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22 18:03:05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计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或书写错误地一组是( )(3分)
A、眼棱(léng) 慷慨(kǎi) 寒噤(jìn) 张皇失措
B、熹微(xī) 懦弱(nuò) 揸开(zhā) 一代天骄
C、妖饶(ráo) 聒燥(zào) 赫然(hè) 历尽心血
D、校补(jiào) 弥高(mí) 仄歪(zè) 按捺不住
2、下面各项书写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3分)
A挑逗? ? 幻想 痛心疾手 花枝招展?
B.摇蓝?? 伶仃? 栩栩如生 ? ? 凶神恶刹 ?
C.贮蓄 ? 葱茏 小心冀冀? ? 梦寐已求 ?
D劫掠? 静谧 赏心悦目 闲情逸至
3、比较括号中的词语,选择最恰当的填空。(每题1分,共3分)
(1) 我跟母亲非常     他,不知道他的死活。(A.想念 B.纪念 C.怀念 D.牵挂)
(2)这时候蔡老师     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A.帮助 B.援助 C.救助 D.支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我们见了她     就围上去。(A.不自觉 B.不由得 C.恨不得 D.不觉得)
4、选词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 地过着求学的岁月。
②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 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③ 我们阅读名著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能获得人生的 。
A、孤单、尽力、启迪 B、孤独、竭力、启迪
C、孤独、尽力、启蒙 D、孤单、竭力、启蒙
5、下列加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些字使我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B、元宵节,街上呈现出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C、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分别二十多年后,没想到这对老朋友又在小镇萍水相逢了。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
B.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7、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南极是一个冰雪有2000米厚的大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1983年,测得最低气温为零下89.2℃
②在南极点,年平均温度达零下50℃
③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大陆在等待着我们去征服
④它是世界上最寒冷,风最大的地方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
8、请你选择下面对这一事件理解错误的一项( )(3分)
2014年11月的一天早晨,市民阮先生驾车送孩子去学校,他的孩子随手将一张废纸从车窗扔出,而这一幕恰巧被城管看到。阮先生对自己和孩子的错误感到惭愧,接受了城管开出的20元罚单,并主动要求上街扫马路来体验环卫工人的辛苦。21·cn·jy·com
A. 只有体验到环卫工人的辛苦,才能提高自身的文明素养。
B. 文明既要靠自我素养的提高,也要有一定的法制来监督。
C.言传身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法
D.勇于认错,也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9、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美国作家。
C.《夜雨寄北》的作者是李商隐,宋代著名诗人,字义山。
D. 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我们学过她的作品《荷叶·母亲》。
10、用课文原句填空。 (任选4题作答)(8分)
(1) ,洪波涌起。
(2)然则天下之事,但只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
(3) ,小桥流水人家。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5)曲径通幽处 , 。
(6)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说明事物总在向前发展,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的名句是: , 。
二、综合性学习。(共5分)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班要举办一次“家——温暖的港湾”的主题活动了。作为班级的一员,请你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2-1-c-n-j-y
11、活动一: 在活动中你被推选为主持人,请为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引用游子对家国眷恋的诗句,以引出活动主题(2分)   21*cnjy*com
12、活动二:主持人出示两则有关家的材料,要求根据对材料的探究写出你对家的看法。(3分) A、 在美国落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富翁。当警察说要送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不远处的别墅问:“那是什么?”富翁说:“那是我的房子”。 B 、家是什么?1983年,发生在卢旺达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许能给家做一个贴切的注解。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37岁,他的一家有40口人,父亲,兄弟,姐妹,妻儿几乎全部离散丧生。最后,绝望的热拉尔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于是辗转数地,冒着生命的危险找到了自己亲生骨肉,他悲喜交加,将女儿紧紧地搂在怀里,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来源:21cnj*y.co*m】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40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我的老师》,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我的老师
魏 巍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老师。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 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21教育网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13、文中写了关于蔡老师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4、赏析下列句子,并指出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分)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
15、文中为什么用较大的篇幅引用蔡老师教“我们”的这些诗句?(3分)
16、有人认为,文章着重塑造了蔡老师的形象,也有人认为,文章着重表现了作者难忘师恩,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21cnjy.com
(二)阅读下文(11分)
背后那双眼
①那一年,我读中二。
②清楚地记得:当时《南洋商报》有个服务版,每周都拔出一定的版位,让读者免费刊登“征求笔友启事”。
③我是个终日把自己囚禁于文字的女孩——既爱读,也爱写。握在手中的那管笔,仿佛藏了千军万马,老是呼啸着想冲出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却是个木讷口拙而又孤僻离群的人,因此,以笔交友,对于社交生活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充满了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
④一日,鼓起勇气,以“漪佩”为笔名,拟了一则“征友启事”。
⑤两周过后的一个早上,才踏出房间,便听到爸爸喊道:
⑥“过来。”
⑦指着报上的那则征友启事,问道:
⑧“这漪佩,是你吗?”
⑨爸爸那张好像“发霉面包”的脸,使我本能地起了战栗性的惧怕,以细若蚊子的声音应道:
⑩“是。”
?接下来的那一周,信件惊人地多——不是一封一封地飞来,而是一叠一叠地涌来,信箱几乎都撑破了。
?爸爸坐在身边,拆信、读信,然后,成堆地用橡皮筋子捆起来,表情肃穆地嘱我拿去丢掉。我倔犟地忍着眼泪,照他的指示做……信从十多层楼上往垃圾桶扔下去时,发出了闷闷地声音,我明显地感觉到悲哀像一阵黑黑的风,冷冷地掠过我挂了一块铁的心。
?以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很大的一个疙瘩。它连同生命里许多快乐与不快乐的事儿深深地埋葬在我记忆的底层里。www.21-cn-jy.com
?事隔30年,在接受资深记者黄丽萍小姐的访问时,爸爸忽然提起了这件尘封以久的往事,说:
?“我怕她误交损友,所以,不让她回信。”
?听到这话,眼前立刻浮起一个瘦小的背影。她站在垃圾桶前,把信一捆一捆地往下丢,长长的脸,满满的都是怨;细细的眼,湿湿的都是泪。可是,这女孩,没有想到,她的背后,有一双充满关怀的眼睛,如同着明灯一样,为她照亮前面的道路。2·1·c·n·j·y
?等意识到背后有这样一双温暖的眼睛时,这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而且,她也正以同样的目光,注视着她自己的孩子哪!【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7、请你简要概括,文章写了一件什么往事?(2分)
18、“爸爸坐在身边,拆信、读信,然后,成堆成堆地用橡皮筋子捆起来,表情肃穆地嘱我拿去丢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作用又是什么?(3分)www-2-1-cnjy-com
19、第③段可否删除?说说理由。(2分)
20、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1、文章以“背后那双眼”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四、文言文阅读(15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处:21教育名师】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 (2)人不知而不愠 :
(3)吾日三省吾身 : (4)不逾矩:
2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3、文学常识填空。(3分)
孔子,名丘,字 ,是 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纪录 的书。
24、阅读文中划线句,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里。(不少于两点)(2分)
25、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2分)
第三部分:习作(40分)
五、写作(40分)
26、作文(43分,含卷面分3分)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你记忆深刻、深情眷念的地方——那里,留下了你的欢声笑语;那里或许留下了你的酸甜苦辣;那里,有你成长的足迹,那里有你无尽的回忆……请以“忘不了,_______________”(横线上填“我的家乡、美丽的校园、我的母校、那片林子、门前的小溪”等)21·世纪*教育网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计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或书写错误地一组是( )(3分)
A、眼棱(léng) 慷慨(kǎi) 寒噤(jìn) 张皇失措
B、熹微(xī) 懦弱(nuò) 揸开(zhā) 一代天骄
C、妖饶(ráo) 聒燥(zào) 赫然(hè) 历尽心血
D、校补(jiào) 弥高(mí) 仄歪(zè) 按捺不住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饶”应是“娆”,“燥”应是“噪”,“历”就是“沥”。
点评:本题不难,细心即可答对。写错拼错汉字,原因在于平时不注意辨识汉字,不注意汉字的易错点,只记大概,记忆模糊,这个问题要此起注意,改变习惯,纠正错误。平时多下功夫,考试时便有收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下面各项书写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3分)
A挑逗? ? 幻想 痛心疾手 花枝招展?
B.摇蓝?? 伶仃? 栩栩如生 ? ? 凶神恶刹 ?
C.贮蓄 ? 葱茏 小心冀冀? ? 梦寐已求 ?
D劫掠? 静谧 赏心悦目 闲情逸至
【答案】B(3分)
【解析】分析:B项中“蓝”为“篮”,“ 用藤、竹、柳条编成的有提梁的盛物器”的意思,“刹”为“煞”,“ 凶神”的意思;A项中“手”为“首”,“头”的意思;C项中“已”为“以”,“ 连词,表修饰,连接时间状语和中心词,可不翻译。”的意思, D项中“至”为“致”,“ 兴致”的意思。
点评:辨识错别字,是语文学习中的基本能力,平时学习要注意汉字的正确识认和书写。
3、比较括号中的词语,选择最恰当的填空。(每题1分,共3分)
(1) 我跟母亲非常   他,不知道他的死活。(A.想念 B.纪念 C.怀念 D.牵挂)
(2)这时候蔡老师     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A.帮助 B.援助 C.救助 D.支持)www-2-1-cnjy-com
(3)我们见了她    就围上去。(A.不自觉 B.不由得 C.恨不得 D.不觉得)
【答案】(1)D (2)B (3)B
【解析】分析:此类题关键在于比较近义词的区别,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再根据语意判断选用。或回顾课文,根据所学记忆直接判断。
点评:本题皆选自课文,平时阅读课文时要注意理解记忆文中关键的字词。
4、选词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 地过着求学的岁月。
②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 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③ 我们阅读名著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能获得人生的 。
A、孤单、尽力、启迪 B、孤独、竭力、启迪
C、孤独、尽力、启蒙 D、孤单、竭力、启蒙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要比较近义词的区别,“孤单”指一个人没有陪伴,而“孤独”是指精神上没有依靠内心痛苦,根据语意应用“孤独”,因为“我”不可能一个人在大学学习。“启迪”是从思想上给予启示,“尽力”指努力去做,“竭力”指尽全部的精力,“启蒙”指从无知的境地进入懂得知识与道理的阶段,根据句意答案为B。【来源:21cnj*y.co*m】
点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再根据语境分析。
5、下列加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些字使我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B、元宵节,街上呈现出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C、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分别二十多年后,没想到这对老朋友又在小镇萍水相逢了。
【答案】D
【解析】分析: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D“萍水相逢”是陌生人相逢,不符合语意。
点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
B.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答案】B(3分)
【解析】分析: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句语序不当,“充分”应该在“发挥”的前面,C句“教导”与“浮现”动宾搭配不当,D句“有没有……”与“是……”主谓搭配不当,故选B。
点评: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7、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南极是一个冰雪有2000米厚的大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1983年,测得最低气温为零下89.2℃
②在南极点,年平均温度达零下50℃
③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大陆在等待着我们去征服
④它是世界上最寒冷,风最大的地方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综观各句,中心意思是说明南极气温之低,④提出话题,放在首位,排除AD两项。②句是具体说明南极气温低的程度,紧随④句这后,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21教育网
8、请你选择下面对这一事件理解错误的一项( )(3分)
2014年11月的一天早晨,市民阮先生驾车送孩子去学校,他的孩子随手将一张废纸从车窗扔出,而这一幕恰巧被城管看到。阮先生对自己和孩子的错误感到惭愧,接受了城管开出的20元罚单,并主动要求上街扫马路来体验环卫工人的辛苦。www.21-cn-jy.com
A. 只有体验到环卫工人的辛苦,才能提高自身的文明素养。
B. 文明既要靠自我素养的提高,也要有一定的法制来监督。
C.言传身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法
D.勇于认错,也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答案】A
【解析】分析: A理解错误,阮先生主动要求上街扫马路来体验环卫工人的辛苦只是表达自己改正错误的决心,而非“提高自身文明素养”的条件。2·1·c·n·j·y
点评:此类题要阅读短文,了解中心事物,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中内容一一比较,判断正误。
9、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美国作家。
C.《夜雨寄北》的作者是李商隐,宋代著名诗人,字义山。
D. 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我们学过她的作品《荷叶·母亲》。
【答案】
【解析】分析:A《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B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
C项错误,<<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是晚唐诗人。
D项 冰心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
点评:平时学习中对文学常识要注意记忆,加强文化修养。
10、用课文原句填空。 (任选4题作答)(8分)
(1) ,洪波涌起。
(2)然则天下之事,但只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
(3) ,小桥流水人家。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5)曲径通幽处 , 。
(6)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说明事物总在向前发展,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的名句是: , 。
【答案】(1)秋风萧瑟 (2)可据理臆断欤 (3)枯藤老树昏鸦 (4)何当共剪西窗烛 (5)禅房花木深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分)
【解析】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记忆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萧瑟、臆断、藤、禅、生、春、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2-1-c-n-j-y
点评: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关键在平时的背诵,背诵时注意易错字。
二、综合性学习。(共5分)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班要举办一次“家——温暖的港湾”的主题活动了。作为班级的一员,请你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版权所有:21教育】
11、活动一: 在活动中你被推选为主持人,请为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引用游子对家国眷恋的诗句,以引出活动主题(2分)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各位同学,大家好!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还记得这样两句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它写出了多少游子强烈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心灵的栖息地,下面我宣布"家--温的暖的港湾"的主题活动现在开始。(3分)
【解析】分析:开场白首先用称谓语和问候语,制造现场感,拉近了与听众距离,其次用整齐生动鼓动语,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最后使用倡导语扣题,引出下面内容。
点评:语言表达的要求是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要从这几方面注意。
12、活动二:主持人出示两则有关家的材料,要求根据对材料的探究写出你对家的看法。(3分) A、 在美国落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富翁。当警察说要送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不远处的别墅问:“那是什么?”富翁说:“那是我的房子”。 B 、家是什么?1983年,发生在卢旺达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许能给家做一个贴切的注解。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37岁,他的一家有40口人,父亲,兄弟,姐妹,妻儿几乎全部离散丧生。最后,绝望的热拉尔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于是辗转数地,冒着生命的危险找到了自己亲生骨肉,他悲喜交加,将女儿紧紧地搂在怀里,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21*cnjy*com
【答案】家,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它有关心你的人,也有要你去关心呵护的人;它是爱的港湾,心的驿站。(3分)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归纳材料的共性和个性,从中找除带有规律性的主题,合理即可
点评:此类主观题,要根据材料的内容,抓住主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即可。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40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我的老师》,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我的老师
魏 巍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老师。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 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13、文中写了关于蔡老师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答案】(4分)蔡老师假装发怒;蔡老师教我们跳舞;蔡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蔡老师教我们读诗(答出一点得1分)21·cn·jy·com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事件按照什么人、什么事以及结果如何来概括。
点评:本题不难,所学课文内容简单,易于概括。
14、赏析下列句子,并指出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分)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
【答案】(1) “好象”“轻轻”强调蔡老师不是真的要打,表现她既温柔又热爱学生。(2分)
(2) “狡猾”是 贬词褒用,形象地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孩子对老师的理解、爱戴。(2分)21·世纪*教育网
【解析】分析:本题从词语表现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情感来分析。
点评:赏析句子,要根据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情境。作者情感几个方面来考虑。效果一般是生动形象。  21*cnjy*com
15、文中为什么用较大的篇幅引用蔡老师教“我们”的这些诗句?(3分)
【答案】(3分)(1)蔡老师教我们读书,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么清楚,说明她的教育方法很特别,对我来说终身难忘;(2)同时也突出了蔡老师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的深刻影响。21cnjy.com
【解析】分析:(1)用引用举例说明了蔡老师教的诗歌内容,使文章描写具体,生动,翔实。(2)也说明作者记得那些诗,对诗的印象深刻。支持了作者说的蔡老师对他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产生有益的影响的说法。
点评:本题从表达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我的爱好两方面来分析。
16、有人认为,文章着重塑造了蔡老师的形象,也有人认为,文章着重表现了作者难忘师恩,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答案】(3分)要点:两者是不可分割的。(1)文章着重塑造了蔡老师的形象,她温柔慈爱、循循善诱、热爱学生,正是蔡老师的这样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才使得“我”难以忘怀。(2)(如果只回答了塑造老师形象或难忘师恩,并说出合理的理由的得2分)
【解析】分析:文章从花了大量文字回忆了“我的老师”,通过优美而饱含深情的词句塑造了作者儿时的小学老师蔡老师慈爱善教、关心学生的形象,这种形象从表面上是对蔡老师个人的描写和回忆,但本质上是通过赞美蔡老师表达作者难忘师恩的情感,对天下所有像蔡老师般尽职尽责的好老师的感恩。
点评:此类主观题我抓住问题的信息,根据要求解答。
(二)阅读下文(11分)
背后那双眼
①那一年,我读中二。
②清楚地记得:当时《南洋商报》有个服务版,每周都拔出一定的版位,让读者免费刊登“征求笔友启事”。
③我是个终日把自己囚禁于文字的女孩——既爱读,也爱写。握在手中的那管笔,仿佛藏了千军万马,老是呼啸着想冲出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却是个木讷口拙而又孤僻离群的人,因此,以笔交友,对于社交生活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充满了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
④一日,鼓起勇气,以“漪佩”为笔名,拟了一则“征友启事”。
⑤两周过后的一个早上,才踏出房间,便听到爸爸喊道:
⑥“过来。”
⑦指着报上的那则征友启事,问道:
⑧“这漪佩,是你吗?”
⑨爸爸那张好像“发霉面包”的脸,使我本能地起了战栗性的惧怕,以细若蚊子的声音应道:
⑩“是。”
?接下来的那一周,信件惊人地多——不是一封一封地飞来,而是一叠一叠地涌来,信箱几乎都撑破了。
?爸爸坐在身边,拆信、读信,然后,成堆地用橡皮筋子捆起来,表情肃穆地嘱我拿去丢掉。我倔犟地忍着眼泪,照他的指示做……信从十多层楼上往垃圾桶扔下去时,发出了闷闷地声音,我明显地感觉到悲哀像一阵黑黑的风,冷冷地掠过我挂了一块铁的心。
?以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很大的一个疙瘩。它连同生命里许多快乐与不快乐的事儿深深地埋葬在我记忆的底层里。
?事隔30年,在接受资深记者黄丽萍小姐的访问时,爸爸忽然提起了这件尘封以久的往事,说:
?“我怕她误交损友,所以,不让她回信。”
?听到这话,眼前立刻浮起一个瘦小的背影。她站在垃圾桶前,把信一捆一捆地往下丢,长长的脸,满满的都是怨;细细的眼,湿湿的都是泪。可是,这女孩,没有想到,她的背后,有一双充满关怀的眼睛,如同着明灯一样,为她照亮前面的道路。
?等意识到背后有这样一双温暖的眼睛时,这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而且,她也正以同样的目光,注视着她自己的孩子哪!
17、请你简要概括,文章写了一件什么往事?(2分)
【答案】“我”在很小的时候想交笔友,但父亲发现之后被严厉的制止了。(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分析: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我”“爸爸”的活动,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点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
18、“爸爸坐在身边,拆信、读信,然后,成堆成堆地用橡皮筋子捆起来,表情肃穆地嘱我拿去丢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作用又是什么?(3分)
【答案】动作、神态描写。(2分)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人物不同的心情:父亲,不满而又关切;“我”,委屈而又愤愤不平(或:满满的怨)。(2分,意思对即可。有其它分析,符合文意的也应酌情给分)(本题共4分)【出处:21教育名师】
【解析】分析:了解描写人物的四种描写方法,点明动作、神态(外貌描写)描写的方法,在文中找到句子的位置,联系上下文内容,从表达爸爸对“我”的态度这方面来分析描写的作用。
点评:分析作品描写手法,首先要明确了解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
19、第③段可否删除?说说理由。(2分)
【答案】不行。因为本段交代了“我”的性格,这是父亲怕“我”误交损友的主要原因,(1分)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做铺垫。(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有其它分析,符合文意的也应酌情给分)
【解析】分析:阅读全文,联系后文即可知此段是交代“我”的性格与兴趣爱好,与下文写爸爸与“我”的矛盾冲突有密切的关键,此段内容有铺垫的作用。
点评:阅读文章,要注意理解一些字词的表达作用。
20、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父亲不让“我”交笔友这件事的理解和对父亲的关爱充满感激之情。(两个要点,每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分析:抓住“有一双充满关怀的眼睛,如同着明灯一样,为她照亮前面的道路。”此句即可理解作者对父亲感激的情感。
点评:理解作者的情感思想,要通读全文,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
21、文章以“背后那双眼”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答案】用“背后那双眼”为题,意在表明父亲永远都会站在孩子身后保护、爱护和关心自己的子女,他们的爱如同一双眼睛,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经历喜怒哀乐。(3分。意思对即可。有其它理解,符合文意的也应酌情给分)
【解析】分析:从“背后”和“眼睛”两个词的含义上来理解,“背后”有“不被察觉”“默默”的意思,“眼睛”即有“关注”“有爱”的含义。结合全文内容即可理解文题表达的作用。
点评: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15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 (2)人不知而不愠 :
(3)吾日三省吾身 : (4)不逾矩:
【答案】(1) 愉快 (2)生气 或发怒 (3)反省 (4)超越 或超过
【解析】分析:注意(1)不亦说乎的说是通假字,通“悦”,愉快。
点评: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2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答案】(1)不思考就会迷惑无所适从 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疑惑无所得 。
(2)温习旧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可以当老师了。
【解析】分析: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如: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迷惑而无所得;殆:有害。
分析:我们在翻译句子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
23、文学常识填空。(3分)
孔子,名丘,字 ,是 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纪录 的书。
【答案】仲尼 儒家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解析】分析:根据学习时的知识积累解答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字。
点评: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背诵。
24、阅读文中划线句,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里。(不少于两点)(2分)
【答案】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解析】分析:根据第六则,“子曰:“贤哉,回也!”即可解答此题。
点评:此类题要梳理有关内容,找到相关句子来分析理解。
25、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2分)
【答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 ,解自己的时候,不生气 、不怨恨,这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解析】分析:解答时根据句子的意思来谈启示。
点评:解答阅读启示时,先指出蕴含哲理的句子,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第三部分:习作(40分)
五、写作(40分)
26、作文(43分,含卷面分3分)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你记忆深刻、深情眷念的地方——那里,留下了你的欢声笑语;那里或许留下了你的酸甜苦辣;那里,有你成长的足迹,那里有你无尽的回忆……
请以“忘不了,_______________”(横线上填“我的家乡、美丽的校园、我的母校、那片林子、门前的小溪”等)
【写作指导】
引导语中给了提供了可填写的词语,可以选用。但要注意后面的“等”所以不必拘于具体的“物”。实际上要将本文写得有新意,文题可填写比较抽象一点的语词,比如“好些温暖”,成长的过程,总是有“温暖”的。“温暖”,即美好的人物美好的事情美好的情愫带给自己美好的感受美好的享受。有两种写法,第一种写一个让自己感到“温暖”的人或一件事,使自己“忘不了”,以丰富的细节描写表现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感人之处,突出自己内心“温暖”的感受,突出“忘不了”的意义。重大挫折时,老师的鼓励,父母的理解,同学的安慰,足以使自己感受到有师情亲情友情的“温暖”;孤独时,一本书一首歌足以使自己如获至友般感到“温暖”;无助时,很多陌生人无私的帮助,让自己深深感受到世人好人多社会人情的温暖,这些都让自己终身难忘。“忘不了”,有两层含义,一是这份温暖产生于特殊的事件特殊的环境中给自己别一番滋味感受深刻,另一层含义是不要忘记别人给自己的那一份温暖,永怀一颗感恩的心。能够写出第二层含义,文章就有亮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