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青蛙合唱》
课型或模块
唱歌课
学校
年级
一年级
执教人
性别
年龄
职称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青蛙合唱》,感受青蛙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感情,懂得有益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与模仿,尝试用不同的音色表现老青蛙和小青蛙的歌声。通过聆听与比较,感知声音的高低。通过参与歌唱、律动等活动,体验音阶的上行与下行。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及不同的音色演唱歌曲。能从聆听中区别出上行音阶与下行音阶。能通过声势律动表现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能比较出不同乐器音色的高低。能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感知音乐中音的高低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音色、准确地演唱歌曲并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内容分析
歌曲《青蛙合唱》是“走进音乐世界”一年级上册第七课《听听声音的高低》中的一首歌曲,是根据《汤普森》儿童钢琴练习曲填词改编的一首三拍子歌曲。开头是由上下行级进的旋律构成,音域为五度,学习难度相对不大。歌曲中音阶级进的乐句较多,可让学生在反复演唱中更好地感受和体验音的高低走向。
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爱说好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采用故事激趣法、模仿体验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创设一个有关动物合唱比赛的情景贯穿整节课堂,让学生在模仿青蛙的动作、表现青蛙叫声与形象、角色扮演、打击乐合奏等活动中学习歌曲及认知声音的高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聆听音乐、表现音乐以及体验音乐,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贯穿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教育理念。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多媒体电教设备、课件、电子琴、铃鼓2个、三角铁2副、木鱼4个、沙锤6个、响板4个、串铃4个、碰铃2副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1、复习师: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的《在农场里》怎么唱吗?2、悬念导入,引出歌曲猜农场里的动物
学生复习演唱歌曲《在农场里》学生猜谜语,猜出“小青蛙”
多媒体电教设备、课件
通过复习熟悉的歌曲,激发学生歌唱的积极性,使学生尽快进入音乐课的学习状态,老师再使用激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充分把学生学习情绪调动高涨。
复习与巩固学过的歌曲谜语导入,引出新歌
展开阶段
1、初听师:青蛙们最近可忙了,它们在忙着排练合唱,要参加下个月的动物合唱比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排练得怎么样了。(播放课件音乐)师: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心情怎么样?声音分别是怎么样的?师:我们来分别模仿一下他们的声音。2、移调发声练习师:由于要取得参加比赛的资格,所以需要做到以下的要求师移调用琴带着学生练习模仿小青蛙与老青蛙的声音把第一、第二、第四句的开头两小节放在一起作综合练习。3、第二次听歌曲师:我们用刚刚模仿小青蛙与老青蛙的声音,我们听着音乐,尝试轻声地跟唱歌曲4、声势创编,给歌曲伴奏,第三次听歌曲师:还记不记得三拍子强弱规律师:我们根据强弱规律,来设计自己的动作,一边做动作一边轻声跟唱师:分声势组与唱歌组,我们合作演出5、解决歌曲演唱难点师:在刚才的演唱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有哪个地方比较难唱或者容易唱错的?6、尝试完整演唱歌曲师先用电子琴进行较慢速的伴奏7、分角色演唱歌曲老师出示图形谱,分好小青蛙与老青蛙的角色,师生互动演唱歌曲,再进行角色互换演唱。还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尝试让学生背唱8、边完整演唱歌曲,边模仿青蛙的动作师作律动动作示范并要求带着感情演唱
学生聆听听辨出小青蛙声音清脆,老青蛙声音低沉表现小青蛙与老青蛙的声音特点模仿小青蛙与老青蛙的声音,跟着琴声做趣味发声练习尝试轻轻地用模仿小青蛙与老青蛙的声音,完整跟唱与感受歌曲感受三拍子律动,巩固三拍子强弱规律根据“强弱弱”的强弱规律进行动作创编声势与演唱合作表现歌曲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发现难点用模仿小青蛙与老青蛙的声音,初次尝试完整演唱歌曲,巩固已解决难点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调整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小青蛙部分时能用模仿小青蛙的声音演唱并做出举高双手的律动,唱老青蛙部分时能用模仿老青蛙的声音演唱并做出双手下压的律动,唱合部分时做双手叉腰动作
多媒体电教设备、课件、电子琴
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通过课堂观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用手势、语言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评价。
创设情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专注地初听音乐。故事激趣引出发声练习,提高学生作发声练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唱好上下行级进的音准,同时也能训练学生声音模仿、表现及对声音高低的听辨能力。熟悉歌曲,学唱歌曲体验三拍子律动感,同时熟悉歌曲、学唱歌曲、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让老师能根据学生实际发现并解决歌曲演唱难点由浅入深,使学生逐步掌握歌曲通过图形谱使歌曲的学习变得简单易学,同时加入角色扮演,练唱歌曲形式变化重复。学生在逐步掌握歌曲的同时,对演唱不同角色声音有不同要求也更清晰。
拓展阶段
1、听辨乐器声音高低师引出青蛙乐队师:青蛙乐队他们可厉害啦,会很多种乐器,我们来听听,他们演奏的乐器的声音,是比较清脆的,还比较是低沉的2、打击乐伴奏师:同学也可以是小小演奏家,一起帮助青蛙合唱团在总决赛中有好的表现3、综合表演师:总决赛正式开始,我们要组成一个超级青蛙组合:乐器组+唱歌组(加律动或声势)一起合作演出4、旋律高低走向师:发现哪句越唱越高,
哪句越唱越低5、引导学生利用其他动物的叫声创编歌词并演唱
学生聆听乐器音色作声音的对比有打击乐的学生,根据老师规定的不同的节奏演奏打击乐,没有打击乐的学生边唱歌边模仿演奏打击乐的动作看老师指挥,进行合作表演,唱歌组起立演唱观察旋律走向并摆动手臂表现出来选择小动物模仿其叫声改编歌曲并演唱
多媒体电教设备、课件、电子琴、铃鼓2个、三角铁2副、木鱼4个、沙锤6个、响板4个、串铃4个、碰铃2副
充分激活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发挥其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培养合作精神。
情景激趣。学生初步认识和感受多种乐器及其音色,训练学生对声音高低的听辨能力。在培养学生节奏感的同时又增强其学习音乐的自信心与兴趣,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合作精神,训练音乐表现力,享受学习成果。用动作感知旋律高低的走向。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及训练嗓音表现力。
结束阶段
师:青蛙是吃害虫的小动物,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
下课
进行科普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有益小动物。
课后反思
年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