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有 的 人
臧克家 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是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毛泽东 .于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走近作家与背景
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山东省诸城人。
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以后又相 继出版了《呜咽的去烟》、《土的歌》、《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等诗集。 写作背景 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
当时,全国各地人民第一次公开隆重地开展了各种
纪念活动,诗人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人民的纪念
活动,瞻仰了鲁迅故居,“对着这遗迹,想念鲁迅
的一生,心里感慨很深,于11月1日写就了此诗。”
1、停顿--按意义或音节划分
2、重音--要强调的重点词语
3、感情--按诗歌的内容确定感情基调
怎样朗读诗歌呢?读ⅰ有的人, (狂妄,轻浮)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庄重,崇敬)
---表示拖音, ↗ 表示曲折升调,↘表示降调ⅱ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ⅲ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牛刀小试1.和你附近的同学配合,进行自由朗读练习。朗读时注意重音、停顿和感情的把握。
2.老师读每一节的前半句,同学们读后半句。ⅳ 1.诗中似乎写了很多人,他们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两种人:欺压人民的人和像鲁迅那样全心
全意为人民的人。品 第一节以议论总领全诗,2--4节、5--7节分别将两种人的表现与结局进行对比。
3.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2.本文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对比整体感知
1.齐读第一节
2. ①这一节诗有两个“活”字两个“死”字,到底什么 意
思?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②朗读时应该怎样处理它们的重音?
③表达出诗人对两种人怎样不同的感情? 有 的 人 活 着,
他 已 经 死 了;
有 的 人 死 了,
他 还 活 着。
死--肉体不在
活--精神永存
赞颂、崇敬
“活”--肉体还在
“死”--精神已亡
蔑视、鞭挞细品第一部分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
1. 这两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互相照应,2--4节分别照应5--7节。
2.两种人有怎样不同的的表现?两种人不同的表现对应怎样不同的结局?
比较品味第二、三部分不同表现对人民骑在人民头上
俯下身子对人生想“不朽”
作野草对社会别人不能活
多数人更好地活把他摔垮
记住他名字腐烂
春草萌生下场可以看到
抬举得很高不同结局照应3.品味理解这些句子AB (1)“把他摔垮”,
(2)“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3)“他们的下场可以看到”
(1)“永远记住他”。
(2)“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3)“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即打倒、推翻即被人民忘记,被人民唾弃 即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鲁迅精神被传颂,被延续
迅先生无比崇拜,无限爱戴的深厚感情。被铭记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有 的 人
---纪念鲁迅
臧克家 课内延伸1.观察老师写的课题和课本上的有什么
不同?
2.找一找诗中和鲁迅有关的诗句。
借用鲁迅的诗句,含蓄而形象
的赞颂鲁迅的精神。
有感练3.是否可以将诗题《有的人》改为《鲁
迅赞》,将诗中“有的人”分别
改为“鲁迅先生”?
不可以。“有的人”不 单指鲁迅先生
一人,而是泛指像鲁迅这样为人民服
务的人。改后缩小了诗歌赞扬的范
围,削弱了赞扬的力度。 雷锋 袁隆平
乐于助人 兴国利民
奉献精神 大搞科研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想一想今天的我们, 应该怎么做
学做鲁迅那样的人,
以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今天刻苦努力,发奋图强,
明天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老师赠语 阅读泰戈尔的《某人》,与《有的人》进行比较,泰戈尔所赞美的“你”和文中赞美的“有的人”有哪些相同的美德;都用到对比手法,但又有不同之处,不同在哪? 课外作业 某 人你的天性是忘掉自己,
我们心中却把你牢记。
你总是爱把自己隐匿,
我们的爱戴使你发射光辉。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
带给那黑暗的东西。
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
可是爱之神发现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