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语文八年级下册统编版期末基础知识专项训练(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语文八年级下册统编版期末基础知识专项训练(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11 21:0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基础知识专项训练(二)-2024-2025学年语文八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单选题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要塞(sài) 遏制(è) 不折不挠(náo)
B.绯红(fēi) 篡改(cuàn) 摩肩接踵(zhǒng)
C.纤维(qiàn) 狼藉(jí) 振聋发聩(kuì)
D.佃农(diàn) 推崇(chóng) 筋疲力尽(jīn)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今年四川卫视跨年晚会,大牌云集,精彩纷呈,让人张目结舌。
B.张文祥告诉记者,这是2003年时在上海旧书摊上的妙手偶得,也是他所收藏的第一张棒冰纸。
C.电视剧《深潜》情节抑扬顿挫,深深吸引了观众。
D.他阳光帅气,聪慧好学,多才多艺,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针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出游安全提示,提醒广大游客谨慎参与高风险项目。
B.从垃圾分类开始,实施绿色生活方式,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在为“无废城市”添砖加瓦。
C.抓好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体质管理看似小事,但都是关乎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D.中国邮政组织开展“书信中国”文化传播活动,旨在引导社会大众以手写书信为沟通纽带为目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未来5年,我国出境游客数量将达到5亿人次左右,周边国家将率先受益。
B.一代一代传承的好门风,能让我们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里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
C.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多,抗旱保苗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
D.好的经验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落实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不被用歪了。
5.下面《经典常谈》关于《文第十三》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后来除了卜辞之外,还有讼辞。
B.梁昭明太子在《文选》里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可以说是骈体发展的指路牌。
C.关于“唐宋八大家”,唐代为韩愈、柳宗元;其余六“大家”都是宋人,以苏轼为首。
D.宋代“话本”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
6.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春的众多节气中,我偏爱谷雨。____。____。____。____,____。“谷雨宜晴花乱开,一壶春色聚书斋”,在这一壶春色的怀抱中,于书斋里读读书、聊聊天,成了一种精神的慰藉。
①但热烈的退场是为了来年更好的登场
②它意味着春雨将绵绵到来,滋养万物,为夏季的丰盛提供保障
③虽然一夜春雨后可能会“绿肥红瘦”
④这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有“雨生百谷”之意
⑤这时的花开得繁盛,在春雨中有一种朦胧美
A.④②⑤③① B.②⑤③④① C.④⑤③①② D.②③①④⑤
7.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与原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
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_________。
①而他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
②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曾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
③苏东坡所谓“雁字一行书降霄”,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
④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因有雁阵之称。
A.④②①③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8.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积淀丰厚。
B.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吸引大批观众走进影院观看。
C.在演讲比赛中,王磊夸夸其谈,最终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最佳风采奖”。
D.一批黑恶势力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被铲除,群众对此无不拍手称快。
9.实践活动即将结束之际,同学们在一起畅谈“和谐相处,携手同行”这一主题活动对自己的启示。下面表达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之间互让互助、彼此包容,人际间的矛盾才能消除乃至减少。
B.和谐的班级氛围,是促进我们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C.当你抱着真诚与善意与同学相处时,他的心灵之窗才会向你开启。
D.和同学们携手同行,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有大局意识,不能太自我。
10.年级邀请专家来做讲座,主题为“以和为贵——人际交往的智慧”,讲座现场要布置展板,以下是展板的备选标题。你发现其中不适用的一项是(  )
A.和为成事之根本,和为人间之至情。
B.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心同德最可嘉。
C.合作共赢促成长,以和为贵创未来。
D.与鸟儿同游青山,与花儿共赏蓝天。
11.在下面讲稿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如行舟,寄身于浩渺的沧海。沧海之广,广到我们无法预测前方与未来;海浪之高,高到我们胆战心惊,驻足不前。______________。
①把稳“舵”,扬起“帆”,划好“桨”,让我们的人生之舟破浪前行!
②但是朋友,何必担忧呢?人生的小舟再小,也有对抗命运的力量。
③我们要以信念为“舵”,把准追梦的航向;以智慧为“帆”,凝聚前行的动力。
④以坚毅和忍耐为“桨”,即使惊涛骇浪,也能从容应对,行稳致远。
A.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12.任务一: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级需悬挂主题横幅,同学们对选用哪一种字体产生了分歧。下列对四幅字体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朱:第一幅是行书,它笔意连绵,一气呵成,狂放恣意。
B.小海:第二幅是隶书,它蚕头燕尾,字体宽扁,庄严大气。
C.小文:第三幅是楷书,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庄严沉稳。
D.小圆:第四幅是篆书,它笔画圆润,线条匀净,体正势圆。
13.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 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 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 ,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 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 豁然开朗 困惑 蕴藏
B.焦虑 豁然开朗 疑惑 蕴含
C.焦躁 茅塞顿开 困惑 蕴含
D.焦虑 茅塞顿开 疑惑 蕴藏
14.请根据所学汉语知识,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高度契合”“青春的色彩”“一幅画”的短语结构类型不一致。
B.“最”“浪漫”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C.“愿我们青春年华里留下的脚印能够拼成一幅画,”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D.“在担当中历炼,在尽责中成长,我们的青春才会浪漫而有意义。”这句话的主干是“我们有意义”。
15.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B.《昆虫记》是英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小品,距离文学巨著尚远。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篇描写保尔在补考时,因为谢廖沙的怂恿,将一小撮烟末儿撒在瓦西里家做蛋糕的面团上,因此他被赶出学校而步入了社会。
D.《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文学作品,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多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
二、填空题
16.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jiǎo jié   。
(2)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dà chè dà wù   !
(3)这样看来,花香鸟语,cǎo zhǎng yīng fēi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4)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wù ǎi   时,春天就来到了。
三、默写
17.下面是“和合文化”探究组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
“和”是古人描绘的宁静平和。陶渊明陶醉在桃花源的美景中,表达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鸡犬相闻。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在小石潭看到“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获得了精神的宁静和愉悦。
“和”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道求。大道之行,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得到合适的安排,弱势群体都受到关爱: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矜、寡、孤、独、废疾者,   。
“和”是古人面对困苦时的呐喊。《卖炭翁》中“   ,   ”两句刻画了卖炭翁极度反常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悲惨境遇。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   ,   ”的呼喊。
18.古诗词填空。
生活,不是简单的生存。它,是白居易《卖炭翁》中哪怕生活悲苦依旧要有坚持下去的希望:“可怜身上衣正单,①   ”;是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婉转含蓄地表达自己的从政心愿:“②   ,端居耻圣明”;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以克服空间阻隔的真挚友情:“③   ,④   ”;是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俗念消失、内心空灵的心境:“⑤   ,⑥   ”;是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对理想的坚守:“⑦   ,寂寞沙洲冷”;是陆游《卜算子·咏梅》中香气不改、精神犹存的人格写照:“⑧   ,只有香如故”。生活是一条平凡之路,只要我们坚定地走下去,就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19.请将下列古诗文补充完整。
(1) 曲径通幽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韩愈《马说》)
(3)   ,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5)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6) “意象”可以让诗人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是读者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如李白的《送友人》中“   ,   ”借用白云落日表达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   ,   ”以大雁择停表现诗人自己的孤寂高洁。
20.用原句或按题目要求填空。
(1)在古诗文中,有太多的遇见。“关关雎鸠,①   ,窈窕淑女,②   ”,这是君子与淑女的遇见;“③   ,波撼岳阳城”,这是孟浩然与洞庭湖的遇见;“无意苦争春,④   ”,这是陆游与一朵梅花的遇见;“曲径通幽处,⑤   ”,这是常建与古寺的遇见;“⑥   ,落英缤纷”,这是陶渊明笔下的渔人与桃花林的遇见……遇见,是世间美好的开始。
(2)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⑦   ,   。
(3)请把白居易的《卖炭翁》(节选)默写完整: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⑧   ,   ,   ,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四、综合性学习
学校八年级开展“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修文海马明代造纸工艺”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21.八一班某同学查阅资料,梳理出造纸工艺的流程,以下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内皮晒干再泡软,拌灰入甑来蒸熟 ②坡上砍回构树枝,剐皮削去外黑皮
③将春碎的料搅细,加工直至变纸张 ④清水浸泡后发酵,此步衔接前后序
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22.活动汇报展示环节,八一班班长准备向大家介绍该造纸工艺,下面是发言稿的草稿片段,其中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修改。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①非常高兴能莅临今天的活动,并向大家介绍一个世代传承的宝贵遗产——修文海马明代造纸工艺。②这项工艺源自海马孔村——一个位于乌江上游、背倚悬崖、面朝江水的村落。③海马孔村的手工造纸技艺历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至五百多年前的明朝中期。④当时,任氏家族从江西迁至贵州,将这一工艺引入海马孔,并一直传承至今。⑤造纸主要使用构树皮作为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复杂工序,最终制成可用于书写和祭祀活动。⑥为了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爱护它、宣传它。
A.第    句有表达不得体的现象,将    修改为    。
B.第    句有成分残缺的现象,在    后加上    。
十四五岁的学生血气方刚,争胜心强,容易意气用事,引发矛盾。你准备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发表演讲,呼吁大家和睦相处,友善待人。请你完善演讲稿中的两段文字。
①我们要将“以和为贵”视为青春的必修课。须知,斗则两败俱伤,和才能共进共赢。□因而,当我们争吵得面红耳赤时,应该听从“和”的召唤,心平气和地伸出双手与对方相握;当我们因冷战而相对无言时,应当让“和”来解开心结,真心诚意地给对方一个友善的微笑。
②“和”是阳光,可以融化敌对的坚冰;______,______;“和”是针线,可以缝补生活的裂痕;“和”是桥梁,可以跨越人际的沟壑!
23.为使演讲内容更有说服力,你想要在第①段的方框内补充一段话,用以佐证“斗则两败俱伤,和才能共进共赢”,并与后文表达相连贯。下面备选内容中最适宜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东吴大都督周瑜赤壁之战大破曹军,名扬天下。他虽是杰出的将帅之才,却心胸狭窄,容不下才能高于自己的诸葛亮,几次设法加害均未得逞。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带着“既生瑜,何生亮”的不甘抑郁而亡,年仅36岁。
B.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曾与师父梅兰芳唱过“对台戏”。打对台之前,程砚秋特地到梅府去请求谅解,梅兰芳很大度地对他说:“放心去演。”结果两人的演出都场场爆满,不但令观众大饱耳福,还促进了京剧的发展,传为梨园佳话。
24.你想在第②段写出四个并列的比喻句,形成排比句式,来增强演讲的语气。请在横线上把语句补充完整。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和”字最早出现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最初字形写为从龠禾声的“龢”字。《说文解字》解释说:“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也就是说,①“和”的本义是从三孔定音编管内吹奏出来的标准乐曲,用以调和各种音响。可见,②“和”字原本指古代乐器发出的和谐之音,后来才逐步引申到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协调统一关系。
“和”的思想可谓yuán yuǎn liú cháng,最早可以zhuī sù到上古尧舜时期,后来又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说(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就是“和”的理想境界。“和”文化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
25.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zhuī sù
26.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
【维系】wéixì①〈动〉维持和联系。②〈动〉牵绊。③〈动〉保持不使涣散。(《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甲】“和”文化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   
【乙】看到他以粗粮维系生活,我的眼泪不由地流下来。   
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线句①中“吹奏”“标准”“音响”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形容词、名词。
B.“古代乐器”“中国文化”“理想境界”三个短语的类型相同。
C.画线句②中,“古代乐器发出的”在句子中作定语,“‘和’字”是主语。
D.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逗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皎洁;大彻大悟;草长莺飞;雾霭
17.【答案】屋舍俨然;阡陌交通;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幼有所长;皆有所养;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18.【答案】心忧炭贱愿天寒;欲济无舟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拣尽寒枝不肯栖;零落成泥碾作尘
19.【答案】禅房花木深;骈死于槽枥之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心忧炭贱愿天寒;零落成泥碾作尘;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0.【答案】在河之洲;君子好逑;气蒸云梦泽;一任群芳妒;禅房花木深;芳草鲜美;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答案】21.A
22.①;莅临;参加;⑤;活动;纸张
【答案】23.B
24.示例:“和”是春风,可以吹散误解的阴云。
【答案】25.源远流长;追溯
26.甲③;乙①
27.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