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岳麓版必修一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无)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1.(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公民的参政义务
【试题解析】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题干“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说明了公民大会在当时的重要性,并非形同虚设,故A项错误;公元前5世纪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题干中雅典政府“有时”让行驶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不能说明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也不符合当时的雅典的民主状况,故B项错误;
材料“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教”说明参加国民大会是当时雅典公民应尽的义务,否则将受到惩罚,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提及政府迫使公民参政,没有提及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6·江苏单科·14)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
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知识点】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直接民主弊端)
【试题解析】雅典公民利用代表多数人意志的“陶片放逐法”将功臣地米斯托克利放逐的现象反映了直接民主下,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的史实,故A项正确;“陶片放逐法”是针对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保障雅典民主政治,不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提及直接民主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说明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但没有涉及到导致雅典的派系纷争,故C项错误;材料讲述“陶片放逐法”体现主权在民没错,只是讲述“陶片放逐法”无法真正体现公平正义,没有体现导致城邦内部混乱,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6·浙江文综·39)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公元前5世圮,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王乐理《美德与国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在哪里?概括材料一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10分)
【知识点】(1)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西塞罗自然法思想
【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体现,据所学可知,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均由抽签选举产生,轮流坐庄,即体现为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第二小问主张,据材料一“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可以概括其主张为自然法是正确理性的唯一法律,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第三小问意义,自然法强调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这种自然平等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成为近代法学的渊源。
【答案】(1)体现: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
主张: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意义: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1.(2016·天津文综·3)孟德斯鸠曾说:“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既然人们不过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法律上的规定才成为罗马公民的……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在孟德斯鸠看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 )
A.加剧了罗马社会矛盾
B.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
C.有利于罗马帝国统一
D.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
【知识点】罗马法
【试题解析】材料“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可看出题干材料主要讲述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更多的是强调自己的特色,并没有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故A项错误;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能扩大罗马统治基础,但与材料“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无关,故B项错误;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缓和罗马帝国社会矛盾,有利于帝国统一,但体现不出“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故C项错误;从“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
可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改变了对罗马的感情,从而导致罗马失去了原来的凝聚力,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知识点】罗马法——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影响
【试题解析】罗马法“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反映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影响,是其立法和司法的基础,故A项正确;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法律的基础,但与欧洲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无关,故B项错误;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在于其法律制度,而不是民主制度,古希腊雅典对后世的影响才是民主制,故C项错误;罗马法对近代欧洲的法律和反封建斗争产生影响,但并不能就此判断它不断地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罗马法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6·浙江文综·39)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公元前5世圮,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王乐理《美德与国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在哪里?概括材料一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10分)
【知识点】(1)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西塞罗自然法思想
【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体现,据所学可知,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均由抽签选举产生,轮流坐庄,即体现为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第二小问主张,据材料一“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可以概括其主张为自然法是正确理性的唯一法律,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第三小问意义,自然法强调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这种自然平等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成为近代法学的渊源。
【答案】(1)体现: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
主张: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意义: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