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5年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专题分类强训:连线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5年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专题分类强训:连线题(附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14 15:0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5年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专题分类强训:连线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连线题
1.读一读,连一连,下面每个数中的“3”各表示什么?
2.把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摆成下面的样子。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3.连一连。
4.面各数中的“5”表示什么意思?连一连。
5.连线。
6.把相同的数用线连一连。
7.把下面的小数与相应的读法连一连。
8.将结果相等的两个算式连一连。
(28+16)×5 19×4×125
125×4×19 25×125×32
250×8×9 38×(39+1)
(25×4)×(125×8) 28×5+16×5
38×39+38 250×72
9.把下面的小数与相应的读法连一连。
10.把相等的两个小数连一连。
11.连线。
12.找朋友,连一连。
7.700 7.070
7.07 7.7 0.017 0.13
13.连一连。(把看见的物体的面与形状连起来)
14.下面各数中的“5”各表示什么?连一连。
15.连一连,下面的图形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
16.哪两朵花上的数的和是100?连一连。
17.连一连。
有一个直角,有两条边相等。 锐角三角形
只有两个锐角,没有直角。 直角三角形
三个角相等。 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没有直角和钝角。 等边三角形
18.小兔拔萝卜。(连一连)
19.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请你连一连。
20.下面的10只手套,哪只和哪只是一副?用线连一连。
21.给蚂蚁找家。
22.把下面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56×(19+28) 365×(107-7) 35×201 7个a+3个a

(7+3)×a 35×200+35 365×107-365×7 56×19+56×28
23.下面几幅图分别是谁从哪个方向看到的?请连一连。
24.下面各数中的“3”表示什么含义?连一连。
23.4 2.043 1.3 30.45 7.03
3个十 3个十分之一 3个一 3个千分之一 3个百分之一
25.连一连。
26.找朋友,连一连。
6.600 3.180
3.18 6.6 0.05 0.21
27.下图中一个正方形或一个正方体表示“1”,下列每个数中的“2”各表示什么意思,找到对应的图连一连。
28.下面各数中的“4”表示什么含义?连一连。
29.下面各数中的3表示什么?连一连。
30.把相等的数连起来。
7.0800 6.0
6.00 7.08
0.019 2.310
2.31 0.0190
31.把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用线连一连。
2200÷25÷4 360÷6÷4
7200÷(4×25) 2200÷(4×25)
360÷24 662-(162+56)
662-162-56 7200÷4÷25
32.把相同的质量连一连。
33.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见的?连一连。
34.观察下图的立体图形,下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连一连。
35.连一连。
36.连一连。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37.将结果相等的两个算式连一连。
108-(58+27) 246×100+246×2
246+98 246-100-2
108-(58-27) 108-58-27
246-102 246+100-2
246×102 108-58+27
38.不计算,把结果相等的两个算式用线连起来。
39.判断运算顺序,连一连。
(52+48)÷5 先乘后除 (65-18)×5
25×(64÷16) 先除后乘 800÷(60+20)
400÷(5×8) 先减后乘 1200÷(12×5)
25×(200-170) 先加后除 8×(450÷90)
40.连一连。
41.下面每个数中的“2”分别表示下列哪个图中的阴影部分?用线连一连。(图中的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整数“1”)
42.下面每个数中的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连一连。
43.把左右两边相等的数连一连。
44.把左右两边相等的数连一连。
45.下面各数中的“7”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连一连。
46.先读一读,再连一连(每个只连一次)。
47.下面的图形是从哪张折纸上剪下来的,用直线连起来。
48.连线。
49.把相等的两数连起来。

0.7 0.0003 0.25 0.063
50.根据所给条件连一连。(单位:cm)
51.下面各数中的“8”表示什么含义?连一连。
52.连一连。
53.右边的图形,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用线连一连。
54.请将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与相应的几何体连起来。
55.小蜗牛找家。(连一连)
56.用7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出下面左边的物体,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57.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
第1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分析】先看各数中“3”在哪个数位上。3在哪个数位上,就表示3个该数位所对应的计数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
2.见详解
【分析】观察发现从前面看上一层是一个蓝色的正方形,下一层是一个橘色的长方形,左对齐;从上面看整体是一个长方形,左边有一个蓝色的正方形;从左面看整体是一个长方形,上一层是一个蓝色的正方形,下一层是一个橘色的正方形;据此解答。
【详解】如图:
3.见详解
【分析】根据角的分类可得,1、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2、按边分:一般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上的两个角叫做底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3个内角都是60°。据此连线即可。
【详解】
4.见详解
【分析】数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该数位的计数单位;50.06中的“5”在十位上,表示5个十;5.48中的“5”在个位上,表示5个一;0.57中的“5”在十分位上,表示5个0.1;0.865中的“5”在千分位上,表示5个0.001,即5个;据此连线即可解答。
【详解】
5.见详解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分类: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上的两个角叫做底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3个内角都是6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如图:
6.见详解
【分析】小数的读法是小数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整数部分,整数尾部的零不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到右读数字,中间的零也要读,末尾的零也要读,依此读出每个小数即可连线。
【详解】连线如下:
7.见详解
【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所以60.56读作:六十点五六,0.9读作:零点九,0.11读作:零点一一,10.66读作:十点六六。
【详解】
8.见详解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 ×c=ac+bc。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 ×c=a×(b×c)。
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9.见详解
【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所以0.8读作:零点八,1.3读作:一点三,3.06读作:三点零六,0.087读作:零点零八七。
【详解】
10.见详解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解答: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详解】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
11.见详解
【分析】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据此解答。
【详解】
12.见详解
【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详解】7.700=7.7
7.070=7.07
=0.13
=0.017
13.见详解
【分析】从前面看两行,下面一行3个,上面一行1个居中;
从上面看两行,上面一行3个,下面一行1个居中;
从左面看两列,左面一列2个,右面一列1个;
【详解】
14.见详解
【分析】9.052的5在百分位上,表示5个百分之一;1.503的5在十分位上,表示5个十分之一;5.21的5在个位上,表示5个一;4.005的5在千分位上,表示5个千分之一;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如图:
15.见详解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解答。
【详解】如图:
16.见详解
【分析】运用凑整法,先看个位上的数,以18为例,要想和是100,另一个数的个位上必须是2,只有82符合要求,验证:,同理,即可将其他的凑成100,据此解答。
【详解】
所以连线如下:
17.见详解
【分析】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上的两个角叫做底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3个内角都是60°;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有一个直角说明是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说明是等腰三角形;只有两个锐角,没有直角,说明第三个角是钝角,为钝角三角形;三个角相等说明三条边也相等,是等边三角形;没有直角和钝角,那么三个角都是锐角,为锐角三角形。如图:
18.见详解
【分析】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详解】如图所示:
19.见详解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此图从前面看,最左边可看到2个白色的长方形,分2层,每层1个;最中间可看到4个涂色的长方形,为4层,每层1个;最右边可看到1个白色的长方形。
从右侧看,可看到4层,第1层为1个白色的长方形,第2层、第3层、第4层都为1个涂色的长方形。
从左侧看,可看到4层,第1层、第2层都为1个白色的长方形,第3层、第4层都为1个涂色的长方形。
从上面看,可看到最左边为1个白色的长方形,中间为1个涂色的长方形,最右边为1个白色的长方形,依此连线。
【详解】连线如下:
20.见详解
【分析】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份表示0.1,取了其中7份,用小数表示为0.7;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表示0.001,取了其中125份,用小数表示为0.125;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表示0.001,取了其中59份,用小数表示为0.059;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表示0.001,取了其中213份,用小数表示为0.213;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0份,每份表示0.01,取了其中38份,用小数表示为0.38。
【详解】据分析连线如下:
21.见详解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再相加,本题中可以将101分成(100+1),得到(100+1)×98;也可以将98写成100-2;或将101写成98+3;或者是将101写成100+1,将98写成100-2,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
【详解】101×98=(100+1)×98=100×98+98
101×98=(98+3)×98=98×98+3×98
101×98=(100+1)×(100-2)
101×98=101×(100-2)=101×100-101×2
22.见详解
【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或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7个a是a×7,3个a是a×3,依此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连线即可。
【详解】56×(19+28)=56×19+56×28,365×(107-7)= 365×107-365×7,35×201=35×(200+1)=35×200+35×1=35×200+35,7个a+3个a=a×7+a×3=(7+3)×a,因此连线如下:
23.见详解
【分析】小文坐在这个积木的正前方,因此她是从前面看的积木;小刚坐在图形的左边,因此他是从侧面看的积木;小丽是从积木的正上方往下看,因此她是从上面看的积木。
小文从前面看这个积木,可以看到2层,上层有1个正方形靠右,下层有2个正方形,看到的图是:
小刚从侧面看这个积木,可以看到2层,上层有1个正方形,下层也有1个正方形,看到的图是:
小丽从上面看这个积木,可以看到1层,有2个正方形,看到的图是:
据此连线即可。
【详解】连线如下图: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想象力,可以试着用小方块摆一摆、看一看、画一画,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24.见详解
【分析】根据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可知,23.4中的“3”表示3个一,2.043中的“3”表示3个千分之一,1.3中的“3”表示3个十分之一,30.45中的“3”表示3个十,7.03中的“3”表示3个百分之一,依此连线。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如下:
25.见详解
【分析】题中的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都是按照角进行分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锐角(锐角指的是大于0°小于90°的角)的三角形叫作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90°角)的三角形叫作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大于90°角小于180°角)的三角形叫作钝角三角形,据此连线。
【详解】连线如下图所示:
26.见详解
【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详解】6.600=6.6
3.180=3.18
=0.21
=0.05
27.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一个正方形表示“1”,第一个图中有2个正方形,则代表整数2;根据小数的初步认识,将大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10份,其中的2份是十分之二,用小数表示是0.2;第三个图将大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100份,其中的2份是百分之二,用小数表示是0.02;第四个正方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1000份,其中的2份是千分之二,用小数表示是0.002,据此连线即可。
【详解】0.52中的2在百分位上表示0.02;
2.64中的2在整数部分个位上表示2个一;
8.213中的2在十分位上表示2个0.1;
1.752中的2在千分位上表示0.002。
28.连一连见详解
【分析】小数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2.47中的4在十分位上,表示4个十分之一;
(2)40.065中的4在整数部分的十位上,表示4个十;
(3)2.974中的4在千分位上,表示4个千分之一;
(4)8.04中的4在百分位上,表示4个百分之一;
(5)14.63中的4在整数部分的个位上,表示4个一。
由此连一连可解此题。
【详解】连一连如下图:
29.见详解
【分析】小数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整数的计数单位是个、十、百、千、万……,分别表示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几个万……;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表示几个十分之一、几个百分之一、几个千分之一……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9.63中的3在百分位上,表示3个百分之一;30.85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7.523中的3在千分位上,表示3个千分之一;4.32中的3在十分位上,表示3个十分之一;据此连线即可。
【详解】连线如下:
30.见详解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连线即可。
【详解】连线如下:
31.见详解
【分析】(1)根据除法的性质:a÷b÷c=a÷(b×c)可得:2200÷25÷4=2200÷(25×4);
(2)根据除法的性质: a÷(b×c)=a÷b÷c可得:7200÷(4×25)=7200÷4÷25;
(3)先把24转化为4×6,再根据除法的性质: a÷(b×c)=a÷b÷c将算式化简,即3600÷24=3600÷(4×6)=3600÷4÷6;
(4)根据减法的性质:a-b-c=a-(b+c)可得:662-162-56=662-(162+56)。
【详解】
32.见详解
【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以及1吨=1000千克,将下面一排的小数转换成整数,采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来计算,然后进行连线。
【详解】根据分析:
0.08吨=0.08×1000=80千克
0.08千克=0.08×1000=80克
0.8吨=0.8×1000=800千克
0.008吨=0.008×1000=8千克
连一连如下:
33.见详解
【分析】
,从前面看,看到的形状是两层,下层3个小正方形,上层一个小正方形靠左对齐;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四层,从下往上数,第二层3个小正方形,第一层1个小正方形,靠左对齐,第三、第四层各1个小正方形,靠右对齐;从左面看,看到的形状是两层,下层4个小正方形,上层1个小正方形与下层右2小正方形对齐;据此连线即可解答。
【详解】
34.见详解
【分析】所给几何体由7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前面能看到5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层,下层4个,上层1,右对齐;
从上面能看到6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层,下层2个,下层4个,居中对齐;
从左面能看到3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层,下层2个,上层1,左对齐。据此解答。
【详解】
由分析可得:
35.见详解
【分析】根据物体三视图的认识和画法,该物体从前面看是横着的三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是横着的两个小正方形,从上面看第一排有三个小正方形,第二排靠左有一个小正方形,据此连线即可。
【详解】
36.见详解
【分析】两条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据此连线即可。
【详解】
37.见详解
【分析】减法的性质: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08-(58-27)=108-58+27
246+98=246+(100-2)= 246+100-2
108-(58-27)=108-58+27
246 -102=246-(100+2)=246-100-2
246 ×102=246×(100+2)=246×100+246×2
连线如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减法性质与乘法分配律,需熟练掌握。
38.见详解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据此把结果相等的两个算式连线即可。
【详解】101+24+76,根据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计算;
364+123+136,根据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计算;
554+359+146,根据加法交换律交换554和359的位置,再利用加法结合律计算。
39.见详解
【分析】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1)在算式(52+48)÷5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2)在算式25×(64÷16)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3)在算式400÷(5×8)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4)在算式25×(200-170)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5)在算式(65-18)×5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6)在算式800÷(60+20)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7)在算式1200÷(12×5)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8)在算式8×(450÷90)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详解】
40.见详解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分别计算出算式的得数,根据数的组成把小数写出来,根据读数写出小数,再把完全相同的两个小数相连即可。
【详解】0.16×1000=160;
六个百分之一和一个十分之一是0.16;
零点零一六写作:0.016;
1.6×100=160;
1.6=1.60
所以连线如下:
41.见详解
【分析】由数位表可知小数点后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就是0.1,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就是0.01,一个小数最后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就是0.1,最后一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就是0.01;整数部分个位上的2表示2个1,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2表示2个0.1,百分位上的2表示2个0.01,以此类推;图形1表示把图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用小数表示为0.1,阴影部分占2份,用小数表示为0.2;图形2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整数“1”,2个大正方形,表示整数2; 图形3把图形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用小数表示为0.01,阴影部分占2份,用小数表示为0.02;据此进行连线即可解答。
【详解】
42.见详解
【分析】米、分米、厘米、毫米用小数表示时,整数部分表示米,十分位表示分米,百分位表示厘米,千分位表示毫米;1千米=1000米,0.324千米=324米,据此解答。
【详解】
43.见详解
【分析】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0.008千克=( )克,大单位转化为小单位,需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0.008×1000=8,所以0.008千克=8克。
(2)0.08吨=( )千克。大单位转化为小单位,需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0.08×1000=80,所以0.08吨=80千克。
(3)0.8千克=( )克,大单位转化为小单位,需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0.8×1000=800,所以0.8千克=800克。
(4)0.8吨=( )千克。大单位转化为小单位,需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0.8×1000=800,所以0.8吨=800千克。
(5)0.08千克=( )克,大单位转化为小单位,需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0.08×1000=80,所以0.08千克=80克。
44.连线见详解
【分析】根据1m=10dm=100cm=1000mm,将0.075m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即可换算成mm为单位;将7.5m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即可换算成dm为单位;将0.75m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可换算成cm为单位;1km=1000m,将0.75km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即可换算成m为单位;将0.075km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即可换算成m为单位,据此连线即可。
【详解】0.075m=75mm
7.5m=75dm
0.75m=75cm
0.75km=750m
0.075km=75m
45.见详解
【分析】根据数的组成,从右往左数:第一位是个位,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小数部分的第一位是十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0.1,第二位是百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0.01,第三位是千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0.001。
【详解】70.36中的“7”在十位上,表示7个十;
10.71中的“7”在十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0.1,表示7个0.1;
0.317中的“7”在千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0.001,表示7个;
6.274中的“7”在百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0.01,表示7个;
由此连线:
46.见详解
【分析】锐角三角形是指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指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指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钝角,另外两个角一定是锐角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详解】如图:
47.见详解
【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对于两个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将第一行的图形进行对折,根据第一行左半个图形的形状找到对应的第二行图形,用直线连起来即可。
【详解】
48.见详解
【分析】根据物体三视图的认识和画法,该物体从前面能看到五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三层,上层一个,中间层一个,下层三个,左齐;从左面能看到四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三层,上层一个,中间层一个,下层两个,左齐;从上面能看到六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层,上层三个,下层三个,两两对齐,据此连线即可。
【详解】如图:
49.见详解
【分析】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用、、…去计量,有几份就表示成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也可以分别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来表示;统一写成小数形式,再进行连线;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用小数表示为0.25,用小数表示为0.7,用小数表示为0.063,用小数表示为0.0003。连线如图:
50.见详解
【分析】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注意等边三角形属于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以此先判断是什么三角形,再连线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如下:
51.见详解
【分析】根据对小数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小数点后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计数单位依次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据此判断各数中的“8”表示什么含义后连线即可。
【详解】7.48中的8在百分位上代表8个百分之一;
9.85中的8在十分位上代表8个十分之一;
80.6中的8在十位上代表8个十;
0.708中的8在千分位上代表8个千分之一;
28.4中的8在个位上代表8个一。
52.连线见详解
【分析】从图中可知:从上面看到的是2个正方形排成一横排,即;从左面看到的是3个正方形排成一竖排,即;从前面看到的是左边有3个正方形排成一竖排,右边有1小正方形靠上对齐,即。据此连线。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如下:
53.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仔细观察图形,从正面看,可以看到2层,下层有3个小正方形,上层有1个小正方形居中;从上面看,可以看到3个小正方形排成一行;从右面看,有2层,上下各1个小正方形排1列;以此连线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如下:
54.见详解
【分析】第一个几何体从上面看,能看到从上面看,能看到1行,共3个正方形;
第二个几何体从上面看,能看到2行,共4个正方形,上面一行是3个正方形并排,下面一行是1个正方形并且靠右放置;
第三个几何体从上面看,能看到2行,共4个正方形,上面一行是1个正方形并且靠左放置,下面一行是3个正方形并排;
第四个几何体从上面看,能看到2行,共3个正方形,上面一行是1个正方形并且靠左上角放置,下面一行是2个正方形并排。据此连线。
【详解】通过分析可得:
55.见详解
【分析】1元=10角,将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即可把0.5元的单位换算为角;
7.08元的整数部分表示整元,根据1元=100分,把0.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可把0.08元的单位换算为分;
7.8元的整数部分表示整元,根据1元=10角,把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即可把0.8元的单位换算为角;
根据1元=100分,把0.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可把0.05元的单位换算为分;据此将单位换算为几元几角几分,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0.5×10=5,即0.5元=5角
7.08元=7元+0.08元,0.08×100=8,即0.08元=8分,即7.08元=7元8分
7.8元=7元+0.8元,0.8×10=8,即0.8元=8角,即7.8元=7元8角
0.05×100=5,即0.05元=5分
如下图:
56.见详解
【分析】
此图从前面看,可看到3层,第1层可看到3个小正方形,第2层、第3层均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都是右齐;从上面看,可看到2排,第1排可看到2个小正方形,与第2排分别左右对齐,第2排可看到3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可看到2层,第1层可看到2个小正方形,第2层、第3层均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都是左齐;依此连线。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如下:
57.见详解
【分析】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根据小数的性质,分别对第一行小数进行化简,所得小数分别是0.6、4.08、4.8、10.03。据此连线。
【详解】
第1页,共2页
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