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题训练:判断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判断题
1.0×7=0÷7。( )
2.一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是无法比较的。( )
3.读作:五分之八。( )
4.正方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 )
5.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 )
6.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7.国旗上升是一种平移现象。( )
8.6斤土豆和6斤苹果一样重。( )
9.一根绳子用去,还剩下这根绳子的。( )
10.3千克铁比3吨棉花重。( )
11.1- = ( )
12.把1袋食盐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这袋食盐的。( )
13.计算309÷3时,由于被除数的十位上是0,则0÷3=0,0表示没有,那么309÷3=13。( )
14.只能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图形的大小。 ( )
15.88×34=318。( )
16.乐乐在计算时,把19错看成了16,这样计算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36。( )
17.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类,只能按男女来分。( )
18.把4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 )
19.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个位除起.( )
20.正常行走的时针,在做旋转运动.( )
21.318÷3的商是三位数,商的中间没有0。( )
22.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
23.小红做5道口算题用45秒,小兰做6道用了1分,小红速度快。( )
24.36×21可以先求20个36是多少,再加上1个36。( )
25.小军统计出全班四个组的人数分别是10人、12人、11人、11人,其中女生25人,男生20人。( )
26.平移和轴对称的方面的知识只能应用于设计图案。 ( )
27.把一边长是1m的正方形。平均剪成100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cm3。( )
28.正常行走的时钟,属于平移现象。( )
29.在设计图案时,一定要运用轴对称的知识来设计。( )
30.甲骨文是我国一种古老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图的甲骨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2个。( )
3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只有两条对称轴,而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32.比较图形的面积常用的方法:观测法、重叠法、等分数格法.( )
33.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段是这根木头的。 ( )
34.5千克的和1千克的同样多. .(判断对错)
35.0不能做除数。 ( )
36.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要使商成为三位数,那么被除数的最高位必须要大于除数。( )
37.所有的分数都比1小。( )
38.400÷5的商的末尾没有0。( )
39.下面的计算正确吗?估一估,说一说。
( ) ( )
( ) ( )
40.平移必须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
41.8000克棉花比8千克铁轻。( )
42.2袋盐重1克. ( )
43.707÷7=11。( )
44.把一根木棒锯成10段,锯下一段所用的时间是锯成10段所用时间的。 (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题训练:判断题》参考答案
1.√
【分析】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据此判断。
【详解】0×7=0
0÷7=0
所以,0×7=0÷7。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
【分析】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两者不能进行比较。
【详解】一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是无法比较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了面积和周长的理解,是基础题型,比较简单。
3.×
【分析】分数的结构为:中间为分数线,分数线下是分母,分数线上为分子;分数的读法为:先读分母,中间的分数线读作“分之”,最后读分子。由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数的结构与读法可知,
读作:八分之五,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的读法这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分析】正方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详解】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5.√
【详解】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所以判断正确。
6.√
【详解】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根据圆的特点,可以知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故此说法正确。
7.√
【分析】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现象,简称平移。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国旗上升是一种平移现象;从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移现象的认识,要熟练掌握。
8.√
【分析】“斤”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6斤土豆和6斤苹果都是6斤,它们一样重;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6斤土豆和6斤苹果一样重,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9.√
【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成一个整体,用1减去,求出还剩下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
【详解】1-=
一根绳子用去,还剩下这根绳子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同分母分数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10.×
【详解】3千克铁比3吨棉花轻。
故答案为:×
11.√
【分析】根据对分数的认识,将“1”看作,减去,同分母分数的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减,据此计算,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详解】1-=-=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2.√
【分析】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据此可知,把1袋食盐平均分成4份,其中1份是这袋食盐的,3份就是这袋食盐的。
【详解】由分析得:
把1袋食盐平均分成4份,其中3份就是这袋食盐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3.╳
【分析】先用3去除百位上的3,3除以3得1,在商的百位上写1。除到十位时,由于被除数的十位数是0,0除以3得0,因此十位上要商0,而不是不写。
【详解】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被除数中间有0的整数除法,注意认真计算。
14.×
【分析】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图形的面积,数方格的方法只是计算图形面积的一种方法。
【详解】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图形的大小,也可以用面积公式计算面积的方法比较大小。所以原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
15.×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出88×34的结果,或者根据88×34的积的个位上的数字就是8×4的积的个位上的数字;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88×34=2992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
【分析】先计算出12×19的积,再计算出12×16的积,最后算这两个积的差即可。
【详解】12×19=228
12×16=192
228-192=36
这样计算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少36,所以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分析】根据分类知识可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统计的结果不同。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类,可以按男女分,也可以按成绩分或者按年龄分。
【详解】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类,不是只能按男女来分,也可以按成绩或者年龄分,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对同一组数据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18.√
【分析】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4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面积和,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4=4(平方厘米),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拼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拼成它的小正方形的面积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
【详解】略
20.√
【详解】略
21.×
【分析】根据一位数除三位数除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出结果,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318÷3=106
商是三位数,商的中间有0,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除三位数除法的运算,先计算出结果,再进一步解答,注意运算的准确性。
22.√
【详解】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故答案为:√
23.√
【详解】小红:45÷5=9(秒)
小兰:60÷6=10(秒)
9<10,小红的速度快些,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睛】根据题意,先分别用除法求出两人的口算速度,然后对比即可解答
24.√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将其中一个乘数看做整十数与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另一个乘数,再相加,由此解答。
【详解】36×21
把21看做20和1;先计算20个36是多少,在加上1个36;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口算,熟练掌握口算方法时解答本题关键。
25.×
【分析】比较按组统计的人数与按性别统计的人数是否相等即可解答。
【详解】按组统计:
10+12+11+11
=22+22
=44(人)
按性别统计:25+20=45(人)
按组统计的全班人数和按性别统计的人数不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统计标准不一样,但统计的人数是不变的,也就是应该相等。
26.×
【详解】平移和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推拉门、抽屉等。
故答案为:×
27.×
【分析】由题意可得,先求出大正方形的面积,再换算单位:1m2=10000cm2,最后用大正方形的面积除以剪成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即可。
【详解】大正方形的面积:1×1=1m2;
1m2=10000cm2;
小正方形的面积:10000÷100=100 cm2;
故此说法错误。
【点睛】此题考查了面积的应用,关键是明确:1m2=10000cm2。
28.×
【详解】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所有的点都按照某个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旋转是图形绕着某个点转动一定的角度的图形变换。
正常行走的时钟,属于旋转现象,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9.×
【分析】
设计图案时,可能要用到轴对称、旋转、平移等知识,但并不是所有的图案都一定要运用轴对称的知识来设计。运用了旋转知识;运用了平移知识;生活中有一些图案就想呈现出一种不和谐之美,这样的图案就不需要运用轴对称的知识来设计,如图:。
【详解】在设计图案时,不一定要运用轴对称的知识来设计。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运用图形运动设计图案,熟练掌握轴对称、旋转、平移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30.√
【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折痕左右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丰、比的甲骨文都不是轴对称图形;大、非的甲骨文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是轴对称图形的有2个,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1.×
【详解】正方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也是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32.√
【详解】略
33.×
【详解】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因为不确定是不是平均分,所以每段是这根木头的,这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34.正确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5千克的为5×=千克,1千克的为1×=千克,所以5千克的和1千克的同样多.
解:由于5×=千克,1×=千克,
所以5千克的和1千克的同样多.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35.√
【详解】略
36.√
【解析】略
37.×
【分析】根据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将1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3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3份用分数表示是即1,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1
不是所有的分数都比1小,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8.×
【详解】略
39. × × × ×
【分析】根据乘法估算的知识,把两位数估成整十数,再进行乘法计算。
(1)54≈60,24≈30,60×30=1800,全部估大后是,实际比1800小。原题54×24=4526计算错误。
(2)37≈30,84≈80,30×80=2400,估小后是,实际比2400还大。原题37×84=318计算错误。
(3)12≈10,10×35=350,估小后是,实际比350还大。原题12×35=320计算错误。
(4)35≈30,72≈70,30×70=2100,估小后是,实际比2100还大。原题35×72=315计算错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54×24=4526(×)
37×84=318(×)
12×35=320(×)
35×72=315(×)
40.×
【分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称为平移。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平移时,图形只需要沿着一条直线运动即可。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1.×
【分析】1千克=1000克,根据进率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8×1000=8000(克)
那么8千克=8000克
所以8000克棉花和8千克铁一样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2.×
【详解】2袋盐重1千克.
43.×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707÷7=101
所以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4.√
【详解】锯成10段,需要锯9次,锯下一段所用的时间是锯成10段所用时间的,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