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6-21 12:5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道“旋律的重复与模进”是音乐创作的基本手法,并能在今后的音乐作品中关注这一基本手法,在音乐创作中愿意尝试运用。21cnjy.com
(2)熟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能选择合适的演唱方法或与同学合作表演等方式,富有激情地演唱歌曲。
(3)能听辨出两条旋律哪一首是重复,哪一首是模进;会分别写出《茉莉花》和《土风舞》前四小节的重复句和模进句;感知《夏日泛舟海上》中旋律的重复与模进,并能找出课后练习3种旋律线的原型与模进,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能独立完成编创活动“我的创作”,并与小组交流学习的形式将自己编创的乐句相互学习分享。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旋律的重复与模进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1.听、仿、唱、编
(1)教师拍击节奏“XXX|XX
X|”,学生进行模仿。
(2)熟悉节奏型后,让学生从《夏日泛舟海上》歌曲中找出与此节奏相对应的旋律,并唱一唱。
①333|542|
②222|431|
③321|177|
④216|655|
(3)请学生看课本25页知识点:旋律的重复与模进
要求: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理解什么是重复,什么是模进。有不清楚的可提出问题,教师解答。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是否知道重复与模进的两个概念。
让学生观察刚才在《夏日泛舟海上》找出的两组旋律:1和2,3和4进行比较,选择问题的答案:
1和2是旋律的重复模进
3和4是旋律的重复模进
(4)教师可以用这一节奏型或指导学生用这一节奏型编唱旋律“111|3
2
1|”或“333|5
4
3|”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重复和模进的创作手法,并能用这两种手法编唱旋律。
(5)学生学习检测(课本26页)
要求:能听辨出两条旋律哪一首是重复,哪一首是模进;会分别写出《茉莉花》和《土风舞》前四小节的重复句和模进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2【活动】2.赏、找、唱
(1)完整听赏歌曲《夏日泛舟海上》,识读歌谱。
(2)在歌曲中找出下列三种旋律线的原型与模进,然后在乐谱上标出(原型用红色笔,模进用其他颜色笔),在上面写上编号。21·cn·jy·com
(3)导入歌曲的学习:
分段学唱歌曲旋律,并用手划出旋律线。教师教唱前16小节的旋律,后8小节留给学生自学,教师进行指导、检查。www.21-cn-jy.com
(4))加入歌词一起演唱,教师伴奏。
在学习歌曲过程中,采用对比听辨的方法,如第一乐句的演唱应是跳跃、短促的,教师用两种不同的演唱让学生对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顿音、延长音在歌曲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3【活动】3.演、评、编
(1)介绍歌曲作者威尔第。
(2)讨论这首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描写人们在海上划着船,尽情游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1·c·n·j·y
(渗透安全教育:我们虽然向往大自然,但是不能私自到江河湖海玩水或划船,外出玩耍一定要家长陪同)
(3)分组讨论歌曲的表情处理
(4)再齐唱歌曲,用身体律动边唱边感受三拍子的节拍感。
(5)歌词编创(可留到后一节课)
活动4【活动】4.小结
本课我们熟唱了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感知音乐中旋律的重复与模进。“重复”起到了统一音乐与加深印象的作用,“模进”起到了既统一又有变化的作用。“重复”与“模进”都是音乐创作的基本手法。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