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训练】期末测试(试题)2024-2025学年八年级全册物理沪科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专项训练】期末测试(试题)2024-2025学年八年级全册物理沪科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13 17:5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桂花开,能闻到阵阵花香 B.扫地时尘土飞扬
C.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D.羊群在草原上奔跑
2.如图,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了的原因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
3.如图所示,一盛水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这时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若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把容器右侧稍微垫高,待水面重新平静后,测出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那么( )
A.a′C.a′>a,r>r D.a′=a,r>r
4.雨后,人们有时能看见太阳光和小水珠在人间建造的“桥”——彩虹,彩虹的形成是(  )
A.光的镜面反射现象 B.光的漫反射现象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现象
5.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B.滑雪板较宽
C.斧刃磨得很锋利 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A、B、C、D四个底面积均为0.01m2的薄壁空杯,当在其中一个空杯中装入1kg的水后,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为900Pa,则这个杯子的形状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7.成语“振聋发聩”形容的是声音( )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好 D.传播快
8.低碳出行从我开始,现如今骑行已成为了社会的一种潮流形势。如图所示,某同学骑自行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行驶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的压力与车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自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自行车轮胎上有很多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D.自行车后轮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前
9.甲、乙二人从山脚登至山顶,若要判断谁在登山时的功率更大,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A.二人的登山高度和登山所用时间 B.二人的质量和登山的高度
C.二人的质量和登山所用时间 D.二人的质量和登山路线的长度
10.如图所示,将一个打足气的篮球和一个套扎在气针上的未充气的玩具气球,一起悬挂在杠杆的一端。调节杠杆另一端的钩码,使杠杆呈水平状态。将气针插入篮球的气孔中,篮球中的部分空气就充入气球中。则( )
A.杠杆会向左倾斜 B.杠杆会向右倾斜
C.杠杆仍将保持水平平衡 D.篮球内的气体温度会上升
二、多选题
11.2022年6月5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下列做法中,属于从噪声的传播这一环节来防治噪声的是(  )
A.房间的窗户装上真空玻璃 B.在市区内禁鸣汽车喇叭
C.飞机起飞引导员要佩带耳罩 D.高速公路上设立隔音板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小的蚊子可以轻易把口器插入人的皮肤,是因为受力面积小,增大了压力
B.深海潜水员必须穿抗压潜水服是因为海水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C.人用吸管吸食饮料时是靠大气压把饮料“压”进了嘴里
D.用力吹气使硬币上方空气流速变大、气压变大,硬币就“跳过”栏杆
13.关于如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
D.图片D中的蝙蝠发出的声,人不可能听到
14.如图所示的运动学图像,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如图所示,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B.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三、判断题
1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
(2)一个成年人站在地面上静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约为400Pa。( )
(3)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
(4)连通器中的液体只要不流动,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
(5)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随气压的减小而减小。( )
(6)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
17.判断对错:(选填“√”或“×”)
(1)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成为平衡力( )
(2)牛顿第一定律用实验直接验证( )
(3)空中飞行的羽毛球所受的外力突然消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
(4)速度滑冰比赛中,运动员在匀速通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
1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
(2)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
(3)在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上的压强等于向下的压强;( )
(4)连通器内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内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
(5)青藏高原上的气压要比四川盆地上的气压高。( )
19.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
(2)物体做功的功率越大,在相同时间内做的功一定越多。( )
(3)汽车上坡时,保持功率不变,用低速挡可保证汽车在上坡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牵引力。( )
(4)物体所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多。( )
(5)运动速度越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
(6)人造地球卫星在绕地球运转时,机械能是守恒的。( )
四、课内填空
20.公式: ,推导式:F浮= (ρ液表示液体密度,单位为kg/m3;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为m3)。适用于液体和气体。
21.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方向是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其中g约等于 ,其物理意义是 。
五、填空题
22.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与中指间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称为“拃”。如图所示,利用刻度尺测量某人“一拃”的长度。图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测得“一拃”的长度为 。
23.如图所示,消防员在演练紧急集合时,往往会抓住竖直的杆从楼上滑下,此时消防员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竖直 。为保证安全,接近地面时,消防员握紧竖杆以达到减速的目的,这是采用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24.小军身高1.7m,站在距平面镜3m处,能够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他的像高 m,像到小军的距离为 m。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已知湖水深为3m。当小鸟距离湖面2m时,小鸟在湖中的影子距小鸟 m;在小鸟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其在水中影子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5.杆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杠杆的知识。如图所示是某兴趣小组自制的一把杆秤,杆秤自重不计,A点与提钮O点的距离是5cm,秤砣的质量。现称量一重物质量,秤砣移到B点时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测得B点与O点间的距离是25cm,则该重物的质量为 kg;秤砣用久后磨损导致质量减小,称量时,称得物体的质量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提钮向A端移动一小段距离,重新标出刻度,发现杆秤的称量范围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用定滑轮把200N的物体提高4m,所用的力是300N,有用功是 J,额外功是 J,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六、作图题
27.作图题:
(1)光与平面镜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2)利用一块平面镜使一束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画出反射光线且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在图中标出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七、简答题
28.“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是贵州省新标识口号,为加快文明城市建设,假如你是一位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你将采取怎样的具体措施减弱噪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至少提出两条措施,并说明两措施分别属于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中的哪种)
29.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马龙在乒乓球男单决赛中击败对手完成两次大满贯,请你举出两个乒乓球比赛中涉及的力学知识。
30.小明同学在成长记录笔记中记录了如图所示的错题,请你帮助他找出错误、分析原因并改正。
错题记录 错题改正
习题: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为多少? 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为 错误之处: 错因分析: 正确答案:
31.小强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能成放大虚像,他突然想到平面镜成的也是虚像.你能帮他比较一下,这两种虚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
32.如图所示,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乒乓球能恢复原状。请分析此过程中,球内空气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情况。
八、计算题
33.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通过一个长为1000m的隧道,若火车完全处在隧道中时,乘客手机将完全接收不到信号,求火车内乘客手机完全没有信号的时间。
34.小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重为600N的物体A匀速提升了2m.已知绳子自由端所用的拉力为200N.(不计摩擦及绳重)
(1)小悦做了多少有用功?
(2)小悦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期末测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D C B B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D AD AD BC AD
1.A
【详解】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分子很小,用肉眼直接观察不到分子,因此灰尘、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奔跑的羊群都不是分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了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当把容器的右端垫高些时,水面仍然是水平的,即法线方向仍然是竖直方向,故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角和折射角也不变化;即α′=α,γ′=γ.故选B.
【点睛】首先分析入射角是如何变化的,然后根据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判断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情况.
4.D
【详解】彩虹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详解】A.书包背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滑雪板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斧刃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
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由可知,杯底受到水的压力
F=PS=900Pa×0.01m2=9N
而水的重力为
G水=m水g=3kg×10N/kg=10N
所以,该杯子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
A.从液体深度方面分析,由图知,水对杯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即FA=G水,故A不符合题意;
B.B杯上大下小,B杯中水的深度较A中小,水对杯底的压强小于A杯中水的压强,B中水对杯底的压力FBCD.C和D杯均为上小下大,杯中水的深度大于A杯中水的深度,水对杯底的压强大于A杯底受到的水的压强,CD中水对杯底的压力FC(D)>FA=G水,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振聋发聩”形容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说明声音响度很大,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A.地面受到的压力和车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相互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
B.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等于人和车的重力的和,故自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二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自行车轮胎上有很多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
D.自行车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静摩擦,因此地面对自行车后轮一个向前的摩擦力,是自行车的动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自行车后轮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后,故D错误。
故选A。
9.C
【详解】登山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做功大小为
W=Fs=Gh=mgh
功率为
故要判断功率的大小,需要知道质量m、高度h、时间t的大小;此题中高度h相同,故要比较功率大小只要知道二人的质量和登山所用的时间即可。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详解】ABC.将气针插入篮球的气孔中,篮球中的部分空气就充入气球中,篮球与气球排开空气的体积变大,篮球与气球受到的浮力变大,篮球与气球重力不变,篮球与气球对杠杆的拉力等于篮球与气球重力与浮力之差,则篮球与气球对杠杆的拉力变小,杠杆左端的力与力臂的成积不变,篮球与气球对杠杆的拉力的力臂也不变,则此时杠杆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杠杆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故杠杆会向左倾斜,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D.篮球内的气体对外做功,温度降低,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AD
【详解】A.房间的窗户装上真空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
B.禁止鸣汽车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高速公路上设立隔音板,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12.AD
【详解】A.小小的蚊子可以轻易把口器插入人的皮肤,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对皮肤的压强,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因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深海潜水员必须穿抗压潜水服,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吸管吸饮料时,先吸走吸管内的空气,使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进了嘴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上方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硬币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产生向上的升力,因此硬币就“跳”过了栏杆,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D。
13.AD
【详解】A.图A中把闹钟放入真空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时,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传声能力越来越差,所以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小,可以推知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
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响度的大小与振幅的关系,故B错误;
C.图片C所示的实验即可研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也可研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C错误;
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导航,人听不到超声波,故D正确。
故选 AD。
14.BC
【详解】图像甲是s﹣t图像,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通过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表示物体静止不动;图像乙是v﹣t图像,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速度没有发生变化,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图像丙是s﹣t图像,物体通过的路程和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是正比关系,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图像丁是v﹣t图像,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速度在增加,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可见,乙、丙图像表示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故BC符合题意,A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5.AD
【详解】A.光照射在光屏上,在光屏发生漫反射,使光屏可以显示光路,故A正确;
B.入射角等于0°时,即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反射光线也垂直于镜面射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一条直线上,故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可以为0°,故B错误;
C.证“光路可逆”时,如果让光线逆着反射的方向射向镜面,这时的入射角为原来的反射角,观察这时的反射角是否为原来的入射角,从而验证光路是否可逆,用笔在屏上画出即可,不必用两个激光灯,故C错误;
D.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要向后折反射光线的那侧,即左侧光屏,故D正确。
故选AD。
16.(1)√
(2)×
(3)×
(4)×
(5)√
(6)√
【解析】【小题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都有关系,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该说法正确。
【小题2】一个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重力
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400cm2=0.04m2,成年人站在地面上静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15000Pa远大于400Pa,所以该说法错误。
【小题3】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都有关,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所以该说法错误。
【小题4】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中装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如果装的不是同种液体,即使不流动,液面也不一定相平。所以该说法错误。
【小题5】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而改变,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例如高压锅就是利用增大锅内气压来提高水的沸点从而更快煮熟食物。所以该说法正确。
【小题6】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这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比如飞机的机翼就是利用这一原理产生向上的升力。所以该说法正确。
17.(1)×
(2)×
(3)√
(4)×
【详解】(1)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故错误。
(2)由于地球上不能存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需要实验推理法验证,故错误。
(3)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空中飞行的羽毛球所受的外力突然消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正确。
(4)速度滑冰比赛中,运动员在匀速通过弯道时,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错误。
18.(1)×
(2)×
(3)√
(4)×
(5)×
【详解】(1)根据压力的定义可知,只有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总重力,垂直竖直面或垂直向上的压力与重力无关,故错误。
(2)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压力和受力面积,受力面积不确定,因此不能单从压力的大小直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否显著,故错误。
(3)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因此液体向上的压强等于向下的压强,故正确。
(4)连通器内装同种液体时,当液体不流动,各容器内的液面总保持相平,故错误。
(5)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且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青藏高原上的气压要比四川盆地上的气压低,故错误。
19. × √ √ × × √
【详解】(1)[1]对物体施加力,并且物体运动了一段距离,力不一定做了功,只有这个距离是在力的方向上时,这个力才做功,故说法错误。
(2)[2]根据,物体做功的功率越大,在相同时间内做的功一定越多,故说法正确。
(3)[3]根据,汽车上坡时,保持功率不变,用低速挡可保证汽车在上坡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牵引力。故说法正确。
(4)[4]做功伴随着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物体所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少,故说法错误。
(5)[5]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所以运动速度越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不一定越大。故说法错误。
(6)[6]人造地球卫星在绕地球运转时,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没有其它能参与,机械能是守恒的。故说法正确。
20. F浮=G排 ρ液gV排
【详解】[1]阿基米德原理是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重力,所以公式表达为
F浮=G排
[2]排开液体的重力为
G排=m排g=ρ液gV排
所以有
F浮=ρ液gV排
21. 竖直向下 地球 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N
【详解】[1]精确的实验表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用符号表示为,则重力的大小为。
[2]不论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即与当地的竖直方向相垂直。
[3]由于地球的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故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4][5]在地球附近g约等于,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22. 乙 19.0
【详解】[1]读数时,视线甲没有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垂直,视线甲是错误的读法,视线乙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垂直,视线乙是正确的。
[2]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一拃”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19.0cm刻度线对齐,所以“一拃”的长度为19.0cm。
23. 向上 增大压力
【详解】[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消防员会抓住竖直的杆从楼上滑下,此时消防员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2]接近地面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他增大握力,压力变大,则此时杆对手的摩擦力将变大。
24. 1.7 6 4 不变
【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与物体等大,故物体的高度为1.7m。
[2]像距等于物距等于3m,像到小军的距离为6m。
[3]当小鸟距离湖面2m时,小鸟的像距离湖面2m,小鸟在湖中的影子距小鸟4m。
[4]在水中影子是平面镜成像,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在小鸟向下俯冲的过程中,物体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25. 2.5 偏大 变大
【详解】[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m物g×OA=m砣g×OBA点与提钮O点的距离是5cm,秤砣的质量0.5kg,B点与O点间的距离是25cm,则该重物的质量
[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m物g×OA=m砣g×OB
当秤砣用旧后,质量减小,OA不变,称量相同物体时,OB变大,所以称得物体质量偏大。
[3]提纽向A端移动一小段距离,OA变小,OB变大,秤砣质量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m物g×OA=m砣g×OB
可知,物体的质量变大,则杆秤的称量范围变大。
26. 800 400 66.67%
【详解】[1][2][3]由题意可知力所做的有用功就是将重为200N的物体提高4m所做的功,即
W有用=Gh=200N×4m=800J
因为使用的是定滑轮,所以拉力F移动的距离与重物升高的距离相同,则拉力F所做的功为
W=Fs=300N×4m=1200J
所以额外功为
W额外=W-W有用=1200J-800J=400J
定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27.(1)
(2)
【详解】(1)先过反射点O作出垂直于镜面的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入射角为
则反射角为,作图如下:
(2)先作出水平射入隧道内的反射光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平分线即为法线,最后作出垂直于法线的镜面。反射角大小为
则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28.见解析
【详解】1、植树,种草、设置隔音板或墙等,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娱乐场所远离居民区、司机在城区内禁止鸣笛等,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9.见解析
【详解】(1)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运动的乒乓球在碰到桌边后,受到了桌边给的力后改变了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0.见解析
【详解】错误之处:理解错误
错因分析:错将被测者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当作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
正确答案:由图可知,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2.3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3m,人与平面镜的距离为
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为
31.见解析
【详解】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能成放大虚像,平面镜成的也是虚像,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分别为:相同之处:①成的虚像都是正立的;②成的虚像都不能用光屏承接到;③成的虚像都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同之处:①凸透镜成的虚像是放大的、平面镜成的虚像是等大的;②凸透镜成虚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平面镜成虚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③凸透镜成的虚像与物在镜的同侧,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在镜的两侧。
32.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详解】质量不随形状而改变,乒乓球恢复原状的过程中,球内空气的形状改变,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得,球内空气的密度变小。
33.40s
【详解】火车完全处在隧道中运用的路程为
火车的速度为
火车内乘客手机完全没有信号的时间为
34.(1)1200J;(2)160W;(3)75%
【详解】解:(1)小悦做的有用功
(2)由于滑轮组有4段绳子承担物重,绳子自由端需要移动的距离
小悦做的总功是
小悦做功的功率是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1)小悦做了1200J有用功;
(2)小悦做功的功率是160W;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