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分班考高频考点预测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教室里,小红的位置是第2列、第3排,用数对表示为(2,3),王刚的位置用数对(3,6)表示,韩一诺的位置用数对(1,5)表示,欣怡的位置用数对(2,2)表示。( )离小红最近。
A.王刚 B.欣怡 C.韩一诺
2.石家庄某日的最高气温是15℃,15℃的含义是( )。
A.零上15摄氏度 B.零下15摄氏度 C.下降15摄氏度
3.把一个高12厘米的圆锥形容器装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圆柱形容器内水的高度是( )厘米。
A.12 B.4 C.24
4.淘气今年11岁了。下面可能是他的身份证号码的是( )。
A.440304198201043153 B.440304198201043143
C.440304200901043143 D.440304200901043153
5.在一个袋子中装有除颜色外,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红、黄、蓝、绿、白、黑球各15个,蒙着眼至少摸出( )个,才能保证摸出的球有两个颜色相同。
A.7 B.16 C.18 D.21
6.一个容积是2.5L的饮料瓶,下半部分为圆柱形(如图),瓶中饮料高度为20cm,把饮料瓶盖拧紧后倒立,空余部分高5cm,瓶中有饮料( )L。
A.2.2 B.2 C.1.5 D.0.5
7.如图所示,将AB=3cm,AC=2cm的长方形以AB边为轴旋转一周,旋转后所得到的立体图形中,阴影部分与空白部分的体积之比是( )。
A.1∶1 B.1∶2 C.1∶3 D.2∶3
8.下列选项中,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 B.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
C.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方形的长和宽。 D.一本书的页数一定,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9.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圆柱的体积相等,正方体的体积是3.14立方厘米,圆柱的高是1厘米,圆柱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把一个长方体木块(如图)锯成两个正方体木块,表面积增加( )平方厘米,用锯后的一个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1.学校为学生编排个人信息码,设定末尾数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三年级(1)班的王磊同学,2018年入学,学号为36,他的信息码是2018301361。他的表妹赵蓉2019年入学,是二年级(8)班的19号同学,那么她的信息码是( )。
12.如下图,用32升水刚好把整个容器装满,如果只把圆锥部分装满,则需要( )升水。
13.若(x、y均不等于0),则x与y成( )比例关系;若5x=7y(x y均不等于0),则x与y成( )比例关系。
14.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节日“端午节”。小成家一共有5口人,这天奶奶做了7个粽子,总有一人至少吃( )个粽子。
15.一个底面积为68平方分米的圆柱体容器里盛有水,将一块珊瑚石浸入水中,水面上升了3厘米(水未溢出)。这块珊瑚石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6.下面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诗《马诗》。这首诗通过咏马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1)“快”的位置用数对(1,1)表示,则“漠”的位置用数对( )表示。
(2)“金络脑”是指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它们都在同一( )(填“行”或“列”),“燕山”指的是边塞,用数对表示“燕”“山”的位置分别是( )、( )。
17.如图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 )。
18.口袋里有大小相同的8个红球、4个黄球和1个蓝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 )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出( )球的可能性最小。
19.蜗牛从13米深的井底往上爬,它每天白天向上爬4米,晚上向下滑2米,想一想,蜗牛第( )天可以爬到地面。
20.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每个面都标注了汉字。
(1)将该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围成长方体后,和“明”字相对的面上是“( )”字。
(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21.一次抽奖活动的中奖率是百分之十一,抽11次一定会中奖。( )
22.一个整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为100万,这个数最大是999999。( )
23.从甲地到乙地,小汽车用了3小时,货车用了4小时。小汽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4∶3。( )
24.圆锥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缩小到原来的,体积不变。( )
25.医生要记录一位发烧病人体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 )
四、计算题。(共31分)
26.直接写得数。(共10分)
728-299= 1.25×80= 8.1÷0.03= += 2-=
×= ×75% = ×4×= 8-1.3-1.7= 0.25×4÷0.25×4=
27.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共8分)
1.25×3.7×8 6-- 0.25×(4+0.4) 60×()
28.解比例。(共8分)
(1) (2) (3) (4)
29.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共5分)
五、操作题。(共6分)
30.按要求画一画。
(1)画一个圆,使其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用数对表示分别为(2,3)和(6,3)。
(2)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分别如下。画出这个三角形。
A(9,8) B(9,4) C(13,4)
(3)画出三角形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六、解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3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全程的20%。当两车相遇时,甲乙两车所行路程的比是2∶3。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2.有一个长方体容器,高为15厘米,底面是边长为9厘米的正方形。用这个长方体容器测量一个圆锥体铅锤的体积。刚开始容器中装的水距杯口还有1厘米,放入圆锥体铅锤后,有部分水溢出;取出圆锥体铅锤后,水面下降6厘米。求圆锥体铅锤的体积。
33.一辆运货车从甲城出发,送一货物到乙城。去的时候,平均速度是60千米/时,5小时到达乙城;原路返回时,平均速度是100千米/时,这辆车从乙城回到甲城需要多少小时?(先填空,再用比例知识解答)
想:因为甲、乙两城之间的公路全长是一定的,所以这辆车的平均速度与( )成( )比例。
34.你玩过陀螺吗?它上面是圆柱,下面是圆锥。经过测试,当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75%时,陀螺旋转得又稳又快。淘淘照这个标准做了一个陀螺,圆柱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是8厘米。这个陀螺的体积是多少?
35.阳光社区为了加强绿地建设,准备建一个底面直径是20米,高是0.3米的圆柱形花坛。(以下问题中花坛壁的厚度都忽略不计)
(1)这个圆柱形花坛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在花坛外侧贴瓷砖,那么贴瓷砖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3)现有一个圆锥形的土堆,经测量,土堆的底面周长是31.4米,高是3米。这堆土能否填满这个花坛?写出你的判断理由。
36.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停靠站点时载客数量记录如下表。
起点站 A站 B站 C站 D站 E站 …
上车/人 ﹢15 ﹢10 ﹢3 ﹢5 0 ﹢1 …
下车/人 ﹣2 0 ﹣4 ﹣3 ﹣6 …
(1)从起点站到E站中哪个站点没人上车?哪个站点没人下车?
(2)公共汽车从C站开出时车上有多少人?
(3)从起点站到E站,下车的一共有多少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B
【分析】根据数对“先列后排”的特征,王刚在第3列第6排,韩一诺在第1列第5排,欣怡在第2列第2排,而小红在第2列第3排,则欣怡在小红的前面,离小红最近。
【解析】通过分析,欣怡在第2列第2排,在小红的前面,则欣怡离小红最近。
故答案为:B
2.A
【分析】用正、负数表示温度时,正数表示零上温度,负数表示零下温度;用正、负数表示温度的变化时,正数表示上升的温度,负数表示下降的温度。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正、负数的意义,石家庄某日的最高气温是15℃,15是正数,则15℃的含义是零上15摄氏度。
故答案为:A
3.B
【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公式:体积= 底面积×高,圆锥容器中的水和圆柱中的水的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由此可知,圆柱的高=圆锥的高×,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2×=4(厘米)
把一个高12厘米的圆锥形容器装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圆柱形容器内水的高度是4厘米。
故答案为:B
4.D
【分析】身份证的第7-14位表示的出生日期,其中7-10位是出生的年份,11、12位是出生的月份,13、14是出生的日,第17位表示性别,其中奇数为男性,偶数为女性;据此解答。
【解析】A.440304198201043153,此身份证号显示出生年份为1982年,淘气哥哥今年11岁,年龄不符,不符合题意;
B.440304198201043143,此身份证号显示出生年份为1982年,淘气哥哥今年11岁,年龄不符,而且身份证信息显示是女性,因此不符合题意;
C.440304200901043143,身份证信息显示是女性,因此不符合题意;
D.440304200901043153,此身份证号显示出生年份为2009年,年龄相符且是男性,符合题意。
淘气是男性,因此第17位应该是奇数,今年11岁了,可能是淘气的身份证号码的是440304200901043153。
故答案为:D
5.A
【分析】根据最不利的情况,每种颜色先都摸出来一个,则此时摸出来6个,由于再摸出来一个球,不管是什么颜色的,都能和之前的6个球组成两个颜色相同的球,据此即可选择。
【解析】由分析可知:
6+1=7(个)
所以至少摸出7个,才能保证摸出的球有两个颜色相同。
故答案为:A
6.B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左图中饮料部分相当于高是20cm的圆柱,右图中空气部分相当于高是5cm的圆柱。瓶底面积相同,所以饮料部分的容积相当于空气部分的4倍。设空气部分为1份,则饮料部分为4份。用饮料瓶总容积除以总份数,再乘4,即可算出瓶中饮料的容积。
【解析】假设空气部分为1份,则饮料部分为4份:
2.5÷(1+4)×4
=2.5÷5×4
=0.5×4
=2(L)
所以瓶中有饮料2L。
故答案为:B
7.B
【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即两者相差2份,可得阴影部分旋转后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与空白部分旋转后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之比是1∶(3-1)=1∶2,从而求解。
【解析】1∶(3-1)=1∶2。
阴影部分与空白部分的体积之比是1∶2。
故答案为:B
8.B
【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据此逐项分析后再进行选择。
【解析】A.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不一定),是比值不一定,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B.路程÷时间=速度(一定),商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C.长方形的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乘积一定,所以长方形的长和宽成反比例;
D.书的总页数=未读的页数+已读的页数,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B
9.3.14
【分析】由于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相等,正方体的体积是3.14立方厘米,则圆柱的体积也是3.14立方厘米,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把数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解析】3.14÷1=3.14(平方厘米)
圆柱的底面积是3.14平方厘米。
10.72 169.56
【分析】把这个长方体木块锯成两个正方体木块后,小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表面积增加2个正方形的面积,以正方体的棱长为底面直径和高的圆柱是正方体内体积最大的圆柱,利用“”求出圆柱的体积,据此解答。
【解析】6×6×2
=36×2
=72(平方厘米)
3.14×(6÷2)2×6
=3.14×9×6
=28.26×6
=169.56(立方厘米)
所以,表面积增加72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169.56立方厘米。
11.2019208192
【分析】三年级(1)班的王磊是2018年入学,学号是36号,它的信息码是2018301361;可知这个学号的前四位为数是入学年份,第五位表示年级,第六、七位表示班级;第八、九位表示学号,最后一位表示性别,1表示男生,2表示女生,由此得出他表妹赵蓉的信息码。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他的表妹赵蓉2019年入学,是二年级(8)班的19号同学,赵蓉的信息码是:2019208192。
学校为学生编排个人信息码,设定末尾数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三年级(1)班的王磊同学,2018年入学,学号为36,他的信息码是2018301361。他的表妹赵蓉2019年入学,是二年级(8)班的19号同学,那么她的信息码是2019208192。
12.8
【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相当于圆锥体积的(3+1)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把圆锥部分装满,则需要多少升水。
【解析】32÷(3+1)
=32÷4
=8(升)
则需要水8升。
13.反 正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析】(1)因为,(x、y均不为0),所以xy=3×4=12(一定),x与y成反比例;
(2)因为5y=7x(x、y均不为0),所以y∶x=(一定),x与y成正比例。
14.2
【分析】根据最不利的情况下,5口人一人一个粽子,则还剩下7-5=2(个)粽子,那么2个粽子最坏的情况下,给5个人中的2个人一人一个,则至少有一个人吃到2个粽子,据此即可求解。
【解析】由分析可知:
7-5=2(个)
1+1=2(个)
总有一人至少吃2个粽子。
15.20.4
【分析】3厘米=0.3分米,根据物体的体积=上升部分水的体积,物体的体积=底面积×上升部分的高度,用68×0.3即可求出珊瑚石的体积。据此解答。
【解析】3厘米=0.3分米
68×0.3=20.4(立方分米)
这块珊瑚石的体积是20.4立方分米。
16.(1)(2,4)
(2) 行 (1,3) (2,3)
【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一个数表示第几行;“漠”的位置在第2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为(2,4);
(2)“金”在第3列、第2行,“络”在第4列、第2行,“脑”在第5列、第2行,“金络脑”都在同一行;“燕”在第1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为(1,3),“山”在第2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为(2,3)。
【解析】(1)“快”的位置用数对(1,1)表示,则“漠”的位置用数对(2,4)表示。
(2)“金络脑”是指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它们都在同一行,“燕山”指的是边塞,用数对表示“燕”“山”的位置分别是(1,3)、(2,3)。
17.圆锥/圆锥体 401.92
【分析】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360度而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8dm,高是6dm,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把数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解析】由分析可知:
3.14×8×8×6×
=200.96×6×
=401.92(dm3)
所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圆锥,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401.92dm3。
18.红 蓝
【分析】口袋里有三种颜色的球,那种颜色的球多,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就小。
【解析】8>4>1
口袋里有大小相同的8个红球、4个黄球和1个蓝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出蓝球的可能性最小。
19.6
【分析】蜗牛每天向上爬 4-2=2(米),即5天可以向上爬5×2=10(米),还差13-10=3(米)爬到地面,因为蜗牛第 6 天白天已经爬到地面,不存在晚上向下滑 2 米的情况,所以蜗牛第6天可以爬到地面。
【解析】每天爬:4-2=2(米)
所以当它爬到第5天时爬了5×2=10(米)
第6天再爬13-10=3(米)后就爬到顶不会滑下了
所以用了5+1=6(天)
蜗牛第6天可以爬到地面。
20.(1)诚
(2)248
【分析】(1)此图为长方体展开图的“1-4-1”型,折成长方体后,“文”与“法”相对,“明”与“诚”相对,“治”与“信”相对。
(2)折成的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10cm、4cm、6cm,根据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S=2(ah+bh+ab)”即可解答。
【解析】(1)如图:
将该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围成长方体后。和“明”字相对的面上是“诚”字。
(2)(10×6+4×6+10×4)×2
=(60+24+40)×2
=124×2
=248(cm2)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48cm2。
21.×
【分析】根据这次抽奖活动的中奖率是百分之十一,说明每抽1次中奖的可能性都为11%,抽11次这样的活动只能推断为:有可能中奖一次,也有可能一次也不中,还有可能中好几次,属于不确定事件中的可能性事件,而不是抽11次一定会中奖;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得:这次抽奖活动的中奖率是11%,抽11次这样的活动,有可能中奖一次,但属于不确定事件中的可能性事件;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
【分析】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就先找到万位,然后看千位上的数是否大于5,当千位上的数小于5时就直接省略,当千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时就直接向万位进“1”后再省略,最后在数的末尾加一个“万”字;因此最大数是通过“四舍”得到的,则要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万级上的数是100,千位上的数是4,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都是9,依此判断。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一个整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为100万,这个数最大是1004999。
故答案为:×
23.√
【分析】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表示出小汽车的速度和货车的速度,再根据比的意义求出它们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据此解答。
【解析】假设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1。
小汽车的速度:1÷3=
货车的速度:1÷4=
∶
=(×12)∶(×12)
=4∶3
所以,小汽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4∶3。
故答案为:√
24.√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积不变。
根据圆锥的底面积公式S=πr2,以及积的变化规律可知,圆锥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圆锥的底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2=4倍,即圆锥的底面积乘4;
圆锥的高缩小到原来的,即圆锥的高除以4;
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Sh,以及积不变的规律可知,圆锥的底面积乘4,圆锥的高除以4,那么圆锥的体积不变;也可以举例说明。
【解析】设原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1,高是4;
现在圆锥的底面半径是1×2=2,高是4×=1;
原来圆锥的体积:×π×12×4=π
现在圆锥的体积:×π×22×1=π
π=π,体积不变。
所以,圆锥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缩小到原来的,体积不变。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5.√
【分析】折线统计图特点是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记录一位发烧病人体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6.429 100 270 1 4 5 16
【解析】略
27.37 5 1.1 41
28.(1)x=42.75;(2)x=0.1
(3)x=0.2;(4)x=6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将比例转化为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即可。
【解析】(1)x∶95=∶10
解:10x=95×
x=427.5÷10
x=42.75
(2)
解:43x=8.6×0.5
x=4.3÷43
x=0.1
(3)2.8∶=70%∶x
解:2.8x=0.8×0.7
x=0.56÷2.8
x=0.2
(4)
解:x=×8
x=2÷
x=6
29.3113cm2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该图形的表面积等于长方体的表面积加上圆柱的侧面积,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b+ah+bh)×2,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πdh,据此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
【解析】(20×30+20×5+30×5)×2+3.14×15×30
=(600+100+150)×2+3.14×15×30
=850×2+3.14×15×30
=1700+1413
=1700+1413
=3113(cm2)
30.见详解
【分析】(1)端点(2,3)在第2列第3行,端点(6,3)在第6列第3行,据此分别在方格图上找出直径的两个端点,从而得出圆心的位置在两个端点的中间,圆的半径是2,据此用圆规画圆。画圆的步骤如下: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的距离,即半径;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即圆心;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2)A(9,8)在第9列第8行,B(9,4)在第9列第4行,C(13,4)在第13列第4行,据此分别找出三个顶点的位置,再依次连线画出三角形。
(3)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步骤:①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②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③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④作出新图形,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
【解析】
31.300千米
【分析】设AB两地相距x千米,当两车相遇时,甲乙两车的行驶的时间是相等的,此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关系,据此列比例即可解答。
【解析】解:设AB两地相距x千米。
40∶20%x=2∶3
20%x×2=3×40
0.4x=120
x=300
答:AB两地相距300千米。
32.567立方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当圆锥体铅锤放入容器中,有部分水溢出,长方体容器中下降的水的体积加上最开始距离杯口1厘米部分的体积就等于这个圆锥体铅锤的体积,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长×宽×高,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解析】9×9×6+9×9×1
=81×6+81
=567(立方厘米)
答:圆锥体铅锤的体积是567立方厘米。
33.时间;反;3小时
【分析】正比例关系:两个相关联的量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两个相关联的量乘积一定,即成反比例关系;由于平均速度×时间=路程(即甲城到乙城的距离),已知公路全长一定,即乘积一定,所以平均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可以设从乙城回到甲城需要x小时,去时候的平均速度×去时的时间=回来时的平均速度×回来时的时间,由此即可列出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
平均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
解:设这辆车从乙城回到甲城需要x小时。
60×5=100×x
100x=300
x=300÷100
x=3
答:这辆车从乙城回到甲城需要3小时。
34.282.6立方厘米
【分析】陀螺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把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出陀螺的体积。
【解析】3.14×(6÷2)2×8
=3.14×9×8
=28.26×8
=226.08(立方厘米)
×3.14×(6÷2)2×8×75%
=75.36×75%
=56.52(立方厘米)
226.08+56.52=282.6(立方厘米)
答:这个陀螺的体积是282.6立方厘米。
35.(1)314平方米
(2)18.84平方米
(3)不能填满,理由见详解
【分析】(1)求花坛的占地面积就是求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底面积=πr2,据此解答。
(2)贴瓷砖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据此解答。
(3)圆的周长=2πr,据此用圆锥的底面周长除以2π即可求出圆锥的底面半径。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据此分别求出圆柱形花坛的容积和圆锥形土堆的体积,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1)3.14×(20÷2)2
=3.14×100
=314(平方米)
答:这个圆柱形花坛的占地面积是314平方米。
(2)3.14×20×0.3
=62.8×0.3
=18.84(平方米)
答:贴瓷砖的面积一共是18.84平方米。
(3)314×0.3=94.2(立方米)
31.4÷3.14÷2=5米
×3.14×52×3
=3.14×25
=78.5(立方米)
78.5<94.2
答:这堆土不能填满这个花坛。
36.(1)D站点没人上车,B站点没人下车。
(2)27人;
(3)15人
【分析】(1)根据表格我们来分析,上车为正,下车为负,没有人上车或下车,为0。
(2)问C站开出时车上人数,那应该从起点到C站,所有上车人数相加-所有下车人数即可。
(3)从起点到E站,下车的总人数,就应该从起点到E站所有下车人数相加即可。
【解析】(1)从起点站到E站,只有D站上车人数为0,所有D站点没人上车;同理,下车B站点为0,所以B站点没人下车。
(2)15+10+3+5-(2+4)
=33-6
=27(人)
答:公共汽车从C站开出时车上有27人。
(3)2+4+3+6=15(人)
答:从起点站到E站,下车的一共有15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