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牧场上的家》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歌曲《牧场上的家》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6-21 12:2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歌曲《牧场上的家》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
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牧场上的家》,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能力发展目标:通过改编歌词,发展学生的创作能力。
2重点难点
难点:掌握四三拍的节奏特点,唱准弱拍节奏;
重点: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及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
3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学习习惯基本养成,比较喜欢音乐课,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唱歌时能用柔和自然的声音演唱。但由于处在多动年龄,所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老师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设计有趣、多样的游戏活动,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提问学生,提高他们听课的效率,防止溜号。学生学习本课的认识起点是:已经认识三拍子及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过三拍子的歌曲,也初步认识了弱起小节,对本课的认知起点较高。但学生还没有接触过美国的乡村音乐,对美国牧场的一些情况、对美国儿童的生活比较感兴趣。歌曲中唱准弱拍节奏、歌词的创编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障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投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景,积极参加抢答游戏,与同伴合作进行音乐创作活动等学习策略。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歌曲《可爱的家》,谈话导入。
请学生用最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然后谈话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在自己温暖的家里生活是非常幸福的。
在美国的乡村,同样有着一个又一个可爱的家,里面住着一位美国小朋友,今天他邀请大家到家里做客。咱们到美国小朋友的家里去看看。”
活动2【活动】课件出示美国牧场的景色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是来到了哪儿?有什么美景?
展示课件——美国牧场的图片,提问:“美国小朋友的家建在哪里?有什么美景?”让学生感受牧场的美丽,接着在大屏幕上出示美国小朋友的图片,引出美国小朋友。我说:“美国小朋友为了欢迎大家的到来,准备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和很多礼物要送给大家,”我边说边出示黑板,上面画了一个大牧场,牧场上有很多小羊奖品,吸引学生的兴趣。“牧场上的小羊可爱吗?想拿走也可以,但美国小朋友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问题就可把小羊牵走。自然的引出闯关游戏环节。
活动3【活动】闯关游戏。
首先我会在抢答游戏中中涉及到本课的教学难点,并为其作铺垫。我会将歌曲中有难度的旋律先提出来练习,也就是歌曲的前半部分,我将它出示在大屏幕上。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弱起小节的打节奏唱。我的方法是:
带学生做三拍子的声势练习,接着用卡农的形式做三拍子声势。
师范唱旋律,请学生用三拍子的声势伴奏。
出示课件:

55︱
5
1
2︱
3–17︱
6
4
4
︱4
-

刚才老师唱的就有这条旋律,
第一小节是从强拍开始的还是从弱拍开始的?”学生回答以后大屏幕出示相应的节奏:

55︱
5
1
2︱
3–17︱
6
4
4
︱4
-


●○○
●○○
●○○
●○
请学生拍一拍,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打弱起节奏的方法,并请学生一边打节奏一边唱一唱旋律。
4、出示音乐记号,让学生说一说音乐记号的含义,用声势或唱一唱表现出相应的音乐记号。凡是答对问题、表现活跃的学生,我都给予奖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在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以后,整首歌曲也就解决了一半了。然后开始歌曲的学习。
活动4【活动】学习新歌《牧场上的家》。
1、聆听范唱,了解歌曲节拍及基本情绪。
音乐是听觉艺术,要使孩子们学会一首新歌,首先要让学生多听。只有多听才有感受,只有感受到了,才有可能领会它、学会它。所以,我让学生听了两遍范唱。第一次聆听,学生对歌曲的节奏、内容等有了最直接的感知,我由浅入深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议一议、打一打:(1)歌曲叫什么名字?美国小朋友在歌里唱了什么?(2)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歌曲是几拍子的?
2、用“lü”音哼唱旋律。
掌握旋律是学好新歌的重要一环。在感知歌曲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声音用lü音唱旋律,注意旋律的流畅、连贯。
3、学习歌词(按节奏读)。
(1)指导学生按歌曲节奏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歌词。
熟悉歌词、了解歌词是学习新歌的关键。由于这首歌曲的歌词十分的美,我采取了教师按节奏有感情示范朗读一遍歌词的方法,给学生作出示范:“我的家在牧场,那儿有水牛游荡,还有快乐的小鹿和羚羊。”这样才能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内容。
(2)请全班同学有感情朗读第二段歌词。
然后请个别同学有感情朗读第一段歌词,全班同学打节奏有感情朗读第二段歌词,为下一步唱词打好基础。
5、配词演唱。
(1)跟着琴轻声唱词。
(2)分组唱、接龙唱。
演唱歌词是学习新歌的另一关键。在这个环节,我让学生跟琴轻声唱词,再利用师生接龙唱、分组对唱等不同的方式一步步地、耐心地进行教学,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唱准弱起节奏、长音、儿化音。在教唱过程中,我注重分层教学,关注班里每位学生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通过以上不同练唱形式,让学生反复听反复唱过程中学会歌曲。最后我问:“如果你的家就在这个牧场上,你会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对这片美丽牧场的热爱呢?”引导同学们用柔和、甜美、赞叹的声音完整演唱全曲。
6、全班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5【练习】创编歌词。
1、说一说家乡的特产、美景。
2、播放课件,看一看美丽的家乡。
3、分组合作创编热爱家乡、歌颂家乡的歌词。
师:“我们的家乡历史悠久,有那么多美丽的景色和驰名的特产,并且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同学们把家乡也编进歌里唱一唱行吗?”
板书:
我的家乡——清远
我的家在清远,那里(
)(
)(
)(
),还有美丽的(
)(
)(
)(
)。这儿有(
)(
)(
)(
),还有(
)(
)(
)(
),他们都是清远骄傲。家!清远我的家。这儿有美丽的(
)(
)(
)(
)。这有(
)()(
)(
),还有(
)(
)(
)(
),它们都是清远骄傲。
请十个同学围成一个圆圈,选一个小组长,中间放一张大画纸和一支记号笔,组员互相合作创编歌词,组长执笔填写。创编过程中播放《牧场上的家》伴奏音乐。
4、展示创编成果,并唱一唱。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音乐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是情感表现,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歌词创编的教学环节。我十分重视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在准确把握歌曲旋律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学生对歌曲的优美抒情一特点的理解,让学生对歌词进行创编,分小组为旋律填写一段关于热爱自己家乡的歌词,并唱一唱,这样学生在情感方面得到升华,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分组合作表演活动的这个教学环节,学生既从中感受了音乐的美,体验了音乐活动的乐趣,又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从而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并体现了音乐教育中注重儿童表达情感的特点及教学中的民主性。
活动6【活动】小结。
小结,听音乐走出教室,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结束本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