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牧场上的家》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乐于参与做律动,喜欢音乐课堂,有兴趣学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态律动、模仿、体验等活动方式感受歌曲乐句,节拍、旋律等要素的特点。
3、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一音多字、弱起节奏、连音线的演唱,能够根据表情记号有感情地、流畅地演唱歌曲。
2学情分析
从整体的水平看,班级的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相对较好,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也较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学期学生音乐水平有了好转,在音乐知识方面有所提高,但在视唱练耳方面还需继续加强。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学习,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要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 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音乐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重点难点
1、抒情地、流畅地演唱歌曲
2、弱起节奏,一音多字的演唱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声势导入,师生问好
1、老师拍声势动作,学生模仿,待学生稳定后加入问候语。师加入三角铁,并邀请一位同学演奏三角铁。师继续演奏沙锤, 并邀请一位同学演奏沙锤。学生模仿老师声势动作,边听、边看、边拍。2、引入啊may小朋友。3、师用Lu模唱歌曲旋律,出示图片,让学生选择。 选对后播放啊may为小朋友准备的节目---《牧场上的家》。师留问题给学生思考,这首曲子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学生思考并选出符合歌曲意境的图片。
活动2【活动】听赏歌曲,学唱歌曲
1、放范唱,老师跟学生一起律动。
2、放伴奏,师范唱乐谱。
师:听完后请学生把乐谱的顺序的在黑板上摆放正确。
3、在接唱前先问学生歌曲几拍子,弱拍起还是正拍起。后师生接龙轮唱,根据贴在黑板上的彩色卡片,让学生思考哪几句的开头是完全一样的,请学生唱不一样的,老师唱一样的。
4、请同学说说第3句与其他三句的不同点。(老师引导学生在节奏对比练习中分辨弱起与强拍起)
5、用lu哼唱歌曲。
6、师:这么优美,这么好听的旋律你想知道里面说了什么,出现了什么吗?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吧。(带学生律动)再次播放音频。
7、学生回答,老师出示小鹿、水牛、羚羊的图片,图案分别贴在对应乐句的下面。
8、播放伴奏,师与学生根据节奏朗诵歌词。
9、师弹琴学生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第一段。
活动3【活动】学生律动歌唱,乐器伴奏
请出刚刚演奏三角铁与沙锤的小朋友为歌曲伴奏,老师带着其他同学做律动,放伴奏。
活动4【活动】在歌声中结束课堂
师:同学们,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啊may小朋友也要跟我们说再见了,让我们在歌唱中送她走吧。学生一边唱一边离开课室。老师去到哪一组的前面哪一组的同学就跟老师一起唱然后可以离开教室了。
课件10张PPT。 让我们一起合作吧! 让我们一起欢送阿May小朋友吧。 xx|x x x|x-|x x x|x x x|x- -| 弱 强 弱 弱 强弱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强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