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拔高提分)期末全真模拟预测卷-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拔高提分)期末全真模拟预测卷-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13 18:5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全真模拟预测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计算题(共3小题,共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共8分)
0.17+8.3= 0.78÷6=
6×2.5=
2.解方程。(共6分)
(1)0.4x+2.8=10 (2)6.4x﹣5x=28 (3)0.3x+1.5×4=9
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共8分)
二.填空题(共14小题,共28分)
4.若a÷b=n,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5.如图,将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周长增加8厘米,圆的周长是_______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6.在横线上填“>”“<”或“=”。
1.34            
7.15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    ,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
8.在下面填上最简分数。
500千克=   吨 90分=   时 45厘米=   米 80公顷=   平方千米
9.小红做语文作业用了0.4小时,做数学作业用了小时,做英语作业用了15分钟,她做    作业用的时间最长。
10.如果甲=2×2×3,乙=2×3×5,那么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    。
11.要使是假分数,是真分数,a应是   .
12.已知a和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如果a÷b=1……1,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13.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含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14.如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正方形内的小圆面积是   平方厘米,正方形外的大圆面积是   平方厘米.
15.能被2、3、5同时整除的最小的三位数是    。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6.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7.有10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进行,一共要进行    场比赛才能产生冠军。
三.选择题(共10小题,共10分)
18.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  )个。
A.1 B.10 C.无数
19.如图,大圆的周长与里面两个小圆的周长之和比较,结果是(  )
A.大圆的周长大一些 B.两个小圆的周长之和大一些 C.周长相等
20.如果a>c,b<c,那么(  )
A.a>b B.a<b C.无法确定
21.做同一种零件,甲6分钟做7个,乙7分钟做8个。(  )做得快。
A.甲 B.乙 C.无法确定
22.一本书已经看了一半多一些,下面哪个分数适合表示“没有看的占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
A. B. C.
23.在11=4a+3,8.7﹣x=2.5、6+4=10、3y<21、x﹣6=0中,方程有(  )个。
A.2 B.3 C.4 D.5
24.如果a=2×2×3×3,b=2×3×5(a,b为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
A.4 B.9 C.6 D.180
25.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第二次又运走吨,两次运走的货物相比较,(  )
A.第一次运的多 B.第二次运的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26.图中两个正方形一样大,图中涂色部分相比,(  )
A.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B.周长,面积都不相等
C.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D.周长、面积都相等
27.张师傅5分钟加工4个零件,李师傅6分钟加工5个零件,赵师傅7分钟加工6个零件,(  )的工作效率最高。
A.张师傅 B.李师傅 C.赵师傅 D.无法比较
四.操作题(共1小题,共4分)
28.(1)把网格上面的小帆船向右平移5格,画出平移后的小帆船.
(2)把网格下面的图形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五.应用题(共6小题,共36分)
29.一块地公顷,其中种西红柿,种黄瓜,剩下的种青菜,种青菜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30.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往相反方向开出,3小时后两车相距540千米.甲车的速度是95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列方程解答)?
31.工程队修一条长4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还剩全长的几分之几没有修?
32.王老师把20本语文本和25本数学本平均分给第一小组的同学,结果语文本多了2本,数学本少了2本。第一小组最多有多少人?
33.小亮和爸爸去爬山.他们先用30分钟走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又用25分钟走了全程的,最后用4分钟登上山顶.最后4分钟他们走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34.一座桥长720米,小华和小明同时从桥的一端出发,向桥的另一端走去,到达桥的另一端就立即返回,经过10分钟两人在桥上相遇。小华每分钟行68米,小明每分钟行多少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计算题(共3小题,共22分)
1.8.47;0.13;;;;;;15。
【分析】根据分数加减法、小数乘除法和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解析】解:
0.17+8.3=8.47 0.78÷6=0.13
6×2.5=15
【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2.(1)x=1.8;(2)x=20;(3)x=10。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端同时减去2.8,再同时除以0.4,算出方程的解。
先计算出6.4x﹣5x的结果,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端同时除以1.4,算出方程的解。
先计算出1.5×4的结果,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端同时减去6,再同时除以0.3,算出方程的解。
【解析】解:(1)0.4x+2.8=10
0.4x+2.8﹣2.8=10﹣2.8
0.4x=7.2
0.4x÷0.4=7.2÷0.4
x=1.8
(2)6.4x﹣5x=28
1.4x=28
1.4x÷1.4=28÷1.4
x=20
(3)0.3x+1.5×4=9
0.3x+6=9
0.3x+6﹣6=9﹣6
0.3x=3
0.3x÷0.3=3÷0.3
x=10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2,2,,。
【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算;
(2)根据减法的性质计算;
(3)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4)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解析】解:(1)
=()+()
=1+1
=2
(2)
=3
=2
(3)
(4)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的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要注意分析数据,选择合适的简算方法简算。
二.填空题(共14小题,共28分)
4.b。
【分析】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因为a÷b=n所以a=nb,也就是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由此可以解决。
【解析】解:因为a÷b=n,所以 a 和 b 是倍数关系,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那个数b。
故答案为:b。
【点评】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5.25.12;50.24。
【分析】拼成的长方形的两个长的和是圆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的和即是圆的直径;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1条直径的长,所以可用8除以2计算出圆的半径,然后根据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析】解:周长:3.14×8=25.12(厘米)
面积:
3.14×(8÷2)2
=3.14×16
=50.24(平方厘米)
答: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25.12;50.24。
【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关系,然后根据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6.<,<,<。
【分析】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大小;根据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
【解析】解:因为1.35
1.34<1.35
所以1.34
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1.34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通分的方法以及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7.3;72。
【分析】先把要求的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然后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互质,则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解析】解:15=3×5
12=2×2×3
所以15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3;
8和9是互质数,所以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8×9=72
故答案为:3;72。
【点评】熟练掌握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8.0.5,1.5,0.45,0.8。
【分析】低级单位千克化高级单位吨除以进率1000;
低级单位分化高级单位时除以进率60;
低级单位厘米化高级单位米除以进率100;
低级单位公顷化高级单位平方千米除以进率100;
【解析】解:
500千克=0.5吨 90分=1.5时
45厘米=0.45米 80公顷=0.8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0.5,1.5,0.45,0.8。
【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9.语文。
【分析】根据1小时=60分,解答此题即可。
【解析】解:0.4小时=24分
小时=20分
24>20>15
答:她做语文作业用的时间最长。
故答案为:语文。
【点评】熟练掌握时间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6;60。
【分析】先把要求的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然后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解析】解:因为甲=2×2×3,乙=2×3×5,所以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2×3=6,最小公倍数2×2×3×5=60。
故答案为:6;60。
【点评】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
11.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由此可知,要使是假分数,是真分数,则7≤a<8,即a=7.
【解析】解;根据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定义可知,
要使是假分数,是真分数,
则7≤a<8,即a=7.
故答案为:7.
【点评】本题要在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定义的基础上完成.
12.ab,1。
【分析】互质数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是乘积。
【解析】解:已知a和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如果a÷b=1……1,可知a和b是互质数。
所以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ab,最大公因数是1。
故答案为:ab,1。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13.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分母是6的分数分数单位是,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表示5个,是;最小的合数是4,4,即2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需要再添上(24﹣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解析】解: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含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是
4
24﹣5=19(个)
答:这个分数是,再添上1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故答案为:,19.
【点评】分数(m、n均为不等于0的自然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n就是这样分数单位的个数.
14.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求正方形内的小圆面积的关键是求出半径的平方,把正方形的两组对边的中点连接起来,将正方形分成了4个面积完全相等的4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0÷4=10(平方厘米).如图:
10平方厘米正好是小正方形边长的平方,也是圆的半径的平方.所以圆的面积=3.14×10=31.4(平方厘米).
(2)同理,连接正方形的对角线,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大圆直径的平方÷2,即(2r)2÷2=40,由此求出大圆半径的平方的值,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解析】解:(1)如图,连接各对边中点,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40÷4=10(平方厘米),也就是圆半径的平方,即r2=10,
小圆面积为:
3.14×10=31.4(平方厘米);
(2)连接正方形的对角线,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大圆直径的平方÷2,
即(2r)2÷2=40
r2=20
3.14×20=62.8(平方厘米);
答:正方形内的小圆面积是 31.4平方厘米,正方形外的大圆面积是 62.8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31.4;62.8.
【点评】此题解答起来有一定难度,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圆的半径的平方,借助图形来帮助理解,进而求出半径的平方.
15.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必须是0且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由此可知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的三位数是120;先把要求的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然后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解析】解:能被2、3、5同时整除的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24=2×2×2×3
36=2×2×3×3
所以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最小公倍数是2×2×2×3×3=72。
故答案为:120;12,72。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6.,11,5。
【分析】1,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取这样的11份。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因此,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它有1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是2,2,即16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需要再添上(16﹣11)个,即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解析】解: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1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故答案为:,11,5。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质数的意义。
17.9。
【分析】淘汰赛每赛一场就要淘汰一支队伍,而且只能淘汰一支队伍.即淘汰掉多少支队伍就恰好进行了多少场比赛,由此解答即可。
【解析】解:10﹣1=9(场)
答:一共要进行9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
故答案为:9。
【点评】淘汰赛比赛场数=参加队伍数﹣1。
三.选择题(共10小题,共10分)
18.C
【分析】介于任何两个数之间的数都有无数个,大于而小于的分数除了外,还有无数个,据此解答。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无数个。
故选:C。
【点评】明确介于任何两个数之间的数都有无数个是解题的关键。
19.C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两个小圆的直径和等于大圆的直径,所以大圆的周长与两个小圆的周长之和一样长。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解:因为两个小圆的直径和等于大圆的直径,所以大圆的周长与两个小圆的周长之和一样长。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0.A
【分析】根据数的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解析】解:如果a>c,b<c,那么a>b。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的比较大小。
21.A
【分析】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分别计算出二人的工作效率,再进行比较。
【解析】解:7÷6(个)
8÷7(个)
答:甲做得快。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列式计算,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2.A
【分析】由题意可知看了一半多一些,说明没看的比一半少一些即比少,将所给分数按照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比小一些就是“没有看的占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解析】解:A、,

因为,所以;
B、,

因为,所以;
C、,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理解看了一半多一些,则没看的比一半少一些和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大小.
23.B
【分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据此判断。
【解析】解:11=4a+3,8.7﹣x=2.5,x﹣6=0,这三个式子都含有未知数,且是等式,它们都是方程;
6+4=10,是等式,但不含未知数,所以不是方程;
3y<21,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
所以方程有3个。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方程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4.C
【分析】先把要求的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然后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解析】解:因为a=2×2×3×3,b=2×3×5(a,b为自然数),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5.D
【分析】如果这批货物是1吨,1吨的就是吨,再次运的货物吨数相同;如果这批货物少于1吨,它的也少于吨,第二次运的多;如果这批货物多于1吨,它的也多于吨,第一次运的多.由于这批货物的吨数不知,因此,无法确定哪次运的多或少.
【解析】解:当这批货物是1吨,1吨的就是吨,再次运的货物吨数相同;
当这批货物少于1吨,它的也少于吨,第二次运的多;
当这批货物多于1吨,它的也多于吨,第一次运的多.
这批货物的吨数不确定,因此,两次运走的货物相比较哪次多或少也无法确定.
故选:D.
【点评】关键明白:吨是一个固定的量,这批货物的受这批货物的制约,它是一个不确定的量.
26.C
【分析】两个图形的面积都等于正方形面积减去圆的面积;左面阴影部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加上正方形边长的2倍,右边阴影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据此解答。
【解析】解:图中涂色部分相比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求组合图形周长面积的问题,关键是根据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的组成解答。
27.C
【分析】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可以计算出三个师傅的工作效率各是多少,再进行比较。
【解析】解:4÷5(个)
5÷6(个)
6÷7(个)
答:赵师傅的工作效率最高。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列式计算。
四.操作题(共1小题,共4分)
28.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小帆船”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5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
(2)根据旋转的特征,这个图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点O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解析】解:(1)把网格上面的小帆船向右平移5格,画出平移后的小帆船(红色).
(2)把网格下面的图形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绿色).
【点评】图形平移注意三要素:即原位置、平移方向、平移距离.图形旋转注意四要素:即原位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五.应用题(共6小题,共36分)
29.。
【分析】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种黄瓜,种西红柿的分率,即可得出种青菜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解析】解:1
答:种青菜的面积占这块地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减法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清数量关系。
30.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设乙车的速度是x千米/时,根据:(乙车的速度+甲车的速度)×3=3小时后两车相距的路程,列出方程,求出乙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即可.
【解析】解:设乙车的速度是x千米/时,
则3(x+95)=540
3(x+95)÷3=540÷3
x+95=180
x+95﹣95=180﹣95
x=85
答:乙车的速度是85千米/时.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31.。
【分析】把全长看成单位“1”,用单位“1”减去第一天修的分率,再减去第二天修的分率就是剩下几分之几没有修。
【解析】解:1
答:还剩全长的没有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减法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根据减法意义求解。
32.9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给第一小组的语文本为(20﹣2)本,数学本为(25+2)本,要求第一小组有多少名同学,就是求分给第一小组语文、数学本数的最大公因数。
【解析】解:20﹣2=18(本)
25+2=27(本)
18=2×3×3
27=3×3×3
所以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3×3=9。
答:第一小组最多有9人。
【点评】先求出分给第一小组的语文、数学的本数,再求语文、数学本数的最大公因数即可解答。
33.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意,把全程长度看作单位“1”,用全长单位“1”减去30分钟走的路程占全长的分率再减去最后4分钟走的路程占全长的分率即可解答.
【解析】解:1
答:最后4分钟他们走了全程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加减法的应用,关键找对单位“1”,利用分数减法的意义解答.
34.76米。
【分析】当两人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和就是2个桥长,用总路程除以相遇时间,即为两人的速度和,再用速度和减去小华的速度,即为小明每分钟行多少米。
【解析】解:720×2÷10﹣68
=1440÷10﹣68
=144﹣68
=76(米)
答:小明每分钟行76米。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在于掌握了求相遇问题中的一个速度用总路程除以相遇时间再减另一个速度,另外解答本题时还应注意理解他们相遇时总路程为2个桥长的路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