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择校分班考)小升初重点中学分班考预测卷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浙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择校分班考)小升初重点中学分班考预测卷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浙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16 09:4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重点中学分班考预测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2厘米。以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形成一个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最大是(  )立方厘米。
A.4π B.6π C.12π D.18π
2.在一个有40名学生的班级中选举班长,下面的扇形统计图能表示选举结果的是(  )。
张林 王俊 刘一舟 张红
20票 10票 4票 6票
A. B. C. D.
3.有两个相关联的量,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右图来表示。这两个量可能是(  )。
A.《小学生数学报》订阅的费用和订阅的数量
B.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它的棱长
C.小华看《数学花园》,看了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
D.工作总量一定时,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
4.明明做了一个圆柱和几个圆锥(如图,单位:cm),在圆柱中装有水,将圆柱中的水倒入(  )圆锥中,正好倒满。
A. B. C. D.
5.一天,芳芳为家人调制了四杯糖水。这四杯糖水中,最甜的是(  )。
A.糖和水的比是1:9 B.20克糖配成200 克糖水
C.含糖率10.5% D.含糖率10%的糖水中加入10克水
6.盒子里有大小、材质完全相同的红球、黄球、绿球各10个,小芳每次任意摸出一个球,然后放回摇一摇再摸。前两次都摸到红球,小芳第3次摸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摸到红球 B.不可能摸到红球
C.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 D.摸到三种颜色球的可能性一样
7.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要搭成这样的一个立体图形,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
A.4 B.5 C.7 D.8
8.下面平行线中的三个图形,把它们的面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9.某道路边挂着甲、乙两款灯笼串,每款灯笼串都是由大灯笼和小灯笼组合而成的(如图)。大灯笼共有16个,小灯笼共有42个。甲灯笼有   串,乙灯笼有   串。
10.如图,一个大长方形被一条线段分成两个小长方形,这两个小长方形的宽的比为1:3,若涂色三角形面积为1 平方厘米,则原来大长方形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11.如下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E:EC=1:2,F是DC的中点,三角形ABE 的面积是12cm2,那么三角形ADF 的面积是   cm2。
12.甲、乙两座城市相距1400km,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城的距离是40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3.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周长是12.56dm,高是3dm,它的表面积是   dm2,若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形模具,这个模具所占的空间是   dm3。
14.如图,拿下台秤上4个同样重的苹果,台秤的指针将绕中心点   时针方向旋转   °;再放回3个苹果,台秤的指针会绕中心点   时针方向旋转   °。
15.任意转动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转盘(如下图),指针停在   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指针停在   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
16.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如下图,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要用   个小正方体,最多要用   个小正方体。(不考虑相邻的正方体只有棱相连的情况)
17.一个圆柱,如果把它的高截短3cm(如图①),表面积就减少了94.2cm2,这个圆柱的半径是   cm;如果把原圆柱平均分成16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如图②),表面积就比原来增加100cm2,原圆柱的体积是   cm3。
18.为一个广场地面铺方砖,用边长为4dm的方砖铺地,需要360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6dm的方砖铺地,需要   块。
19.从3 06□ 四张卡片中挑选三张组成一个三位数,要求这个三位数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最大是   ,最小是   。
20.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经常在沙滩上研究数学问题,他们画点或用小石子来表示数(如下图的实心点)。按照图中的规律,第5个图形有   个实心点,第25 个图形有   个实心点,第n 个图形有   个实心点。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9. 一个零件长4mm,画在设计图纸上长10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1:25。(  )
10.一个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相等。(  )
1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2.5,则另一个内项是 (  )
12.用一张长方形硬纸片卷成圆柱形圆筒,无论怎样卷,侧面积都相等。(  )
13.平移和旋转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是位置变了。(  )
四、计算题。(共28分)
26.直接写出得数。(共8分)
1.43-0.99= 1÷0.25=
3%×5=
27.递等式计算。(前两题要简算,共8分)
2618-486÷18×35
28.解方程。(共6分)
29.计算下面各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单位:cm,共6分)
五、操作题。(共6分)
30.
(1)将三角形ABC 向右平移5格,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2)如果点 B 的位置用(6,3)表示,那么点 C 的位置用(   ,   )表示。
(3)如果点A 表示小明家,点C 表示学校,那么学校位于小明家的   偏   方向上。
六、解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31.小强用橡皮泥做了一个圆锥形学具,圆锥的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9厘米。他又做一个长方体纸盒,正好能把圆锥形橡皮泥装进去。
(1)橡皮泥学具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做这个纸盒至少用了多少平方厘米硬纸?
32.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车和货车所行的路程之比是5:4。货车相遇后比相遇前每小时多行驶36km,客车仍按原速度前进,结果两车同时到达对方的出发站。已知客车一共行了8小时,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3.杭州亚运会门票电子票可抽取金牌票、银牌票、铜牌票、通用票四种电子纪念票。若被抽取的电子纪念票总票数有8000张,金牌票和铜牌票共占总票数的,而且金牌票数与铜牌票数的比是1∶3,这批电子纪念票中铜牌票有多少张?
34.妈妈让小明去复印店里复印两页资料,每页各复印25份。复印店里有两种价格,小明怎样复印比较划算 (通过计算说明)
“复印机”印 每页复印一份0.50元
“一体机”印 每页印一份0.15元,30份起印,每印一页资料需另加制版费5元。
35.赵叔叔每天开车去单位上班,下班开车回家,期间需要连续停车8小时。单位附近有A、B两个停车场,收费标准如下:
A停车场 2小时内(含2小时):5元/辆
超过2小时的部分:每小时2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B停车场 按月收费,每个月400元
(1)赵叔叔去上班在A停车场停车,一天需要多少钱?
(2)赵叔叔每个月工作20天,选择哪个停车场比较省钱?
36.一个带有容积刻度的圆柱形容器,里面水平放置着一个由圆柱和圆锥两部分组成的几何体铁块。以同样的速度往容器中注水(如左下图),注水时间与水面对应刻度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1)图中铁块圆柱部分的高是圆锥高的(  )倍。
(2)每秒注水多少毫升?
(3)铁块圆柱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B
【解析】解:π×32×2×
=9π×2×
=6π(立方厘米)
π×22×3×
=4π×3×
=4π(立方厘米)
6π>4π
故答案为:B。
【分析】通过实际操作可知把一个直角三角形以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形成的是一个以旋转轴所在直角边为高,另一条直角边为半径的圆锥,因此,当以2厘米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时,形成的圆锥的高是2厘米,半径是3厘米,而当以3厘米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时,形成的圆锥的高是3厘米,半径是2厘米,再根据:圆周率×半径的平方×高× =圆锥的体积,分别计算出两种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最后比较即可判断。
2.A
【解析】解:20÷40×100%=50%
10÷40×100%=25%
4÷40×100%=10%
6÷40×100%=15%
即张林选票占整个圆的一半,王俊的选票占整个圆的即剩下一半圆的一半,刘一舟和张红的选票占剩下部分且两人所占面积差距不大。
故答案为:A。
【分析】扇形统计图能清楚的看出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通过计算每人选票占总票数的百分比后,整个圆表示总票数并看作单位“1”,再根据具体百分比即可判断。
3.A
【解析】解: 图中表示的两个量成正比例。
A. 《小学生数学报》的单价一定,订阅的费用和订阅的数量成正比例,符合题意;
B. 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它的棱长 不成比例;
C. 小华看《数学花园》的页数=看了的页数+未看的页数,不成比例;
D. 工作总量一定时,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 成反比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成正比例的量的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图上呈一条直线,据此分析各选项即可解答。
4.A
【解析】解:12×
×
3=12(厘米)
8=8
这些水倒入A号圆锥中,正好倒满。
故答案为:A。
【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当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时,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据此解答。
5.C
【解析】解:A、1÷(1+9)×100%=10%;
B、20÷200×100%=10%;
C、含糖率为10.5%;
D、含糖率10%的糖水中加入10克水。其含糖率一定小于10%,所以这杯的含糖率最低;
10.5%>10%,
故答案为:C。
【分析】含糖率=糖的质量÷糖水的质量×100%,据此计算各选项糖水中的含糖率,再比较大小即可解题。
6.D
【解析】解:小芳第3次摸球的结果与前两次无关,
因为红球、黄球、绿球的数量相同,
所以小芳第3次摸球时,摸到三种颜色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随机事件发生的独立性,小芳第3次摸球的结果与前两次无关,根据三种球数量的多少,直接判断可能性的大小即可。
7.C
【解析】解:4+3=7(个)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可知,该几何体下层4个小正方体分2行,下面一行3个,上面一行1个,上层最多3个,分别放在下层前排小正方体上。据此解答。
8.C
【解析】解:设高为h,
① :(6+4)h÷2=5h,
② :11h÷2=5.5h,
③ :6h。
6h>5.5h>5h。
故答案为:C。
【分析】设高为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 )×高÷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据此分别计算后排序即可。
9.5;11
【解析】解:设甲灯笼有x串,则乙灯笼有16-x串
4x+2(16-x)=42
4x+32-2x=42
2x=10
x=5
16-x=16-5=11(串)
故答案为:5,11。
【分析】分析题干,每串甲灯笼和乙灯笼中都只有1个大灯笼,所以可以假设甲灯笼有x串,则乙灯笼有16-x串,每串甲灯笼有4个小灯笼,每串乙灯笼有2个小灯笼,所以可以建立等式方程4x+2(16-x)=42,解出x的值即为甲灯笼的串数,将x的值代入16-x,计算即可得出乙灯笼的串数。
10.2
【解析】解:1×2=2(平方厘米)
2÷3×1=(平方厘米)
2+=2(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2。
【分析】根据题意及看图可得:原长方形的长×大长方形的宽÷2=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因此,涂色三角形的面积×2=原长方形的长×大长方形的宽=大长方形的面积,且原长方形的长×小长方形的宽=小长方形的面积,原长方形的长不变,所以,大长方形的宽与小长方形的宽的比即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比,因此,大长方形的面积÷大长方形宽占的份数=一份量,大长方形的面积÷大长方形宽占的份数×小长方形宽占的份数=小长方形的面积,大长方形的面积+小长方形的面积=原长方形的面积。
11.18
【解析】 解:因为BE:EC=1:2,
所以三角形ACE的面积是三角形ABE的2倍,
三角形ACE的面积:12×2=24(cm2);
三角形ACB的面积:12+24=36(cm2);
三角形ACD的面积与三角形ACB的面积相等,
因为F是DC的中点,
所以三角形ACF的面积与三角形ADF的面积相等,
三角形ADF的面积:36÷2=18(cm2)
故答案为:18。
【分析】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对应的底的长度比就是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这样先计算三角形ACE的面积,再确定三角形ACB的面积,然后确定三角形ADF的面积。
12.1:3500000
【解析】解:1400千米=140000000厘米,
40:140000000=1:3500000。
故答案为:1:3500000。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13.62.8;12.56
【解析】解:12.563.142=2(dm)
S=3.14222+12.563
=25.12+37.68
=62.8(dm2)
V=3.14223
=3.144
=12.56(dm3)
故答案为:62.8,12.56。
【分析】已知圆柱形木料的周长,根据圆的周长C=2πr,得到圆柱的底面半径r=周长π2;又已知圆柱的高,然后根据圆柱的表面积=2πr2+Ch,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出圆柱形木料的表面积;由上述分析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将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形模具,圆锥形模具的底面半径和高均与圆柱的相等,所以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14.逆;120;顺;90
【解析】解:360°124
=30°4
=120°
360°123
=30°3
=90°
故答案为:逆,120,顺,90。
【分析】观察图形,已知4个同样重的苹果的重量在台秤上显示为4个大格,台秤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表示360°12=30°,拿下台秤上4个同样重的苹果,台秤的指针将逆时针转动回到“0”位置,那么指针将旋转4个大格的角度,根据乘法得到指针将逆时针旋转30°可以得到4=120°;放回3个苹果,由上述分析过程可得每个苹果的重量在台秤上显示为1个大格,所以3个苹果显示为3个大格,重量变大,指针将顺时针转动,根据乘法得到转动角度为30°3=90°。
15.黄;蓝
【解析】解:黄色区域最大,任意转动指针,指针停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蓝色区域最小,任意转动指针,指针停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
故答案为:黄;蓝。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可能性的大小,哪种颜色的区域面积越大,转动转盘,指针停留在这个区域的可能性越大;哪种颜色的区域面积越小,转动转盘,指针停留在这个区域的可能性越小,据此判断。
16.6;9
【解析】解: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可知立体图形有四列,第一、三、四列都只有1层,第二列至少有一行是两层;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可知立体图形至少有两行,第一行至少有一列有两层,第二行只有一层;综上分析可知,第一行第二列有2个,第一行第一、三、四列只有1个,即第一行一共有5个,第二行至少有1个,最多有4个,因此,最少有:5+1=6(个),最多有:5+4=9(个)。
故答案为:6;9。
【分析】根据观察到的图形确定几何体,我们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根据从前面观察到的图形可以判断几何体有几列,至少哪一列有几层;根据从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可以判断几何体有几行,每行有几列;根据从左面观察到的图形可以判断几何体有几行,至少哪一行有几层;并结合观察到的图形综合分析判断。
17.5;785
【解析】解:94.2÷3÷3.14÷2
=31.4÷3.14÷2
=5(cm)
100÷2÷5
=50÷5
=10(cm)
3.14×52×10
=78.5×10
=785(cm3)
故答案为:5;785。
【分析】根据题意及看图可知高截短后减少的表面积就是高3cm、底面周长是原圆柱的底面周长的圆柱的侧面积,因此,减少的表面积÷高=原圆柱的底面周长,减少的表面积÷高÷圆周率÷2=原圆柱的半径;根据图②可知拼成一个长方体后就比原圆柱增加了2个长是原圆柱的高、宽是原圆柱的半径的长方形的面,因此,增加的表面积÷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增加的表面积÷2÷半径=原圆柱的高,圆周率×半径的平方×原圆柱的高=原圆柱的体积。
18.1600
【解析】解:4×4×3600
=16×3600
=57600(平方分米)
57600÷(6×6)
=57600÷36
=1600(块)
故答案为:160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这个广场地面的面积,每块方砖的边长×边长×需要的块数=这个广场地面的面积,最后用这个广场的地面面积÷现在用的方砖的面积=需要的块数。
19.630;360
【解析】解: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最大是630,最小是360。
故答案为:630;360。
【分析】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个位是0,据此解答。
20.25;625;n2
【解析】解:5×5=25(个)
25×25=625(个)
n×n=n2
故答案为:25,625,n2。
【分析】观察题目,第1个图形有1个实心点,第2个图形有4个实心点,第3个图形有9个实心点,第4个图形有16个实心点,……,1=12,4=22,9=32,16=42,所以实心点的个数是图形数的平方,据此得出第5个图形有52=25(个)实心点,第25个图形有252=625(个)实心点,第n个图形有n2个实心点。
21.错误
【解析】解:10cm=100mm,
100:4=25:1,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先将单位统一,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判断。
22.错误
【解析】解:一个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和底面周长相等。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题目,一个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意味着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柱的高,也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因此,如果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高和底面周长相等。
23.正确
【解析】解:2.5×=1,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在比例中,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即它们的乘积为1,两个内项的乘积也应为1,据此判断。
24.正确
【解析】解:用一张长方形硬纸片卷成圆柱形圆筒,无论怎样卷,侧面积都相等。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用一张长方形硬纸片卷成圆柱形圆筒,无论怎样卷,侧面积都是这张纸的面积,所以侧面积都相等。
25.正确
【解析】解:平移和旋转都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平行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而不改变其形状和大小;旋转是指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据此可以得到平移和旋转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是位置变了。
26.
1.43-0.99=0.44 1÷0.25=4
12 3%×5=0.15 9
【解析】算式中同时存在分数、小数、百分数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时,化为同一种数再计算;
分数除法: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据此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计算;
: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进行简便计算;
小数加减法:对齐小数点,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对应位置点上小数点即可;
小数除法: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使小数变为整数,然后计算整数除法,最后将得到的商的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同的倍数;
27.解:0.25×125×1.6
=0.25×125×(4×0.4)
=0.25×125×4×0.4
=(0.25×4)×(125×0.4)
=125×0.4
=50
=
=
=
=10
2618-486÷18×35
=2618-27×35
=2618-945
=1673
=
=
=
=
=300
【解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1)将1.6写成4×0.4,得到原式=0.25×125×(4×0.4),然后根据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得到(0.25×4)×(125×0.4),然后依次计算即可;
(2)将小数化为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得到原式=,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得到,依次计算即可;
(3)按照运算顺序,先计算除法,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减法即可;
(4)首先根据乘法分配律去掉小括号,得到原式=,然后依次计算即可。
28.
x-=2
解:x-+=2+
x=2
x+x=
解:(1+)x=
x÷=÷
x= 5:=1.25:x
解:5x=1.25×
5x÷5=0.625÷5
x=0.125
【解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
第一题:根据等式的性质1在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上即可;
第二题:先化简方程左边,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在等式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第三题:先将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转化,再化简方程右边,最后根据等式的性质2在等式左右两边同时除以5即可。
29.解:(4-3+4)×3÷2
=5×3÷2
=7.5(cm2);
4÷2=2(cm)
3.14×22×
=6.28(cm2)
4×2×=4(cm2)
6.28-4=2.28(cm2)。
【解析】如图将右边涂色部分剪下后拼到左边,则涂色部分就是一个梯形,梯形的上底是4-3=1cm,下底是4cm,高是3cm,因此,(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面积;
第二幅图外面是一个直径为4cm的半圆,空白部分是一个底是4cm,高是半圆半径的三角形,因此,直径÷2=半径,圆周率×半径的平方×=外面半圆的面积,底×高×=空白部分三角形的面积,外面半圆的面积-空白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涂色部分的面积。
30.(1)
(2)7;7
(3)东;北
【解析】(1)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而不改变其形状和大小;据此先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分别向右平移5格,得到对应点A1、B1、C1,然后依次连接A1、B1、C1即可;
(2)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点C在点B右边1列,上边4行,所以点C的列数是6+1=7,行数是3+4=7,点C可以用(7,7)表示;
(3)求学校位于小明家什么方向,以小明家为中心,即以点A为中心,看到学校即点C在其东偏北45°方向上。
31.解:(1)12.56÷3.14÷2
=4÷2
=2(厘米)
3.14×22×9×
=12.56×9×
=113.04×
=37.68(立方厘米)
答:橡皮泥学具的体积是37.68立方厘米。
(2)2×2=4(厘米)
(4×4+4×9+4×9)×2
=(16+36+36)×2
=(52+36)×2
=88×2
=176(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纸盒至少用了176平方厘米硬纸。
【解析】(1)橡皮泥学具的体积=π×半径×半径×高×,其中,半径=底面周长÷π÷2;
(2)做这个纸盒至少用硬纸的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32.解:由题意可知,从两车相遇到同时到达对方的出发站,客车和货车所行的路程比是4:5,因为相同的时间,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关系,所以相遇后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4:5,即相遇后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
又因为相遇前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则客车的速度为80(千米/时),所以两地相距80×8=640(km)。
答:甲、乙两地相距640km。
【解析】 首先根据客车和货车相遇前后的情况,包括他们的速度比例、速度变化以及行驶时间,写出两人速度的比例关系;利用这些信息,设立方程求解客车的速度。最后,利用已知的行驶时间和客车的速度计算出甲乙两地的距离。
33.解:8000×=1600(张)
1600÷(1+3)
=1600÷4
=400(张)
400×3=1200(张)
答:这批电子纪念票中铜牌票有1200张。
【解析】这批电子纪念票中铜牌票的张数=金牌票和铜牌票的总张数÷总份数×铜牌票占的份数;其中,金牌票和铜牌票的总张数=被抽取的电子纪念票总票数×金牌票和铜牌票占的分率。
34.解:复印机印:
0.5×25×2=25(元)
一体机印:
(0.15×30+5)×2
=9.5×2
=19(元)
25元>19元
答:用一体机复印比较划算。
【解析】复印机印:一页的钱数×复印的份数=复印一页一共需要的钱数,复印一页一共需要的钱数×2=复印两页一共需要的钱数;
一体机印:每页印一份的钱数×30页+5元的制版费=复印一页需要的钱数,复印一页需要的钱数×2=复印两页一共需要的钱数;
哪个计算的钱数少,用哪个复印划算。
35.解:(1)(8-2)×2+5
=6×2+5
=12+5
=17(元)
答:一天需要17元。
(2)17×20=340(元)
340<400
答:选择A停车场比较省钱。
【解析】(1)由题意可知,停车8小时分两个时间段收费,2小时内收费5元,超过2小时的部分即8-2=6小时,按每小时2元收费,先求出超过2小时的部分费用,再加上2小时内的费用即可解答。
(2)由题意可知,要选择合算的停车场,需要求出在A停车场的费用,然后与B停车场费用进行比较。赵叔叔每个月工作20天,用A停车场一天的停车费乘停的天数,求出A停车场一个月的费用,再通过比较即可解答。
36.(1)2
(2)(450-300)÷(40-25)
=150÷15
=10(毫升)
答:每秒注水10毫升。
(3)200-17×10
=200-170
=30(毫升)
=30(立方厘米)
答:铁块圆柱部分的体积是30立方厘米。
【解析】(1)从图中可知,水先填满圆柱周围空间,再填满圆锥周围空间。当容器里有圆柱时,水面刻度上升到了200毫升;当容器里有圆锥时,水面刻度上升了300-200=100毫升;因为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不变,容积刻度和水面高度成正比,所以用200÷100即可求出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倍数。
(2)当注水第25秒至40秒时,水漫过了圆柱和圆锥。水面刻度从300毫升到450毫升时,即增加了水的体积450-300=150毫升,用时40-25=15秒,用150÷15=10毫升,即求出了每秒注水量。
(3)当容器里有圆柱时,水面刻度上升到了200毫升,用时17秒。此时容积刻度=圆柱体积+水的体积,水的体积:10×17=170毫升=170立方厘米,所以圆柱体积=水面刻度-水的体积=200-170=30毫升=30立方厘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