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歌曲 《小鼓响咚咚》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学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并根据歌词的含义用“强F”和“弱P”两个力度记号处理歌曲。
二、能用合适的力度和声音表现歌曲结束时“咚咚咚”和“懂懂懂”两个地方的内涵,并教育孩子们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即兴表演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可以让他们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寻找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21教育网
3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一、引导学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即兴表演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律动《找朋友》
(通过律动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积极,在愉快的形体动作中比较自然的进入了音乐学习状态)
活动2【导入】介绍小鼓
小鼓的介绍
看一看。
敲一敲。
动起来。
(这个教学环节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课堂上,并且认识了小鼓,知道通过不同的力度敲击小鼓,可以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为根据歌词的含义用“强F”和“弱P”两个力度记号处理歌曲做铺垫。)www.21-cn-jy.com
活动3【讲授】学唱歌曲
学唱歌曲
读歌词。
学生自由读歌词。
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有感情、有节奏地读歌词。
学生用拍手、拍肩的动作,一边打着节奏、一边准确、有感情地读歌词。
(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逐步的熟悉歌曲,为更好地唱好歌曲作铺垫。)
唱歌曲。
教师示范,边弹边唱。
学生分句跟教师学唱歌曲(重点解决高音和附点音符部分)。
完整演唱歌曲。(教师钢琴伴奏)
师生玩接龙唱歌的游戏。
男女学生分组演唱歌曲。
学生一边表演一边唱歌曲。2·1·c·n·j·y
(通过对两段歌词的理解,让学生说说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唱,让他们感受了声音的响和轻,在音乐中的强和弱,知道歌曲演唱时声音也有强弱变化。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4【活动】创编歌词
创编歌词
教师示范编一首词。
请学生做个小作曲家为歌曲作词。
请学生读一读、唱一唱自己创编的歌词。
(这个环节通过教师的示范,并让学生自己创作,最后学生自己演唱自己的词,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信心。)21cnjy.com
(五)小乐器即兴伴奏
1、教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些小乐器,假如请你用这些打击乐器为《小鼓响咚咚》这首歌伴奏,你打算怎样伴奏呢?生:演示。21·cn·jy·com
2、学生一边演唱歌曲,一边用小乐器伴奏。
(这个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即兴表演能力)
活动5【练习】拓展
)拓展活动
观看听鼓家族的其他成员。
(通过观看鼓家族的其他成员,及听听它们的声音,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活动6【活动】小结
小结
师:下课的铃声就要响起来了,此时此刻,老师希望你们向小鼓学习,做个有礼貌、懂得体贴关心别人的好孩子!让我们唱着《小鼓响咚咚》的歌曲,结束今天愉快的音乐之旅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