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3课时课件(共37张PPT1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3课时课件(共37张PPT1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6-13 10:2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遗传与进化
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
1.概念:
2.过程: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卵细胞
精子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同时,卵细胞细胞膜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受精卵
精子接触卵细胞,依靠细胞膜外的糖蛋白进行相互识别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细胞膜的流动性
受精作用
3.实质:精子的_________与卵细胞的_________相融合,使彼此的_________
会合在一起。
4.结果:受精卵中的________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细胞核
细胞核
染色体
染色体
受精卵
细胞核:
细胞质:
精子的核+卵细胞核
几乎全由卵细胞提供
受精卵的核DNA:
受精卵的质DNA:
父母各给一半。
几乎全来自于母亲。
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
受精卵(2n)
卵细胞(n)
精子
(n)
(雌)
减数分裂
(雄)
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高等动物(2n)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5.受精作用的意义:
思考与讨论
父亲体内的所有精原细胞,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可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1.目的要求
通过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及其特点的认识,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领悟减数分裂的意义。
较大的白纸、铅笔或彩笔、适于制作染色体的材料(如橡皮泥、扭扭棒、细树枝、纸卷等)
2.材料用具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共能产生2种配子
活动1:请用扭扭棒模拟细胞中只有1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
1. 一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不考虑互换)
染色体 复制
同源染色体 分离
精原细胞
A
初级精母细胞
染色单体分开
D
E
F
精细胞
都来自B
一个精原细胞(1对同源染色体)
结果:产生4个,2种精子
次级精母细胞
B
C
G
都来自A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思考:D和E的关系?
E和F的关系?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共能产生4种配子
可能性①
可能性②
活动2:请用扭扭棒模拟细胞中只有2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
1.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________________表现为自由组合(减数分裂I后)
非同源染色体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染色体 复制
同源染色体 分离
精原细胞
A
初级精母细胞
B
C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单体分开
D
E
F
G
1. 一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不考虑互换)
一个精原细胞(2对同源染色体)
精细胞
结果:产生4个,2种精子
思考:D和E的关系?
E和F的关系?
都来自B
都来自A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染色体 复制
同源染色体 分离
精原细胞
A
初级精母细胞
B
C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单体分开
D
E
F
G
1. 一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不考虑互换)
一个精原细胞(2对同源染色体)
精细胞
结果:产生4个,2种精子
思考:一个雄性个体产生几种?
4种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8种
活动3:请用扭扭棒模拟细胞中只有3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n对同源染色体
精原细胞
1. 一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不考虑互换)
一个精原细胞(n对同源染色体)?
精细胞
结果:产生4个,2种精子

一个雄性个体(n对同源染色体)?
2n种精子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2. 一个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不考虑互换)
染色体 复制
同源染色体 分离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染色单体分开
极体退化消失
卵细胞
一个卵原细胞(1对同源染色体)
结果:产生1个,1种卵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染色体 复制
同源染色体 分离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染色单体分开
2. 一个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不考虑互换)
一个卵原细胞(2对同源染色体)
卵细胞
结果:产生1个,1种卵细胞
极体退化消失
思考:一个雌性个体产生几种?
4种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n对同源染色体
卵原细胞
2. 一个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不考虑互换)
一个卵原细胞(n对同源染色体)?
卵细胞
结果:产生1个,1种卵细胞

一个雌性个体(n对同源染色体)?
2n种卵细胞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精(卵)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
(对) 可能形成的配子类型(种)
1
2
3
n
②生物个体[多个精(卵)原细胞]
①单个精(卵)原细胞
21
22
23
2n
正常人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可能形成的配子种类为_____种
4个精子(两种)、1个卵细胞(一种)
223
1.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考虑交叉互换)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卵)细胞(或极体)





思考:哪些细胞来自同一个细胞?
哪些细胞互补吗?
3. 一个精(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考虑互换)
结果:一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4种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1种卵细胞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2)一个生物体
(1)一个精(卵)原细胞
产生2n种配子
互换
产生大于2n种配子
一个卵原细胞
产生1种卵细胞(1个)
一个精原细胞
不互换
没有互换
互换
产生2种精子(4个)
产生4种精子(4个)
配子种类
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性
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
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
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十分重要。
雌雄配子结合的随机性
受精作用
5.受精作用的意义: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 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A与a、B与b、C与c、D与d),在不发生互换的情况下,它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种类型的精子( )
A.2种 B.4种 C.8种 D.16种
A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2. 如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图1
图2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③和⑤ D.①和④
B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不良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原始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从而影响生殖细胞的形成。正常人有23对染色体。有一种叫“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的遗传病,患者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对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发现患者的21号染色体不是正常的1对,而是3条。你能从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的角度推测这种病的病因吗?
舟舟
21三体综合征患者
染色体组型
染色体复制
同源染色体分离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单体分离
精细胞
正常分裂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染色体复制
同源染色体分离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单体分离
精细胞
1. 减数分裂Ⅰ发生异常(同源染色体未发生分离)
结果:4个精细胞均发生异常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染色体 复制
同源染色 体分离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单体分离
精细胞
2. 减数分裂Ⅱ发生异常(染色单体未发生分离)
结果:2个精细胞发生异常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例题:人类的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女性体内是XX,男性体内是XY。经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如图所示),有人称多出的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下列关于XYY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者为男性,可能是由母方减数分裂I异常所致
B.患者为女性,可能是由母方减数分裂II异常所致
C.患者为男性,可能是由父方减数分裂II异常所致
D.患者为女性,可能是由父方减数分裂II异常所致
X
Y
Y
C
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患者是否还能正常生殖?
若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有三条
联会紊乱
不能正常分离
生育不能正常进行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骡是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马和驴的体细胞中分别有32对和31对染色体,请问骡的体细胞中含有多少条染色体 骡的体细胞增殖是通过正常的有丝分裂进行的,而它们的睾丸或卵巢中的原始生殖细胞却不能发生正常的减数分裂,因此骡不能繁殖后代。你能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角度解释其原因吗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2.骡
驴的体细胞
31对染色体
马的生殖细胞
32条染色体
驴的生殖细胞
31条染色体
马的体细胞
32对染色体
骡的体细胞
63条染色体
不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思维训练(P27)
每一种生物在繁衍过程中,既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又表现出遗传的多样性。试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方面进行概括。
遗传稳定性 遗传多样性
配子形成
受精作用
每个配子染色体数目
均为体细胞的一半
配子种类繁多
雌雄配子结合后染色体数
目恢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同卵双胞胎: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后,受精卵一分为二变为两个一样的细胞,然后发育成为两个个体,因为两个个体源自同一个受精卵,所以叫同卵双胞胎。
拓展
异卵双胞胎:成年女性每月排卵1次,有时因某种原因同时排出两个卵细胞并同时受精,就产生了两个不同的受精卵。这两个受精卵各有自己的一套胎盘,相互间没有什么联系,叫作异卵双胞胎。
1.实验原理
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步骤
(1)装片制作(与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相同):
解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态、位置和数目
漂洗
染色
制片
(2)显微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分裂的固定装片
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分裂的固定装片
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
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
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
期的细胞简图
观察步骤
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绘图
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
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分裂的固定装片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分裂的固定装片
(1)本实验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其原因是什么?
①雄性个体产生精子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数;
②在大多数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2)制作形成的装片中可以观察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有哪些?
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的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