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求真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京市求真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22 12:5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京市求真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初一历史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卷面总分:60分
命题人:顾文婷
审题人:王秀琴
注:请将选项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若要为隋炀帝写墓碑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A.创立了科举制度
B.开凿了贯通南北大运河
C.实行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D.灭掉了南方的陈,重新统一了南北
2.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为世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制,选官标准为
A.品德
B.才能
C.军功
D.血缘
3.“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唐朝和某一少数民族的关系,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
A.
维吾尔族    
B.藏族   
C.
彝族  
D.白族
4.下列史实中反映了唐朝对外关系盛况的是
①遣唐使来华

文成公主入藏
③鉴真东渡
④郑和远航
⑤玄奘西游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5.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
A.唐玄宗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武则天时
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
B.广州
C.
临安
D.泉州
《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南宋
A.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开发
B.东南沿海的农民负担重
C.政治中心移到南方
D.
经济重心移到南方
8.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
B.三国鼎立
C.政权并立
D.和平共处
9.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其最主要的条件是
A.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B.造船、航海水平高
C.郑和的个人素质
D.出航全体成员的努力
10.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
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
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
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11.和汉唐不同,宋代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因为
A.节省布料
B.国家规定
C.便于穿着
D.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12.宋代城市盛行的瓦子。瓦子盛行主要是因为
A.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农民的需要
C.宋代文化的繁荣
D.士大夫的提倡
13.下列军事斗争得到维吾尔族人民大力支持的是
A.
戚继光抗倭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4.宋诗“邸店如云屯”中的邸店指的是
A.饭店
B.旅店
C.商店
D.驿馆
1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辽朝
B.西夏
C.元朝
D.清朝
16.著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A.编年体通史
B.
纪传体通史
C
.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断代史
17.四大发明在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
A.意大利传教士
B.日本遣唐使
C.中国航海家
D.阿拉伯人
18.有一幅著名的风俗画反映了宋代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社会生活丰富等现象,这幅画的作者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
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尼布楚条约》
20.
下列措施与明成祖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有关的是
A.废除丞相
B.大兴文字狱
C.执行削藩政策
D.设立军机处
21.下列事件能够体现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是
A.
文成公主入吐蕃
B.
郑和下西洋
C.
戚继光抗倭
D.
郑成功收复台湾
22.代表我国古典小说创作高峰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西游记》
D.
《红楼梦》
23.“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赞颂的是
A.
郑和下西洋
B.
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康熙帝抗俄
24.下列史实,属于清朝康熙帝“抗击侵略,维护主权”的是
A.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B.反击沙俄入侵,两次收复雅克萨
C.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D.派戚继光抗倭
25.
每个历史名人都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自己的一生,以下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李白——《秦中吟》
B.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罗贯中——《三国演义》
D.郑板桥——《兰竹图》
二.材料解析题:(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0分,第28小题13分,共35分)
26、(12分)对外交往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和下西洋(见下图)。
材料一所示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2分)
A处所示地点是哪里?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哪里?(6分)
A处:
最远到达:
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突”恐怖势力是指以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为目标、以恐怖袭击为手段的恐怖组织或团伙。2013年以来,“东突”恐怖活动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动向,这为中国反恐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请用汉、唐时期的设置的有关机构加以说明。(6分)
汉:
唐:

(2)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世祖和雍正帝分别设置了什么?(4分)
元世祖:

雍正帝:
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乾隆帝致英国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
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人民擅自出海贸易。统一台湾后,开放了四个港口对外通商……只留广州一地对外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
B
”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2分)
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了什么政策?请补齐材料二中B处空缺的地方。(4分)
政策:
B:
(3)说说清朝实行这一政策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要求:分点答题,条理清晰)(4分)
(4)从唐朝的对外开放与清朝的闭关政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初一级历史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选项填写在前面表格中,每小题1分,共2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B
D
B
C
D
C
A
A
D
A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A
D
C
D
C
B
D
C
B
A
材料解析题:(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0分,第28小题13分。)
26.(1)明朝
(2)A处:刘家港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1)汉:西域都护府
唐: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元世祖:宣政院

雍正帝:
驻藏大臣
28.(1)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意思相近即可)
(2)政策:闭关锁国
B:广州十三行
(3)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
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4)启示:开放带来繁荣,闭关导致落后,要坚持对外开放。(意思相近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