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8张PPT。【聚焦】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1个亲代细胞 2个核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子代细胞有丝分裂——真核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产生体细胞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本节聚焦: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受精作用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 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区别?
2.配子能不能通过有丝分裂形成?
3. 魏斯曼从理论上作了怎样的预测?体细胞染色体图配子染色体图问题探讨: 魏斯曼的预测:
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体细胞染色体图配子染色体图减数分裂—— 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了一半。特点结果减数分裂发生的生物时间【探究点一】减数分裂发生的生物,时间、特点和结果分别是什么?减数分裂的小组展示G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四分体的概念?(口头)
假设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
G2:画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图像,并说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变化特点。
G3:画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图像,并指出与有丝分裂中期的不同之处。
G4:画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期的图像,并指出与有丝分裂后期的不同之处。
G5:画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图像
G6:画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
G7:探究点二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的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4个2种精细胞4个2种精子2个2种次级精母细胞前期Ⅰ联会 中期Ⅰ后期Ⅰ末期Ⅰ前期Ⅱ中期Ⅱ后期Ⅱ减Ⅰ前的间期 9【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场所:
睾丸
睾丸中有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细胞,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是体细胞的一种特殊类型。
过程: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
④精细胞的变形
精子形成过程中依次出现了哪几种细胞名称?1个初级精母细胞间期1个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4个精细胞变形4个精子【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精原细胞【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每条染色体都由2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初级精母细胞DNA数目加倍,产生染色单体14联会初级精母细胞前期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为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出现染色体,纺锤体。同源染色体: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联会(两两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体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有,有丝分裂各个时期都有同源染色体。15什么是同源染色体? 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联会(两两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但是也有形状和大小不一样的,例如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A和B、C和DA和C、A和D、B和C
B和D①和②、③和④
⑤和⑥、⑦和⑧ 同源染色体=1个四分体=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1对244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1 2 3 4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在同一着丝点上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1和3;1和4; 2和3;2和418联会初级精母细胞前期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为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出现染色体,纺锤体。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附着在纺锤丝上。前期Ⅰ中期Ⅰ中期Ⅰ减数第一次分裂【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你注意到了吗?中期Ⅰ与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方式有什么区别吗?中期Ⅰ后期Ⅰ后期Ⅰ减数第一次分裂【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前期Ⅰ 中期Ⅰ 后期Ⅰ 末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后期Ⅰ末期Ⅰ次级精母细胞末期Ⅰ减数第一次分裂【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染色体恢复染色质状态。纺锤体消失。
减数第一次分裂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1、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2、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3、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说间期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减数第二次分裂【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有染色体复制吗? 伸展的染色质又变成染色体的状态,纺锤体再次形成。前期Ⅱ减数第二次分裂【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上。中期Ⅱ减数第二次分裂【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
着丝点分裂,2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单体消失),形成2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 后期Ⅱ减数第二次分裂【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G6 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再次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即精细胞。 末期Ⅱ:减数第二次分裂【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1、染色体不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2、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变形精细胞 精子最终形成四个两种精子精细胞的变形【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4个2种精细胞4个2种精子2个2种次级精母细胞【探究】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场所:2.卵巢卵巢中有原始的雌性生殖细胞-卵原细胞,卵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卵原细胞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第二极体卵细胞【探究】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异同点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1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1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退化消失)有无精子卵细胞相同点:1、各个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相同
2、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版1.染色体(DNA)复制/DNA数目加倍发生在什么时期?
2.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发生在什么时期?
3. 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在什么时期?
4.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什么时期?
5.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在什么时期?
6.染色体数目减半:
7.产生染色单体:
8.不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减数第一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减数第一分裂结束时减数第一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减数第一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分裂后期、末期【探究】受精作用1、概念:
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实质:
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的过程。卵细胞卵细胞卵细胞卵细胞卵细胞卵细胞卵细胞卵细胞卵细胞卵细胞卵细胞卵细胞受精卵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探究】受精作用
3、特点:
(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2)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
1、同一双亲的后代具有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精子
N卵细胞
N父本
2N受精卵
2N细胞分化受精作用母本
2N减数分裂个体
2N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探究】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的意义1、减数分裂过程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
2、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P17P20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体细胞(精原细胞等)有无同源染色体?
有,有丝分裂各时期都存在同源染色体。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体细胞有性生殖细胞两次一次减半不变前期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时期;
后期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前期:无联会、四分体时期;
后期: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探究】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不同点图形辨析(有丝、减Ⅰ、减Ⅱ)二看
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减数第二次分裂
若均等分裂则为第一极体、次级精母细胞若不均等分裂则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三看染色体的行为有
联会、四分体→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减Ⅰ中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Ⅰ后期若无上述特殊行为→有丝分裂一看
染色体数目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偶数1.前期有丝分裂前期减Ⅰ前期减Ⅱ前期分裂时期的识别2.中期:减Ⅱ中期减Ⅰ中期有丝分裂中期3.后期减Ⅰ后期减Ⅱ后期有丝分裂后期12341 3 5 72 4 6 8注意:1和2;3和4不是同源染色体,也不是非同源染色体,而是一条染色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相同的子染色体。后期图一极一极地看作业中出现的问题1、前面的作业讲完未订正
2、减数分裂各时期名称的表述不正确/不全面:
联会Ⅰ;中Ⅱ;第一次中期,第一次减数分裂;减一分中。。。。
3、未按要求进行绘图:
探究点一:画出染色体数目为4的精原细胞。。。
4、没画中心体;
5、联会与四分体时期的区别未体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6、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未用不同的颜色(或黑白)表示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7、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产生的2条子染色体应完全相同
8、染色体数:4N ;DNA数:8a;染色单体数:8N (前期Ⅰ)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4个2种精细胞4个2种精子2个2种次级精母细胞前期Ⅰ联会 中期Ⅰ后期Ⅰ末期Ⅰ前期Ⅱ中期Ⅱ后期Ⅱ【探究点三】尝试找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的时期和细胞名称以及染色体数等于原始生殖细胞(即精原或卵原细胞)染色体数的时期和细胞名称分别是?1、存在同源染色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精/卵原细胞);
减数的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初级精/卵母细胞);
2、染色体数等于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数: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精/卵原细胞和初级精/卵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4个2种精细胞4个2种精子2个2种次级精母细胞前期Ⅰ联会 中期Ⅰ后期Ⅰ末期Ⅰ前期Ⅱ中期Ⅱ后期ⅡP17初级卵母细胞卵原细胞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第二极体卵细胞P20【探究】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种类(1)一个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2种类型。
(2)一个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有2n种。
(3)一个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1种类型。
(4)一个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有2n种。注意:一个个体与一个细胞的区别,雄性/雌性个体中含有多个精原/卵原细胞,各种可能性都会发生《学案》P12前期Ⅰ 中期Ⅰ 后期Ⅰ 末期Ⅰ同源染色体(1和2 ;3和4)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一个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有4种。【探究】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1、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经常发生交叉互换。后期Ⅰ 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变化规律48染色体变化曲线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2末期Ⅰ
结束↓后期Ⅱ
开始↓末期Ⅱ
结束↓4N2N4NN2N=4前期Ⅱ;中期Ⅱ后期Ⅱ;末期Ⅱ次级精母细胞48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2间期Ⅰ
结束↓末期Ⅰ结束↓末期Ⅱ
结束↓DNA 变化曲线2a4aa2a=448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2后期Ⅱ
开始↓末期Ⅰ
结束↓间期Ⅰ结束↓染色单体变化曲线2N4NN2N=4前期Ⅱ;中期Ⅱ后期Ⅱ;末期Ⅱ练习1、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
A.肝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C2、该细胞所分裂细胞处于__________ 分裂的____期减数第二次后练习1、无姐妹染色单体存在
2、数目为5,单数3、此细胞处在________的____期。后有丝分裂 4、判断下列细胞分别属于何种分裂的什么时期,形成的子细胞是什么? 甲: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__期,子细胞为___________减数第一次后次级精母细胞乙: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__期,子细胞为___________减数第二次后精细胞丙: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__期,子细胞为___________有 丝后体细胞丁: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__期,子细胞为___________减数第二次后卵细胞和极体减Ⅰ中期减Ⅱ中期有丝分裂
中期减Ⅱ前期减Ⅰ前期
(四分体)减Ⅱ前期有丝分裂
前期若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说明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二)精子形成的过程睾丸1.场所:2.过程及其特点: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4个精子细胞(染色体数:n)体细胞(染色体数:2n)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4个2种精子(染色体数:n)变形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3. 特点: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第一极体(染色体数:n)1个卵细胞+3个第二极体(染色体数:n)体细胞(染色体数:2n)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不均等分裂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处名称及分裂方式外均与精子形成过程相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的数量变化4n4n4n2n2n2nn2n2n2n2nnnn2nn4n4n4n4n2n2n002n4n→2n→2n→2n2n→→设:正常体细胞内含染色体、DNA 数目 2n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比较相同点:
1.染色体都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2.减数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半;
3.染色体、DNA分子行为变化完全相同:
前期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时期;
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后期Ⅱ着丝点都分裂。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1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1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退化消失)有无不同点:精子卵细胞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相同点
①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
②都有着丝点的分裂。卵原细胞联会,形成四分体初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卵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联会,形成四分体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精细胞精子次级精母细胞图形辨析(有丝、减Ⅰ、减Ⅱ)一数
数染色体数目奇数偶数减Ⅱ二看
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减Ⅱ
若均等分裂则为第一极体、次级精母细胞若不均等分裂则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三判断有
联会、四分体→减Ⅰ前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减Ⅰ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Ⅰ后若无上述特殊行为→有丝分裂笔记过程及其特点: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4个精子细胞(染色体数:n)体细胞(染色体数:2n)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4个2种精子(染色体数:n)变形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1个
精原细胞1个
初级
精母细胞2个两种
次级
精母细胞4个两种
精细胞4个两种精子间期减Ⅰ减Ⅱ变形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 ━━98 交叉互换联会成四分体交叉互换发生在 之间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