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
历史试卷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B B A C D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B D A C A B A A
2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2)增强企业活力(1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分)
(3)地理位置优越;或自然环境优美;或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关系密切(答任意1点即可得1分)深圳(1分)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4)促进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或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分)
(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6)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完善对外开放机制(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22.(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2)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3分)
(3)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港澳稳定繁荣。(3分)
(4)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2分)
23.(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3分)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中美(5分)
(3)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2分)答任意1点即可得1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密………………………封……………………线…………………内……………………不……………得…………………
…答………………题……………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 在1949年9月某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里的“站立起来了”的含义是指( )
A. 中国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政权 B.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C.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2.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它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旧时代”与“新时代”分别是指(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3.下面是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的歌词。这反映了抗美援朝( )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A.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基本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 D.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
4.如图分别是1949﹣195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棉花总产量(单位:万吨)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是( )
A.一五计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
5.如图是1964年的第三套贰角人民币,纸币上的图案是武汉长江大桥。它的入选体现了( )
A.“大跃进”的需要 B.“一五计划”的成就
C.设计印刷技艺高超 D.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
6.如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7.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热词。1978年可能出现的热词是( )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C.真理标准、解放思想、经济建设 D.阶级斗争、拨乱反正、上山下乡
8.以下内容是某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找到的一则材料:1978年,中国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出国考察热潮。据统计,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出国考察的人员就达529批,共3213人。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领导人先后20次访问了51个国家,其中邓小平出访4次,访问了7个国家。题干最适合用来论证的主题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全方位外交的实现”
C.“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D.“改革开放的侦察兵”
9.1980年,日本光村图书考察团访问中国,与中国有关机构面谈“日语教科书”的合作方案。1982年,北京、上海电视都传出了情景英语教学节目《Followme》的声音。相关历史背景是()
A.中美建交 B.中日建交
C.对外开放 D.重返联合国
10.如图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1.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地处山西省会城市太原,从建厂开始,太钢渣场逐渐形成一座体积达1000万立方米的“庞然大物”,对太原市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太钢人依靠创新驱动和产品结构的优化,不仅使得渣山变青山,而且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家电等各个领域及三峡、奥运等国家重点工程。据此可知,太钢遵循的发展理念是( )
A.进行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享发展
C.进行体制改革,实现协调发展 D.坚持对外开放,强化国际合作
12.有学者认为:“中国解决民族问题、建设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一致的,内政的主张与外交的倡导相统一,符合‘外交是内政的延伸’这一基本公理。”此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 )
A.中国为参与全球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B.全球治理的基础是巩固中华民族团结
C.中国共产党坚持经济创新和科技创新 D.是密切关联、互为促进的共同体目标
1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保障中欧班列稳定畅通运行等举措。这与我国改革开放后哪一重大事件在促进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方面有着最为相似的意义( )
A.设立经济特区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D.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实现直接“三通”B.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5.请给下列图片命名一个最为恰当的展览主题()
A.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B.社会主义科技发展历程
C.人民军队的建立与发展 D.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16.俄乌冲突的爆发与持续,使国防建设再次成为人们探讨的重要话题,湖南师大附中的国防科技创新实验班准备收集部分图片资料做一期黑板报。据如图判断,本期黑板报标题可以为( )
“辽宁舰” 歼﹣20战机 国庆阅兵中受阅的核导弹方队 地空导弹部队实弹发射
A.祖国统一两岸互通 B.和平外交独立自主
C.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D.社会生活便捷文明
17.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进行了下水仪式,令国人无比骄傲和自豪。那么我国第一艘交接入列的航空母舰是( )
A.“辽宁舰” B.“山东舰” C.“武昌舰” D.“广州舰”
18.DeepSeek作为一种工具,在技术上打破了许多人为设置的障碍和门槛,使得知识的获取更加便利,可及度提高。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追赶的机会,推动了全球科技合作的可能性。这体现出( )
A.协调、绿色的新发展理念 B.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C.坚持理论创新的发展理念 D.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9.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香港巩固了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地位,澳门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球前列。这表明港澳地区( )
A.依托祖国蓬勃发展 B.依靠人才创新突破
C.立足本地转型升级 D.借助交通腾飞跨越
20.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活动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恢复友好关系 .
C.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
D.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密………………………封……………………线…………………内……………………不……………得…………………
…答………………题……………
)
21、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998年12月,江泽民指出:“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简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这次全会指的是哪次会议?(1分)
材料二:1979年4月,党中央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大型国营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试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在全国推开。——《改革开放简史》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1分)改革在企业的分配方式上是如何体现的?(1分)
材料三:目前,我国已定点的四个经济特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关系密切…我国设置经济特区,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加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试论我国设置经济特区的主要原则》
(3)根据材料三,归纳四个经济特区被定点的原因。(1分)结合所学知识,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指的是哪个城市?(1分)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事业可能毁于一旦”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发表了震惊中外的南方谈话。”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促进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简史》
(4)根据材料四,概括南方谈话的影响。(1分)
材料五: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学术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目标模式的问题,这也是即将召开的十四大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简史》
(5)结合所学知识,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分)
材料六: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不会平坦,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做好了扎实的理论准备,这一伟大事业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新华社研究院《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成就和世界贡献》
(6)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应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1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的正确选择,是社会主义民主在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西藏于1965年成立自治区,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西藏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生产总值由1965年的3.2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920.8亿元,增长281倍。
——摘编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
材料三: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着眼实现国家完全统一,以超凡的智慧和胆略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首先成功地运用于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先后顺利回归祖国并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从此,香港、澳门在祖国怀抱里不断向前发展,保持了长期稳定繁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及这部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2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新中国制定政治制度和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23.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1949年10月1日)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有哪些外交成就体现了这一政策?(3分)
材料二:新中国外交大事件一览表(部分)
阶段 时间 重大事件(影响)
20世纪50年代 1950年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3年 首次提出 原则
1955年 参加万隆会议,提出 方针
20世纪70年代 1971年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1972年 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 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将材料二中的 处内容补充完整。(5分)
材料三:小明同学的学习笔记
主题:新时期外交建交国家: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 主要活动: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截至2020年9月,中国军队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新时期外交的特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