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次号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一
语文
一、积累运用(37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潸然(shān)
矜持(jīng)
冰碴(chá)
瞭望(liào)
B.涪陵(fú)
充沛(pèi)
灼伤(zhuó)
徜徉(yáng)
C.着陆(zháo)
咽泣(yè)
撑篙(ɡāo)
诧异(chà)
D.字帖(tiē)
青睐(lài)
干戈(ɡē)
黄晕(yù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颀长
擘画
迫不及待
浊流宛转
B.
舢板
堆栈
乍暖还寒
心催肺裂
C.
噬吮
一惬
意兴阑珊
戛然而止
D.
悉意
荡涤
容光涣发
晴天霹雳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登上这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地,有哪一条江河_______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有哪一道大坝能_______如此众多的智慧?有哪一座建筑能_______如此壮美的崇高?有哪一项工程能_______如此伟大的传奇?
A.凝聚 积淀 写满 见证
B.积淀 凝聚 见证 写满
C.写满 见证 凝聚 积淀
D.见证 写满 积淀 凝聚
4.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班的王芳和李红青梅竹马,她们像亲姐妹一样整天形影不离。
B.经过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李娜终于夺得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
C.我市自然资源丰富,投资环境宽松,许多客商针锋相对地前来投资兴业。
D.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了邓小平当年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每一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B.为了提高这次大型舞会的档次和规模,举办方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乐团现场演奏。
C.关于这件事情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D.这部作品结构完整,笔法细腻,语言优美生动,在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史上达到了艺术高峰。
6.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
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昧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有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7.
根据场合,下列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会议室:请勿吸烟!
B商场:您的光临,是对我们的信任!
C
医院:您走好,欢迎下次再来!
D车站:祝您一路顺风!旅行愉快!
8.下面是对四部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B.《水浒》中的“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小李广”花荣、“智多星”宋江等都是英雄好汉。
C.《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的人是张飞、关羽、刘备。
D.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金陵十二钗》、《宝玉缘》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
9.
仿写句子,使分句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4分)
(1)悲观者说,①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②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乐观者说,①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②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校七年级学生拟开展二个“好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活动,请按老师要求,做好以下准备工作。(8分)
(1)撰写此次活动的开场白。(2分)
要求:必须引用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能够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
(2)请你为大家推荐一本你最近读过的一本课外书,写出推荐理由。(50字以内)(2分)
(3)简要介绍你的读书经验。(2分)
(4)假设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来到活动现场接受师生的采访,允许每人根据此次活动的主题提一个问题。请你将要说的话写下来。(2分)
11.默写填空。(9分)
(1)
,此头须向国门悬。
(2)
,家祭无忘告乃翁。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4)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中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
。
(5)根据自己的积累,分别写出一句描写春风、春雨、春花、春草的古诗。(4分)
春风:
。
春雨:
。
春花:
。
春草:
。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课内阅读(16分)
(甲)天气多么暖和,多么晴朗!
白头鸟在林边的鸣叫声不断传来,锯木厂的后面,黎贝尔草地上,普鲁士军队正在操练。这一切,都比那些分词规则更吸引我;但我毕竟还是努力克服了这个念头,很快朝学校跑去。
(乙)忽然,教室的钟打了十二点。紧接着响起了午祷的钟声。这时,普鲁士军队操练回来的军号声在我们窗前响了起来……哈墨尔先生面色惨白,在讲台上站了起来。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
“我的朋友们,”他说,“我的朋友们,我,我……”
他的嗓子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无法说完他那句话。
于是,他转身对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气按着粉笔,用最大的字母写出:法兰西万岁!
写完他仍站在那儿,头靠着墙壁,不说话,用手向我们表示:
“课上完了……去吧。”
12.在甲部分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小弗朗茨
的心理状态;“普鲁士军队在操练”则点出小说的
背景。(2分)
13.为什么听到钟声、号声,哈墨尔先生脸色惨白?(2分)
14.“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2分)
15.“法兰西万岁”是故事情节的
部分,饱含了哈墨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6.画线句子采用了
和
描写,若换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为什么?(4分)
17.“我的朋友们,我,我……”(请展开想象补充出哈墨尔先生未说出的话)(3分)
(二)课外阅读(17分)
春天是改革家
鲍尔吉·原野
①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夏季的树叶长满每一根枝条时,花朵已谢了,有人说:“我怎么没感觉到春天呢?”
②春天就这样,它高瞻远瞩。它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比如刮大风。风过后,草儿绿了。再下点雪,然后开花。之后不妨碍春天再来点风,或雨,或雨夹雪。树和草不知是谁先绿的。河水解冻了,但屋檐还有冰凌。
③事实上,我们在北方看不到端庄娴静的春天,比如油菜花黄着,蝴蝶飞飞。柳枝齐齐垂在泛着绿意的春水上,新出的柳芽呈嫩嫩的鹅黄。黑燕子像钻门帘一样穿过枝条。这样的春天住在江南,它是淑女,适合被画成油画、水彩,被拍照和旅游。北方有这样的春天吗?没见过。在北方,春天藏在一切事物的背后。
④在北方,远看河水仍然是白茫茫的冰带,走近才发现这些冰已酥黑,灌满了气泡,这是春天的杰作。虽然草没有全绿,树没有吐芽,更没有开花,但脚下的泥土不知从何时起泥泞起来。上冻的土地,一冻就冻三尺,是谁将冰冻的土地化成泥泞?春天。
⑤像所有的大人物一样,春天惯于在幕后做全局性、战略性的推手。让柳叶冒出芽尖儿只是表面上的一件小事,早做晚做都不迟。春天在做什么?刚刚说过,它让土地解冻三尺,这是改革,是在把冬天变成夏天——春天认为:春天不是自然界的归宿,夏、秋才是归宿或结果——这事还小吗?
⑥春天是大人物,它深居简出,偶尔接见一下青草、燕子这些春天的代表。春天在开会,在讨论土地解冻之后泥泞和肮脏的问题。许多旧大臣认为土地不可解冻,解冻就乱了,泥泞的样子实在给“春天”这两个字抹黑。这些言论是呼呼的风声,我夜里常听到屋顶有什么东西被吹得叮当响,破门拍在地上,旧报纸满天飞。这是春天会议的一点小插曲。
⑦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春天的作风。春天一边招呼一帮人开会,另一边在让土地解冻,催生草根吸水,柳枝吐出新叶,把热气吹进冰层里,让小鸟满天飞。看上去一切都乱了、脏了,一切却在突然间露出了崭新的面貌。
⑧春天暗中做的事情就是让土地复苏,让麦子长出来,青草遍布天涯。“草都绿了,冬天想回也回不来了!”这是春天常说的一句话。春天并不是从冬天到达夏天的自然过渡,而是改革。世间最艰难的斗争是自然界的斗争,最酷烈的,莫过于让万物在冬天里苏醒。冬天是冷酷而古板的君主,拒绝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点滴滴的变化。一变化,冬天就不成其为冬天了。正如不变化,春天不成其为春天。春天和冬天的较量,每一次都是春天取胜。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白雪认为自己这么厚永远都不会融化。如果它们是钱,就永远花不完,但是积雪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变成沟壑里的泥汤浊水了。
⑨春天朴素无华,春天大象无形,春天弄脏了世界又让世界进入盛夏。春天实现了改革大计,它不贪功劳,改变了江山就退隐。它认为柳枝的叶苞就是叶苞,它并不是春天;青草也只是一株草,也不是春天。肩负改革使命的春天,说来就来;完成改革使命后的春天,说走就走。在北方,爱照相的人可以跟夏天合影、秋天合影、冬天合影,最难的就是跟春天合一张影,春天的脚步比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还要快。
(摘自《文汇报》2013年5月22日第11版,有改动)
18.在作者看来,有人“没感觉到春天”的原因是什么?(3分)
19.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春天?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3分)
20.文章第⑥段中,作者写“春天”在改革中碰到了哪两个问题?写这两个问题对表现“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21.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短语的表达效果。(4分)
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
22.根据全文内容,分条概括“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的特点。(3分)
(三)诗歌阅读(10分)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3.这首诗歌的作者是
,题目可以理解为
(2分)
24.解释加粗的字的意思:(2分)
A、应怜屐齿印苍苔 B、小扣 柴扉久不开。
25.本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怀呢?(2分)
26.从一、二句中,你能看出诗人是怎样的人?(2分)
2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除了写春景外,蕴含着怎样的哲理?(2分)
三、写作
(40分)
28.一粒种子顶开岩石,破土而出,表现的是坚韧不拔、生机勃发的力量,一位老师投来的关怀的一瞥,是激励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力量有时是一句话,当你遭遇挫折时,它给你带来无穷的勇气;力量有时是一本书,当你困惑彷徨时,它会拨开你心灵的迷雾;力量也可以是长辈的一次批评,妈妈的一个电话,父亲的一根白发,同桌的一张卡片,邻里的一声问候……到底什么才是你的力量,请以“力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初一语文参考答案
1.B2.A3.B4.D5.D6.A7.C8.B
9.
乐观者说,希望是太阳,就算落了明天还还升起来。
悲观者说,风是船的敌人,能把你推向死亡的边沿。
10.
(1)3分。引用名言正确,1分;能正确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整体表述流畅,用词准确,1分。
(2)3分。介绍书名、作者得1分;准确表述理由,能简述故事梗概,介绍主人公,评价人物或读书体会等给2分。
(3)2分。表述明确,真实可行。
(4)2分。采访的礼貌用语1分,提问1分,提问符合“好读书,读书好”的主题。
11.(1)南国烽烟正十年(2)王师北定中原日(3)谁家新燕啄春泥(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5)描写或含春风、春雨、春花、春草的就行
12.
无忧无虑、天真幼稚;社会
13.
因为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从此将和祖国语言告别。
14.
小弗朗茨这时真正理解了老师,认识到哈默尔先生不仅仅是一个法语老师,更是一个爱国志士,对他充满了敬仰。
15.
高潮
表达了他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6.
神态、动作描写。不好。用动作来结尾,表达的感情更加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这动作包含了韩麦尔先生内心深处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巨大痛苦,包含了这位爱国者对自己民族的无比热爱和对祖国语言的眷恋。此时无场胜有声,令人回味无穷。
17.
“略”。言之成理叙述成文即可。
18.
在北方,春天的脚步快,来去匆匆;一般人看不懂春天从事的工作;春天常在幕后做工作。
19.
通过对比,突出北方春天不易觉察的特点,为后文揭示其默默工作、功成即身退的可贵品质作铺垫。
20.
(1)改革本身带来的“泥泞和肮脏”问题;在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反对的意见。(2)写这两个问题说明春天能正视改革自身存在的问题,不畏阻力,表现了其坚持改革的决心。
21.
一寸高,强调小草的矮小柔弱;一米厚,突出白雪的厚实强大,两者形成强烈对比,形象地写出春天与冬天的酷烈较量,鲜明有力地体现了春天不畏阻力、厉行改革的精神。
22.
(1)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思想意识;(2)具有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3)具有不怕困难、坚持改革的决心;(4)具有坚信改革成功的乐观精神;(5)具有朴实无华、默默工作的品格;(6)具有不贪功劳、功成即身退的豁达胸怀。
23.叶绍翁
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
24.
怜:爱惜
小扣 : 轻轻地敲。
25.
怜
26.有敏锐的洞察力,有耐心
27.
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关不住,压制不了的。
第
考场
姓名
班级
座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