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青春舞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知识、舞曲的概念,学会《青春舞曲》这首歌,并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更好地表达歌曲欢快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立志成材。
2、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能用不同的形式参与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学情分析
五年级人数多,大班教学,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习兴趣,灵活处理、自由组合教材,适当引入流行音乐,正确引导学生优劣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进行教育,渗透人文思想,得到高尚的音乐情操熏陶。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把握好歌曲的节奏。
教学难点:
1、对新的节奏型的掌握。
2、根据打击乐表现出来的节拍,进行节拍模仿。
3、感受作品的民族风格。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组织课堂
1、师生问好。
2、学生做发声练习
活动2【导入】新课导入,让学生初感新疆风情
师: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拥有各具特色的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些民族服装,再仔细听一听里面的音乐,想一想,我们听到的音乐属于哪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欣赏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课件出示突出各民族特色的图片,让学生边欣赏,跟着音乐打拍子,画面最后定格在新疆画面上)。
活动3【导入】教师做新疆舞蹈动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新疆
师:通过刚才的音乐我们知道这是一首新疆民歌,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生动。有谁知道新疆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它的地理位置在哪儿?有哪些特产?(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有关新疆的图片、衣服、帽子、、、、、、并介绍新疆的由来和民族文化)。
介绍完新疆以后,教师做个小结,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活动4【讲授】聆听歌曲,让学生初感新疆音乐的特点之后,教师小结。
1、让学生听《青春舞曲》的音乐,再次感受新疆音乐的特点。
2、第二次听音乐,并随音乐打拍子(用新疆的手鼓打节奏,让学生
模仿)。
3、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让学生体会歌词的含义。
教师做小结:(小结:《青春舞曲》这首歌的特点是: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曲调上下流动,偶有跳跃,显得十分欢快、流畅。这首歌的歌词富于哲理的现实生活告诉年轻人: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像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来。这首词虽没有什么明确的警句格言,但它却真挚地警示着年轻人: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
活动5【讲授】进一步了解歌曲和曲作者,让学生听其他新疆歌曲,并在节奏、速度、情绪上作对比。
(1)据你的了解,谈谈曲作者王洛宾。
(2)这首歌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3)你觉得这首歌的节奏、速度和情绪怎样?再听听下面几首新疆歌曲,前后对比,在节奏、速度、情绪上有什么不同?(播放音乐《半个月亮爬上来》《在那遥远的地方》《达板城的姑娘》
活动6【讲授】分析歌曲,学习本课的重难点
学习乐理:
A、认识4/4
:这是一个拍号,叫四四拍,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B、掌握节奏型
:带附点的十六分音符,和不带附点的十六分音符
这里要求学生注意音符有附点和没有附点的区别。
C、“‖:
:‖”这是一个反复记号,表示这一段的内容要重复唱一次。
活动7【讲授】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学生初次聆听,并谈感受,聆听之后,小组为单位,学唱.学生学唱过程中,教师指导(教师先教一些新疆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跟着学,并带动作唱)
2.教师用电子琴和钢琴分别弹奏音乐,让学生跟着电子琴.和钢琴不同的伴奏,一起演唱,教师要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给人以亲切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感受。
活动8【练习】我参与、我体验、我快乐:
1、采用独唱、对唱、表演唱、舞蹈、器乐演奏等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2、四人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伴奏。
3、小组上台展示。
活动9【活动】音乐游戏,让学生体会同一首歌,不同节奏带来的快乐.
1、把歌词当成儿歌念,学生边念歌词边打拍子;再换成唱歌的形式,随着歌曲的节奏加速,唱得一遍比一遍快,速度由快到慢,由慢到快,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不同的音乐节奏,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让学生在歌唱中去感受歌曲的快慢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活动10【讲授】重温歌曲,教师小结
全体同学再唱歌曲,让学生感悟青春,告诫学生青春易逝,时光宝贵!
活动11【作业】课后作业
搜集喜欢的我国民族歌曲(或舞曲),推荐给老师和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