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春天的脚印》 教学设计 岭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春天的脚印》 教学设计 岭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6-14 15:1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天的脚印》教学设计 - 2024 - 2025学年岭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图像识读: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景象,识别春天特有的色彩、景物和生物,提高对图像的感知和解读能力。
(2)美术表现:通过绘画、手工等多种美术形式,表现春天的特征和美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
(3)审美判断:感受春天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审美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4)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春天主题作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文化理解:了解春天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相关习俗,增强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观察并掌握春天的主要特征,能够用美术形式生动地表现春天的景色和氛围。
(2)难点:运用独特的创意和表现手法,将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个性和艺术感染力。
教学准备
(1)教学用具: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画纸、剪刀、胶水、彩纸等绘画和手工材料。
(2)资料收集:收集关于春天的诗歌、散文、儿歌等文学作品,以及不同画家描绘春天的美术作品,制作成文字资料或打印出来,供课堂分享。
(3)互动工具:准备一些小组讨论题目和合作创作任务卡,设计一些与春天主题相关的创意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春天的童话故事引入课题。故事内容为:在一个神秘的森林里,冬天总是漫长而寒冷。小动物们都躲在洞里,盼望着春天的到来。有一天,一只勇敢的小兔子决定出去寻找春天。它走啊走,看到了冰雪融化的小溪,听到了鸟儿欢快的歌声,还闻到了花朵的芬芳。终于,它找到了春天的使者——五彩斑斓的蝴蝶。蝴蝶告诉小兔子,春天已经来到了森林,于是小兔子高兴地跑回洞里,告诉其他小动物们这个好消息。从此,森林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讲完故事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故事中感受到春天有哪些变化呀?”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景象,如花草发芽、冰雪融化、鸟儿归来等。然后教师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的脚印,用我们的画笔把春天画下来。”
二、预习检测(3分钟)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如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花朵、听到了什么声音、感受到了怎样的天气等。接着,教师抽查一些学生,让他们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春天的特征,如温暖、多彩、生机勃勃等。
教师还可以给出一些与春天相关的词语,让学生认读,如“嫩绿”“鲜艳”“微风”“春雨”等,并解释这些词语的含义。
三、初赏春天,感受氛围(7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一首关于春天的儿歌,如“春天到,春天到,花儿朵朵开口笑。草儿绿,鸟儿叫,蝴蝶蜜蜂齐舞蹈。”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儿歌中描绘的春天的欢快氛围。
然后,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自己身处春天的环境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如温暖的阳光、轻柔的微风、芬芳的花香等。之后,让学生睁开眼睛,分享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画面。
教师总结学生的描述,强调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色彩斑斓的季节,鼓励学生用美术作品来表现自己心中的春天。
四、细品春天,分析特征(8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分析春天的特征。首先是色彩方面,让学生说一说春天有哪些鲜艳的颜色,如红色的桃花、粉色的杏花、黄色的油菜花、绿色的树叶等。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简单记录学生提到的颜色。
接着是景物方面,提问学生春天有哪些独特的景物,如盛开的花朵、嫩绿的新芽、飞舞的蝴蝶、潺潺的溪流等。教师可以用简单的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这些景物,帮助学生理解。
然后是动物方面,让学生回忆在春天看到的动物,如燕子、蜜蜂、青蛙等,讨论这些动物在春天的活动特点。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春天的整体特征,如温暖、多彩、充满生机等,并强调这些特征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方法,如用明亮的色彩表现春天的活力,用流畅的线条表现春天的灵动等。
五、创作指导,激发创意(7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不同形式的春天主题美术作品,包括绘画、手工等,让学生观察作品中是如何表现春天的特征的。例如,一幅绘画作品中可能用鲜艳的色彩描绘了花朵和草地,用轻柔的线条表现了微风中的柳枝;一件手工作品可能用彩纸制作了蝴蝶和花朵,营造出春天的氛围。
教师讲解不同的绘画和手工技巧,如绘画时如何用色彩的渐变表现花朵的层次感,手工制作时如何用剪刀剪出不同形状的花瓣等。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用独特的材料和方法来创作春天的作品,如用棉花表现云朵,用皱纹纸表现花朵等。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作品要体现春天的特征,要有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术形式进行创作。
六、学生创作,教师指导(8分钟)
学生开始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在巡视过程中,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创作进度和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对于创作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回顾之前分析的春天的特征,或者提供一些创意启发;对于创作速度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进一步完善作品,增加细节和创意。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和画面的构图,保持画面的整洁和美观。同时,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与同学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互相学习和启发。
七、作品展示,评价交流(2分钟)
学生完成作品后,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自己作品中表现的春天的元素和创意。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作品是否体现春天的特征、创意是否独特、表现手法是否熟练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既要肯定作品的优点,也要提出合理的建议。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参考。
八、课堂总结(2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春天的特征和美术创作的方法,强调创意和想象力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教师表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和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观察自然,发现美、创造美。同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继续收集关于春天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课堂练习
1. 请选择自己作品中的一个元素,如一朵花、一只蝴蝶等,用文字描述它在春天中的特点和作用。
2. 假设你是春天的小使者,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向人们传递春天的信息?用简单的文字或绘画表达出来。
课后作业
(1)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根据自己的作品,制作一张春天主题的贺卡,送给家人或朋友,表达你对他们的祝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