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16 10: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念奴娇·赤壁怀古
1、语言理解与运用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词,掌握上片描写赤壁之景的方法
2、思维发展与提升
知人论世,分析作者所怀之古,所抒之情
3、审美发现与鉴赏
欣赏作者笔下壮美的赤壁之景,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文化传承与参与
学习苏轼面对困境时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四川眉山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成就:“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
绘画上擅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后人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一、知人论世
因遭遇“乌台诗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元佑元年,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后死于常州。
人生境遇
苏轼的人生地图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
《寒食帖》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的人生地图——被贬第一站:黄州(1079-1084)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此处壮丽的风景作者感触良多,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此写下此词。
《创作背景》
词题解读
“念奴娇”,词牌名,又叫词调名。相传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一个著名歌女,因其音调高亢悦耳,于是取为调名。
赤壁怀古 标题,“赤壁” 交代地点,即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 “怀古”: 交代这是一首怀古词,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轼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引发古思,缅怀古人,抒发情感。
贰、整体感知
念奴娇·赤壁怀古
题材?
特点?
咏史怀古诗
观眼前之景(临古地)
写历史之人(怀古人)
抒一己之怀(抒己志)
标题标志性(“咏”“咏怀”“怀古”)
手法运用(运用典故,今昔对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qiáng)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贰、整体感知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景是情感的触发点,那上阕都写了哪些景呢?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
特点:雄浑 开阔 气势磅礴 充满力量
思考探究——上阕
(1)苏轼立于赤壁,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又由此想到了什么?
大江
联想
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东去的长江
空间背景、倾注不尽的长江
滔滔历史长河
时间背景、时光流逝
“大江东去”、“千古”将全词置于广阔的空间背景和极为悠久的时间背景,让我们体会古地赤壁之广阔意境,笔力非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其中“淘尽”两字用的很巧妙,你能说说它的作用吗?
“淘尽”两字描绘出长江奔流的气势,也是词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促的喟叹。形象地表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同时为下文英雄出场作铺垫。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作者想到了”千古风流人物“的哪一位?他和赤壁有什么关系?
周瑜 指导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2)“人道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周瑜为“周郎”?
表明这种说法只是传闻,作者也并未相信,仅是借以引发思古之情而已。
“郎”在古代是对美男子的称谓,既是沿用吴中人对周瑜的敬称,暗寓对周瑜的赞赏和敬意,又突出周瑜的年轻有为。
临古地 原文描述 修辞手法 特点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岩石山崖的险怪、参差不齐”“高耸入云”
夸张
叁、深入研读--临古地
夸张,拟人
比喻
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出惊涛的汹涌和力量感
“波涛的强劲有力”“浪花千层、水色纯白”
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引发想象,绘声、绘色、绘形地写出了赤壁壮美的景色
修辞答题技巧
修辞手法+结合原文(特点)+作用+感情
“乱石穿空”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结合原文特点)“乱”字体现“岩石山崖的显怪和参差不齐”,“穿”体现“山峰的高耸入云”,(作用)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副赤壁山石险异的壮美之景。(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古地赤壁的赞美之情。
叁、深入研读--临古地过渡到思古人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结构上起何作用?
“江山如画”承上,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
“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与江山之胜融为一体。 “一时多少豪杰”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铺垫。
承上
启下
思古人 原文描述 突出特点 作用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英俊潇洒
叁、深入研读--思古人
温文儒雅
从容淡定
婚姻美满
年轻有为
苏轼为什么写周瑜?
提示:苏轼人生经历
【资料补充】
《东坡题跋》卷一记李邦语:“周瑜二十四经略中原,今吾四十,但多睡善饭,贤愚相远如此。”苏轼对此颇有同感。故从怀古归到伤己。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
惠州
儋州
常州
45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59岁被贬惠州
62岁被贬儋州
65岁卒于常州
叁、深入研读--思古人
周瑜
年龄:34
生活:幸福美满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苏轼
年龄:46
生活:屡遭不幸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
仰慕
英雄
怀古
伤己
叁、深入研读--思古人
对 比
作者对周瑜是否嫉妒之心?
周郎
叁、深入研读--思古人
公瑾
《疏》云:“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郎”本身是古代对青年男子的美称,说明作者对帅哥——周瑜的羡慕和敬佩。
明确:他也想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A
B
C
作者在充满磨难的人生境遇中,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叁、深入研读--抒己志
含有消极还是积极情绪,你怎么看
“人生如梦”是说人生如同一场梦,形容世事无常,人生短促。苏轼此时已经46岁了,他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又有如周瑜般的英雄豪杰在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作者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挣扎,想到这,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特别豁达,“人生如梦”,随江东去,何必执着,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只有江月是永恒的,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叁、深入研读--抒己志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A
B
C
叁、深入研读--抒己志
不仅祭奠明月
而且祭奠古人
更是祭奠过去的自己——心灵得到升华
《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叁、深入研读--抒己志
江月情怀
作者登临赤壁(临古地),思念古人周瑜(思古人),回忆赤壁之战(忆其事),其目的在于表达对古人周瑜建立功业的仰慕、敬佩和羡慕,也有对自己人生失意叹惋,仕途不顺的感慨,壮志未酬的悲伤,更有对大自然无尽享用的旷达和洒脱(抒己怀)。
四、课文小结
全词的特点有三:
第一,整首词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上片即景生情,由大江浪涛,引出“千古”,由“故垒”引出“三国周郎”,由“江山如画”引出一时的“豪杰”,为下片着重写周郎伏下一条线。
第二,全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如前面提到的全词的背景设置、孙刘与曹军赤壁鏖兵等,都是一挥而就,笔墨酣畅。
第三,注意运用衬托的手法。衬托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类似或相反,使要表现的事物依托其他物的陪衬而更加鲜明的一种修辞手法。尉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类。前者如词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陪衬周郎,后者如以“雄姿英发”的周郎反衬“早生华发”的词人自我。
周瑜
上阕
下阕
美景
英雄
抒怀
大江 浪 故垒 乱石 惊涛
千古风流人物 一时多少豪杰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年轻有为,委以重任
建功立业,千古留名

早生华发,被贬黄州
壮志难酬,英雄末路
小结
五、链接高考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________________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_______________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