设计,进行切合实际的交流,达到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运用、交际的目的。
二、交际话题
1
.请讲一讲你知道的有关南极和北极的知识。
2
.设想一下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或北极后都会遇到哪些危险和困难。
3
.试着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探险的故事。
三、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话题,写出演讲提纲
1.
方法和任务。‘
要求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可以采取不伺的汇报形式,如演讲、朗诵诗歌、朗诵散文等。先分小组商量采取的形式,再在全班表演。
2
.活动提示。
为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提议成立临时评委会,给
各小组评分,教师记录成绩。
四、当堂习作训练至少用上下面词语中的四个写一段话。(50
字以上)几乎连滚带爬苏醒片刻轮流即使.
1
.方法和任务。
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写作提纲。
2
.活动提示。几、教师发现学生中有好的写作提纲,可以推荐给全班学生借鉴学习。要求学生在写作中用实例说明自己的观点。五、总结全课学习,布置作业
1
修改完成作文。~
2
.预习第十二课的词语和课文。
【
关于练习】
一、课外延伸学习
1
.查找关于“北极,南极,,
.
.探硷,,
'
‘科学考察”方面的人物和故事。
二、练习参考答案
一
录音文本:
北极―
候鸟的乐园地球上大约有good
种鸟类。据统计,一北极的鸟类共有120
多种,其中多为候鸟。南极的鸟类只有43
种,常驻的鸟类大概只有企鹅和贼鸥。生活在北半球的鸟类,大约有六分之一要到北极繁衍后代。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这是因为北极不仅有辽阔的草原,
丰富的食物,而且还有安静的环境。南极则没有这个条件,南极飞得最远的候鸟是信天翁,它宁可飞行数万千米到北极来过冬,也不愿意呆在南极过冬。
一、听录音,选择恰当的答案。作1
.
B
2
.
A
3
.
C
4
.
C
一_二、字词练习。_(一)根据拼音写字组词。_
户记事t
己塌陷yudn
圆润雪qi
口。橇jf
即使宝t
。塔Yu
加院一长qid
。礁不起(二)把括号中的词语写在句中洽当的位置上。
LBZ
.
A3
八4
.
B
-
三、句子练习。一飞(一)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再写一句话。-
--
1
.即使天气再冷,我们也要去滑雪。
2
.看了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让人有一种非常自豪和振奋的感觉。
(二)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1
。等我们回过头来一看,冰面早已是四分五裂了。(四分五裂)〕
2
仔细检查后我才发现,速叁匙士题邺丝鳖工。一(螺丝)
3
.路面被水泡了几天几夜,{邂强脸工。(塌陷)
4
.一看时间来不及了,他几乎开始小跑了。(几乎)
5
.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一样能完成好这次任务。一(即使)6
.每天早晨上第一节课之前,值日生都要轮流打扫卫生。(轮流)四、课文练习。(一)根据课文内容,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语。l
.
(便)2
.
(从)(跪)(喃喃)3
一(摘)今(感觉)5
.
(化掉)~二'
(二)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一-1
.答:“雪龙号”是一艘用来进行南极科学考察的破冰船。“中山
站”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建立的第一个工作站。2
.答:由于气候变暖,冰面上的一些冰会融化,造成塌陷,给科考队员带来危险价老徐是开车在冰上探路时,冰面突然塌陷,结果连人带车掉进冰洞里的。
3
.答:南极终年冰雪覆盖,非常寒冷,工作很艰若。科考队员有不少时间是在室外工作
有时戴着手套干不了活儿,就得摘下手套仁终样常常会把手冻伤。4
.答:他们在南极
拍照留念,开车外出时还轮流讲笑话,随队的厨师会想方设法做出好吃的饭菜来改善生活,他们就是这样“苦中作乐”的。在寒冷的南极,可口的饭菜,同事之间的友谊,使他们快乐地度过每一天。_-
5
.答:南极大陆在地球最南端,四周为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包围。面积约1400
万平方千米。大陆几乎全被冰层所覆盖,平均海拔2350
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洲。这里气候酷寒,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并有极光出现。植物种类稀少。附近海域有企鹅、海象、海狮等动物。煤、石油、天然气、铀、铁等地下矿藏丰富。目前尚无定居的居民。十几个国家在这里建有科学考察站,中国在这里建有“长城站”和“中山站”。
板书设计:
1.复习内容
2.课题
3.教学目标
4.重点,难点
5.前提测评
6.新课内容
7.达标测评
8.小结
9.作业
课后反思:
组长签名
:
年
月
日
第七、八节时
口语交际与阅读理解
教学目标
通过单元练习巩固所学习的词语,课文等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事业和思维。鼓励学生自己体会所学的内容中的重点及难点并进行复习。
导入复习
一、听对话,选择正确的答案。(老师把听力文本念给同学们听,学生边听边选答案)学生选完后指名学生做并总结。
二、听短文,选择正确答案。(老师把听力文本念给同学们听,学生边听边选答案)
三、口语表达
任务一:收集图片,介绍喀纳斯景区?
通过这项任务让同学们感受到新疆的美景。
任务二:人们为什么都爱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玩?
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想。
任务三:你怎么看探险?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任务四:你觉得人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探险精神?
四、阅读理解部分
一、学生自己阅读《南极之旅》这篇短文理解意思,然后选择答案。
二、阅读短文,请从ABCD四个答案中选择恰当的答案。
三、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南极的天气有什么特点?
2.探冰的时候需要带上什么工具?
3.为什么混合层周围厚厚的积雪和硬冰让热量无法传播?
4.为什么科考队最终放弃了炸冰的想法?
五、科普阅读《北极地区》
学生自己阅读理解意思,实在不懂的,在班里解决。(讲生词意思)
小结并布置作业
作业:1.预习新课词语会读词语,写出维语意思。
2.练习册第29页练习1---7题。
课后反思:
组长签名
: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