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5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巩固)暑假伴学营分类专训系列:填空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填空题
1.一个电梯从一楼往上升9层到了( )楼,又下降6层停下,现在电梯停在了( )楼。
2.把三角形ABE向右平移得到一个新图形(如下图),与点B对称的点是点( );如果把点D看成三角形ABE中点A平移后的位置,那么点B应平移到点( )。
3.下面的现象,是平移现象的画“△”,是旋转现象的画“ ”。
( ) ( ) ( ) ( )
4.填空。
(1)图形A绕点O( )时针旋转( )°到图形B所在的位置。
(2)图形C绕点O( )时针旋转( )°到图形B所在的位置。
(3)图形C绕点O逆时针旋转( )°到图形A所在的位置。
5.下列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将结果写在括号中。
( )条 ( )条 ( )条 ( )条
6.“天津之眼”摩天轮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下面是摩天轮的照片示意图,摩天轮的旋转方向如箭头所示。从登舱点P到位置Q,摩天轮绕点M按( )时针方向旋转了( )°。
7.一个数由5个亿、8个十万、9个千和6个百组成,这个数是( )。
8.由30个亿、5个千万、8个十万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
9.一个数由9个十亿,4个百万、1个千和2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它是一个( )位数。
10.写或读出下面的数。
(1)三亿零四百万写作: 。
(2)九十亿五千万写作: 。
(3)四千万零四十四写作: 。
(4)60260203读作: 。
(5)903000000读作: 。
(6)50000005读作: 。
11.乘法算式42×11,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大能填( );要使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 )。
12.一道乘法算式,一个乘数乘3,另一个乘数乘5,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 。
13.每平方米的草地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20克,释放氧气15克。曙光路小学校园约有绿草地400平方米,每天能吸收( )克二氧化碳,释放( )克氧气。
14.若120元可以买4块蛋糕,则买8块这样的蛋糕需要( )元,360元可以买( )块这样的蛋糕。这道题中用到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 )。
15.要使516×□1的结果是五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该算式的结果是四位数,□里要填( )。
16.用计算器计算时,算完之后,计算下一道题时要先按( )。
17.计算器上的AC是( )键,ON是( )键。
18.用计算器计算810÷(15×3)时,如果根据运算顺序分步操作,应先输入数据( )。
19.星星用计算器计算“447×□”时,把“×”按成了“+”,得到的结果是462,□是( ),正确的结果是( )。
20.小芳用计算器计算356×□时,把“×”按成了“+”,得到的结果是368,正确的结果是( )。
21.一本数学书重约200克,照这样计算,1000本数学书大约重 千克,100000本数学书大约重 吨。
22.10枚5角的硬币排成一排,长20厘米。照这样计算,一亿枚5角硬币排成一排是 千米。
23.宣纸因产自安徽省宣城市而得名,自古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誉。一种宣纸,10张约重5克,照这样计算,10000张约重( )克,1亿张约重( )千克。
24.一张长方形纸,宽30厘米,从这张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450平方厘米。原来这张纸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5.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上午行驶了5小时,下午行驶了3小时,上午比下午多行驶了220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 )千米。
26.京张高铁是我国第一条智能化高铁线路。最高设计时速为350千米,可写成( )。列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30分钟,可行( )千米。
27.小华和小雨一共折了96朵小红花,如果小雨给小华5朵,两人的小红花朵数同样多。小华原来有小红花( )朵,小雨原来有小红花( )朵。
28.为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西双湖小学举行了“数学阅读周”活动。玲玲读的《数学大百科》共255页,她已经读了3天,剩下的页数比已经读的多15页。玲玲前3天平均每天读( )页。
29.芳芳用两根同样宽的纸条粘成一根长36厘米的长纸条。如果原来两根纸条的长分别是18厘米和21厘米,且接头处的重叠部分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如下图),那么纸条的宽是( )厘米。
30.趣味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四(1)班的同学进行方队表演,排成8行,每行8人。最外圈的同学手持鲜花,其余同学手持气球。四(1)班手持气球的有( )人。
31.小美读一本25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读了26页,第二天读了74页,第三天从第( )页开始读。
32.小糊涂把22×(□+2)错算成22×□+2,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
33.龟兔进行800米赛跑。乌龟每分钟爬行5米,兔子每分钟跑200米。兔子见乌龟跑得慢,在途中睡了一大觉……最终没能赢得比赛。兔子至少睡了( )分钟。
34.在发生地震时,及时躲到活命三角区可以保护我们的生命(如图)。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 )。
3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4厘米,底是6厘米,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是( )厘米;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5°,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 )°。
36.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是77°,则另一个锐角是( )°。
37.一个三角形中,∠1=30°,∠2=35°,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3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内角和是( )°。
39.( )边形的内角和是六边形的内角和的2倍。
40.七边形的内角和是( )°,十二边形的内角和是( )°。
41.一个八边形最少可以分割成( )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 )°。
42.小青、小强、小亮、小丽和洋洋五人同在一个班。老师安排他们五人的座位情况如图。如果小亮的座位是第3列第5行,用数对( )表示,那么小丽的位置用数对( )表示,洋洋的位置用数对( )表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页,共4页
第3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 10 4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电梯上升时,起始楼层是一楼,到达楼层=起始楼层+上升层数,据此解答即可。电梯下降时,最终楼层=当前楼层-下降层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9=10(楼)
10-6=4(楼)
所以一个电梯从一楼往上升9层到了10楼,又下降6层停下,现在电梯停在了4楼。
2. F C
【分析】轴对称图形,这里指的是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组成新的图形,这个图形以虚线为对称轴,左右两边对称,那么B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和F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所以与点B对称的点是点F;
平移:图形在平面内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果把点D看成三角形ABE中点A平移后的位置,AD=BC,那么点B应平移相同的距离到点C;
【详解】由分析可知:把三角形ABE向右平移得到一个新图形(如下图),与点B对称的点是点F;如果把点D看成三角形ABE中点A平移后的位置,那么点B应平移到点C。
3. △ △ △
【分析】比如像在平面上推东西、开关抽屉……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像转动方向盘、电扇的转动、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旋转。
【详解】
4.(1) 顺 90
(2) 逆 90
(3)180
【分析】先判断转动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转到方向和钟表指针转动的方向相同就是顺时针方向旋转;转动方向与钟表指针转动方向相反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再根据两个图形的夹角度数判断转动的度数。
【详解】(1)从图形A到图形B,和时针转动方向相同,并且图形A与图形B之间的夹角为90°,所以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B所在的位置。
(2)从图形C到图形B,和时针转动方向相反,且图形C与图形B之间的夹角为90°,所以图形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图形B所在的位置。
(3)图形C绕点O逆时针旋转到图形A,图形A、B、C绕点O均匀分布,相邻两个图形间夹角为90°,从C到A跨越了两个90°,即180°。所以图形C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图形A。
5. 3 5 1 6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分别画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
由图可知,第一个图形有3条对称轴;第二个图形有5条对称轴;第三个图形有1条对称轴;第四个图形有6条对称轴。
6. 逆 90
【分析】观察图中箭头所示的摩天轮旋转方向,从登舱点P到位置Q,是与时钟指针转动方向相反的。旋转角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从P到Q刚好是一个直角。
【详解】与时针旋转方向是逆时针旋转,旋转了一个直角正好是旋转了90°。
所以摩天轮绕点M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了90°。
7.500809600
【分析】这个数由5个亿、8个十万、9个千和6个百组成,根据数位顺序表,在亿位上写5,十万位上写8,千位上写9,百位上写6,其余数位用0补足,据此写出这个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一个数由5个亿、8个十万、9个千和6个百组成,这个数是500809600。
8. 3050800009 31亿 305080万
【分析】要写出由给定数字组成的数,需根据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写起,每个数位对应的数字是几就写几,没有数字的数位用0占位。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对千万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就是对千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详解】30个亿,说明十亿位上是3;5个千万,说明千万位上是5;8个十万,说明十万位上是8;9个一,说明个位上是9;其他数位没有提到数字,用0占位。 按照数位顺序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得到这个数是3050800009。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首先找到亿位,3050800009从右到左第九位是亿位,数字是0,再看它下一位千万位上的数字是5。根据四舍五入法,千万位上是5,要向亿位进1,亿位上的0变成1,所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31亿。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首先找到万位,3050800009的万位是从右到左第五位,再看它下一位千位上的数字是0。根据四舍五入法,数字是0舍去。所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是305080万。
所以,由30个亿、5个千万、8个十万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3050800009,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31亿,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是305080万。
9. 9004001002 十
【分析】整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据此写出这个数。这个数中有10个数字,是十位数。
【详解】一个数由9个十亿,4个百万、1个千和2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9004001002,它是一个十位数。
10.(1)304000000
(2)9050000000
(3)40000044
(4)六千零二十六万零二百零三
(5)九亿零三百万
(6)五千万零五
【分析】整数的写法是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整数的读法是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根据这些规则分别写出或读出题目中的数。
【详解】(1)根据整数写法,先写亿级,三亿即亿位上是3;再写万级,四百万即百万位上是4,其它数位用0占位,万级其它数位千万位、十万位、万位都是0;个级没有数字,四个数位都是0。所以三亿零四百万写作:304000000。
(2)先写亿级,九十亿即十亿位上是9,亿位是0;再写万级,五千万即千万位上是5,其它数位是0;个级四个数位都是0。所以九十亿五千万写作:9050000000。
(3)写万级,四千万即千万位是4,其它数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是0;写个级,四十四即十位是4,个位是4,其它数位百位、千位是0。所以四千万零四十四写作:40000044。
(4)先分级,从右到左每四位一级,可分为万级6026,个级0203。读万级时,按照个级读法读,再加上“万”字,6026读作六千零二十六万;读个级0203,前面的0要读出来,读作零二百零三。所以60260203读作:六千零二十六万零二百零三。
(5)分级后,亿级是9,读作九亿,万级0300读作零三百万,个级四个0不读。所以903000000读作:九亿零三百万。
(6)分级后,万级是5000,读作五千万,个级是0005,读作零五。所以50000005读作:五千万零五。
11. 2 3
【分析】乘法算式42×□1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依次将1、2、3…填入□内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当□=1时:42×111=4662,积是四位数;
当□=2时:42×211=8862,积是四位数;
当□=3时:42×311=13062,积是五位数;
乘法算式42×□11,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大能填2;要使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3。
12.15
【分析】两数相乘,一个乘数乘3,另一个乘数乘5,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得到的积会等于原来的积乘3和5的乘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5=15
因此一道乘法算式,一个乘数乘3,另一个乘数乘5,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5。
13. 8000 6000
【分析】用草坪的面积乘每平方米的草地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的重量,据此求出每天能吸收多少克二氧化碳;用草坪的面积乘每平方米的草地释放氧气的重量,据此可求出每天能释放多少克氧气;据此解答。
【详解】20×400=8000(克)
15×400=6000(克)
综上可知,曙光路小学校园约有绿草地400平方米,每天能吸收8000克二氧化碳,释放6000克氧气。
14. 240 12 单价×数量=总价
【分析】根据题意,用总价÷数量=单价,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用买蛋糕的120元除以4块就是每块蛋糕的价格。再用每块蛋糕的价格乘8就是8块需要多少元。用总价360元除以每块蛋糕的价格就是可以买几块。都是围绕单价、数量、总价的,所以基本数量关系时是单价×数量=总价。
【详解】120÷4=30(元/块)
8×30=240(元)
360÷30=12(块)
所以,买8块这样的蛋糕需要240元,360元可以买12块这样的蛋糕。这道题中用到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单价×数量=总价。
15. 2 1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里依次填入1、2、3…,直到找出要使516×□1的结果是五位数,□里最小填的数字,要使该算式的结果是四位数,□里要填的数字。
【详解】当□=1时,516×11=5676,积是四位数。
当□=2时,516×21=10836,积是五位数。
要使516×□1的结果是五位数,□里最小填2;要使该算式的结果是四位数,□里要填1。
16.AC键
【分析】计算器中的CE键是局部清除键。可以清除最后输入的错误数据。而AC键是清除键,用计算器计算完一道题后,只需按清除键AC,就可以进行另一道题的计算了。
【详解】用计算器计算时,算完之后,计算下一道题时要先按AC键。
17. 清除 开机
【分析】在电子计算器上ON键是开机键,OFF键是关机键,AC键是清除键,SET是设置键,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计算器上的AC是清除键,ON是开机键。
18.15
【分析】根据四则运算顺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内的式子。因此计算810÷(15×3) 时,应先计算括号内的15×3。使用计算器分步操作时,应先输入数据15,再依次输入运算符“×”和数据“3”,完成括号内的计算后,再进行除法运算。
【详解】根据分析:用计算器计算810÷(15×3)时,如果根据运算顺序分步操作,应先输入数据15。
19. 15 6705
【分析】由于星星把“×”按成了“+”,算式变为447+□;根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求出□=462-447,再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求出算式447×□的积。
【详解】462-447=15,□=15;447×□=447×15=6705。
星星用计算器计算“447×□”时,把“×”按成了“+”,得到的结果是462,□是15,正确的结果是6705。
20.4272
【分析】小芳算错的算式为356+□=368,则,用368-356求出差,就是□表示的数,再代入356×□中求出积,就是正确的结果。
【详解】368-356=12
356×12=4272
正确的结果是4272。
21. 200 20
【分析】已知一本数学书重约200克,因此可以用一本书的重量乘1000,即可求出1000本数学书的重量,然后根据“1千克=1000克”进行单位换算即可;用一本书的重量乘100000,即可求出100000本数学书的重量,然后根据“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详解】1000×200=200000(克)
200000克=200千克
因此1000本数学书大约重200千克;
100000×200=20000000(克)
20000000克=20000千克
20000千克=20吨
因此100000本数学书大约重20吨。
22.2000
【分析】10枚5角的硬币排成一排长20厘米,可以用排成的总长度除以总的硬币数量求出1枚5角的硬币是多少厘米。然后用1枚5角硬币的长度乘一亿,即可求出一亿枚5角硬币排成一排的长度。最后再根据“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进行单位换算即可解决。
【详解】1枚:20÷10=2(厘米)
一亿枚:2×100000000=200000000(厘米)
200000000厘米=2000000米
2000000米=2000千米
因此一亿枚5角硬币排成一排是2000千米。
23. 5000 50000
【分析】先用除法计算出10000张纸里有多少个10张纸,再乘每10张纸的重量,即可求出10000张纸的重量。先用除法计算出1亿张纸里有多少个10张纸,再乘每10张纸的重量,即可求出1亿张纸的重量,最后根据1千克=1000克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详解】10000÷10×5
=1000×5
=5000(克)
100000000÷10×5
=10000000×5
=50000000(克)
50000000÷1000=50000千克
所以,10000张约重5000克,1亿张约重50000千克。
24.1350
【分析】由题意得,一张宽为30厘米长方形纸,从这张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450平方厘米,据此作图如下:
由图可知,剩下部分是一个长方形,直接用450除以30先算出这个小长方形的宽。然后加上30厘米即可算出原来大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直接将数据代入即可算出原来这张纸的面积。
【详解】450÷30=15(厘米)
(15+30)×30
=45×30
=1350(平方厘米)
故原来这张纸的面积是1350平方厘米。
25.110
【分析】先求出上午比下午多行驶的时间,再用上午比下午多行驶的路程除以多行驶的时间,就可得到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
【详解】220÷(5-3)
=220÷2
=110(千米)
所以,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110千米。
26. 350千米/时 175
【分析】速度的写法: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的,中间用“/”隔开,要求列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30分钟的路程,因为路程等于速度乘时间,所以需要先将时间30分钟转化为以小时为单位,再根据公式计算路程。由于1小时=60分钟,30分钟是一小时的一半,所以列车行驶30分钟的路程也就是一小时路程的一半。
【详解】最高设计时速350千米,可写成350千米/时。
列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1小时的路程为:350×1=350(千米)
列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30分钟的路程为:350÷2=175(千米)
27. 43 53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如下示意图:
可以看出小雨比小华多2个5朵。用总数减去2个5朵,算出结果再除以2就是小华原来有多少朵,再用小华的朵数加上10就是小雨原来的朵数。
【详解】2×5=10(朵)
(96-10)÷2
=86÷2
=43(朵)
43+10=53(朵)
所以,小华原来有小红花43朵,小雨原来有小红花53朵。
28.40
【分析】根据题意,用255减去15,求出已经读的页数的2倍;用求出的差除以2,求出已经读的页数;用已经读的页数除以3,求出玲玲前3天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详解】(255-15)÷2÷3
=240÷2÷3
=120÷3
=40(页)
玲玲前3天平均每天读40页。
29.3
【分析】根据题意,两条纸条原长之和为18+21=39(厘米),粘好后总长为36厘米,因此重叠部分的长度就用39减去36,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8+21=39(厘米)
39-36=3(厘米)
芳芳用两根同样宽的纸条粘成一根长36厘米的长纸条。如果原来两根纸条的长分别是18厘米和21厘米,且接头处的重叠部分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如下图),那么纸条的宽是3厘米。
30.36
【分析】四(1)班的同学进行方队表演,排成8行,每行8人。那么去掉最外一圈,里面还是一个正方形方队,行数和列数都是8-1-1=6(人),算出里面方队人数是6行×每行6人=36人,也就是手持气球的人数。
【详解】8-1-1=6(人)
6×6=36(人)
即四(1)班手持气球的有36人。
31.101
【分析】第一天读了26页,第二天读了74页,相加先算出前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多加1页即为第三天从这页开始读。列式为26+74+1,根据加法结合律先算26+74简便。
【详解】26+74+1
=100+1
=101(页)
即小美读一本25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读了26页,第二天读了74页,第三天从第101页开始读。
32.42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与第三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由题意得,小糊涂把22×(□+2)错算成22×□+2,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22×(□+2)转化为22×□+22×2,然后对比它和算式22×□+2的区别即可。
【详解】22×(□+2)
=22×□+22×2
=22×□+44
对比算式22×□+44和算式22×□+2可知,两者相差:44-2=42。
小糊涂把22×(□+2)错算成22×□+2,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42。
33.156
【分析】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用全程除以乌龟每分钟爬行5米,求出乌龟实际用的时间;用全程除以兔子每分钟跑200米,求出兔子实际爬行时间;然后根据乌龟实际用的时间-兔子实际爬行时间=兔子睡觉的时间,求出兔子至少睡了多长时间。
【详解】800÷5-800÷200
=160-4
=156(分钟)
兔子至少睡了156分钟。
34.稳定性
【分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意味着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确定后,其形状和大小就固定不变。这种稳定性在地震中尤为重要,因为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和结构物的倒塌和破坏,而三角形结构能够更好地抵抗外力的冲击和变形,从而提供更强的支撑和保护 。
【详解】在发生地震时,及时躲到活命三角区可以保护我们的生命。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5. 9 70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用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减去底的长度,再除以2,求出一条腰的长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180°减去2个底角的度数和,求出顶角的度数。
【详解】(24-6)÷2
=18÷2
=9(厘米)
180°-2×55°
=180°-110°
=70°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4厘米,底是6厘米,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是9厘米;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5°,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
36.13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由题意得,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是77°,那么直接用180°减去直角的度数再减去77°即可算出另一个锐角的度数。
【详解】180°-90°-77°
=90°-77°
=13°
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是77°,则另一个锐角是13°。
37.钝角
【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一性质,用内角和减去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从而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然后根据角的分类,判断第三个角是否为钝角,进而确定这个三角形的类型。
【详解】180°-30°-35°
=150°-35°
=115°
115°的角是钝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38.360
【分析】连接长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长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如图:,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则长方形的内角和是180°×2。据此解答。
【详解】180°×2=360°
所以,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
39.十
【分析】求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把它分成几个三角形。把多边形分成了几个三角形,多边形的内角和就等于几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由题意得,求几边形的内角和是六边形的内角和的2倍,可以先算出六边形的内角和,然后再乘上2算出求的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接着再除以180°算出这个多边形可以分成几个三角形。多边形的边数比可以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多2,直接用前面的得数加2即可算出多边形的边数。
【详解】将六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如下图)
由图可知,六边形可以分成4个三角形。180°×4=720°,即六边形的内角和为720°。
720°×2=1440°,1440°÷180°=8(个),即所求多边形可以分成8个三角形。
8+2=10,即这个多边形是十边形。
故十边形的内角和是六边形的内角和的2倍。
40. 900 1800
【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n-2)×180°,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7-2)×180°
=5×180°
=900°
(12-2)×180°
=10×180°
=1800°
七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十二边形的内角和是1800°。
41. 6 1080
【分析】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向与它不相邻的顶点连线,可以将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那么八边形分成的三角形个数为:8-2=6个,所以八边形至少可以分成6个三角形;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八边形可以分成6个三角形,所以八边形的内角和就是这6个三角形内角和的总和,即180°×6=1080°,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得:一个八边形最少可以分割成6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1080°。
42. (3,5) (4,5) (3,4)
【分析】列与行的意义:物体竖排叫做列,物体横排叫做行。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要把列数放在前面,行数放在后面。如:在(a,b)中,a代表竖排的数,b代表横排的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据分析可知:
如果小亮的座位是第3列第5行,用数对(3,5)表示,那么小丽的位置用数对(4,5)表示,洋洋的位置用数对(3,4)表示。
第2页,共13页
第1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