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中学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中学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22 11:5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座次号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三
语文
一、积累语运用(31分)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线条奔放,笔力雄健。
B.五字错落有致,收放有度。
C.气韵贯通,展现书者胸襟。
D.采用隶书书体,方正典雅。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妖娆(ráo)
重荷(hé)
苦心孤诣(yì)
B.绯(fēi)红
阔绰(chuò)
惟妙惟肖
(xiāo)
C.丰硕(shuò)
馈(kuì)赠
根深蒂(dì)固
D.芳馨(xīn)
鞭挞(dá)
叱咤(zhà)风云
3.(2015 浙江杭州市)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霎时
荒缪
重峦叠嶂
怒不可遏
B.汲取
恻隐
粗制烂造
巧妙绝伦
C.颓唐
告罄
骇人听闻
碌碌终生
D.禁锢
执拗
冥思遐想
通霄达旦
4.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
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D.
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
生的生命个体。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C.《水浒》生动地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代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代表作品有《羊脂球》、《项链》等。
B.《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明代家吴敬梓。他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的描写,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
C.《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绝"、"义绝"、"智绝"的分别是曹操、关羽、诸葛亮。
D.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一书赞扬了勇于开拓、不畏艰险、敢于跟困难作斗争、勇往直前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顽强毅力。
7.经典古诗文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基因。学诗文,情飞扬,人灵秀;用诗文,志高洁,品芬芳。请根据你的积累,对出下联。
(3分)
上联:子






下联:
□□□□□□□
8.诗句默写填空(10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2)烟销日出不见人,

(3)在古代文人眼中,莲花高洁质朴,“

”;(周敦颐《爱莲说》)梅花坚贞无私,“

”(陆游《卜算子咏梅》)。
(4)2015年,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质推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景象;展望蓝图,我们信心满怀,豪情万丈,正如诗云“
,
”(李白《行路难》)。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9.
在“从故事看古代交通”的综合性学习中,遵义市某中学老师决定开展一次以“古诗词与交通工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根据这次活动,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老师的要求,请你写出任意一句包含“古代交通工具”的诗句,并注明作者。(3分)
(2)请简要概括古代与现代的交通各有什么特点?(4分)
(3)古诗中有“暖日宜乘轿,春风宜试马”,请谈谈你对古代交通工具中“轿子”的认识
。(3分)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一)冰湖(15分)
陈彦斌
(1)“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2)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3)“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4)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5)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6)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7)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8)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9)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10)“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方向扑去。
(11)“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12)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节)
10.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4分)
父子俩遛网打鱼——
(1)
——砸冰行船——
(2)
——看到希望
11.试分析第(7)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12.笫(11)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3分)
13.
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4分)
(二)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14分)
李浩燃
①“海星被摸死!模型巨蜥的脚趾也被摸断了!”最近一则微信广泛传播,从一个侧面表明,开馆不足一个月的上海自然博物馆,陷入了喜忧参半的处境。博物馆受公众热捧令人欣喜,但观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不文明行为,又引人忧虑。
②事实上,“海星被摸死”只是网上持续热议的文明话题的一个新注脚。从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到成都武侯祠《前出师表》石刻,“路培国”们的“到此一游”刻字,至今没有绝迹;向空服人员泼面、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种种劣行仍然在各种场合上演。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一些地方出现的当街暴打妇孺现象,更引来群情激愤。
③无论是出境旅游的不良行为被媒体打“差评”,还是公路上的违章驾驶、危险飙车等,许多不文明现象,可说是腰包“鼓起来”、生活“阔起来”后遭遇的社会发展新课题。搭乘着城镇化、现代化的时代快车,许多人逐步远离了物质匮乏的窘迫,又浑然不觉地陷入了另一种窘境。“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充满诗意的语言,道出了一些人“脑袋”轻于“口袋”、灵魂跟不上身体的尴尬状态。如果从社会层面来思考,公民文明素养如何与现代化同步,精神文明如何与物质文明比翼齐飞,已经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
④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关键词汇,“文明”折射国家发展的境界、社会进步的状态,是凝聚当代中国价值公约数的重要平台。应当看到,文明不仅仅需要被唤醒,更应在制度设计层面体现软硬结合、标本兼治。日前,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近一个月后,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大闹亚航、强行打开飞机应急舱门、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等不文明事件的四个当事人被列入“黑名单”,便是一种积极的尝试。惩恶扬善、久久为功,以不断加大的外力强化约束,让放纵自我、妨碍他人、侵害公序良俗的行为付出代价,方能防止“破窗效应”,变压力为动力,促使文明变成公民的行为自觉与生活方式。
⑤看得见的硬伤容易修复,看不见的短板却难补齐。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文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不文明到文明,从文明的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自然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不应一味批评公民素质参差不齐,更当以每一次问题暴露为契机,优化管理方式、加强机制构建,真正从治理现代化的高度推进文明建设,依靠“制度文明”稳步提升“公民文明”,不断推高全社会的文明水位。
⑥文明不是空洞浮泛的口号,仰赖一点一滴的践行去成全。因此,与其做一个对不文明现象义愤填膺的“键盘侠”,莫如迈出坚实步伐,用双手书写文明的笔画。你的文明,或许就存在于银行ATM机的一米线旁,展现于人潮涌动的公交车站牌下,闪耀在川流不息的行车道中。如果说,遵守公共空间的秩序与规则是底线要求,那么,主动为别人着想、做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则是更高境界。从这个意义出发,知行合一,做一个更加文明的公民,其实也是在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过一种更值得过的生活。
⑦一位西班牙作家说过,“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文明是世间最动人的语言,一个视文明为阳光的国家、一个视德行如生命的民族,让文明素养追赶上现代化的脚步,必将更富有魅力,也必能赢得真诚的尊重。
(选自《
人民日报
》)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5.选文前三段例举众多不文明现象有何目的?(2分)
16.在下边横线处按例句的结构样式仿写一组句子,使其上下文连贯。(3分)
你的文明,或许就存在于银行ATM机的一米线旁,展现于人潮涌动的公交车站牌下,闪耀在川流不息的行车道中。你的文明,或许就
 ,
 ,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最后一段西班牙作家的话,强调了文明是公民交际中必须具备的素养。
B.文章第⑤段加点的词语呼应紧密,既对公民有宽容的心态,又从制度建设的高度指出了提高公民素养的路径。
C.“看得见的硬伤容易修复,看不见的短板却难补齐。”这里的“短板”指的是公民素养的严重缺失。
D.为了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国家旅游局制定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有了这个管理办法,就能从根本上杜绝游客种种不文明现象。
18.简略分析文章怎样层层深入论证中心论点的?(4分)
四、文言文阅读(20分)
(一)
【甲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19.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顿。(仅标一处)(1分)






20.下列加点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B.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2.【质疑探究】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3分)
23.【迁移拓展
】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
“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3分)
(二)诗词鉴赏
2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6分)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这首词按照____________顺序,截取了词人一生中三幅富有象征性的画面,形象地概括了作者不同时期在环境、生活、__________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2分)
(2)“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五、作文(60分)
25.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成长需要担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父母之间、儿女之间、同学之间、邻里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总有说不完的故事,理不清的情感,期待你来说说他们之间的故事。
  请将题目《_____之间》补充完整后作文。
初三语文参考答案
1.D
2.C
3.
C
4.A
5.A
6.B
7.答案:宽对即可。(共2分,内容、形式各1分)
示例:(1)茂叔独爱池中莲
(2)渊明独采篱下菊
解析:
首先,要划分好给出上联的节奏、词性:子瞻/闲赏/庭前/月,“子瞻”是名词,“闲”是副词,“赏”是动词,“庭前”是名词。给出的上联所写内容与课文《记承天寺夜游》有关。所以,对出的下联要能整体反映出作者与课文,以及课文中作者的主要活动。
8.(1)窈窕淑女(2)欸乃一声山水绿(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3分)(1)示例一: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示例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示例三: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王维)(任选两句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识记能力。学生只要根据要求写出与“古代交通工具”相关的诗句即可,联系已经学过的或者自己平时积累的诗句都可以。
(2)(4分)古代:交通工具单一;速度慢;对路况的要求比较高。现代:交通工具发达;速度快;对环境污染大

【解析】此题作答起来比较容易,学生结合自己对交通工具的认识答出两者各自的特点即可,也可通过两者对比进行简单概括。
(3)(3分)示例:轿子是一种靠人抬,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在古代是一种具有阶级性质的交通工具,所以它又被视为愚昧、落后的象征,是压迫人的工具。
【解析】简要谈谈自己的认识,可以从它的实用性上来讲,也可以阐述社会大背景下这种工具的性质。语言表述准确即可。
10.(1)遭遇风雪(2)扒冰拖船
11.①渲染紧张气氛,突出环境恶劣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③烘托人物形象,使“父亲”的性格更加鲜明。(答对2点即可)
12.①运用短句,表现当时形势的危机。②运用一系列动词,表现一连串的动作,生动形象的描绘了父亲扒冰拖船的情景。(任选一方面即可)
13.①技艺娴熟,经验丰富②机智勇敢,顽强不屈③关心孩子成长。
14.(2分)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
15.(2分)①例举不文明的行为,从生活中引出议论话题。②围绕这些现象,为后文展开议论奠定基础,增强了论证的针对性。(每点1分,意对即可)
16.(3分)就存在于食堂窗口边的队伍中(1分),展现于同学平时的语言里(1分),闪耀在扶危解困的友爱间(1分)。(意对即可)
17.(3分)D
18.(4分)①例举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引发思考,提出论题。(1分)②通过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从制度建设、公民个体要求诸方面提出提高公民素养的措施。(2分)③照应前文,总结提出“让文明素养追赶上现代化脚步”的中心论点。(1分)(意对即可)
19.
(1分)



/方


20.(3分)
C
21.(4分)
(1)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2)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有所不同。(每小题2分)
22.(3分)
第一问:都希望他们的君主能广开言路,接受意见。(1分)
第二问:邹忌:用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现身说法,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1分)诸葛亮: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由主而次,循循善诱,谆谆告诫,不失人臣身份。(1分)
23.(3分)略。评分要点:注意称谓、说话的语气、分寸,符合情景内容即可。
24.(1)时间;心情(或感情)
(2)描绘了一幅在水天辽阔、乌云低垂的江面上,一只在风雨中失群孤飞的大雁,在凛冽的西风中悲鸣的画面。表达了作者远离家乡、孤独凄凉的愁苦之情。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考场
姓名
班级
座次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