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咏鹅》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将耳熟能详的《咏鹅》以歌曲的形式学习,相信一定能使他们更加印象深刻。
3重点难点
体会歌曲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1、师:同学们,音乐课又开始了,今天的课上,老师请来一位动物朋友,让我们来猜猜看,它是谁呢?
2、播放歌曲伴奏,师出谜语: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
生:鹅。多媒体出示鹅的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大白鹅的样子即主要特点。
3、师:鹅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唐朝,有一位诗人在他七岁时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歌,诗中准确而形象地描述了大白鹅悠然自得游水的样子,你们知道是哪首诗吗?
生答:《咏鹅》。
师:是谁写的?能不能给老师们背诵一下?
生背诵诗歌。
活动2【讲授】授新内容
(一)、认读歌词
1、按节奏跟老师读歌词
2、加上手势,边打节奏边读歌词
3、认识休止符
板书八分休止符,讲解:表示休止,空半拍。并配合手势教给学生读法,让学生了解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
师: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几个八分休止符?
生:两个。 单独练习这两处带有休止符的小节
(二)、学唱歌曲
师:古人用诗歌表现对鹅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把这种喜爱之情用最美的歌声唱出来吧,先来听听小朋友们是怎样唱的吧。
播放歌曲《咏鹅》录音范唱。生可边听音乐边摆动身体。教师范唱,生拍手打节奏。学唱第一部分
师按乐句教唱,生学唱。
比较结束句的不同。指导学生边唱边动手画旋律线。学生齐唱第一部分,师伴奏学唱第二部分
师按乐句教唱,生学唱。
比较结束句的不同。指导学生边唱边动手画旋律线。
出示表格,比较第一、二部分力度,指导学生用两种力度演唱歌曲
活动3【练习】巩固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提示学生带有表情、注意强弱对比。
学生演唱歌曲,师伴奏。分小组演唱,师生评价。律动表演。学生随教师进行表演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奖励头饰
欣赏另一版本的《咏鹅》,设问:你有什么不同感受?
(情绪不一样,一首欢快活泼,一首优美抒情)师:同一首古诗,但作曲家给它们配上不同的旋律,情绪就不同了。
活动4【作业】课后作业
师:同学们,我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无数优秀的古诗作品,不仅读起来是那么朗朗上口,唱起来又是那么悦耳动听。那你们想不想学更多的古诗歌曲呢?课下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更多歌曲,下节课我们来一起分享,好吗?
课件16张PPT。3咏 鹅谜语:头戴红帽子,
身穿白袍子,
脚蹬红靴子,
走路摆架子。原来是漂亮的大白鹅! 大白鹅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
你熟悉歌曲的歌词吗? 咏 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关于《咏鹅》(唐诗)。 《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描写鹅的外形特征以及游水时轻盈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朗诵 咏 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聆听歌曲反复记号反复记号ABC你能说说演奏顺序吗?A——B——A——C请轻声学唱歌曲的第一部分。请轻声学唱歌曲的第二部分。请把两个部分连起来唱一唱。请思考:歌曲的两个部分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请为歌曲的两个部分,设计不同的力度来表现。pf谁还会唱根据古诗创作的歌曲?请为同学们演唱!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