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云南省文山州富宁上海新纪元外国语学校等八校高二第二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云南省文山州富宁上海新纪元外国语学校等八校高二第二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12 18:0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上海新纪元外国语学校等八校高二第二学期5月月考
历史试题
2025.0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著录之书3461种,79309卷;存目之书6793种,93551卷,两者共收书10254种,172860卷,其中从《永乐大典》目录中辑佚300余种传统文献。魏源曾说:“自乾隆中叶以后,海内士大夫兴汉学,而大江南北尤盛。”这表明,《四库全书》的编纂(  )
A.奠定了文化盛世的基础 B.全面反映清前期社会风貌
C.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根脉 D.推动了印刷术的革新进步
2.康熙年间,法国传教士白晋、雷孝思等人主导了《皇舆全览图》的绘制工作,该图基于地球球体的科学认知,采用了经纬度坐标系,对边疆地区(如西藏、新疆、蒙古)的测绘填补了传统舆图的空白。这说明清初传教士的活动(  )
A.动摇了天朝上国观念的根基 B.有利于拓展国人的认知视野
C.开创了中国实地测绘的先河 D.折射出清朝开明的文化政策
3.“阿拉伯学者伊本·西纳的《医典》既继承了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医学理论,又吸收了印度、波斯和中国的医药知识,成为中世纪欧洲医学教科书。”据此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
A.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B.促进了区域文化的融合
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 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
4.有学者认为:“自这个民族(俄罗斯)接受基督教以来,就处在一个主教管辖之下,这个主教服从于君士坦丁堡教会并受其规章制度的约束。”此外,凡与宗教有关的案件,均按教会法裁定;教会还可审理领地上的民事案件。主教们甚至还受托监督商业活动中度量衡的准确性。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神学思想呈现世俗化的发展倾向 B.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地区
C.拜占庭文化影响俄罗斯社会发展 D.俄罗斯融汇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
5.下表是印度佛教寓言“三条鱼的故事”的主旨流变情况。据此可判断,古代印度(  )
出处 故事主旨/寓意 备注
巴利文《本生经》 懈怠懒惰者常误事 批评懈怠懒惰者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 运用智慧应对未来之事和突发之事至关重要,行动迟疑导致毁灭
阿拉伯语《凯里来与迪木奈》 智者谋事,必在事情发生之前
波斯语《玛斯纳维》 人不管年龄的大小,重要的是有智慧 故事被分析,故有多个主旨
寻找归宿要有明智的弃取
不要为了过去的事情而痛苦
泰语《娘丹德莱的故事》 有智者能够逃脱死期
A.文化交融决定文明演进 B.宗教观念阻碍文学进程
C.文化辐射区域相对广阔 D.自然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6.图2所示路线反映了(  )
图2
A.印欧人早期迁徙 B.冶铁技术的传播
C.波斯帝国的扩张 D.亚历山大的远征
7.美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说,16世纪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后的一个世纪,当地人口减少了95%,仅在墨西哥人口就锐减了3500万。美洲人口的锐减(  )
A.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建立殖民统治 B.受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影响
C.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D.是罪恶的三角贸易导致的结果
8.下图中国际移民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跨国公司迅猛发展 B.战争和地区冲突
C.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灾难和自然因素
9.下图是日尔曼人迁徙过程中建立的诸多王国的示意图(部分),据此可以推知,日耳曼人的迁徙(  )
A.开启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B.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促进了区域文化交融认同 D.征服了古代罗马帝国的文化
10.16—17世纪,来自中亚和蒙古的商队频频造访西伯利亚的各个城市,将那里的毛皮和其他商品运往中原地区。传统的“毛皮之路”东段路线在这一时期向东北方向偏移,中俄毛皮贸易取代俄国一中亚毛皮贸易,在欧亚内陆毛皮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毛皮之路”的变化(  )
A.引发了农牧文明碰撞 B.丰富了丝绸之路内涵
C.深受政治局势的影响 D.服务于沙俄殖民扩张
11.1683年,阿拉伯人出售的咖啡每磅要价18先令。1774年,英国商人买卖的海地咖啡每磅9先令。美国从独立到19世纪中叶,其咖啡有三分之二产自巴西境内,每磅只要1先令,咖啡开始成为更多人喝得起的大众饮料。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B.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C.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进展 D.垄断组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12.“南海一号”是世界古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商船,从目前清理出的瓷器来看,所出的德化瓷器与中国传统瓷器器形、纹饰等区别较大,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专家推测为南宋时期“来样定做”的外销瓷。这则材料可以用于佐证(  )
A.南宋对外交往繁盛 B.外贸成为税收主要来源
C.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D.南宋经济水平领先世界
13.史学家德罗伊森在其著作《希腊化史》中首次提出了“希腊化”这一概念,并赋予其新意;认为是“古希腊政治、教育制度在东方民族中的扩散”,之后,学者们逐步认识到古希腊文明并没有就此终结,反而得到了空间上的拓展。据此可知,德罗伊森(  )
A.指出了东西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B.强调亚历山大东征的世界意义
C.准确界定了“希腊化”的内涵 D.认识到希腊是东方文化的源头
14.1652年,北美百慕大殖民地的一名混血奴隶声称自己生而皈依基督,上帝早已将她与异教的黑人奴隶做了本质区分,因此她应拥有基督徒的自由,不应该终身为奴,经裁定,这名奴隶获得自由。但1680年,巴巴多斯殖民地的奴隶主向英国政府申诉,认为受洗黑奴皈依基督教会损害他们的财产,改信基督教的黑人奴隶会变得难以“驯服”。这些可用于研究当时(  )
A.出现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矛盾突出
C.宗教成为殖民统治的唯一手段 D.殖民地不同文化的冲突与碰撞
15.一战期间,约有900万军人牺牲在战场上,大约1000万平民在战争中饿死或病死,有人估计,欧洲的工业生产水平至少倒退8年。战争后期,一位女大学生写道:“只有邪恶和邪恶的化身,才是这场战争的主宰”。“荣耀、光荣、勇敢或神圣等字眼变得可憎。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战争改变了欧洲人的价值观 B.一战是争夺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C.一战造成巨大的伤害和破坏 D.战争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16.随着殖民侵略不断深入,英国的文化侵略对印度产生了两个深远影响: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一是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据此可知,英国的文化侵略(  )
A.推动了印度的文化重构 B.导致印度文化冲突激烈
C.加速了印度民族文化殖民化 D.阻碍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进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7.“伟大”的书籍 (2分)
某校历史社团拟以“伟大的书籍:改变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为主题举办展览。
材料
书目 篇章
第一章:公元499年以前 ①
第二章:公元500—1499年 ②
第三章:公元1500—1899年 ③
第四章:公元1900年以来 ④
(1)展览以时间为序分为四个篇章,请将以下书籍填入对应篇章。(填涂字母)(2分)
A.《梦溪笔谈》 B.《资本论》 C.《广义相对论》 D.《吉尔伽美什》
展陈书目 导览词
《民法大全》 ①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深刻影响后世欧洲国家法律制度。
《历史》 由②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撰写,被公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历史著作。
《源氏物语》 ③古代文学的杰出成果,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长篇小说。
《医典》 由伊本·西那撰写,是④世界乃至欧洲长期使用的标准教科书。
(2)以上为展览中部分展陈书目的导览词,请将其补充完整。(填涂字母)(2分)
A.古希腊 B.拜占庭 C.阿拉伯 D.日本
(3)展览特辟一章节同时陈列中国唐朝的《金刚经》(见图)和15世纪中叶德国的《谷登堡圣经》,其意在突出二者(  )(单选)(2分)
A.书写材料的革新 B.宗教影响的深远 C.印刷技术的改进 D.阅读受众的广泛
(4)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试根据展陈内容,拟一则能够揭示本展览主题的开篇介绍语。(6分)
18.唐人街探史(10分)
唐人街是华人海外移民与生活的历史见证。唐人街很短,有的只有百来米;唐人街很“长”,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了中华文化。
著名唐人街掠影
A.长崎灯会 B.悉尼唐人街牌坊 C.法国华工纪念碑 D.三宝垄郑和像
A注:灯会从唐人街华人节日传播当地。17世纪起,日本限制华人在一定区域聚居,形成中华街。 B注:牌坊书“通德履信”“四海一家”。唐人街源自19世纪来此开采金矿者。 C注:法国政府建碑于巴黎唐人街。巴黎唐人街形成于一战后留法华人劳工。 D注:位于印尼三宝垄唐人街三宝庙,东南亚华人在郑和登陆日在此举行盛大巡游。
最美唐人街背后
旧金山唐人街被誉为“最美唐人街”,它不仅是北美最早建立的华埠,也曾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华人聚居区。但它的形成发展历程,却经历了诸多波折。
材料一
(组):
旧金山唐人街的形成,既缘于应对美国排华的自我保护,也是通过建立与故土相似的社会,而使华人产生一种“他乡是故乡”的亲切感。到19世纪末,这里已形成相对完整独立的经济体系,华人有了与排华势力抗争的底气。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发现“疑似”鼠疫病例。以卫生局为首的白人排外主义者诬告华人传播鼠疫,两次“围埠”,甚至意图迫迁华人以获取市中心土地等经济利益。面对污名化,华人揭露当局谎言同时,积极推进卫生变革,诉诸法律维护了自身权益。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引发火灾,唐人街损失尤重,华人也再次成为美国歧视和排斥对象,市政当局与多数白人再次“议迁华埠”。但随着华人身份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中国驻美外交官的支持和国内外华人的慷慨解囊,唐人街得以原址重建。
材料二
(组):
旧金山唐人街重建过程中,大量中国元素被引入。震前建筑砖块的重复使用,使其更具历史和考古价值。目前,作为文化遗产,在城市设计中确立了“保护唐人街独特的城市特色、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城市设计目标。旧金山唐人街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九一八事变后,当地组织了“抗日救国会”,发起抗日募捐;新中国成立后,旧金山华工合作会还组织各团体隆重庆祝。 旧金山唐人街是华裔在美参政的一座桥梁。曾有唐人街出生的华人担任全美首位女警察局长、旧金山市政府移民权益委员,甚至有华人担任旧金山市长。
根据材料一说明旧金山唐人街形成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波折?根据材料二说明旧金山唐人街重建后,有着怎样的新发展?(10分)
2024—2025学年度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上海新纪元外国语学校等八校高二第二学期5月月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C C B A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B D C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7.【答案】
(1)①D;②A;③B;④C(2分)
(2)①B;②A;③D;④C(2分)
(3)C(2分)
(4)①书籍是文化传承的载体;②贯穿古今,保留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领域的众多优秀文明成果;③书籍的普及,特别是印刷书的诞生,促进了文化传播与民族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④书籍内容、材质、印刷技术的变革同样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体现。(6分)
18.【答案】
经历:①旧金山唐人街的形成,缘于应对美国排华的自我保护;②随着华人身份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积极推进卫生变革,最终使美国当局接受,即由排斥到接受。(5分)
新发展:①旧金山唐人街重建过程中,大量中国元素被引入;②作为文化遗产,在城市设计中确立了“保护唐人街独特的城市特色、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城市设计目标;③旧金山唐人街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④旧金山唐人街是华裔在美参政的一座桥梁。(5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