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十二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2.1 统计调查
12.1.1 全面调查
目
录
1. 学习目标
4. 知识点1 统计调查
6. 课堂小结
7. 当堂小练
CONTENTS
2. 知识回顾
5. 知识点2 全面调查
9. 拓展与延伸
8. 对接中考
3. 新课导入
1. 理解全面调查及其相关概念;会用全面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
2.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培养数据分析观念,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3. 能根据问题的需要,设计恰当的调查问卷,初步理解通过数据认识现实世界的意义,感知大数据时代特征.
学习目标
知识回顾
统计表和统计图.
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哪些统计知识?
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统计图包括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
新课导入
现实生活中的统计数据
从2013年到2022年,我国GDP从59万亿元增长到121万亿元;
2022年6月北京市的平均气温为25.7℃;
育人中学七年级学生每星期校外体育锻炼的平均时间约为5.2 h.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周围世界的现状和变化规律,从而为人们决策提供依据.你知道它们是如何获得的吗?你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描述它们吗?
统计学是一门通过数据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统计学能够帮助我们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合理的推测.它能帮助我们回答上面的问题.
新课导入
从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统计数据和统计图表.
新课讲解
知识点1 统计调查
【问题 】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文学、科技、体育、艺术、劳技五类课外活动的喜爱情况,你会怎么做?
进行统计调查.
问卷调查
口头调查
新课讲解
第1步:明确调查的问题和目的.
全班同学对文学、科技、体育、艺术、劳技五类课外活动的喜爱情况.
第2步:确定调查对象.
全班每位同学.
第3步:选择调查方式,设计调查问题.
调查方式形式多样,如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问卷.
新课讲解
设计问卷
调查问卷中设计的问题不能重复,不能相互交叉,不能概念模糊不易回答,不能带有某种倾向等.一般以选择题为主,选项之间不能出现相互包含关系.
注意
新课讲解
第4步:展开调查.
问卷分发,让每位同学填写问卷.
第5步:收集并整理数据.
利用调查问卷,可以收集到全班每位同学最喜爱的课外活动的编号(字母),我们把它们称为数据.
例如,经过调查,收集到如右图50个数据:
收集数据
用字母代替活动的类型,可以方便统计.
从这些数据中,你能看出全班同学对各类课外活动的喜爱情况吗?
新课讲解
杂乱无章的数据不利于发现其中的规律.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的规律,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
统计中经常用表格整理数据,对前面50个数据按下表进行整理.
整理数据
收集数据
划记法
新课讲解
表格可以清楚地反映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课外活动的情况.例如,最喜爱文学类课外活动的同学有7人,占全班人数的14%;最喜爱科技类课外活动的同学有8人,占全班人数的16%;......
(1)表格通常由行和列组成,表格上方一般要有表名.
(2)用划记法记录数据时,“正”字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
(3)每划记一个数据,就对该数据做标记,便于快速统计数据.
(4)统计数据的个数=所画“正”字的个数×5+未画完的“正”字的笔画数.
新课讲解
整理数据
描述数据
条形图
条形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第6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
新课讲解
整理数据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
扇形图
描述数据
扇形图能够显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
新课讲解
你能根据统计表、条形图和扇形图,说一说全班同学对五类课外活动的喜爱情况吗?
新课讲解
例
1.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下面的提问比较恰当的是( )
A.我认为猫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
B.难道你不认为科幻片比动作片更有意思吗?
C.你给我回答到底喜不喜欢猫.
D.你最喜欢哪种颜色
D
新课讲解
练一练
下面是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及其编号:
1.大熊猫 2.滇金丝猴 3.藏羚羊 4.丹顶鹤 5.遗鸥 6.亚洲象
某班同学按学号的顺序排出同学们最喜爱的动物编号,得出如下42个数据:
112246345124146212355613142113215454145325
(1)请你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全班同学中男、女生最喜爱某种动
物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解:(1)问卷设计如下:
新课讲解
练一练
下面是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及其编号:
1.大熊猫 2.滇金丝猴 3.藏羚羊 4.丹顶鹤 5.遗鸥 6.亚洲象
某班同学按学号的顺序排出同学们最喜爱的动物编号,得出如下42个数据:
112246345124146212355613142113215454145325
(2)请用表格对全班同学最喜爱某种动物的人数进行整理.
全班同学最喜爱某种动物的人数统计表
动物编号 动物名称 划记 人数 百分比
1 大熊猫
2 滇金丝猴
3 藏羚羊
4 丹顶鹤
5 遗鸥
6 亚洲象
合计
11
8
5
8
7
3
42
26%
19%
12%
19%
17%
7%
100%
解:(2)数据整理如下表:
新课讲解
统计调查的基本步骤
1. 明确调查的目的;
2. 确定调查对象;
3. 选择调查方式,设计调查问题;
4. 展开调查(形式多样如问卷、访谈、实地调查等);
5. 收集并整理数据;
6.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问卷中的问题不能重复或不易回答或带有某种倾向等.
1. 统计调查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对事物的发展作出合理的推断.
2. 统计调查中的数据分为两类:
一类是定量数据,可以用数值表示,如:身高;
一类是定性数据,不能用数值表示,主要体现为类别,如:性别、运动项目等.
归纳
数据及数据的收集: 通过调查得到的结果叫作数据;得到结果的过程叫作数据的收集 .
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
(1) 民意调查: 问卷调查、访问、投票……
(2) 实地调查: 现场观察……
(3) 媒体调查: 查阅报纸、杂志、上网……
数据的整理
(1) 整理数据的目的:将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归类,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的规律 .
(2) 整理数据的方法:统计中经常用表格整理数据,用划记法记录数据 .
新课讲解
1.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方法.
2. 选取收集数据的方法时,一要简便易行;二要真实、全面.
3. 整理收集的数据时,统计表的设计要合理.
注意
新课讲解
知识点2 全面调查
在上面的调查中,全班同学是要考察的全体对象,我们对全体对象都进行了调查.像这样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作全面调查.
全班学生是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组成总体的每一名学生称为个体.
全班每一名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类型的全体作为总体,
每一名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类型作为个体.
强调调查目的
新课讲解
例
2. 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 )
A.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
B.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C.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D.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
解:A选项,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是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适合用全面调查;B,C,D选项,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都是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故不适合用全面调查.
A
新课讲解
例
3. 下列调查问题设计得合理吗?为什么?
(1)你每天睡眠充足吗?
(2)你们学校的环境噪声是否在55 dB以下?
(3)大多数同学认为学校操场应该铺设塑胶跑道,你同意吗?
解:不合理,不合理.因为“每天睡眠充足”概念模糊,没有准确的时间界定.
解:不合理.因为学校的环境噪声水平因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调查问题笼统且单一,未能考虑到学校不同区域的特殊性.
解:不合理.因为问题的表述存在一定的问题,它首先提出了一个“大多数同学认为”的前提,这可能会引导被调查者去迎合这个“大多数”观点,而不是根据自己真实的想法来回答问题,导致结果不真实,缺乏客观性.
新课讲解
练一练
1. 举出一些生活中运用全面调查的例子.
解:(1)班级学生视力检查.
(2)航天零件的质量检查.
(3)图书馆藏书清点.
(4)汽车安全召回检查.
(5)奥运会田径赛场运动员兴奋剂检查.
新课讲解
练一练
2. 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
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
B.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状况
C.调查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
D.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
D
新课讲解
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不适合用普查.
归纳
课堂小结
一般步骤
第1步:明确调查的问题和目的.
第2步:确定调查对象.
第3步:选择调查方式(形式多样,如问卷、访谈、实地调查等),设计调查问题.
第4步:展开调查.
第5步:收集并整理数据.
第6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相关概念
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作全面调查.
所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统计调查
当堂小练
1. 下列调查问题的答案的选项设计得合理吗?如果不合理,如何修改?
(1)你对学校食堂的午餐满意吗?( )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2)你平时最喜欢的一项课外活动是 ( )
(A)读课外书 (B)体育活动 (C)看电视 (D)踢足球
解:(1)不合理,选项不对称,可以增加选项(E)非常不满意.
解:(2)不合理,选项B“体育运动”包括选项D“踢足球”,且四个选项列出的只是课外活动的一部分,可以把选项D改为“其他”.
当堂小练
2. 若要以“你最喜欢的课外阅读类型(科幻、武打、科普、侦探、其他)”为主题在班级内进行调查,请你设计一张调查问卷.
解:调查问卷设计如下(答案不唯一).
调查问卷 年 月
你最喜欢的课外阅读类型是( )(单选)
A.科幻 B.武打 C.科普 D.侦探 E. 其他
填好后,请将问卷交给数学课代表.
当堂小练
3. 两名同学在做统计调查时,使用了下面两种提问方式,哪一种较好?为什么?
(1)难道你不认为科幻片比纪录片更有意思吗?
(2)你更喜欢哪一类电影,科幻片还是纪录片?
解:(2)的提问方式更好.
因为(1)的提问方式明显透露了提问者的个人观点.
当堂小练
4. 举出一些生活中运用全面调查的例子.
解:生活中运用全面调查的例子如:
(1)学生校服尺寸的调查——学校在为学生订做校服前,会对每位学生的身高、体型等进行全面测量,以确保校服合身.
(2)车站行李检查——在坐高铁时,车站会对每位旅客的行李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乘客的安全和遵守相关规定等.
当堂小练
5. 下列调查不属于全面调查有( )
D. 调查我们班全体同学的体重情况
C. 中央电视台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您最喜欢的节目”网上调查
B. 乘飞机时,机场对旅客的行李安全检查
A. 在可疑区域搜某失事飞机的残骸
C
当堂小练
6. 在 2021 年南充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中,某校九年级(1)班体育委员对本班 50 名同学参加球类自选项目做了统计,制作出扇形统计图(如图),则该班选考乒乓球人数比羽毛球人数多( )
A. 5人
B. 10人
C. 15人
D. 20人
B
50×40% =20(人)
50× =10(人)
当堂小练
7. 为了解我市初中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所花时间及质量情况,根据以下四个步骤完成调查:
①收集数据;
②分析数据;
③制作并发放调查问卷;
④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你认为这四个步骤合理的先后排序为 .
③①②④
1. 某班级组织活动,为了解同学们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设计了如图尚不完整的调查问卷:
准备在“①室外体育运动,②篮球,③足球,④游泳,⑤球类运动”中选取三个作为该调查问卷问题的备选项目,选取合理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对接中考
C
对接中考
2. 为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班主任对全班5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每名同学只选其中的一类),依据50份问卷调查结果绘制了全班同学喜爱节目情况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班主任采用的不是全面调查
B.喜爱动画节目的同学最多
C.喜爱戏曲节目的同学有6名
D.“体育”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72°
D
拓展与延伸
1. 经调查,某班同学上学所用的交通工具中,自行车占有60%,公交车占30%,其他占10%,(1)请画出扇形图描述以上统计数据;
(2)如果这个班共有50名学生,那么坐公交车的学生有多少人?
(3)如果我班同学有50人,步行上学同学部分在扇形中的圆心角为72°,那么步行上学有多少人?
解:(1)50×30%=15(人)
(2)50× =10(人)
拓展与延伸
2. 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数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健身达人”小陈调查了他的好友的运动情况,把他们 6 月 1 日这天行走的情况分为四个类别:A(0~ 5000步) (说明:“0~5000”表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5000,下同),B (5001~10000步),C (10001~15000步),D (15000步以上),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请依据统计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 本次调查中,一共调查了____位好友.
30
(2) 已知 A 类别好友人数是 D 类别好友人数的 5 倍.
① 请补全条形图;
② 扇形图中,“A”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度.
10
2
120
5x
x
5x+6+12+x=30
x=2
总人数:6÷20%=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