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 江苏民歌《茉莉花》
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1、感受并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欣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2教学理念
《茉莉花》的教学体现音乐新课标的精神,始终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勇于创造。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给学生展示不同风格的《茉莉花》,通过欣赏让学生在优美细腻的音乐中感受美,通过自己的演唱让学生体验美,通过参与游戏互动和即兴创造让学生表现美。
3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比较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紧紧围绕《茉莉花》这一主题,通过视听感受、参与体验、模仿探究等手段,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快乐享受学习过程。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体验民歌中“小调”的美感,以及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学习《茉莉花》的相关知识,了解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等,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4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1、《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又称《鲜花调》属小调类民歌,流传甚广。因地域、语言不同,各地《茉莉花》在风格色彩上有明显的差异,江苏《茉莉花》最为著名。
2、江苏民歌《茉莉花》为五声徵调式,“起、承、转、合”的结构,具有小调体裁的典型特征。整首歌曲的旋律以级进为主,间以小跳,婉转流畅,给人以抒情秀美之感;歌词细腻含蓄,具有浓郁的江南风格。
3、河北民歌《茉莉花》和东北民歌《茉莉花》以及河南民歌《茉莉花》是在江苏民歌的基础上,结合了地区、语言等特点发展变化而来。
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阅历和认知领域又有进一步的扩展,音乐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能力有所增强。不同风格的音乐能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丰富的教学手段不仅提供了多种信息,也给学生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受。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5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以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为重点并欣赏不同风格的民歌《茉莉花》。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轻柔、婉转的歌声演唱歌曲。
6教学策略
1、通过“看、闻、听、说、唱、赏”花,循序渐进地了解茉莉花,感受茉莉花。
2、通过比较东北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与江苏民歌《茉莉花》,感受各地民歌的风格差异。
3、在听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7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及音像资料等;
8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
学生在《茉莉花》的音乐中走进教室、师生问好!
活动2【导入】导入新课
师: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在八分钟的中国文化展示中,一位小女孩在全世界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她悠闲地唱起了一首中国民歌。请同学们听听,她唱的是什么-----
生:《茉莉花》
师: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生畅谈)
师:是啊,茉莉花代表纯洁,代表纯洁的中国的人民,更代表中国人民热忱欢迎世界人民2008年到中国做客的一颗真诚的心。
出示课题:
板书——《茉莉花》
活动3【讲授】新课学习
1、茉莉花,大家见过没有-----好,那让我们一起走近茉莉花-----
(简单介绍:茉莉花原出波斯,汉代传入我国,已有1700年的历史。现我国广东、福建、四川及江南一带都有栽培。
茉莉花,是一种小花型,花色洁白,叶色翠绿,花小素淡,香味芬芳。茉莉也有红色的,色艳而无香,而浅红色的称米茉莉。白色的花,有芳香。
茉莉性喜温暖,不耐霜冻。花期很长,由初夏至晚秋开花不绝。为常见庭园及盆栽观赏芳香花卉。
茉莉花清香四溢,能够提取茉莉油,是制造香精的原料,茉莉油的身价很高,相当于黄金的价格。茉莉花还可薰制茶叶。)
2、茉莉花是如此的芬芳,清香四溢,小巧玲珑,素洁高雅。
现在让我们来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①师:刚才,我在播放茉莉花时,发现好多同学在小声跟着音乐一起哼唱,现在让我们一起深吸气,用“lu”随着钢琴哼唱歌曲的旋律。(柔美的声音)
②师:你们刚才的声音让老师听了也陶醉了,相信加入歌词,你们也一定唱得更美。
③师:美丽的茉莉花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听到这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谈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自己闻到茉莉花香,想摘花但又舍不得摘的心情。带着爱惜茉莉花的感情唱最后两个乐句。引导学生用赞美的情绪唱第一乐句、第二乐句。
④师:你感受到这首歌曲是什么样的风格?让学生自由讨论(柔美、
婉转)。
学生回答意思相近的教师都给予肯定,并告诉学生这就是小调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小调歌曲的美。
⑤师:江苏民歌的特点是什么?江苏民歌表现了江南人阴柔、细腻的人文风格。你能用自己总结的歌曲情绪演唱歌曲吗?
(再一次听范唱,自己同时练唱,然后教师分组或抽单个学生检查演唱效果。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活动4【活动】感受不同地区《茉莉花》
3、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师:除了江苏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的省市流传着具有自己省份特征的《茉莉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东北民歌《茉莉花》;----现在请同学们起立,让我们来随音乐活动活动------扭秧歌(律动)
师:东北民歌有什么特点啊?
师总结:东北民歌风趣、幽默、衬词很有特点;旋律的起伏很大。
4、河北民歌《茉莉花》欣赏
师:听听河北民歌《茉莉花》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男女同学随音乐拍手。
师总结:河北民歌《茉莉花》它的旋律-----(明快);风格------(爽朗)
5、三种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对比赏析
6、音乐实践------比比谁的耳朵灵------
《茉莉花》主奏乐器之音色听辨1---、2---、3---
《茉莉花》主题音乐之风格听辨1---、2---、3---
7、《东西南北茉莉花》视频欣赏
(感受三种不同风格茉莉花在音乐中的变化)
活动5【作业】小结下课
茉莉花是中国著名民歌,在国内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了解了茉莉花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后,我们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的同时,是否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是否也该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那就行动起来吧!课后请同学们融进浓浓的情感画出你心中的茉莉花,献给祖国!或者写上你对茉莉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以表达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让我们再次高歌《茉莉花》!并在歌曲结束时随音乐走出教室。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茉莉花”这一主题展开,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展示了不同风络,不同形式的茉莉花,让学生享受民族音乐的同时也扩展他们的视野,有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突出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