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前黄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适应性考试(二)
物 理徐州
一、单项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M
N
)1.某景区内有两块景观石a与b叠放在一起保持静止,如图所示。a、b之间的接触面可近似看作斜面MN,则石块b对石块a作用力的方向( )
A.竖直向上
B.沿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下
D.垂直斜面向上
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向心力演示器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两相同的钢球放在图中所示的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可精确测出向心力大小
B.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C.图示实验过程可以得出向心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D.图示实验过程正在研究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
3、关于教材中的四张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
A.甲图,真空炉内待冶炼的金属中产生涡流,使金属自身融化
B.乙图,转动蹄形磁体,会观察到放在下方的铝框同向转动
C.丙图,强磁铁从有竖直裂缝的铝管中下落,铝管内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D.丁图,磁铁向右平移,桌面上静止的金属圆环有向右运动的趋势
4.方形玻璃薄壁水槽内糖水的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同一高度处糖水的密度基本相同。现一束激光沿着如图所示略向下的方向射入水槽,发现光线向下弯曲,则关于该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光线
激光笔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越深处糖水的折射率越小
B.这是光的折射现象,越深处糖水的折射率越大
C.这是光的偏振现象,越深处糖水的折射率越大
D.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越深处糖水的折射率越小
5.一闭合的轻质弹性柔软三角形通电线圈的三个顶点a、b、c用绝缘钉子固定在水平绝缘桌面上,一刚性长金属棒MN固定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金属棒和三角形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均已标出。已知金属棒中的电流远大于线圈中的电流,则稳定后三角形线圈的大致形状可能是( )
(
a
b
c
M
N
A
B
C
D
)
6.一匝数为N的方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着垂直于磁场的轴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如图所示.已知磁通量的最大值为,则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
A.
B.
C.
D.
7.如图所示,嫦娥六号在环月轨道上沿椭圆轨道运动,AB为长轴。已知A、B两点距月球球心的距离分别为、,运行至A、B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只考虑其受到月球的引力,则嫦娥六号( )
(
A
B
)
A.运行至A点时的加速度 B.运行至B点时的加速度
C.运行至A点时的加速度为 D.运动至B点时的加速度为
8.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为,其中m为振子的质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小鸟落在树枝上所引起树枝的振动可类比于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如图所示,两只质量不同的小鸟A和B先、后分别落在同一树枝的不同位置时,所引起树枝的振动周期恰好相同,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鸟A所引起的振动的k值较小,小鸟A的质量小于小鸟B的质量
B.小鸟A所引起的振动的k值较小,小鸟A的质量大于小鸟B的质量
C.小鸟A所引起的振动的k值较大,小鸟A的质量小于小鸟B的质量
D.小鸟A所引起的振动的k值较大,小鸟A的质量大于小鸟B的质量
(
B
A
)
9.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曾被物理学家们评选为“十大最美物理实验”.如图所示,从相干电子辐射源射出的电子束经过两个靠得很近的双缝后,在显微镜的光屏上出现了干涉条纹。已知光屏上第3级亮纹到狭缝s1和s2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电子的质量为m,真空中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则从相干电子辐射源射出的单个电子的( )
(
中央亮纹
第
1
级亮纹
第
2
级亮纹
第
3
级亮纹
s
1
s
2
l
1
l
2
电子
辐射源
第
1
级亮纹
第
2
级亮纹
第
3
级亮纹
)
A.物质波波长为
B.动量大小为
C.动能大小为
D.动能大小为
10.高空坠物事件频发,危害巨大。现有一重物在无风的情况下从高空被斜向下抛出,如图所示。已知重物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坠落速率成正比,则该重物在下落过程中重力的瞬时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
(
A B C D
)
11.已知无限大均匀带电薄平板在周围空间将产生垂直于板面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与平板所带的总电荷量成正比.现有两块相同的无限大平行正对均匀带电的薄绝缘平板A和B,A带正电,B带负电,B所带电荷量为A的2倍,a、b和c是电场中的三个点,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
A
b
+Q
●
-
2
Q
c
B
)
A.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小于在a点的电势能
B.电子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是在a点的2倍
C.a点和c点场强相同,但a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
D.a点和b点场强方向相同,但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6分.其中第13题~第16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图甲为测量一铅蓄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物连线图,图乙为其简化电路图。M、N分别为电池的正、负极,P、Q为不与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探针.闭合电键S1和S2,改变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就可以测出多组数据,电压表V1、V2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用U1、U2、I表示。
(
乙
) (
甲
)
(1)电键均闭合后,关于实验电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的内电压
B.电压表V2测量的是电源的内电压
C.该电池由电解液组成的内电路是纯电阻电路
D.该电池由电解液组成的内电路是非纯电阻电路
(2)将测出的数据填入下表,用描点作图法在图丙中画出电压U1、U2随电流I变化的图像,根据所给的数据,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 V;根据画出的U1—I图像得出电源的内电阻r1= ;根据画出的U2—I图像得出电源的内电阻r2= (均保留两位小数)。
组别 物理量 1 2 3 4 5 6
U1/V 0.60 0.68 0.85 0.93 1.10 1.27
U2/V 1.47 1.38 1.22 1.12 0.96 0.78
I/A 0.07 0.08 0.10 0.11 0.13 0.15
(3)在(2)中,若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关于电源内电阻的测量以及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出的r1更接近电源内电阻的真实值
B.测出的r2更接近电源内电阻的真实值
C.探针P、Q分别适当靠近M、N一些,可以减少r1的测量误差
D.探针P、Q分别适当靠近M、N一些,可以减少r2的测量误差
13.(6分)科学家预测质子()不稳定,可衰变为中性介子()。科学家将探测器放置于地下1千米深处,使用5万吨的超纯水(约含有N0=个质子)和1万多个光电倍增管,用于探测质子的衰变。
(1)写出质子的衰变方程;
(2)经过2个半衰期,纯水中大约有多少个质子发生了衰变(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8分)“声致发光”是悬浮于液体中的气泡受到强声波的激发,气泡膨胀后迅速塌缩迸发出极短暂亮光的现象.设气泡内气体最初的压强p0 = 100 kPa,温度T0 =300K,气泡半径r0=5.0 μm。当气泡周围流体中的压强降低时,气泡等温膨胀至半径为r1=25.0 μm;接着由于声波的作用,压强突然爆增,气泡迅速坍缩到半径r0。已知气泡在膨胀过程吸收0.24×10-9J的热量,在坍缩过程中内能增加了3.6×10-9J。试求
(1)气泡膨胀后的压强;
(2)在一次膨胀和塌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泡所做的总功。
15.(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长为的均匀长木板,其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静止平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左端安有一竖直挡板。一质量为的小滑块静置在长木板的右端。现给小滑块一个水平向左的瞬时速度,小滑块与长木板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小滑块恰好不会从长木板掉下。假设小滑块与竖直挡板的碰撞为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桌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桌面足够长,重力加速度大小为。求
(1)第一次碰撞后瞬间小滑块和长木板的速度大小;
(2)长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长木板运动的总时间。
16.(15分)如图,水平放置的平行栅极板M带正电,N带负电,间距为d,电压. P处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大小为q的带负电离子,以v0速度沿着与竖直方向成角(未知)垂直磁场射向板M上方的匀强磁场B1区,经过匀强电场区域后进入N下方的匀强磁场B2区,恰好没从下边界Q射出,并刚好能直接返回到P处. 已知磁场方向均垂直纸面向里,,下边界Q到极板N的距离为3d,离子在经过栅极板时均没有与栅极板相碰,不计离子重力.求:
(1)离子进入板N下方磁场时速度v的大小;
(
M
N
+
-
P
·
v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3
d
B
1
B
2
Q
)(2)的大小;
(3)极板M上方磁场磁感应强度B1的大小。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1)AC(选不全得2分)(3分) (2)2.06(3分) 8.33(8.30~8.40)(3分) 8.57(8.49~8.65)(3分) (3)BC(选不全得2分)(3分)
13.【答案】(1) (2)
【解析】(1)质子的衰变方程 (3分)
(2)设经2个半衰期后,剩下还没有发生衰变的质子数为N,则 (2分)
则经过2个半衰期后发生衰变的质子大约有 (1分)
14.【答案】(1) (2)
【解析】(1)气泡等温膨胀,由 (2分)
且,
得气泡膨胀后的压强 (2分)
(2)膨胀过程 (1分)
塌缩过程 (1分)
其中,,,
得 (2分)
15.【答案】(1),(2)(3)
【详解】(1)设小滑块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第一次碰撞后瞬间小滑块和长木板的速度分别为和,碰撞瞬间根据系统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得
1分
1分
联立解得, 1分
(2)发生第一次碰撞后,长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小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小滑块与长木板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小滑块恰好不会从长木板掉下,所以长木板匀减速到与小滑块速度相等时二者相对位移恰好等于,设第一次碰撞后到二者速度相等所用时间为,长木板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则有解得 1分
, 1分
对长木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1分
解得 1分
(3)二者速度相等后,长木板继续匀减速至停止通过的位移和所用时间分别为,
这段时间内小滑块的位移为
因为
所以小滑块与长木板发生第二次碰撞时长木板已停止运动 1分
小滑块与长木板第二次碰撞瞬间,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联立解得, 1分
同理,小滑块与长木板第次碰撞后瞬间长木板的速度大小 1分
小滑块与长木板发生每次碰撞前长木板均静止,碰后均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减速运动
故
长木板运动的总时间 1分
解得 1分
16.【答案】(1) (2) (3)
【解析】(1)根据动能定理 (2分)
代入数据得 (2分)
(2)根据题意,可知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设进入下方磁场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运动的半径为,则 (1分)
又有 ,解得 (1分)
得 (1分)
在M、N间的电场区域 (1分)
解得 (1分)
(3)在电场区间运动时间设为t,由,解得 (1分)
在电场区间运动时,水平方向的位移 (1分)
设在上方磁场区间,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由轨迹图可知 (2分)
解得 (1分)
由
解得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