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检测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检测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13 19:1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检测卷-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一个三角板中,最多有( )个直角。
A.1 B.2 C.3
2.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
A.3分钟 B.15分钟 C.3小时
3.下面数中,一个零都不读的是( )。
A.2050 B.3500 C.4005
4.一个一个地数,从300数到400,一共要数( )个数。
A.99 B.100 C.101
5.一本书有49页,明明每天看8页,至少要( )天才能看完。
A.6 B.7 C.8
6.在算式□÷6=7……□中,余数最大是( )。
A.5 B.6 C.7
7.下面物体的实际长度是( )毫米。
A.70 B.15 C.55
8.我国古代用算筹记数,表示数的算筹有纵、横两种方式(如图所示)。用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为: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试想一下3746,古人该如何表示呢?( )
A. B. C.
二、填空题
9.小芳家东南是小杨家,那么小芳家在小杨家( )面。
10.老师让小刚用0、7、2、6这四个数字组三位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他们的差是( )。
11.□÷○=7……5,○最小是( ),这时□是( )。
12.在括号里填上“>”“<”或“=”。
15678( )15687 90毫米( )10厘米 100分( )1时
13.在计算过程中,已知除数是8,商是4,余数是7,则被除数是( )。
14.请你根据下列信息找出①小明、②小华、③小军的所在位置,并将其序号填在下图中的相应位置。
※小红在小明的正南方 ※小华在小明的西北方 ※小军在所有人的东南方
15.小军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132看成了123,结果算出的差是239,这道题的正确的差是( )。
16.一种纸,10张叠在一起大约厚1毫米,1000张这样的纸叠在一起,大约厚1( )。
三、计算题
17.直接写出得数。
680-500= 340+80= 4×7= 27÷9=
143+300= 120-60= 8×5= 56÷7=
3400+600= 10000-3000= 9×9= 32÷8=
18.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53÷7= 42÷9=
★246+357= ★800-217=
19.看图写算式。
(束)……(个)
(个)……(个)
四、解答题
20.一块手表185元,一个闹钟比这块手表便宜120元,一个望远镜比这个闹钟贵75元,这个望远镜多少元?
21.柳树高是多少厘米?
22.带50元买下边这样的杯子,最多能买多少个?
23.一个书架共有四层,第一层和第四层共有49本书,第二层和第三层共有42书。这个书架上一共有多少本书?
24.购物。
(1)张阿姨花700元正好买了其中两件商品,她可能买的是( )和( )。
(2)李叔叔打算买一个电饭煲、一辆自行车和一块手表,先估一估,大约需要( )元。他带了1000元,买这三件商品,够吗?写出你的理由。
25.根据下面的描述,在相应的钟面上画出缺少的时针或分针。
(1)12:55这个钟面在5:00的北面,它西南方向钟面上的时间是( )。
(2)5:00这个钟面的南面是3:00,3:00这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 )。
《期末检测卷-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B C B A C B
1.A
【分析】角是由1个顶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组成的图形,在三角板上,最大的角就是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就可以判定有几个直角;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用直角测量三角板上除直角外的另外两个角,通过测量都比直角小,即都是锐角;
因此一个三角板中,最多有1个直角。
故答案选:A
2.B
【分析】钟面上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有12个大格,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由此先计算出走了几个大格,再用乘法计算出经过的时间即可。
【详解】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6-3=3(个),走了3个大格;
5×3=15(分钟)
则经过的时间是15分钟。
故答案为:B
3.B
【分析】一个整数,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读数时,从高位读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详解】A.2050读作二千零五十,不符合题意;
B.3500读作三千五百,符合题意;
C.4005读作四千零五,不符合题意。
则一个零都不读的是3500。
故答案为:B
4.C
【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用400减去300求出差,因为还要数300本身,所以求出的差要再加上1,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400-300=100
100+1=101
所以一个一个地数,从300数到400,一共要数101个数。
故答案为:C
5.B
【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用这本书的总页数除以明明每天看的页数,若能除尽,则商就是至少能看完的天数;若不能除尽,剩余的页数也需要1天看完,则商+1就是至少能看完的天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49÷8=6(天)……1(页)
6+1=7(天)
所以一本书有49页,明明每天看8页,至少要7天才能看完。
故答案为:B
6.A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余数最大为:除数-1,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1=5
所以在算式□÷6=7……□中,余数最大是5。
故答案为:A
7.C
【分析】测量物体长度时,将物体的一侧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物体与直尺放平,不要倾斜,物体的另一侧与直尺所对应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若测量时物体的一侧未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则用测量结束的刻度-测量开始的刻度=物体的长度,直尺上一大格是1厘米,1小格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由此解答。
【详解】测量结束的刻度是7厘米,测量开始的刻度是1厘米5毫米。
7厘米-1厘米5毫米=70毫米-15毫米=55毫米
物体的实际长度是55毫米。
故答案为:C
8.B
【分析】根据题意,3746是个四位数,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从右往左按纵式的6,横式的4,纵式的7,横式的3表示出数即可。
【详解】
由分析可知:从右往左个位6用纵式为;十位4用横式为;百位7用纵式为;千位3用横式为。
3746表示为:。
故答案为:B
9.西北
【分析】题目中说“小芳家东南是小杨家”,意思是小杨家位于小芳家的东南方向。方向是相对的,在方向关系中,如果一个地点在另一个地点的东南方向,那么反过来,另一个地点就在这个地点的西北方向。如果小杨家在小芳家的东南方向,那么从小杨家看小芳家,小芳家就在小杨家的西北方向。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小芳家东南是小杨家,那么小芳家在小杨家西北面。
10. 762 206 556
【分析】一个三位数,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要组成最大的三位数,则将较大的三个数,从大到小按数位从高位到低位排列;要组成最小的三位数,百位不能为0,则把不为0的数中最小的数2写在百位,再将剩余的数字中较小的两个数,从小到大依次写在十位和个位。最大的数减最小的数,即可计算出差。
【详解】0<2<6<7
762-206=556
老师让小刚用0、7、2、6这四个数字组三位数,最大的数是762,最小的数是206,他们的差是556。
11. 6 47
【分析】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为: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其中余数一定小于除数,除数最小是比余数大1的数,根据除数×商+余数=被除数,计算即可。
【详解】5+1=6;
6×7+5
=42+5
=47
□÷○=7……5,○最小是6,这时□是47。
12. > < >
【分析】整数的大小比较:比较数的大小,先看位数的多少,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高位上的数大则这个数大,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含有算式的,可以先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大差越小。
【详解】78<87,则156-78>156-87;
90毫米=9厘米,9厘米<10厘米,则90毫米<10厘米;
1时=60分,100分>60分,则100分>1时。
13.39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运算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据此算出被除数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8×4+7
=32+7
=39
因此,在计算过程中,已知除数是8,商是4,余数是7,则被除数是39。
14.见详解
【分析】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判断,北方和西方之间是西北、北方和东方之间是东北、南方和西方之间是西南、南方和东方之间是东南。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详解】
15.230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错误的差和错误的减数相加,计算出被减数,再用被减数减去132得出正确的结果。
【详解】被减数:239+123=362
正确的差:362-132=230
小军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132看成了123,结果算出的差是239,这道题的正确的差是230。
16.分米/dm
【分析】由题可知,这种纸10张叠在一起大约厚1毫米,1000里面有100个10,也就是1000张这样的纸叠在一起大约厚100个1毫米,也就是100毫米,再根据1分米=100毫米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详解】1000里面有100个10,所以1000张这样的纸叠在一起大约厚100毫米。
100毫米=1分米
所以一种纸,10张叠在一起大约厚1毫米,1000张这样的纸叠在一起,大约厚1分米。
17.180;420;28;3
443;60;40;8
4000;7000;81;4
【解析】略
18.7……4;4……6
603;583
【分析】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任意一位相加满十就要进一,注意最后不要把进位的一漏掉了。
加法的验算方法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次。
竖式计算三位数减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本位数字加十再减。
减法的验算方法是:被减数=差+减数。
【详解】53÷7=7……4 42÷9=4……6

★246+357=603 ★800-217=583
验算: 验算:
19.22÷3=7……1
22÷7=3……1
【分析】从图上可得:一共有22个气球,已知每3个一束,要求可以分成几束,还剩多少个气球,根据除法的意义,用22÷3进行解答即可。
一共有22个气球,已知分成7束,要求每束分几个,还剩多少个气球,根据除法的意义,用22÷7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22÷3=7(束)……1(个)
22÷7=3(个)……1(个)
20.
140元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一个闹钟的价钱,即185-120;再根据一个望远镜比这个闹钟贵75元,用闹钟的价钱加上75元就是望远镜的价钱。
【详解】185-120=65(元)
65+75=140(元)
答:这个望远镜140元。
21.180厘米
【分析】用柏树的高度加45厘米是松树的高度,再用松树的高度减去66厘米即为柳树的高度。
【详解】201+45=246(厘米)
246-66=180(厘米)
答:柳树高是180厘米。
22.6个
【分析】根据题意,求最多能买几个杯子,也就是求50里面最多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用带的钱数÷每个杯子的价钱,所求的商就是最多能买的数量。
【详解】50÷8=6(个)……2(元)
答:最多能买6个。
23.91本
【分析】将第一层和第四层的数量与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数量相加即可求出这个书架上一共有多少本书。
【详解】49+42=91(本)
答:这个书架上一共有91本书。
24.(1)电饭煲;微波炉;或自行车;手表
(2)1000;够;
自行车和手表的价格和是700元,李叔叔带的钱数减去700元还剩300元,300元大于电饭煲的价格,所以够。(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题意,700元正好买了两件商品,也就是两件商品的价格和是700元,用加法计算即可;
(2)将商品的价格估算为与之接近的整百元,相加可计算出大约需要多少元。根据(1)中计算出的结果可知,自行车和手表的价格和是700元,用李叔叔带的钱数减去700元,看还剩多少元,若剩的钱数大于或等于电饭煲的价格就够,小于就不够。
【详解】(1)288+412=700(元)
494+206=700(元)
张阿姨花700元正好买了其中两件商品,她可能买的是电饭煲和微波炉,或自行车和手表。
(2)288元接近300元;494元接近500元;206元接近200元。
300+500+200=1000(元)
1000-700=300(元)
300>288
答:他带了1000元,买这三件商品,够。
理由:自行车和手表的价格和是700元,李叔叔带的钱数减去700元还剩300元,300元大于电饭煲的价格,所以够。(答案不唯一)
25.(1)12:05
(2)直角
图见详解
【分析】。
(1)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5点钟表为观测点,依此来解答即可。
(2)钟面上短针为时针,长针为分针,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以5点钟表为观测点再它南面把3点的钟表补全即可,然后拿三角尺的直角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1)12:55这个钟面在5:00的北面,它西南方向钟面上的时间是12:05。
(2)5:00这个钟面的南面是3:00,3:00这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图如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