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21 12:4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60分)
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很早就有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使用天然火 B种植粟 C种植水稻 D制作彩陶
3.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的追求。”下列我国古代制度中最能体现出民主精神的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4.新学期开学时,一位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一样。试判断,这位同学姓
A.秦 B.宋 C.夏 D.唐
5.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制度有关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6.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能够反映出商朝社会生活情况的是

①兵马俑 ②司母戊鼎 ③甲骨文 ④铁农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我们滨州市是由众多的县、区组成的,例如惠民县、邹平县、滨城区等,其中与“县”制的出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D.百家争鸣
8.CCTV12法制频道要招聘《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9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10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A.夏朝王位世袭制的开始
B.西周分封制的推行
C.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D.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11.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12.今年以来,国际恐怖组织“东突”在新疆制造一些列恐怖事件,他们的分裂活动遭到新疆各族人民的唾骂。下列能证明新疆是我国领土的史实是A.张骞通西域 B.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C.汉高祖采取和亲政策 D.昭君出塞
13.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直接关联的历史人物是A.张骞 B.王昭君 C.卫青 D.班超
14.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15.秦汉时期科技成就居世界第一的是①麻沸散②纸的发明③活字印刷术④指南针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16.宗教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你知道我们经常说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下辈子”等与下面何种宗教有关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7.它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品,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整体风格浑厚、健美、富有艺术魅力。它是什么?
A、马王堆汉墓帛画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司母戊鼎 D、四羊方尊
18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9.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从地理方位来看,下面哪一幅图能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
20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A.南气候温暖湿润? B.北方人口的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江南土地肥沃?
21.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有三顾茅庐的 、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 ,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
A.诸葛亮 刘备 关羽 B.刘备 曹操 孙权
C.刘备 诸葛亮 曹操 D.诸葛亮 关羽 曹操
22.有学者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皇帝所纳诸妃中,汉女约占一半。”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江南经济开发 B.政权更替频繁 C.北方民族融合 D.汉女爱嫁皇帝
23、“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是某次改革中的一项措施,“北语”即鲜卑语,而“正音”则是汉语。此次改革是:
A.吴起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商鞅变法 D.戊戌变法
24.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25.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框中时期顺序正确的是
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26.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D.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27.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
A.王羲之的字 B.顾恺之的画 C.青铜器 D.石窟艺术
28.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人口增多 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29.2012年8月,中国“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测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2570万亿次,把圆周率这个无穷小数,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人是
A.董仲舒??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
30.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 B.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
二 非选择题(31题16分;32题14分,33题10分)
31、中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历朝历代均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命脉。请举例说明我国古代的重要水利建设成就。(一例即可,2分)
(2)技术的改进是推动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方面有哪些进步?(2分)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西汉时期,我国开始种植很多新的农作物,如葡萄、胡桃等。它们是经哪条道路传入内地的?(1分)
(4)古人还非常善于总结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哪一部农书?(1分)该书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地位?(2分)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请答出2点)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6)当前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对此你可以提哪一些宝贵的建议?(一点即可,2分)
32. 材料解析:(14分)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三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四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霸诸侯”的国君是谁?(1分)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任用谁为相,改革内政,首先称霸的?(1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次变法?(2分)材料中包含哪两项内容?(2分)
(3)材料三、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材料三反映了他的哪一项改革措施(1分)?材料四反映了他的哪一项改革措施?(1分)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2分)
(4)根据材料一至材料四,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
33.(10分)中国历史上一直把“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了很多的尝试。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沁园春·雪》
材料二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为巩固统一局面秦皇在政治上建立了一套什么制度?(2分)这套制度的核心是谁?(1分)这套制度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项措施?(1分)
(2)从材料二中你能找到汉高祖分封子弟到外地做诸侯的目的吗(1分)?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3)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4)古代中国的各朝代均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你认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作用?(2分)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A
C
C
C
A
D
C
C
A
B
A
B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D
A
B
C
C
B
A
C
C
D
D
B
A
二 非选择题(31题16分;32题14分,33题10分)
31.(16分)
(1)都江堰(2分)
(2)使用铁器,推广牛耕技术(2分)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2分)(3)丝绸之路(1分)
(4)《齐民要术》(1分)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2分)
(5)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②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的传入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答出其中1点给1分,共2分)为我国经济中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2分)
(6)①加强水利建设②引进高优品种③科技兴农等。(答出其中1点给2分,其他符合题意也可)
32、(14分)
(1)齐桓公,管仲。(2)商鞅变法,推行县制,奖励生产。
(3)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汉语;采用汉姓;促进民族融合。(1分)
(4)改革能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33、(10分)(1)中央集权制度;(2分)皇帝;(1分)郡县制。(1分)
2)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1分)。推恩令(1分)
(3)强化监察制度(2分)
(4)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2分,言之有理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