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冲刺模拟测试预测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冲刺模拟测试预测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15 15:1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综合模拟测试预测卷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苏教版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箭头处表示的数是(  )
A.﹣0.7 B.﹣1.3 C.0.7 D.1
2.万达广场搞促销活动全场八折,会员可以在八折的基础上再打九五折,李阿姨买了一件大衣,如果享受会员折扣,可以优惠(  )
A.15% B.25% C.24% D.76%
3.实验一小和实验二小的女生人数都占本校学生总数的48%,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  )
A.相等
B.不相等
C.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4.在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0dm3,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与正方体棱长的比2:1,高是棱长的3倍,则圆柱的体积是(  )dm3。
A.60 B.120 C.125.6 D.376.8
5.给我们的教室铺地砖,所需地砖的块数与地砖的边长(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6.把a=5b写成比例式是(  )
A.5 B. C. D.
7.某区今年共新增加了13辆电动清洁能源小客车,至少有(  )辆小客车是在同一个月购买的。
A.2 B.1 C.3
8.明明从家出发,先向西走了一段路,又向南走了一段路,最后又向西走了一段路到达学校。下面(  )能表示他从家到学校的路线。
A. B.
C.
9.0.5千克盐溶解在20千克水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
A. B. C. D.无选项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0.已知:如图所示,A、B是数轴上的两个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5,动点P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向左运动,同时,动点Q、M从点A向右运动,且点M的速度是点Q速度的,当运动时间为2秒和4秒时,点M和点P的距离都是6个单位长度,则当点P运动到点A时,动点Q所表示的数为    .
11.2018年6月30日,李阿姨将2万元存入银行,为期2年,年率为2.75%,到期支取时,李阿姨共取回    元.
12.一件衬衫的商标上标明含棉量为85%,这个百分数读作     ,表示     。
13.一个圆锥体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少56立方米,圆锥体积是     立方米。
14.把比例尺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15.把25个苹果最多放到     个盘子里,可以保证总有一个盘子里至少有7个苹果。
16.16个相加的和是     ,吨的是     吨,比3吨多吨是     吨。
17.学校在广场的东面,科技馆在体育场的南面,广场在学校的     面,体育场在科技馆的     面。
三.判断题(共8小题)
18.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射线叫做数轴.    .
19.一种商品打“七五折”出售,也就是把这种商品优惠了15%.    .
20.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3倍,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21.如果4a=7b(a、b≠0),那么a:b=7:4。    
22.9个人坐4把椅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3人.   
23.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
24.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北偏东50°方向飞行了1200千米,原路返回时要向南偏西50°方向飞行1200千米。    
25.,所以、、互为倒数。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6.直接写出得数。
3= 1 10 14
3=
27.解方程或解比例。
28.计算下面立体图形的体积:
五.操作题(共2小题)
29.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2.5、+3、、2.5.
30.如图表示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2)根据图象判断这辆汽车行800千米要    小时.
(3)根据图象判断这辆汽车4小时能行    千米.
六.应用题(共8小题)
31.高果、森夏、秦梨三家依次坐落在一条公路的同一侧,高果家在最西面,秦梨家在最东面,森夏家在中间,森夏家距离秦梨家1100米,如果把森夏家的位置看作0米处,森夏先向东走了600米,记作+600米,然后她又走了﹣900米,现在森夏距离秦梨家有多少米?
32.在一张长方形彩纸上摆满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面积与所需小正方形的数量如表:
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cm2 4 9 16
所需小正方形的数量/个 216 96 54
(1)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与所需小正方形的数量成     比例关系。
(2)如果采用面积是36cm2的小正方形来摆满这张长方形彩纸,需要多少个小正方形?(用比例方法解答)
33.一间教室,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320块.如果用面积是16平方分米的地砖铺,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
34.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是世界上年均雷雨天数最多的地区,非洲中部平均每年的雷雨天数约为150天,爪哇岛平均每年的雷雨天数比非洲中部多,爪哇岛平均每年的雷雨天数比非洲中部多多少天?
35.加工一批零件,单独加工,师傅需要15天,徒弟需要18天。现在由师徒二人合作完成,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20个。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36.神舟十三号女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是全新碱重设计,盒量约90千克。比男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重量轻了,男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重量约为多少千克?
37.公园里有一个周长是188.4m的圆形草坪。
(1)这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现在要在这个草坪的周围铺一条1m宽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8.为响应“关爱地球,还我绿色”的倡议,某校对本校全体教师的出行方式进行了统计。(如图)
(1)选择乘车出行的教师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    %.
(2)若选择骑车出行的教师有36人,则选择步行的有    人。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期末综合模拟测试预测卷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苏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箭头处表示的数是(  )
A.﹣0.7 B.﹣1.3 C.0.7 D.1
【答案】A
【分析】观察数轴,可知0~﹣1之间平均分成了10份,每份是0.1,据此填写即可。
【解答】解: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轴的认识,关键是明确每小格表示多少。
2.万达广场搞促销活动全场八折,会员可以在八折的基础上再打九五折,李阿姨买了一件大衣,如果享受会员折扣,可以优惠(  )
A.15% B.25% C.24% D.76%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要把原价看作是单位“1”,八折优惠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有会员卡再打九五折,就是再按打八折后的95%出售;据此解答。
【解答】解:1×80%×95%
=0.8×0.95
=76%
1﹣76%=24%
答:可以优惠24%。
故选:C。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第二次打九五折是在原价打8折后的基础上再打的折。
3.实验一小和实验二小的女生人数都占本校学生总数的48%,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  )
A.相等
B.不相等
C.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实验一小的女生人数占本校学生总数的48%,把实验一小的学生总数看作单位“1”,实验二小的女生人数都占本校学生总数的48%,是把实验二小的学生总数看作单位“1”,因为实验一小和实验二小的学生总数不确定相等还是不相等,所以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也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进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实验一小和实验二小的女生人数都占本校学生总数的48%,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应判断出单位“1”,明确两个单位“1”的不同,进而得出结论.
4.在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0dm3,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与正方体棱长的比2:1,高是棱长的3倍,则圆柱的体积是(  )dm3。
A.60 B.120 C.125.6 D.376.8
【答案】D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0立方分米,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与正方体棱长的比2:1,高是棱长的3倍,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分米,则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a分米,高为3a分米,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分米,则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a分米,高为3a分米。
3.14×(2a)2×3a
=3.14×4a2×3a
=3.14×12a3
=3.14×12×10
=376.8(立方分米)
答:圆柱的体积是376.8立方分米。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5.给我们的教室铺地砖,所需地砖的块数与地砖的边长(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答案】C
【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或比值一定,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或比值都不一定,就不成比例.
【解答】解:所需地砖的块数与地砖的边长相乘或相除,都不等于教室地面的面积,所以不成比例.
故选:C.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
6.把a=5b写成比例式是(  )
A.5 B. C. D.
【答案】B
【分析】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改写即可。
【解答】解:a=5b,写成比例式是5:1或。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
7.某区今年共新增加了13辆电动清洁能源小客车,至少有(  )辆小客车是在同一个月购买的。
A.2 B.1 C.3
【答案】A
【分析】一年有12个月,用客车总数除以抽屉数12,求出商,再用商加1解答即可。
【解答】解:13÷12=1……1
1+1=2(辆)
答:至少有2辆小客车是在同一个月购买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鸽巢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鸽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8.明明从家出发,先向西走了一段路,又向南走了一段路,最后又向西走了一段路到达学校。下面(  )能表示他从家到学校的路线。
A. B.
C.
【答案】B
【分析】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图上方向,结合选项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分析可知,能表示他从家到学校的路线。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向与位置以及路线图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9.0.5千克盐溶解在20千克水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
A. B. C. D.无选项
【答案】C
【分析】要求盐的重量占盐水的几分之几,先求出盐水的重量,进而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0.5÷(0.5+20),
=0.5÷20.5,

答: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应明确:盐+水=盐水.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0.已知:如图所示,A、B是数轴上的两个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5,动点P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向左运动,同时,动点Q、M从点A向右运动,且点M的速度是点Q速度的,当运动时间为2秒和4秒时,点M和点P的距离都是6个单位长度,则当点P运动到点A时,动点Q所表示的数为 22  .
【答案】22。
【分析】当运动时间为2秒和4秒时,点M和点P的距离都是6个单位长度,可得2秒时,点M和点P迎面运动,相距6个单位长度,4秒时点M和点P相遇后背向运动,相距6个单位长度;2秒至4秒之间,点M和点P共走了6+6=12(个)单位长度,点M和点P的速度和是12÷(4﹣2)=6(个)单位长度,点M的速度是6﹣4=2(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是26(个)单位长度;A、B两点间的距离=点P和点M的速度和×2秒时间+相距6个单位长度,(4+2)×2+6=18(个)单位长度;点P运动到点A时需要时间=A、B两点间的距离÷点P的速度,此时点Q运动的距离=点Q运动时间×点Q速度;据此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答】解:点M的速度是:
(6+6)÷(4﹣2)﹣4
=12÷2﹣4
=6﹣4
=2(个)
点Q的速度是26(个)单位长度,
A、B的距离是(4+2)×2+6=18(个)单位长度,
点P从点B运动到点A需要的时间是18÷4=4.5(秒),
点Q4.5秒运动的长度是4.5×6=27(个)单位长度,
点Q从A点(﹣5)向右运动27个单位长度后的位置所表示的数是27﹣5=22。
故答案为:22。
【点评】本题是一道较复杂的行程问题题目,灵活运用“速度×时间=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这两个基本公式解决问题。
11.2018年6月30日,李阿姨将2万元存入银行,为期2年,年率为2.75%,到期支取时,李阿姨共取回 21100  元.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本题中本金是20000元,时间是2年,年利率是2.75%,然后加上本金即可得到共取回的钱数,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解答】解:2万=20000
20000×2.75%×2+20000
=1100+20000
=21100元)
答:到期支取时,李阿姨共取回21100元.
故答案为:21100.
【点评】本题考查了存款利息与纳税相关问题,知识点: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12.一件衬衫的商标上标明含棉量为85%,这个百分数读作  百分之八十五  ,表示  棉的含量占衬衫的85%  。
【答案】百分之八十五;棉的含量占衬衫的85%。
【分析】利用百分数的读法读出这个百分数,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去解答一件衬衫的商标上标明含棉量为85%。
【解答】解:一件衬衫的商标上标明含棉量为85%,这个百分数读作百分之八十五,表示棉的含量占衬衫的85%。
故答案为:百分之八十五;棉的含量占衬衫的8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百分数的应用。
13.一个圆锥体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少56立方米,圆锥体积是  28  立方米。
【答案】28。
【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把圆锥体的体积看作1倍数,则圆柱体的体积是3倍数,那么相差(3﹣1)倍数,再根据“一个圆锥体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少56立方米”即可求出1倍数,即圆锥体的体积。
【解答】解:56÷(3﹣1)
=56÷2
=28(立方米)
答:圆锥的体积是28立方米。
故答案为:2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的关系。
14.把比例尺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1:2000  。
【答案】1:2000。
【分析】如图中的线段比例尺,图上1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20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写出比例。
【解答】解:20米=2000厘米
所以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2000。
故答案为:1:2000。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化方法。
15.把25个苹果最多放到  4  个盘子里,可以保证总有一个盘子里至少有7个苹果。
【答案】4。
【分析】要使其中一个盘子里有7个苹果,则苹果的个数至少要比盘子数的(7﹣1)倍多1个;可列式为(25﹣1)÷(7﹣1),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25﹣1)÷(7﹣1)
=24÷6
=4(个)
答:最多放到4个盘子里。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抽屉原理,熟练掌握抽屉原理的内容是解题关键。
16.16个相加的和是  12  ,吨的是    吨,比3吨多吨是    吨。
【答案】12;;。
【分析】求几个几的和,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解答】解:1612
(吨)
(吨)
则16个相加的和是12,吨的是吨,比3吨多吨是吨。
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加法和分数乘法的计算以及应用。
17.学校在广场的东面,科技馆在体育场的南面,广场在学校的  西  面,体育场在科技馆的  北  面。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对于两个物体来说,分别以自身为观测点,则它们的方向相反,距离和角度是不变的,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学校在广场的东面,科技馆在体育场的南面,广场在学校的西面,体育场在科技馆的北面.
故答案为:西,北.
【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三.判断题(共8小题)
18.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射线叫做数轴. ×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由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我们把规定了原点、正方向、长度单位的一条直线叫做数轴;
所以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射线叫做数轴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的概念,明确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19.一种商品打“七五折”出售,也就是把这种商品优惠了15%. ×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七五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75%,把原价看成单位“1”,优惠的钱数就是原价的(1﹣75%),由此求解.
【解答】解:1﹣75%=25%;优惠了25%.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打折的含义:打几几折,现价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几.
20.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3倍,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 
【答案】×
【分析】因为圆柱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不仅与它们的高有关系,还与它们的底面积有关,所以此说法是错误的。
【解答】解:因为圆柱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不仅与它们的高有关系,还与它们的底面积有关,
所以只知道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3倍,不知道它们的底面积的关系,是不可以判断出它们的体积的关系,所以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3倍,他们的体积不一定相等,即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根据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不仅与它们的高有关系,还与它们的底面积有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如果4a=7b(a、b≠0),那么a:b=7:4。  √ 
【答案】√
【分析】比例的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答】解:如果4a=7b(a、b≠0),那么a:b=7:4。原题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的应用。
22.9个人坐4把椅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3人.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把4把椅子看作4个抽屉;9个人看作9个元素,最差情况是:每把椅子等分的话,每把椅子会坐2人;那还有1个人,随便分给哪把椅子,都会使得一把椅子至少坐3个人.
【解答】解:9÷4=2(人)…1(人)
2+1=3(人)
即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3人;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抽屉原理问题的重点是建立抽屉,关键是在考虑最差情况的基础上得出均分数(商);然后根据:至少数=商+1(在有余数的情况下).
23.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分数乘法的意义是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整数乘法的意义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所以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相同.
【解答】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是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整数乘法的意义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所以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相同.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乘法的意义及整数乘法意义的理解与应用.
24.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北偏东50°方向飞行了1200千米,原路返回时要向南偏西50°方向飞行1200千米。  √ 
【答案】√
【分析】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位置相对的两个物体所在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距离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解:由分析可得: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北偏东50°方向飞行了1200千米,原路返回时要向南偏西50°方向飞行1200千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位置的相对性。
25.,所以、、互为倒数。  × 
【答案】×
【分析】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解答】解:因为互为倒数的是两个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6.直接写出得数。
3= 1 10 14
3=
【答案】;;4;13;;;;。
【分析】根据分数乘除法直接计算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
3 1 104 1413
3
故答案为:;;4;1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27.解方程或解比例。
【答案】x=32.4;x=12.25;x。
【分析】1、先计算出的结果,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端同时除以,算出方程的解。
2、先计算出20×0.5的结果,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端同时减去,再同时除以,算出方程的解。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改写成1.75x的形式,再根据等式的性质,算出比例的解。
【解答】解:
x=10.8
x=32.4
0.8x=9.8
0.8x÷0.8=9.8÷0.8
x=12.25
1.75x
1.75x
x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解方程、解比例的方法。
28.计算下面立体图形的体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问题.
【解答】解:3.14×32×4
=3.14×9×4
=113.04(立方厘米)
答:圆柱的体积是113.04立方厘米.
【点评】此题考查了圆柱的体积公式的计算应用,熟记公式即可解答问题.
五.操作题(共2小题)
29.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2.5、+3、、2.5.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正数都在0的右边,负数都在0的左边,每个单位长度表示1,按照大小顺序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解答】解:
【点评】此题考查在数轴上表示数的方法.
30.如图表示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 正  比例.
(2)根据图象判断这辆汽车行800千米要 16  小时.
(3)根据图象判断这辆汽车4小时能行 200  千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据此解答即可.
(2)先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汽车的速度,进而根据“速度×时间=路程”进行解答即可.
(3)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即可求出4小时行驶的路程.
【解答】解:(1)根据图可知: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答: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2)汽车速度:100÷2=50(千米/小时)
行800千米时间:800÷50=16(小时)
答:这辆汽车行800千米要16小时.
(3)50×4=200(千米)
答:这辆汽车4小时能行200千米.
故答案为:正;16;200.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从统计图中挖掘信息以及处理数据的能力,同时考查了正反比例的知识和对行程问题的掌握.
六.应用题(共8小题)
31.高果、森夏、秦梨三家依次坐落在一条公路的同一侧,高果家在最西面,秦梨家在最东面,森夏家在中间,森夏家距离秦梨家1100米,如果把森夏家的位置看作0米处,森夏先向东走了600米,记作+600米,然后她又走了﹣900米,现在森夏距离秦梨家有多少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向东走了600米,记作+600米,走﹣900米,就是向西走900米;由图可知:森夏家距离秦梨家1100米,森夏先向东走了600米,那么森夏离秦梨家的距离就减少了600米,再向西走900米,那么离秦梨家的路程就又增加900米,由此求解.
【解答】解:
1100﹣600+900
=500+900
=1400(米)
答:现在森夏距离泰梨家有1400米.
【点评】解决本题画出图比较容易解决,根据向东为正,得出﹣900米表示的含义,再进一步求解.
32.在一张长方形彩纸上摆满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面积与所需小正方形的数量如表:
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cm2 4 9 16
所需小正方形的数量/个 216 96 54
(1)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与所需小正方形的数量成  反  比例关系。
(2)如果采用面积是36cm2的小正方形来摆满这张长方形彩纸,需要多少个小正方形?(用比例方法解答)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数量=长方形彩纸的面积;长方形彩纸的面积一定,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与所需小正方形的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2)长方形彩纸的面积=36×需要小正方形个数,由此解答。
【解答】解:(1)长方形彩纸的面积一定,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与所需小正方形的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2)设需要多x个小正方形。
36x=216×4
36x÷36=216×4÷36
x=24
答:(1)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与所需小正方形的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2)需要24个小正方形。
故答案为:反,24。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根据比值一定或乘积一定,先列出比例,进而根据比例的性质先把比例式转化为乘积式来解比例得解;注意等号要对齐。
33.一间教室,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320块.如果用面积是16平方分米的地砖铺,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意知道一间教室的面积,地砖的面积×地砖的块数=一间教室的面积(一定),所以地砖的面积与地砖的块数成反比例,设出未知数,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需要x块,
16x=25×320,
x,
x=500,
答:需要500块.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先判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何比例,即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再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34.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是世界上年均雷雨天数最多的地区,非洲中部平均每年的雷雨天数约为150天,爪哇岛平均每年的雷雨天数比非洲中部多,爪哇岛平均每年的雷雨天数比非洲中部多多少天?
【答案】70天。
【分析】把非洲中部平均每年雷雨天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非洲中部平均每年的雷雨天数(150天)乘就是爪哇岛平均每年的雷雨天数比非洲中部多的天数。
【解答】解:15070(天)
答:爪哇岛平均每年的雷雨天数比非洲中部多70天。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
35.加工一批零件,单独加工,师傅需要15天,徒弟需要18天。现在由师徒二人合作完成,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20个。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答案】220个。
【分析】把一批零件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先求出合作的工作时间,然后分别求出师傅和徒弟各干了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用20除以除以师傅干的占工作总量的分率减去徒弟完成工作总量的分率的差,即可得到零件的总个数。
【解答】解:1÷()
=1
(天)
20÷()
=20÷()
=20
=220(个)
答:这批零件一共有220个。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关键是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合作的时间解答。
36.神舟十三号女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是全新碱重设计,盒量约90千克。比男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重量轻了,男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重量约为多少千克?
【答案】120千克。
【分析】是把男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的重量看作单位“1”,女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的重量相当于男航天员舱外航天服约(1),单位“1”未知,用除法计算,就是男航天员舱外航天服重量约为多少千克。
【解答】解:
=120(千克)
答:男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重量约为120千克。
【点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37.公园里有一个周长是188.4m的圆形草坪。
(1)这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现在要在这个草坪的周围铺一条1m宽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1)2826平方米;
(2)191.54平方米。
【分析】(1)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那么r=C÷π÷2,据此求出草坪的半径,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2)根据环形面积公式:S=π(R2﹣r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1)188.4÷3.14÷2=30(米)
3.14×302
=3.14×900
=2826(平方米)
答:这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2826平方米。
(2)30+1=31(米)
3.14×(312﹣302)
=3.14×(961﹣900)
=3.14×61
=191.54(平方米)
答:这条小路的面积是191.54平方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环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38.为响应“关爱地球,还我绿色”的倡议,某校对本校全体教师的出行方式进行了统计。(如图)
(1)选择乘车出行的教师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 30  %.
(2)若选择骑车出行的教师有36人,则选择步行的有 20  人。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答案】30,20。
【分析】(1)把全体教师的出行方式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意义,即可求出乘车出行的教师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百分比;
(2)已知骑车出行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出行方式的45%,根据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求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25%即可求出步行人数;
(3)乘车出行的教师有多少人?
【解答】解:(1)1﹣25%﹣45%=30%
答:选择乘车出行的教师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30%。
(2)36÷45%=80(人)
80×25%=20(人)
答:选择步行的有20人。
(3)80﹣36﹣20=24(人)
答:乘车出行的教师有24人。
故答案为:30,2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关键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做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