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学科素养形成练习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期中(第一单元~第三单元)
第一部分 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B D C B A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B D A A D C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2大题,共 36分)
18.(16分)
(1)特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轻工业。(2分)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2分) B.武汉长江大桥等(2分)
(2)政策:公共食堂(或“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影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
(3)发展趋势:公有制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私有制经济地位下降。(3分)
历史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3分)
19.(20分)
(1)①抗日战争(1分) ②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分)
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和改革开放,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分)
(2)一手史料:①③(2分) 二手史料:②④(2分)
(3)(4分,任选一幅图片进行解读即可)
【示例 1】我选图片①。北伐战争中,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先锋在汀泗桥、
贺胜桥等战役中表现出色,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
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示例 2】我选图片②。1928 年 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与毛泽东
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这一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
革命武装力量,巩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示例 3】我选图片③。1940 年 8月至次年 1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地
区发动了百团大战,主要目标是破坏日军交通线和摧毁日伪据点。百团大战有力打击
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
信心。
【示例 4】我选图片④。1949 年 10月 1日,首都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华人民
共和国开国典礼。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4)主要原因: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中国共
产党的统一领导和规划是建设成就的重要保障。②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解放了
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巨大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③重点发展重工业,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④国家重视科
技和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推动了科技进步和创新。⑤对外关系的调整为中
国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支持和发展空间,如与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以及后
{#{QQABDQSEggAoAAJAARhCAw0gCgCQkAAACYoOgBAYIAIAwBNABCA=}#}
来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改善。(3分,能归纳一个方面的原因即可)
理解:①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主义建设
理论观点,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关系等。②开
展土地改革,实行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较为完整的工业
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③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
破,如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炸和人造卫星的发射,提升了国际地位和科技实力。④
教育、卫生、文化方面的投入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了社会主义事
业的全面发展。⑤外交方面,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实现中美、中日等关系正常化,提升了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3分,能写出一个方面
的理解即可)
{#{QQABDQSEggAoAAJAARhCAw0gCgCQkAAACYoOgBAYIAIAwBNABCA=}#}2024一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学科素养形成练习
期中(第一单元~第三单元)
(满分:70分)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写在后面的答题表里。
1.右边是1949年10月3日赵延年创作的漫画《昨天和今天》,
其中左图的两个人物分别是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这幅漫画表
达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自主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中华“美”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
2.1953年9月,毛泽东在《抗美援朝的胜利和意义》中强调,“(抗美援朝战争)推迟了帝国主义新
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
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这段材料意在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扩张
B.使新中国完全实现了民族独立
C.推动中国向新民主主义国家迈进
D.保障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3.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土地剥削制度。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将农村阶级划分为地主、富农、
中农、贫农和无地的雇农。此分类成为农村土地再分配的基础。这种土地政策的调整()
I
A.彻底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
B.适应了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需要
C.完善了农村的所有制结构
D.标志着农村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
4.下列有关土地改革运动的资料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以土地改革运动为题材的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
B.专门研究土地改革运动的学者撰写的一系列著作
C.图书馆查阅资料时摘抄的对土地改革运动的评价
D.广西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运动档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第1页(共6页)
5.人民币图案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精
神力量和国家形象。右边是第二套人民币
(1953年版)的部分纸币,其反映的时代主
题是()
A.消灭封建土地的剥削制度
B.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
C.集中力量发展国家重工业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6.下面是我国1952年和1957年的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产生的这一变化对我国主要的影响是(
项目
粗钢(万吨)
原煤(亿吨)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原油(万吨)
1952年
135
0.66
73
44
1957年
535
1.31
193
146
A.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
B.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C.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
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工人的积极
性充分发挥出来,产量超过设计能力的40%。这说明公私合营()
A.提高了企业生产的效率
B.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确立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D.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8.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
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A.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B.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体现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D,体现政治协商的主要职能
9.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农村整风整社和若干政策问题的讨论纪要》指出:“社员家庭副
业和家庭手工业的性质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性质不同,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们是
大集体下的小自由。”这表明当时()
A.注重国民经济政策调整
B.人民公社体制得以废除
C.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左倾错误思想继续蔓延
10.《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简史》提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有5年经济增长不超过4%,其中3年负增长:
1967年增长负5.7%,1968年增长负4.1%,1976年增长负1.6%。据此可知“文化大革命”期间()
A.经济建设无任何成就
B.民主与法制遭到了严重践踏
C.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调
D.我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11,观察右下图,据图中的信息可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呈现出来的特点是(
A.过程一帆风顺
B.在曲折中前进
C.水平大幅提高
D.稳步发展前进
152193719601%519711973时间/年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