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纸船》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刊载 B.一年半载 C.载重 D.转载
答案:C
解析:
分析:C项“载”读zǎi,其他都读zài。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诗中“从不肯”“总是”所含深意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
B.外国纸贵,要省着用。
C.我喜欢收藏各种纸。
D.我要把纸邮到国内,让家人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两个词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故答案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3.纸船不会漂向母亲身边,“我”还是不灰心“叠着叠着”。理解正确的是( )
A.诗人要纸船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心田中,愿望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唯一方式 。
B.我在国外没事,叠船是为了找点事做。
C.我喜欢做手工艺品。
D.我想试试,外一有一只漂到母亲身边呢。
答案:A
解析:
分析:这种执着原于对母亲的思念。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4.对“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想象,造成一种悬念。
B.这是对母亲的安慰,担心破坏了母亲的好梦。
C.这是诗人奇特的想象,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D.显示了诗人奇特的设想,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祖国形象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学生要在通读理解全诗基础上作答。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把握。
5.该诗抒发感情的方式是:( )
A.象征法
B.托物寓情法
C.比喻法
D.拟人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通过“纸船”表达思念之情。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抒情方式的理解。
6.下面对《纸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入题,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铺垫。
B.第二节四句,诗人点明了纸船应去的方向,都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
C.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她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了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
D.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运用托物寓情的方法,使得感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答案:B
解析:
分析:“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沾湿到船头”都不是诗人的心愿。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7.节奏划分有误的是( )
A.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怀里。
B.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C.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D.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D项应为“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所以应该选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节奏的把握。
二、填空题
8.文学常识积累。 冰心,原名 ,福建长乐人,现代 _________、 ______、 、 。著有诗集《 》、《 》。她的文学创作最永恒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谢婉莹|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繁星|春水|母爱
解析:
分析: 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学常识。
点评: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等考点的掌握。
9.诗人借纸船寄托了_____________的情感。
答案: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解析:
分析:该是主要表现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点评:学生如果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诗歌主题。
10.课文中的四首诗分别出自她的诗集《________》、《________》。
答案:繁星|春水
解析:
分析:识记一定文学常识。
点评:学生要识记关于冰心的文学常识。
11.第三节是诗人的想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新奇瑰丽、大胆奇异的想象,充分表明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解析:
分析:想象是在真实基础上产生的,目的是表达强烈的感情。
点评:考查学生对想象的理解。
12.填空:母亲,倘若你梦中_________/不要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梦见一只纸船|惊讶它无端入梦|你挚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千山万水求它载着它的爱和悲哀归去
解析:
分析:熟记冰心诗的内容即可
点评:考查学生的背诗能力。
三、阅读理解
阅读文段,选择正确答案。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3.诗人为什么要“留着”纸?
答案:因为要将纸叠成纸船,用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解析:
分析:“留着纸”是为了“叠船”,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点评: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把握。
14.“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诗人要“纸船”到什么地方去?
答案: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心田中。
解析:
分析:作者思念母亲,希望纸船带着她的思念走进母亲的梦里。
点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
15.“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诗人为什么“含着泪”?
答案: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而对茫茫的大海,她孤独,是思念之泪。
解析:
分析:“含着泪”是抑制不住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点评:学生要在把握主题的基础上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