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简答题(含答案)
1.同学们有非常多的近视眼。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2.请写出五种人体感知环境的方式。
3.列举三种预防中耳炎的措施。
4.请列举至少三种预防近视的方法,并解释它们为什么有效。
5.请举2个例子说明动物在季节变化时做出的相应举措。
6.请说说你在观察植物时,想了解植物,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7.为了保护校园生物的多样性,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8.水、食物、空气等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9.水污染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10.植物分类的依据有哪些?
11.根据茎的质地,植物可以分为哪两类?请各举一例。
12.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
13.说一说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14.孩子们,请谈谈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危害是什么?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15.石油主要有哪些用途?
16.为什么我们应该保护可再生资源?
17.请简述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1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19.请简述垃圾分类的四个主要类别及其对应的常见垃圾。
20.请举例说明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三大好处。
21.什么是海洋资源?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海洋资源。
22.什么是常规能源?什么是新能源?
23.请简要说明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并列举至少两种可再生能源。
24.举例说明煤、石油和天然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25.列举几种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26.学校开展海洋中的能量调查活动,你会用哪些方法了解相关知识。
27.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说一说,人们是怎样利用海洋资源的?(至少4条)
28.如何合理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请你写出2~3条措施。
29.保护海洋资源的方法和措施有哪些?
30.列举出在我们生活中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现象。(至少写3个)
31.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将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联系起来。
32.解释为什么冬天人们搓手可以取暖?
33.生活中有哪些动能和势能转换的现象?请举例说明。
34.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至少写出三项)
35.列举人类进入太空历程中的三个重大事件。
36.简述人类观测天体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代表性工具。
37.简述银河系的主要组成结构。
38.列举生活中磁悬浮技术的三种应用,并说明其优势。
39.为什么瓷砖吸盘能牢牢吸附在光滑表面?用科学原理解释。
40.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工具应用了杠杆原理,并写出它们的支点、施力点和阻力点。
41.为什么说“科技是把双刃剑”?请举例说明。
42.简述蒸汽机的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重要变化?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页,共7页
第7页,共7页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简答题(含答案)》参考答案
1.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就容易疲劳,调节能力逐渐减弱,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
2.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3.保持鼻腔通畅,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增强免疫力,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避免在不洁的水域游泳或潜水,以减少耳朵感染的风险。
4.预防近视的方法有:保持正确的阅读和书写姿势,这可以减少眼睛的负担;控制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以防止眼睛疲劳;多做户外运动,这有助于放松眼睛并促进眼球的健康。这些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们能够减少眼睛的负担和疲劳,从而降低近视的风险。
5.燕子南飞;蛇冬眠等。
6.可以通过悬挂在植物上的标牌、知识版去了解;也可以用家长的手机扫一扫了解等。
7.不随意捕捉校园里的小动物/不随意采摘校园里的植物等。
8.肺鱼在缺水后会把自己包裹在泥土里休眠,等待雨季的到来。当食物短缺时,动物可能会扩大觅食范围,如松鼠储存食物。当空气中氧气含量变化时,动物行为可能会改变,如雨后的蚯蚓钻出地面,是为了呼吸更多空气。
9.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1)损害消化系统 :水污染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可能导致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
(2)影响皮肤健康 :长期接触或饮用受污染的水可能导致皮肤炎症、过敏反应以及皮肤感染,如皮炎、湿疹等。
(3)破坏免疫系统 :长期暴露在受污染的水环境中,人体免疫系统会受到有害物质的持续攻击,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4)损害神经系统 :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通过水污染进入人体,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引发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头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
(5)损害肝脏和肾脏 :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会在肝脏和肾脏中积累,长期可能导致肝炎、肝硬化、肾功能下降、肾炎甚至肾衰竭等问题。
10.植物分类的依据主要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生殖方式、遗传关系以及生态习性等。通过这些依据,我们可以对植物进行科学分类。
11.根据茎的质地,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两类。木本植物的茎含有大量木质部,质地坚硬,如松树、桃树等;而草本植物的茎则主要由薄壁细胞构成,质地柔软,如小麦、玉米、向日葵等。
12.(1)减少污染 :
减少废水排放 、控制工业污染、 减少空气污染。
(2) 节约资源 :
节约用水、 节约用电、 减少纸张浪费。
(3) 垃圾分类与回收 :
学会垃圾分类、 参与回收活动 。
(4) 植树造林与绿化 :
参与植树活动、 保护绿地。
(5) 宣传与教育 :
提高环保意识 、 参与环保活动。
13.雾霾天气时,气压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细菌和病毒浓度增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
14.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辐射污染等。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提高自己和他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节约资源:节约用水、用电,减少纸张浪费,使用可循环利用的资源。绿色出行: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降低尾气排放。
15.通用燃料、合成橡胶、硬化路面、制造塑料、制造化纤
16.保护可再生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可再生资源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保障人类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17.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的时间尺度上能够自然再生或通过人工手段再生的资源,如水、森林、风能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经过长时间地质作用形成的,储量有限,使用后会逐渐减少直至枯竭的资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
1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如塑料袋、纸杯等;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水杯等;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活动;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如太阳能、风能等。
19.垃圾分类的四个主要类别是: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如废旧报纸、塑料瓶、玻璃瓶、旧衣物等。
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如废旧电池、过期药品、油漆桶等。
厨余垃圾: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如剩菜剩饭、果皮、菜叶等。
其他垃圾:危害较小,但无再次利用价值的垃圾,如建筑垃圾、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
20.减少污染:有害垃圾单独处理,避免污染土壤和水源(如电池中的重金属)。
节约资源:可回收物循环利用,减少原材料开采(如1吨废纸=节约17棵树)。
降低能耗:厨余垃圾堆肥比填埋减少75%的碳排放。
21.海洋资源是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常见的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如鱼类、贝类、海藻等)、海洋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砂等)、海洋能源资源(如潮汐能、波浪能、海洋温差能等)以及海洋空间资源等。
22.人们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
把常规能源之外新开发利用的能源称为新能源。
23.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如水电、潮汐能)、生物质能等。例如,太阳能是通过太阳光照射产生的能量,风能是由空气流动产生的能量。
24.煤主要用于发电、取暖等;石油主要用于生产汽油、柴油等燃料,以及塑料、合成纤维等化工产品;天然气主要用于发电、取暖、做饭等。
25.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包括减少塑料垃圾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以防止海洋污染;实施渔业管理政策,如设定捕捞限额、建立禁渔区和休渔期等,以维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建立海洋保护区,保护珍稀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海洋资源保护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26.网上查资料、问老师、看书、问同学、问家长、实地考察等。
27.捕食海洋动植物、潮汐发电、海洋运输、滨海旅游、海水养殖、石油开采等。
28.节约使用、有计划开采、改进工业技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增加能源储备。
29.合理开采、防止污染、定期休渔、打捞垃圾等。
30.电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电热器将电能转化成热能、汽车发动机将燃料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
31.电视的声能与光能由电磁能(无线或有线信号)转化而来,电磁能由电能转化而来,电能可由风能、水能、热能(火能)、太阳能转化而来,而风能、水能、热能最终都来自于太阳能(如太阳能驱动大气运动形成风能,太阳能蒸发水分形成水能,太阳能加热地球表面形成热能)。
32.冬天人们搓手时,手掌之间的摩擦会产生机械能,部分机械能转换成热能,使手的温度升高,从而起到取暖的作用。
33.生活中动能和势能转换的现象有很多,比如荡秋千时,秋千在上升过程中势能转换成动能,在下降过程中动能又转换成势能;骑自行车上坡时,动能转换成势能;下坡时,势能转换成动能;瀑布的水流下来也是势能转换成动能的过程。
34.中国航天成就:
1970年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
2003年神舟五号实现首次载人航天(杨利伟)。
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2019年)。
天宫空间站建成(2022年)。
35.重大事件: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1961年加加林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实现人类首次登月。
36.发展阶段:
肉眼观测:浑仪(中国古代赤道坐标仪)。
光学望远镜:伽利略折射望远镜、牛顿反射望远镜。
现代技术: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光谱巡天)。
37.银河系由恒星、星团、星云、星际物质(气体、尘埃、磁场等)组成,形状为扁平螺旋状,包含银核、旋臂和银晕。
38.①磁悬浮展架:减少商品接触磨损;②磁悬浮洗衣机:降低震动和噪音;③磁悬浮轴承:减少设备摩擦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39.按压吸盘排出内部空气,外部大气压大于内部压强,产生吸附力。
40.剪刀—支点:螺丝处;施力点:手柄;阻力点:刀口。
41.科技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正面:如互联网让信息共享更便捷,疫苗帮助人类战胜疾病。
负面:如塑料污染破坏生态,电子垃圾造成资源浪费,网络沉迷影响身心健康。
42.蒸汽机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诞生,缩短了出行时间,促进了工业革命和城市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
答案第2页,共5页
答案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