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下期高一第三次教学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卷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找出加点词注音全对的一项
A.黏合(nián) 缪斯(miù)嗥叫(ǎo) 抚摸(fǔ)
B.慰藉(jiè) 锲而不舍(qì) 蓊郁(wěng) 熠熠发光(yù)
C.彳亍(chìchù)跬步(guǐ)庇护(bì) 心弦(xián)
D.蛰居(zhé) 酾酒(shī)愀然(qiǎo) 坍圮(tānp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贸失 洗练 一溜烟 苇编三绝B.瞌睡 剽悍 哈密瓜 事必躬亲C.爆满 荟萃 跑龙套 余勇可估D.震憾 贮立 脑栓塞 寥若辰星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C.有些心情浮躁的人,每当听到一些顺耳的话,不管是外交辞令还是真心赞许,马上就变得非常“灿烂”,飘飘然忘乎所以。
D.进入2013年,“房子”仍是人们炙手可热的话题,特别是政府接连出台的房价调控政策,更是让房地产成为大众关注的热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透过右边的窗户,让我看见了火光,满天通红,浓黑的烟云肃穆地飘浮而去……B.美术教室里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C.这不可能是真的,我这样想,汽车不会跑这么远,差不多有三十千米左右呢。D.画面前端,在移民住房,以及几个黑人和莫名其妙持枪而立的一个大兵前方,是画得十分逼真的大串香蕉。
5、下列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山川相缪 B、梦亦同趣
C、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D、自余为僇人
6.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C.萦青缭白? D.顺流而东也
7、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一生下来与别人没有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纵使一片苇叶般小船飘到它想到的地方,越过茫茫的广阔江面。
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D.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这之后我才认识到自己向来都没有游览,于是,现在才开始真正的游览。
8.假如你在不同下列场合里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
A.同学请你帮忙出黑板报,你说:“马上学业考试了,没空!”
B.你在教室拖地,碰到同学的鞋子,你说:“对不起,没有弄脏吧?”
C.同学要求你为某事保密,你说:“我向来一言九鼎,你放心!”
D.校团委书记请你主持元旦文艺晚会,你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二、课外文言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为?学》???清·彭端淑)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逮:及,赶得上
B.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 旦旦:每天早上
C.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越:及,到
D.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 限:限制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A.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B.吾欲之南海,何如
C.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8分)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是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除了偶尔涂抹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以外,几年来没有什么创作。他替“艺术区”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苏艾在楼下那间灯光暗淡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角落里的画架上绷着一幅空白的画布,它在那儿静候杰作的落笔,已经有二十五年了。她把琼珊的想法告诉了他,又说她多么担心,惟恐那个虚弱的像是枯叶一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联系,真会撒手而去。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然,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什么话!”他嚷道,“难道世界上竟有这种傻子,因为可恶的藤叶落掉而想死?我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听到过这种怪事。不,我没有心思替你当那无聊的隐士模特儿。你怎么能让她脑袋里有这种傻念头呢?唉,可怜的琼珊小姐。”“她病得很重,很虚弱,”苏艾说, “高烧烧得她疑神疑鬼,满脑袋都是稀奇古怪的念头。好吧,贝尔曼先生,既然你不愿意替我当模特儿,我也不勉强了。我认得你这个可恶的老──老贫嘴。”“你真女人气!”贝尔曼嚷道,“谁说我不愿意来着?走吧。我跟你一起去。我已经说了半天,愿意为你效劳。天哪!像琼珊小姐那样的好人实在不应该在这种地方害病。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天哪!是啊。”(选自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12、请说出文段塑造老贝尔曼形象所用的具体的描写方法,并概括老贝尔曼的性格。(4分)
13老贝尔曼画出的杰作是什么?作者没有实写相关的情节,有什么好处?(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巴彼家的老门铃 成蓉
老巴彼相貌十分讨人喜欢,灰白的头发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他有双蓝色的眼睛,瞳孔里总是散发出一股深深的暖意。他的脸皮已经耷拉下来了,但脸上皱纹很柔和,挂满了笑容。他口哨吹得棒极了。每天早上,他都会快乐地吹着口哨,给当铺掸灰、扫地。当然,老巴彼内心里也有一个隐痛,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他的尊敬和崇拜。
巴彼的当铺收益并不是很好。但他一点也不介意。对他而言,当铺的消遣意义远大于谋生。当铺后面有个小房间,巴彼称它叫“记忆馆”,里面摆满了他收罗来的各种宝贝,如旧怀表、电动小车、微型蒸汽发动机等,巴彼常待在里面摆弄这些旧玩意儿。?
一天,巴彼一边吹着一支和铁路有关的曲子,一边组装一盏古老的铁路油灯,思绪仿佛又回到了做“扳道工”的时代。这天,外面阳光格外灿烂,天空非常晴朗,偶尔还有一阵微风从前门的纱窗吹进来。每当遇上这样的好天气,巴彼都会让里面的那扇门开着——对他来说,不论是古董还是新鲜空气,它们都是一样的可爱。
正当巴彼小心地擦拭着油灯的时候,铺子的门铃突然响了。这个门铃在巴彼家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了,声音特别迷人,巴彼非常珍爱它,也喜欢和每个进当铺的人分享这美妙的铃声。
进来的是一个披着一头鬈曲金发的小女孩,踮着脚尖才能从柜台外伸出头来。
“你想要什么,小姑娘?”巴彼慈爱地问。
“您好,先生。”小姑娘十分秀气,神情羞涩,声音轻柔。她望了一下巴彼,然后四处张望,似乎在找什么东西。?
“我想买一份礼物,先生。”小姑娘害羞地说。
“好,”巴彼说,“礼物是给谁的?”
“是给我外公的,但我不知道买什么好。”
“这块怀表怎么样?好着呢!”巴彼建议说。
小姑娘没有回答,却径直走到门边,轻轻地摇响了门铃。
“就是它了,妈妈说外公喜欢音乐。”小姑娘兴奋地嚷了起来。
巴彼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他实在不愿意令这小女孩伤心,可是……
“对不起,小姑娘,这门铃不卖。你再看看别的吧……也许,你外公会喜欢这台小收音机?”巴彼小心翼翼地说。?
小姑娘看了一眼收音机,叹了口气说:“不,我想外公不会喜欢的。”
为了安慰小姑娘,让她理解自己为什么不愿卖那门铃,巴彼就把这个门铃的来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这个失望的小顾客。?
小姑娘抬头望着巴彼,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珠:“我想我懂了。谢谢您,先生!”
就在小姑娘转身要走的时候,巴彼突然想,自己除了一个离家出走、至今已有十年没有见过面的女儿,其他的亲人都已经不在了,为什么不把这个门铃传给一个喜欢它、会和自己所爱的人分享美妙铃声的人呢?
“等等,小姑娘。”巴彼叫住了小姑娘,“我决定把这门铃卖了。给,看你伤心的,快拿手帕擦擦眼泪吧。”
“谢谢您,先生!外公一定会很高兴的。”
“好了,小姑娘,别哭了。”能帮这孩子一把,巴彼感到很高兴,但是,他将多么怀念这个门铃啊!他小心地用纸袋把门铃装好,叮嘱道:“你一定要答应我帮你外公——也帮我——保管好这门铃,知道吗?”
“我保证!”小姑娘说,突然变得十分安静。她紧张地望着巴彼,轻声问:“多少钱?”
“嗯,我看看。你有多少钱?”巴彼笑道。?
小姑娘掏出一个装硬币的小钱包,把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倒了出来,总共2.47美元。
“小姑娘,你今天运气真好,这门铃正好是2.47美元。”巴彼说——尽管有那么一瞬间,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疯了,只收这么一点钱就把传家宝给卖了。
晚上要打烊的时候,巴彼还在想着门铃的事。就在这时,他却分明听到了门铃的声音。他朝着门口走去,却见那个小姑娘站在门外,手摇门铃冲着他微笑着。
“怎么了,我的小姑娘?你不要这个门铃了吗?”巴彼大惑不解地问道。
“不,”小女孩冲巴彼眨眨眼睛:“妈妈说,这是送给您的。”
巴彼正要问为什么,女孩的妈妈走了进来,她拼命忍住眼泪,柔声对巴彼说:“爸爸,是我。”
这时,小女孩也走到巴彼身边,拽着他的衣角,轻声说:“给,外公,快拿手帕擦擦鼻子吧。”
14、结合全文,试简要分析巴彼这一人物形象特点。(6分)
15、文章第三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五、语言运用
16、将下面一则消息改为“一句话新闻”,字数不超过15个。(4分)
在刚刚结束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公开表示,中国出口货物价格低廉是全球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这对全球经济有负面影响。目前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汇率已经不能反映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现状。他要求其他国家与日本一道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政府重新评估人民币汇率。舆论认为,盐川正十郎此举实为罕见,因为在以往历次会议上,与会各国从未要求单独讨论非成员国的资本自由化问题,而且这也是西方最高级别的官员公开要求人民币升值。
六、古诗词鉴赏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
17、这首诗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阐明。(4分)
七、课文默写 (8分)
1、_______________,百舸争流。
2、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
3、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 ,师不必贤与弟子。
7、__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
8、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八、作文 (50分)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散文。
2015下期高一第三次教学调研考试语文答题卷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翻译
(1)3分
(2)3分
12、4分
13、4分
14、6分
15、4分
16、4分
17、4分
??????????????????????????????????? ????????????? 。
课文填空(8分)
(1) (2)
(3) (4)
(5) (6)
(7) (8)
八、作文 (50分)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散文。
2015下期高一第三次教学调研考试
语文答案
1-8答案:DBCBCDCB
(8、 A无礼拒绝; C “一言九鼎”用错对象; D“何足挂齿”用错)
9、解析:选B。旦旦:每天。
10、解析:选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音节助词。B.动词,到。C.结构助词,的。
11、答案:(1)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学习,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容易了;不学习,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困难了。(2)况且天地之间,万物都有各自的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敢取用。
12答案: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老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善良、富有同情心。(写对两个手法得2分,人物性格意思对就可以得2分。)13答案:最后的常春藤叶。可以使小说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答出“最后的常春藤叶”得1分;好处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3分。)
答案:14、老巴彼是一个当铺老板。(1)有爱心。慈爱地和小女孩交谈,只收一点钱就把传家宝卖给了小姑娘;(2分)(2)怀旧。在“记忆馆”中收藏各种老东西,珍爱老门铃(2分);(3)乐观。瞳孔充满暖意,皱纹柔和、脸上挂满笑容,喜欢吹口哨(2分)。
15、(1)烘托了老巴彼快乐的心情(2分);(2)为下文小姑娘的出场作铺垫(2分)。
16、答案:日本财长要求人民币升值。4分
17、.表达技巧:(1)第二句运用了“弄”字,具有拟人化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雨云漂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2)末句写耳中所闻,描写了绿阴深处乳鸽细语的景象。以有声衬无声,表现了庭院寂寂之境。(3)景中寓情,通过描写“春雨”“娇云”“花竹”“乳鸽”等景物,表现诗人游沧浪亭时闲适、愉悦的心情。(答对两条得4分)
课内默写:
参考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分吗?学习,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容易了;不学习,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困难了。
我的天资不如别人,能力也不如别人;但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也可翻译为:每天不停地学习)等到学成了,就知道关键不是天资与能力。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能力也超过别人,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如此看来聪明愚笨,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另一个富裕。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买船往下游走,还没有能够去成,您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是靠自己的努力学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