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西师大版
(期末考点培优)专题03 判断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 )
2.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百分号,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
3.如果7a=5b(a、b都不为0),则a∶b=7∶5。( )
4.一根1米长的绳子,用去了85%,还剩15%米。( )
5.把10克糖放入90克水中,则糖水的含糖率为10%。( )
6.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垃圾桶用多少铁皮,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
7.如果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那么它们的体积相等。( )
8.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成正比例,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成正比例。( )
9.油菜籽的出油率一定不超过100%。( )
10.如果(a,b均不为0),那么a与b成正比例。( )
11.圆柱底面的半径是1cm,高也是3.14cm,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
12.在一个比例中,两内项的积减去两外项的积,差是0。( )
13.小明说:小数与百分数可以互化,但0.65千克不可以表示成65%千克。( )
14.1千米的20%就是20%千米。( )
15.我妈妈上个月把1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3年,年利率4.8%,到期后妈妈就可以拿到11440元。( )
16.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
17.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不变,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6倍。( )
18.一个书包定价50元,按40元售出,打了七折。( )
19.王红把500元钱存入银行3年,年利率是2.55%,到期后王红可以得到多少利息?列式为500×2.55%。( )
20.汽车行驶一段距离,车胎的半径和车轮转动的转数成反比例。( )
21.一件外套原价是360元,现价是252元,是打七折出售的。( )
22.若甲桶油比乙桶多25%,则乙桶油就比甲桶少20%。( )
23.成正比例的两个量,它们对应的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
24.某种奖券的中奖率为1%,买100张一定能中奖。( )
25.小明家种了一种优质花生,出油率高达100%。( )
26.,A与B成反比例。( )
27.自然数和它的倒数都成反比例。( )
28.有10道作业题,小红做完7道还剩3道。做完的和没做完的数量成反比例。( )
29.汽车所行路程与耗油量成正比例。( )
30.利率一定,存入银行的本金和利息成正比例。( )
31.表示小军8岁到13岁的体重变化情况,应绘制条形统计图。( )
32.要表示全校各年级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
33.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圆锥的高与圆柱的高的比是3∶1,圆锥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相等。( )
34.用扇形统计图统计数量时,可以看出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
35.一个圆柱的表面积是131.88cm2,侧面积是75.36cm2,那么它的底面半径是3cm。( )
36.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大圆柱的底面半径是小圆柱底面直径的2倍,小圆柱的体积是大圆柱体积的。( )
37.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若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cm,则高是31.4cm。( )
38.用一张长10cm、宽6cm的长方形纸按不同方向分别卷成两个圆柱(接口处不计),卷成的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 )
39.等底等高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
40.近视率表示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
41.数学测试中得“优”的同学占80%,则得“优”的人数是80人。( )
42.百分数化成小数,先要把百分号去掉,再在数字前添上小数点。( )
43.如果x与y成反比例,那么x与4y也成反比例。( )
44.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一定是圆柱体积的。( )
45.圆柱的高一定,它的体积和底面积成反比例关系。( )
46.本金不变,利率上涨,所得的利息就会上涨。( )
47.在0.12的后面添上百分号,得到的数是原来的。( )
48.把1千克糖放入4千克水中,糖水的含糖率为25%。( )
49.圆柱占据空间比围成它的面要小。( )
50.一本书200页,看了20页,还有90%页没有看。( )
51.一条绳子长米,也可以写成63%米。( )
52.商品打八五折就是降价85%。( )
53.在56的后面加上百分号,这个数就缩小为原数的。( )
54.甲的体重是乙的80%,也就是说乙的体重比甲多20%。( )
55.一种商品,先降价10%,再涨价10%,价格不变。( )
56.一件原价40元的衣服打九折出售,则现价比原价少4元。( )
57.医生需要监测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
58.学校气象小组要公布上周每天平均气温的高低和变化情况,那么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
59.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单位。( )
60.扇形统计图只能表示各部分与总数的关系,不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
61.统计一个人的体温变化情况最好用折线统计图。( )
62.要反映一个地区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
63.x,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3x=5y,那么x与y成反比例。( )
64.一个比例的两内项互为倒数,两外项之积一定为1。( )
65.医生通常用扇形统计图记录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 )
66.m=n×78,那么m和n成正比例。( )
67.=(x和y均不为0),x和y成正比例关系。( )
68.一堆煤有3.25吨,也就是3.25%吨。( )
69.一个书架,上层和下层原来相差a本书,如果从上下层各拿走20%,上下两层剩下书的本数相差仍然是a本。( )
70.因为和97%相等,所以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也相同。( )
71.将一个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正方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比是4∶π。( )
72.一杯糖水含糖3克,水21克,另一杯糖水含糖2克,水14克,则第一杯糖水要甜一些。( )
73.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
74.做发芽实验时,只要发芽的种子越多,发芽率就越高。( )
75.车轮的半径一定,车轮转动的周数与行走的路程成正比例。( )
76.优秀率、成活率、及格率和增长率都不可能大于100%。( )
77.林场种100棵树苗,死了5棵,又补种5棵,共成活100棵,成活率为100%。( )
78.每天劳动报酬一定,总收入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
79.圆柱底面的直径是5厘米,高也是5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
80.一筐桃平均分给猴子,猴子的只数和每只猴分桃的个数成反比例。( )
81.六(1)班男子篮球队13人,至少有两个同学同月生。( )
82.一堆煤用去10%,剩下煤是用去煤的。( )
83.订阅某一种杂志的数量和金额成正比例。( )
84.每小时劳动报酬一定,总收入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
85.一件衣服打八折出售,就是少原价的80%。( )
86.要反映微山县去年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与全年天数的关系,绘制扇形统计图较合适。( )
87.一个圆锥的底面积不变,如果高扩大到原来的3倍,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
88.某商品降价50%,就是指现在的价格是原价的一半。( )
89.一袋大米,已经吃掉了千克。( )
90.在含盐25%的盐水中,加入同样多的盐和水后,盐水的含盐率不变。( )
91.某产品的合格率是105%。( )
92.如果4a=7b,那么a∶b=4∶7。( )
93.在中,因为有减法,所以a与b不成比例。( )
94.1.2∶0.75和8∶5不能组成比例。( )
95.把稻谷加工成大米。如果出米率一定,那么,稻谷质量与大米质量成正比例。( )
96.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相等,过顶点和直径把这个圆锥切开,切面一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97.“商店存的水果为吨”,不能说成“商店存的水果为80%吨”。( )
98.一种商品打五折正好保本,如果不打折出售,则获得成本的利润。( )
99.今年棉花每公顷产量是去年的120%,今年产量比去年增产三成。( )
100.通过一座大桥,车轮的半径和转数成反比例。(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商)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商)一定,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
【解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可知S÷r2=π(一定),商一定,那么圆的面积和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
【分析】小数化成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数的后面添上百分号,据此判断。
【解析】如:0.02=2%,5.23=523%;
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百分号,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对7a=5b进行变形,即可解答。
【解析】由7a=5b可得,即a∶b=5∶7,而不是7∶5。
故答案为:×
4.×
【分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即百分数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所以一般不带单位,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
一根1米长的绳子,用去了85%,还剩15%。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
【分析】根据含糖率=糖的质量÷糖水的质量×100%,据此计算并判断即可。
【解析】10÷(10+90)×100%
=10÷100×100%
=10%
则糖水的含糖率为10%。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6.×
【分析】根据题意知,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垃圾桶,即圆柱少一个底面,所需铁皮的面积=圆柱的一个底面积+圆柱的侧面积,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垃圾桶用多少铁皮,是求圆柱的侧面积与一个底面积的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
【分析】可以用假设法进行计算,再做出判断。假设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都是10,圆柱的高是1,圆锥的高是3,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分别求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即可判断。
【解析】假设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都是10,圆柱的高是1,圆锥的高是3。
圆柱的体积:10×1=10
圆锥的体积:
×10×3=10
10=10
所以如果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那么它们的体积相等。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8.√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是其它的量一定或乘积、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比例。
根据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以及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的关系,再确定成什么比例。
【解析】圆的周长=2πr
圆的周长÷r=2π,2π一定,所以圆的周长和半径成正比例;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则周长÷边长=4(定值),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成正比例关系,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9.√
【分析】油菜籽的出油率是指榨出的油的质量占油菜籽质量的百分之几,即出油率=出油质量÷油菜籽的质量×100%,出油质量不可能和油菜籽的质量相等,会有一定的损耗,所以出油率一定不会超过100%。
【解析】根据分析可得:
油菜籽的出油率一定不超过10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0.√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析】因为(a,b均不为0),所以4b=a,a∶b=4(一定),比值一定,所以a与b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
11.×
【分析】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后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其中的一组对边是圆柱的高,另外一组对边是圆的周长=。当圆的周长=圆柱的高时,则侧面展开是正方形,反之是长方形。
【解析】底面周长:3.14×2×1=6.28(cm)
6.28≠3.14
所以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2.√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内项积=两外项积,当被减数=减数时,差=0,据此分析。
【解析】在一个比例中,两内项积=两外项积,两内项的积减去两外项的积,差是0,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3.√
【分析】根据对百分数的认识可知,百分数后面不可以带单位,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小数与百分数可以互化,但0.65千克不可以表示成65%千克。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百分率即可,百分数后面不能加单位。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20%=0.2(千米)
因此1千米的20%就是0.2千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利息=本金×利率×存期,由此先求出10000元存3年的利息。再将本金加上利息,求出到期后妈妈一共可以拿到多少钱。
【解析】10000×4.8%×3+10000
=1440+10000
=11440(元)
所以,到期后妈妈就可以拿到11440元。
故答案为:√
16.√
【分析】根据圆柱的特征,它的上、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解析】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扩大后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r,高不变,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分别求出原来圆锥的体积和扩大后圆锥的体积,再用扩大后圆锥的体积除以原来圆锥的体积,求出体积扩大多少倍,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扩大后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r,高为h。
[π×(3r)2×h×]÷(π×r2×h×)
=[π×9r2×h×]÷(πr2h)
=[3πr2h]÷(πr2h)
=3÷
=3×3
=9
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不变,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9倍。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已知一个书包定价50元,按40元售出,用售价除以定价,求出售价是定价的百分之几;再根据折扣的意义,将百分比转化成折扣。
【解析】40÷50×100%
=0.8×100%
=80%
80%=八折
一个书包定价50元,按40元售出,打了八折。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利息=本金×利率×存期,代入数值进行判断即可。
【解析】500×2.55%×3
=12.75×3
=38.25(元)
正确列式为“500×2.55%×3”,原题列式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车轮的周长×车轮的转数=路程,车轮周长=2×圆周率×半径。据此,再结合“乘积一定的两个量成反比例”解题即可。
【解析】2×圆周率×半径×车轮的转数=路程,那么半径×车轮的转数=路程÷2÷圆周率(一定),所以汽车行驶一段距离,车胎的半径和车轮转动的转数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
21.√
【分析】七折就是70%,用现价除以原价,算出实际折扣,再与70%进行比较即可。
【解析】
70%=7折
即一件外套原价是360元,现价是252元,是打七折出售的,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以乙桶为单位“1”,甲桶油比乙桶多25%,也就是甲桶是乙桶的(1+25%),则甲桶就是1.25。求乙桶比甲桶少百分之几就是求一个数比另外一个的数少几分之几,用(大数-小数)÷单位“1”,且单位“1”是甲桶,即(甲桶-乙桶)÷甲桶。注意:前后两个条件的单位“1”不一样。
【解析】1+25%=125%=1.25
(1.25-1)÷1.25
=0.25÷1.25
=0.2
=20%
则乙桶油就比甲桶少20%。
故答案为:√
23.√
【分析】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据此分析。
【解析】
正比例图像如图,成正比例的两个量,它们对应的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4.×
【分析】一种彩票的中奖率是1%,属于不确定事件,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买了100张彩票只能说明比买1张的中奖的可能性大。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某种奖券的中奖率为1%,买100张不一定能中奖。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5.×
【分析】出油率=油的质量÷花生的质量,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解答。
【解析】出油率=油的质量÷花生的质量,不可能所有的花生都变成了油(没有残渣),即油的质量不可能等于花生的质量,所以出油率不可能等于10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6.×
【分析】x÷y=k(一定),x和y成正比例关系;xy=k(一定),x和y成反比例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根据比的前项÷比值=后项,转化后即可确定比例关系。
【解析】根据可得A÷B=,A与B成正比例,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7.√
【分析】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都叫自然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xy=k(一定),x和y成反比例关系,据此举例说明即可。
【解析】0虽然也是自然数,但是0没有倒数,所以0不能算在此列,而对除0以外的自然数而言,这个自然数和它的倒数的乘积都是1,也就是乘积一定,因此自然数和它的倒数都成反比例,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8.×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解析】因为做完的题+没有做的题=题目总数(一定),是和一定,所以做完的题和没有做的题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
29.√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析】因为耗油总量÷所行的路程=汽车每千米耗油量(一定),所以汽车所行路程与耗油量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
30.√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此题中是两个数量之间的比值是一定的,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期(比值一定),所以存入银行的本金和利息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
31.×
【分析】统计图特点:
(1)条形统计图特点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作用是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2)折线统计图特点是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特点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解析】表示小军8岁到13岁的体重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更能直观的看出体重的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
32.×
【分析】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判断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得:要表示全校各年级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3.√
【分析】圆锥的高与圆柱的高的比是3∶1,即圆锥的高=圆柱的高×3;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即圆锥的底面积×圆锥的高×=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高;也就是圆锥的底面积×圆柱的高×3×=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高,所以圆锥的底面积×圆柱的高=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高;因此圆锥的底面积=圆柱的底面积,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圆锥的高与圆柱的高的比是3∶1,圆锥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相等。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4.√
【分析】扇形统计图是以一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表示物体的总数量,以相应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百分数表示各有关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的统计图,据此判断。
【解析】由分析可得:用扇形统计图统计数量时,可以看出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5.√
【分析】根据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侧面积)÷2,代入数据,求出圆柱的底面积,再根据圆柱的底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2,半径2=面积÷π,进而求出底面半径,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131.88-75.36)÷2
=56.52÷2
=28.26(cm2)
28.26÷3.14=9(cm2)
因为3×3=9,所以圆柱底面半径是3cm。
一个圆柱的表面积是131.88cm2,侧面积是75.36cm2,那么它的底面半径是3cm。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6.×
【分析】可假设两个圆柱的高为h,大圆柱的底面半径是小圆柱底面直径的2倍,设小圆柱底面半径为r,则大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r×2,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分别求出大圆柱的体积和小圆柱的体积,进而进行解答。
【解析】假设两个圆柱的高为h,小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则大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r×2。
大圆柱的体积:π×(2r×2)2h
=π×(4r)2h
=16πr2h
小圆柱的体积:π×r2×h
=πr2h
πr2h÷16πr2h=
小圆柱的体积是大圆柱体积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7.√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圆柱侧面积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则圆柱的底面周长等于圆柱的高;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周长=π×半径×2,代入数据,求出圆柱的底面周长,也就是圆柱的高,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3.14×5×2
=15.7×2
=31.4(cm)
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若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cm,则高是31.4cm。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8.×
【分析】“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若按长10cm方向卷成圆柱,则圆柱的高为10cm,底面圆的周长为6cm。若按宽6cm方向卷成圆柱,则圆柱的高为6cm,底面圆的周长为10cm。先根据“圆的半径=圆的周长÷÷2”求出半径,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求出体积。最后把两者的体积进行比较。
【解析】按长10cm方向卷成圆柱的体积为:×(6÷÷2)2×10
=×2×10
=
按宽6cm方向卷成圆柱的体积为:×(10÷÷2)2×6
×2×6
=
<,两个圆柱的体积不相等。
故答案为:×
39.√
【分析】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的底面积=圆锥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圆锥的高;设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锥的底面积为S,高为h,求出长方体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再用长方体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即可解答。
【解析】设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锥的底面积为S,高为h。
长方体体积为:Sh
圆锥的体积为:Sh×=Sh
Sh÷Sh
=1÷
=1×3
=3
等底等高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0.√
【解析】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近视率=近视的人数÷参加测试的总人数×100%,所以,近视率表示近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1.×
【分析】首先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然后根据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判断出80%的意义是什么即可。
【解析】不知道总人数,故无法确定得“优”的是多少人。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2.×
【分析】百分数化为小数时,现将百分号去掉,再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小数,据此可得出答案。
【解析】百分数化为小数时,现将百分号去掉,再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小数,如125.5%化为小数是1.255,则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43.√
【分析】如果x与y成反比例,则x与y的乘积一定,据此判断x与4y的乘积是否一定,若二者乘积一定,则为反比例关系。
【解析】x与y成反比例,令xy=a(一定)
则:x×4y=4xy=4a(一定)
所以,x与4y的乘积一定,x与4y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
44.×
【分析】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据此判断。
【解析】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本题没有明确是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5.×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若圆柱的体积与底面积的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关系;
若圆柱的体积与底面积的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关系;
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进行解答。
【解析】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一定)
当圆柱的高一定,它的体积和底面积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
46.×
【解析】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本金不变,利率上涨,但存期未知,所以利息的变动无法确定,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7.√
【分析】0.12的后面加百分号变成了0.12%,0.12%=0.12÷100=0.0012,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这个数缩小为原来的。据此判断。
【解析】0.12%=0.12÷100=0.0012
0.0012÷0.12=0.01=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8.×
【分析】含糖率=糖的重量÷糖水的重量×100%,代入数据,求出含糖率,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1÷(1+4)×100%
=1÷5×100%
=0.2×100%
=20%
把1千克糖放入4千克水中,糖水的含糖率为20%。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9.×
【分析】圆柱所占空间是圆柱体积,围成圆柱的面是圆柱的表面积。因为表面积和体积不是同类量,所以无法进行比较。据此判断。
【解析】因为表面积和体积不是同类量,所以无法进行比较。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0.×
【分析】已知一本书200页,看了20页,那么还有(200-20)页没有看,用没有看的页数除以总页数,即可求出没有看的页数是总页数的百分之几,据此判断。
【解析】(200-20)÷200×100%
=180÷200×100%
=0.9×100%
=90%
一本书200页,看了20页,还有90%没有看。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1.×
【分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后面不带单位名称。
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也可以表示一个分率,表示具体的数量时后面带单位名称;表示分率时,后面不带单位名称。
【解析】一条绳子长米,也可以写成0.63米,但不能写成63%米。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2.×
【分析】打几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1-85%=15%
商品打八五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5%,降价15%销售,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3.√
【分析】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可知在一个数的后面添上百分号,就是把原来的数缩小到原来的。
【解析】在56的后面添上百分号,这个数就缩小为原来的。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4.×
【分析】把乙的体重看作单位“1”,则甲的体重为1×80%;然后求出乙的体重比甲多多少,再除以甲的体重,最后再乘100%,据此计算并判断即可。
【解析】1×80%=80%
(1-80%)÷80%×100%
=20%÷80%×100%
=0.25×100%
=25%
则乙的体重比甲多25%,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5.×
【分析】降价10%价格比原价少10%,再涨价10%价格比降价后的价格多10%,假设商品的价格为a元,计算出变化后的价格,再作判断即可。
【解析】假设商品的价格为a元,降价涨价后的价格是
a(1-10%)×(1+10%)
=a×0.9×1.1
=0.99a(元)
原来的价格是a元,先降价再涨价后的价格是0.99a元,价格变化了。
故答案为:×
56.√
【分析】九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90%,则把原价看作单位“1”,现价比原价少(1-90%),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40×(1-90%)即可求出现价比原价少多少元。
【解析】40×(1-90%)
=40×10%
=4(元)
一件原价40元的衣服打九折出售,则现价比原价少4元。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7.×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由此判断即可。
【解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
医生需要监测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8.√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学校气象小组要公布上周每天平均气温的高低和变化情况,那么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
59.√
【分析】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例如注意时间、单位,反映的事件、比例如何,是包括发展速度还是增长速度,还是增长的额度等,即统一标准。
【解析】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单位,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60.√
【分析】扇形统计图是以一个圆的面积表示物体的总数量,以相应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百分数表示各有关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解析】扇形统计图只能表示各部分与总数的关系,不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61.√
【分析】条形统计图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特点:可以看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解析】统计一个人的体温变化情况最好用折线统计图,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62.√
【分析】条形统计图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特点:可以看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解析】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反映一个地区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63.×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是其它的量一定或乘积、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比例。
【解析】因为3x=5y
则x∶y=,也就是x和y的比值一定,所以x与y成正比例。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4.√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根据倒数的意义可知: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即两个内项的乘积为1。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两个内项的乘积为1,则两个外项的乘积也为1。
【解析】根据倒数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两外项之积一定为1。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65.×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解析】医生通常用折线统计图记录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6.√
【分析】m=n×78,所以。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m和n的比值一定,所以m和n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
67.×
【分析】根据分数和比的关系,可得x∶3=4∶y,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可知xy=3×4;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析】=
解:x∶3=4∶y
xy=3×4
xy=12
x和y的乘积一定,它们成反比例。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8.×
【分析】根据百分数的含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不能带单位名称,即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进而判断即可。
【解析】因为百分数不能带单位名称,即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一堆煤有3.25吨,也就是3.25%吨,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9.×
【分析】根据题意,设上层原来有100本,下层原来有(100-a)本;分别把上层、下层原有的本数看作单位“1”,从上、下层各拿走20%,则上、下层分别剩下它们原来的(1-20%),单位“1”已知,用乘法分别求出上、下层剩下书的本数,再相减即可。
【解析】设上层原来有100本,下层原来有(100-a)本;
从上层拿看着20%后,上层剩下:
100×(1-20%)
=100×0.8
=80(本)
从下层拿看着20%后,下层剩下:
(100-a)×(1-20%)
=(100-a)×0.8
=(80-0.8a)本
上下两层剩下书的本数相差:
80-(80-0.8a)
=80-80+0.8a
=0.8a(本)
上下两层剩下书的本数相差是0.8a本。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0.×
【分析】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97份,表示具体数量,据此判断。
【解析】由分析可得:和97%相等,但是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不相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1.√
【分析】将一个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圆柱底面直径=高=正方体棱长,假设正方体棱长是4厘米,根据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分别求出正方体和圆柱体积,写出正方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比,化简即可。
【解析】假设正方体棱长是4厘米。
4÷2=2(厘米)
(4×4×4)∶(π×22×4)
=64∶(π×4×4)
=64∶16π
=(64÷16)∶(16π÷16)
=4∶π
将一个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正方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比是4∶π,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72.×
【分析】要想知道哪杯糖水甜一些,这是求含糖率的问题,哪杯糖水的含糖率高,那杯糖水就甜一些,含糖率=糖的重量÷糖水的重量×100%,由此求出它们的含糖率再比较。
【解析】3÷(3+21)×100%
=3÷24×100%
=0.125×100%
=12.5%
2÷(2+14)×100%
=2÷16×100%
=0.125×100%
=12.5%
12.5%=12.5%,
所以两杯糖水一样甜。
故答案为:×
73.√
【分析】扇形统计图是以一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表示物体的总数量,以相应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百分数表示各有关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解析】根据分析得,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74.×
【分析】根据发芽率公式:发芽率=,对发芽率进行判断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得:
当种子数量一定,发芽种子数越多,发芽率就越高,但是如果不能确定种子总量,发芽种子越多,发芽率越高的说法就是错误的,因为不能确定。
故答案为:×
75.√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据此解答。
【解析】圆的周长=π×半径×2;车轮的半径一定,则车轮的周长一定。
车轮所行驶的路程÷车轮转动的周数=车轮的周长(一定);车轮转动的周数与行走的路程成正比例。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76.×
【分析】百分率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A是B的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A÷B×100%,据此解答。
【解析】优秀率=优秀人数÷总人数×100%,优秀人数≤总人数,则优秀率不可能大于100%;
成活率=成活棵数÷总棵数×100%,成活棵数≤总棵数,则成活率不可能大于100%;
及格率=及格人数÷总人数×100%,及格人数≤总人数,则及格率不可能大于100%;
增长率=增长部分产量÷原来产量×100%,增长部分产量有可能比原来产量多,则增长率可能大于100%。
故答案为:×
77.×
【分析】根据成活率=成活棵数÷种的总棵数×100%,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100÷(100+5)÷100%
=100÷105×100%
≈95.2%
(100-5)÷100×100%
=95÷100×100%
=95%
无论是补种前还是补种后成活率都不是100%。
故答案为:×
78.√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若对应的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若对应的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析】因为总收入÷工作时间=每天劳动报酬(一定),符合正比例关系的特征。
故答案为:√
79.×
【分析】根据圆柱的底面直径求出底面周长,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据此解答。
【解析】底面周长:3.14×5=15.7(厘米)
因为15.7厘米≠5厘米,所以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不是正方形。
故答案为:×
80.√
【分析】两个相关联的量,若它们的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关系,若它们的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关系。
【解析】由分析可知:
每只猴分桃的个数×猴子的只数=这筐桃的个数(一定),它们的乘积一定,所以猴子的只数和每只猴分桃的个数成反比例。所以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81.√
【分析】根据抽屉原理,把12个月看作12个抽屉,把13人看作13个元素,要使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尽量少,要尽量平均分,据此解答。
【解析】13÷12=1(人)……1(人)
1+1=2(人)
六(1)班男子篮球队13人,至少有两个同学同月生。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82.×
【分析】一堆煤用去了10%,是把原来的煤看成了单位“1”,剩下的煤=原来的煤×(1-10%),再求剩下煤是用去煤的几分之几,可以用剩下的煤除以用去的煤即可。
【解析】(1-10%)÷10%×100%
=90%÷10%×100%
=900%
剩下煤是用去煤的900%。
故答案为:×
83.√
【解析】因为总金额÷订阅《少先队员》杂志的数量=每份的单价(一定),所以订阅《少先队员》杂志的数量和总金额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
84.√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析】因为总收入÷工作时间=每小时劳动报酬(一定),即比值一定,所以总收入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
85.×
【分析】八折就是80%;一件衣服打八折出售,是按原价的80%出售,比原价少了1-80%=20%,据此解答。
【解析】八折就是80%
1-80%=20%
一件衣服打八折,就是少原价的20%。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86.√
【分析】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解析】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部分数量与总数间关系,所以要反映微山县去年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与全年天数的关系,绘制扇形统计图较合适。
故答案为:√
87.√
【分析】根据圆锥体体积公式:,圆锥体的底面积不变,高扩大到原来的n倍,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n倍,据此得解。
【解析】根据圆锥体体积公式:,圆锥体的底面积不变,高扩大到原来的3倍,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88.√
【分析】把原价看作单位“1”,降价50%,意思是现价是原价的(1-50%),求出现价,再用现价除以原价,得出结论。
【解析】设原价是“1”。
1×(1-50%)
=1×0.5
=0.5
0.5÷1=0.5
现在的价格是原价的一半,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89.×
【分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带单位名称。
【解析】一袋大米,已经吃掉了千克;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90.×
【分析】含盐率=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100%,假设出原来盐和盐水的质量,加入同样多的盐和水后求出现在盐水的含盐率,最后比较含盐率是否相等,据此解答。
【解析】在含盐25克的100克盐水中加入20克盐和20克水。
现在盐的质量:25+20=45(克)
现在盐水的质量:100+20+20=140(克)
现在的含盐率:45÷140×100%
≈0.321×100%
=32.1%
因为32.1%≠25%,所以盐水的含盐率改变。
所以答案为:×
91.×
【分析】先理解合格率,合格率是指合格的产品个数占产品总个数的百分之几,计算方法为:合格产品数÷产品总个数×100%=合格率,合格率最大是100%,据此作答。
【解析】合格率是指合格的产品个数占产品总个数的百分之几,最大值是100%,所以某产品的合格率是105%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92.×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根据比例的性质,可知如果a做比例的外项,那么和a相乘的4也做比例的外项;如果b做比例的内项,那么和b相乘的7也做比例的内项;据此写出比例再做出判断。
【解析】由分析可知:
如果4a=7b,那么a∶b=7∶4
故答案为:×。
93.×
【分析】相关联的两个量,如果它们的乘积一定,则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
【解析】ab 3=15,所以有:ab=18,因此a与b成反比例,因此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94.×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由题意可得:1.2×5=0.75×8,所以1.2∶0.75和8∶5可以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解析】1.2×5=0.75×8,
所以1.2∶0.75和8∶5可以组成比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95.√
【分析】两个相关联的量,如果它们的比值一定,成正比例;如果它们的乘积一定,成反比例,据此判断。
【解析】稻谷质量÷大米质量=出米率(一定),比值一定,所以稻谷质量与大米质量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
96.√
【分析】圆锥纵切面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圆锥底面直径,三角形高是圆锥的高,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相等,纵切面如图,切面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根据分析,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相等,过顶点和直径把这个圆锥切开,切面一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97.√
【分析】分数后面带单位表示具体的量,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后面不能带单位。据此作答。
【解析】商店存的水果为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5份,其中4份的和,表示的是具体的量,后面要带单位;80%是一个分率,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后面不能带单位。所以题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98.×
【分析】设原价是1,打五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是把原价看成单位“1”,由此用乘法求出现价,现价正好保本,说明现价就是成本价;用原价减去成本价再除以成本价就是获取的利润。
【解析】设原价是1,则成本价是:1×=0.5
(1-0.5)÷ 0.5
=0.5÷ 0.5
=1
可获得1倍的利润;
故原题说法错误。
99.×
【分析】今年棉花每公顷的产量是去年的120%,将去年的产量当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可知,今年比去年增产120%-1=20%。
【解析】120%-1=20%,即今年产量比去年增产两成。
故答案为:×
100.√
【分析】车轮的周长与转数的乘积等于大桥的长度,车轮的周长=2π×半径,由题意可知,大桥的长度=2π×半径×转数,2π一定,大桥的长度一定,则车轮的半径×转数=大桥的长度÷2π(一定),车轮的半径×转数的乘积一定,因为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个数成反比例,即可解答。
【解析】因为2π×车轮半径×转数=大桥的长度(一定),所以车轮半径×转数=大桥的长度÷2π(一定),车轮半径与转数的乘积一定,通过一座大桥,车轮和转数成反比例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